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今世界多元化好似春秋战国
 当今世界形势,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春秋后期的全球放大版。

  从前770年平王东迁,至前453年三家分晋,再到前221年始皇一统,春秋战国时代共计550年。其间,王侯将相、贩夫蚕妇等两千多个人物,留下言行。这一时期,宽宏、忠诚、侠义的人格丰碑一座座树立,令人仰止。当然,荒淫、残暴、贪婪的丑恶人性也一幕幕展现,达到极致。虽然那个时代的经济、科学、技术远不如我们今天发达,但是思想、文化、外交等领域的成就,却是后世再也无法超越的。数百年列国军事斗争、外交博弈、社会变革交织成的宏大画卷,为今天的我们研究国际关系、解读地缘政治、分析全球形势、洞察预测事态,提供了最经典的范本。

  封建时代

  在交通通讯极为不便,荒蛮之地遍布,蛮夷觊觎华夏的时代,带有武装移民性质的封建制度是王室守护领土、巩固统治、开发边疆的最佳选择。

  封建者,封邦建国也。“封”字本义是用手堆出大土堆,并在其上种树以保持水土,作为地标,明确疆界。“邦”就是所辖地域,公爵、侯爵面积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中等县,伯爵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子爵、男爵相当于半个中等县。“国”(国)字的外边方框,代表城墙,里面包含了人口(口)、武器(戈)。“国”的原意是兼有大型军事堡垒作用的都城。封邦建国就是诸侯到达封地后,根据相应爵位明确管辖范围,建立兼有军事堡垒作用的都城,以镇抚当地土着,教化民众,拱卫王室。西周期间,经三次大规模的和多次小规模的分封,王室将大量同姓亲族、主要异姓功臣、少数先代贵族等,先后封至北到今天的北京,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山东和江浙的华夏大地。

  封建制度保持了数百年的西周平稳和王室权威,但是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高度独立的弊端也逐步显现。随着时间推移荒滩川泽不断开发,对蛮夷战争胜利后的土地占领,加上王室的赏田赐邑,让一些诸侯的面积明显扩大。在此基础上,人口增长、政治、经济、技术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膨胀,强大的地区性中心和武装割据形成。

    进入春秋时,华夏版图有大小诸侯国一百七十多个,另有大量小型附庸国。由于王室失去大片西部土地和人口,经济、军事实力很快衰落为一个普通的中等诸侯水平,再也无力过问各国之间的矛盾,更不用说征讨了,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单极世界”不复存在。各国发展不平衡,多个地区性强国慢慢形成,国际之间的纠纷、战争,乃至弱肉强食已在所难免。春秋中期霸主叠兴,但总体上是晋楚两国率领各自小兄弟争霸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交错的地区,是双方必争之地,因此郑国等地战争尤其频繁。经过有记载的近五百次各类战争,到春秋后期,诸侯国兼并为几个大国和四十个左右中小国家,晋楚两大集团进入“冷战”阶段。进入战国后,晋国解体为韩赵魏,华夏版图上七个大国为主外加十多个中小国家的“多极格局”基本形成。“七极”各有优劣势,也都积极地进行改革。经过残酷的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最终,经过全面深刻改革,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秦国胜出,将中华大地由封建时代推入全新的大一统的皇权时代。

       关键战争

  武装力量是一个国家的精华,全面体现并集中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实力。一场关键战争的胜败,将决定几十年,上百年的周边环境和国际地位。败者甚至永远地错失历史机遇。关键的大规模的战争往往是时代的分水岭、历史的里程碑。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但是其中的十几场关键战争,就是这样的分水岭和里程碑。

  攻破镐京,结束西周。西周末期,周王室自身都开始严重违背周礼这一确保其统治地位的“游戏规则”。西周幽王宠信褒姒,欲废黜宜臼,重立太子。引发利益相关方宜臼外公申侯等人强烈不满。为了震慑对立势力,幽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集结。诸侯闻讯先后赶来,此举明显增加了幽王的胜算,这让褒姒开怀大笑。申侯再次力争说,废长立幼严重违背周礼,是亡国之举,引得幽王大怒,废了申侯的爵位,并准备发兵攻打申国。为了恢复外孙宜臼的太子身份,杀死褒姒,申侯无奈联络犬戎部落攻打镐京,许以任由搬取王室财宝,不料战事失控。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洗劫王宫,杀死幽王,西周灭亡。次年,平王鉴于犬戎侵扰、宫殿残破,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代。

  繻葛之箭,射落王权。王室东迁后,政治地位明显衰落,凝聚力丧失殆尽。竟然与曾经为保卫王室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国,矛盾日深,以致决裂。前707年,周桓王召集陈、蔡、卫三国组成联军攻郑,战于繻葛。郑庄公将随车步兵分散配置,填补战车之间空隙,以实现车步协同,相互掩护。郑军将两翼击溃后,对周桓王所在中军实施钳形攻击,大将祝袡还一箭射中了桓王的肩膀。此役后天子威信扫地,丧失了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再没组织过一次像样的军事行动。此役后,春秋中期的大幕拉开,齐、晋、秦、楚等诸侯先后称霸,越来越大程度地代行天子组织征伐、接受进贡的职责和权利。

  军事胜利,推出霸主。春秋中后期,霸主叠兴。霸主每个霸主兴起,都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军事胜利,没有军事胜利,是不可能成为新时期霸主的。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求救,平定山戎,并灭掉孤竹,前656年,率八国联军进攻楚国,迫使楚国认错。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前624年,秦穆公伐晋,取得大胜,西戎20多个小国闻风归附。前597,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多年的征战后,晋、楚为首的中原各国均已疲惫,前546年弭兵会盟后,战争重心转到长江中下游楚、吴、越之间,春秋时代进入后期。

  吴越争霸,春秋绝响。前506年,吴王阖闾在兵圣孙武和名将伍子胥协助下,统军数万攻楚,五战五捷,攻入郢都。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越王勾践前482年,趁夫差领精兵北上黄池,攻打吴国,迫使吴国求和,前478年,再度攻吴,围困吴都三年,彻底打败吴国。此后春秋争霸时代进入尾声,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晋阳反戈,三家分晋。前455年,晋国智伯蛮横索地被赵襄子拒绝后,胁迫韩魏两家出兵协同,大举攻赵。赵襄子到人心向赵、城墙完整、器用充足、粮草实备的晋阳固守。智伯统率联军猛攻、围困均未果,遂筑坝蓄汾水灌淹晋阳。城内军民支棚而居,悬锅而炊,极为艰苦。前453年,危机之时,赵襄子派人乘夜出城,秘密会见韩、魏,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两家暗中倒戈,决堤放水反灌智军。韩、魏、赵三家大败智氏,三分其地,大体确定了后来韩赵魏三国的势力范围。此役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大幕开启。

  马陵伏击,魏国衰败。整个战国前期的态势为一超多强,强大的魏国虽被齐军围魏救赵,设伏桂陵,所击败,但其元气未伤。经过十多年休整,前342年,魏国发兵围攻韩都新郑,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军待双方均精疲力竭,于次年发兵,还是用“围魏救赵”的战法,不过此次是围魏救韩,直驱魏都大梁,解了韩围。魏王恼怒,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前锋与魏军稍一接触,即佯装怯战,掉头东撤。撤退途中因势利导,逐日减灶,制造士兵大量逃亡假象,引诱魏军精锐兼程追赶。马陵沟深林密,地势险隘,齐军设伏于此,打魏军个措不及防。庞涓中箭自杀,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10万,魏军主力基本丧失。此后魏国彻底衰败,战国时代进入中期,齐秦两强并举。

  济西之战,齐国陷落。前288年,秦昭王约齐湣王一起称帝,暴露了两国瓜分天下的企图,五国十分惶恐。尤其前286年,齐灭宋加剧齐与诸国之间的矛盾。燕国积极活动,结成合纵联盟。前284年,名将乐毅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齐。双方兵力各20余万决战在济水之西。齐军连年征战,士气低落,一触即溃。燕军长驱直入,攻占齐都临淄和七十多城,只剩下莒、即墨两城。五年以后,田单指挥齐军收复失地,但是国土缩水一半,盛世不在。这次打击后,齐国大衰,战国时代进入后期,即秦国独霸阶段。

  长平决战,大局确定。前262年,秦军攻韩上党。郡守冯亭以17城降赵。两年后,秦军攻取了上党,继而进攻长平。名将廉颇率军依托有利地形,固守不出。长期对峙之下,赵国粮草不济。前260年,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到任后,遵照赵王意图大举攻秦,以求速决。白起佯败后退,引诱赵军脱离阵地,将其主力分割,并切断粮道。赵军转为防御,以待救援。断粮46日后,赵军崩溃。40万赵军降秦后,被白起全部坑杀。此役标志秦国统一华夏,再无明显阻力,已成定局。

  扫灭六国,海内一统。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崛起。经过一百多年,几代雄主励精图治,具备了统一的实力。酝酿是长期的,质变往往是迅猛的。从前230年灭韩开始,只用了10年时间,一代雄主嬴政就依次扫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华夏。

  教训启示

  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与频繁的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加之交通、科技等进步,中华大地成为统一的国家,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为什么是在春秋初期襄公时代才立国的秦,完成了统一大业呢。这其中,山东诸国的失败教训和秦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深思。

  晋国分裂。战国七雄中有三家是从晋国分裂而来,可以想见如果晋国没有分裂,那么何人统一中国,尚未可知。曲沃代翼后,献公驱逐诸公子,从此后公室衰微。晋文公流亡时期,有一批忠实追随者保驾。他们在文公即位后受到了重用,掌握国政。晋景公时设六卿,使权臣的权力更大。此后几代晋主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先后屠杀了赵氏、郗氏、栾氏等望族。但是各路权臣已经做大,六卿架空了国君,最终韩赵魏三家成为强大晋国的掘墓人。历史教训就是,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防止形成世袭利益集团,视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齐国被合纵攻击。战国中期齐秦两强并举,未来走势未定,此阶段也是合纵连横之士的活动高潮期。齐国濒临东海、物产丰富、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本是有希望统一中国的。秦国国力强,地势易守难攻,费尽心思连横破纵,还被合纵攻击了五次。但是齐闵王几次胜利后,野心膨胀,穷兵黩武,加之本人残暴,失去民心,贪利灭宋后成为众矢之的。只一次合纵,在济西之战齐国就被彻底打残,丧失了和秦国竞争的能力。教训就是,时机不成熟时,必须隐忍,以免招致合纵攻击。

  楚国外交失策。楚国较早称王,实力较强。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伐楚时,都没有把握取胜,质问了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得到按时给周王朝进贡的承诺后,旋即撤兵。楚国全盛时占领了整个中国南半部,面积几乎和整个周王朝相当,且控制了铜绿山,本来最有希望统一中国。在秦不断强大的背景下,楚本应按屈原的设想与齐联合,组织山东六国,共同抗秦。但是楚却频频与秦合作。怀王被拘后楚顷襄王继位与齐联盟,但秦极力活动,忽悠楚国再次与秦结盟,后果是,多年的都城郢被秦将白起攻破。楚国元气大伤,被迫迁都。教训就是,要认清战略敌人,实施有延续性的策略。

  除了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外,秦国的成功,主要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化中央集权,坚持依法治国等。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发展方向为例,秦惠王曾召集秦相张仪与将军司马错,就先伐韩还是先发伐蜀进行辩论。张仪认为伐韩可以乘机威逼周室,挟天子以令天下,而夺取戎狄之国蜀只有小利,而不能争名于朝堂之上。司马错却说,想要让国家富强,必须扩大地盘,想要军事强大,必须让人民富裕。蜀国土地肥沃,又处于内乱之中,取得蜀,能增强实力,又不至于招致诸侯的讨伐。如果伐韩劫持天子,相反会成为众矢之的。好在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出兵攻打蜀国,此后秦国得到了四川平原作为稳固的后方。

  外交策略成功。除了政治军事的强悍实力,还要配以外交的精确手法。张仪的“外连衡而斗诸侯”,范雎的“远交近攻”,尉缭的重金收买六国的权臣等外交策略,避免树敌过多,防止了敌方结盟。千方百计分化了敌人,实现了各个击破。

  废除世袭。商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秦国进行了深刻变革,但是最主要的是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以杀敌数量为加官进爵的标准,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此举树立杀敌立功之风,大大激发了秦国的斗志,极大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使之成为“虎狼之师”。

  广纳贤才。纵观古今中外的王朝兴衰,关键取决于核心职位对人才的启用。尊重、重用贤才是秦国能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早在穆公时代,百里奚、蹇叔、由余等外来人士,就让秦国大增国力,称霸西戎,打下了疆域的基础。孝公时代,商鞅全面深刻变法之后,秦国很快面貌一新。此后政治清明、重视人才的秦国吸引了张仪、司马错、范雎、白起、甘茂、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蒙恬等大批的各国人才。

  这些为秦统一华夏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来到秦国之前大多不受重用,有些甚至还受到残酷迫害。足智多谋的张仪在楚国,无端受怀疑,被抽数百鞭,以致张仪得势后,发誓要和楚国作对到底。才华横溢的范雎在魏国无辜遭馋,被指谪为通敌,被殴打几乎致死。千古奇才商鞅在魏国一直不被相国公叔痤推荐,公叔痤知道他的才能,若过早推荐,可能会危及自身地位,所以才在病重临终时举荐,以博得举贤之名。但举荐的同时,他还向魏王建议,如果不重用,就将其杀掉,以免被别国所用,这是典型的残害人才的心态。象公叔痤这样心胸的人,竟能陷害逼走吴起,长期盘踞相位,可见魏国的政治水平。再多说一句魏国,战国初期,魏国的实力在各国之上,但是魏王任用心胸极度狭隘、心理极为阴暗的庞涓为一国主将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魏国的衰败,从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在统一华夏的大棋局中,魏国,被判出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春秋战国103国,你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二十六次重要战役编年史,推荐收藏!
春秋战国时期的41个经典典故
春秋战国主要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