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重阳登高赏菊习俗 京城公园赏菊趣味多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必无人不知晓。短短的四句、28个字,道出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还有重阳节的两种习俗:登高与身佩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也可插在头上。

插茱萸多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和淮河、长江流域,在北京并不多见。而北京的重阳节,人们更喜欢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解除凶秽,以招吉祥”,所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在北京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因菊花多在农历九月盛开,故有“九花”之称。据我翻阅历史资料所查得,北京人重阳赏菊始于辽代,兴于金元,盛于明清。到了清代,赏菊已成为秋日里京城百姓生活中的一件雅事。《帝京岁时纪胜》载:“秋日家家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垆茶设,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

想象一下,进入九月,彼时还属东南郊花乡丰台的花农,满载着菊花进城售卖,普通人家买上几株栽于花盆里,摆在院中,自得一番情趣。富裕点的人家,甚至可能订购上百株,搭起“九花塔”,温上暖酒,与亲朋好友共赏。

当然,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丰台已不是郊外,人们买菊赏菊也有了更多的去处。这个重阳节,煮上一壶酒,陪着老父亲看看菊、喝喝酒、谈谈人生,真乃一大乐事。

GO提示:

10月的北京仍是赏菊的好时节,不少公园都有菊花展,也可以挑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去公园赏菊。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莹莹

编辑:TF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今天重阳【这些重阳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重阳节,你从来不知的习俗!
重阳习俗知多少
重阳节习俗英文介绍PPT
【转藏】重阳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