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入伏|借助天时扫荡体内的寒气,冬病夏治可以这样做

今天是“入伏”第一天,也是一年一度“三伏灸”的好时机。三伏灸属于中医“天灸”疗法,因为治疗的时间是每年的三伏天,所以又称为三伏灸。

什么是“天灸”

“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是选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穴位上,引起局部皮肤潮红、充血,甚至起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伏灸的治病原理

三伏灸的治病原理是“冬病夏治”理论。

一般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大都素体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冬天天气寒冷,容易发病。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

另外,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力容易渗透。三伏灸借助天时,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疾病在冬季发作。

什么疾病可以采用三伏炙

因阳虚寒凝而致的疾病大都可以采用三伏灸疗法,包括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谓阳虚寒凝,主要是指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等症状表现。

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选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应辩证施治。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灸疗法:

慢性支气管炎

取穴:初伏取天突、大椎、肺俞、膏育穴;中伏取定喘、风门、脾俞穴;末伏取膻中、百劳、命门、肾俞穴。

药物:取白芥子、甘遂、延胡索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1厘米、厚约0.3厘米的饼状。

操作方法:把做好的药饼固定在穴位上。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者贴4~6小时,余者贴6~8小时。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药1次。

哮喘

取穴:大椎、肺俞穴。

药物:取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适量,研末,治疗前一天用姜汁和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操作方法:取厚约0.3厘米的鲜生姜片,放在穴位上,在姜片上放直径1厘米的圆锥形艾炷,先艾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然后撕掉即可。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

过敏性鼻炎

取穴:初伏取百劳、肺俞、膏肓穴;中伏取大椎、风门、脾俞穴;末伏取大杼、肺俞、肾俞穴。

药物:取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1厘米、厚约0.3厘米的药饼。

操作方法:按上述取穴敷贴,每次贴药4小时左右。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

预防感冒

取穴:取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膏肓穴。

药物: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延胡索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2厘米,厚约0.5厘米的药饼,在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操作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1厘米的圆锥形艾炷,先艾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小时,余者贴6~24小时。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各贴药1次。

作者:彩虹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 3 ̄)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养生专家:入伏 可选三伏灸
三伏贴的组方和应用
三伏贴的配方
自制三伏贴
别错过冬病夏治好时机,至诚金方为街坊送福利
支气管炎当代外治妙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