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年中国,这对德国夫妻帮助了500多位聋哑人,开家面包店,幸福拥有“64个孩子”





以物动人· 以手言心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来自微信公众号:了不起的匠人(ID:lbqdjr2017


15年前,他和他的妻子

因为助学项目从德国到长沙

5年前,他们带着

“为聋哑儿童传授一门生存技术”的想法

开起了长沙首家德国面包店

我只有一个原则

就是做面包必须用好的材料,不能苟且

走进店里

只看到德国老板正带着员工

一起忙碌的做着面包





店面不大

一进门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点心香味

除开糕点柜台

就只有两张小桌和老街坊了





今年46岁的德国人吴正荣

现在本应是家乡一家不错的制药厂

实验室里的核心员工

薪水颇丰

但他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




德国夫妻吴正荣、杜雪慧


这个来自斯图加特、化学专业出身的德国男人

从德国某制药厂辞职后

2002年作为“环球救助协会”代表

和妻子杜雪慧,一起来到长沙

成为帮扶聋哑人的义工

至今

夫妻俩已在长沙居住了十五个年头





他说着流利的中文

在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8号

经营着一家名为“吧赫西点”的面包店

作为店老板的他

教授着一群听力障碍者制作面包


“聋哑人比较靠眼力而学

比如说揉面团 

形成一个面包的样子

学得比较容易”





他负责烤箱

因为烤箱要听到闹钟

而聋哑师傅们听不到闹钟

“我们这里虽然只能教授两个学徒

但是至少能提供两个学习机会

这也是很好的”


店子不大,身为老板的他

也没想过有十个人在这里上班

“我们没有能力请更多人

所以我希望能教更多的人”




吴正荣的面包店


隐藏在老城区小巷的店铺

让不熟悉路的人几乎要绕晕

因为修路已经被封路三年

“几乎要成为一条死巷”


但是这家从来没有打过广告的面包店

每天仍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吴正荣笑着说:

“我希望大家是因为面包的味道而来的”



吧赫西点的各式面包


吧赫做的欧包就像他本人一样

外表朴实,但内在扎实

面包都是当天制作

新鲜出炉的碱水条很好吃

咸香酥脆的口感有魔力,令人着迷!





橄榄油面包其貌不扬

但是能吃出非常纯正的麦香味

和淡淡的橄榄油香气

抹点黄油一起吃,越嚼越上瘾





红糖华夫蛋卷也很受欢迎

蛋卷里添加了黄油和红糖

香脆又不过分甜腻

每次去都要买上两三袋囤着





这里的面包和甜点性价比都很高

面包大多只要4、5块钱

甜点一般十几块钱一个

很多街坊邻里都会来

买上几个法棍或全麦面包当早餐






这里除了食物

还能享受到除开面包之外的爱心





我们就想开一家面包店

让一些聋哑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如果聋哑人接受教育

但找不到好的工作

那生活也比较困难

我们就想开一家面包店

让一些聋哑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刚来的时候

并没有想到会待这么长时间

就像我根本没想到

自己会成为一个面包师傅”

吴正荣指着橱窗里的面包笑言





结缘中国

是因为报纸上一篇关于湖南一些“聋儿”

因为未及时治疗成为“聋哑人”的报道

“当时我就想去帮助他们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

吴正荣辞去工作先去台湾学了两年中文

而后带着妻子来到了长沙




吴正荣夫妇和听障儿童在一起


最初,吴正荣夫妇在

湖南省残联的康复中心

帮助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作为康复老师

他们每天敲锣打鼓

刺激聋哑儿童的听觉神经

手把手教孩子们看图说话


他们还是资金援助者

通过与湖南省残联及相关机构合作

在湖南寻找7岁以下的聋哑儿童

利用“环球救助协会”基金

为聋哑儿童做语言康复训练





长沙、株洲、湘潭、吉首、郴州等

湖南多个市州的大部分

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中心

都留下了这对异国夫妻的爱心足迹


十多年里

吴正荣夫妇累计帮助了

500多名听力障碍儿童

现在,受助孩子们大多数能够开口说话

有些人甚至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


有个曾经接受资助的孩子

通过微信和吴正荣取得了联系


“他已经考上大学

他学说话学得挺好,爱读书

一直是班上十名以内

他考上大学我们很高兴

还有一些人已经结婚生子

我们也觉得很好玩

好像当了爷爷奶奶”





吴正荣看来

帮助听力障碍者恢复语言功能还不够

“拥有自食其力的技能才能赢得尊严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同样的机会”


2011年

吴正荣盘下了一位德国老乡的面包店

特意从德国请来专业面点师傅

招收聋哑人免费学习





一开始,吧赫西点开在寸土寸金的太平街

“每个月光店面租金就要一万多

成本太高,开不下去”


吴正荣说

因为负担不起太平街高额的租金

他不得不把店搬到现在的店址

低廉的租金让吴正荣感到压力减轻了很多


能够更专注于做好面包:

“我只有一个原则

就是做面包必须用好的材料

不能苟且”





德国面包师一直工作了四年多

直到吴正荣“出师”

现在,吴正荣会做20多种面包

20多种饼干糕点


店里也已经有6名聋哑员工

2名学徒

且有几名聋哑员工已经“出师”

去其它面包店工作






因为店面不大,且位置比较偏僻

还要支付十个人的工资

所以面包店一直处于保本的状态

“主要的开支还是人员工资

其实我不会做生意”吴正荣说道


面包店周日是要休息的

“要有一天休息

我不放心他们(店里的伙计)

独立操作烤箱

就和我一起休息”





夫妻俩如今的生活很平淡

休息的时候在家看碟、上网和看书

他们都喜欢到公园、河边散步

这是夫妻俩“给自己加油”的方式


以前父母在的时候

他们会经常回国看父母

现在父母亲不在了

他们每隔一两年

会回去一次德国看亲戚朋友





吴正荣说

他最早只是想要找到一个帮助人的方式

没想到会做到今天这样

“如果现在可以改决定

我还是不想改

还是想做这个”





在长沙吴正荣夫妇被大家称为“洋雷锋”

“每次我太太说起那些聋儿经治疗后康复

眼睛里都有光

很喜欢做面包和教他们做面包”

吴正荣指着面包店墙壁上的营业执照说

按执照年限,这个店可以营业到2031年

我想我们夫妇在长沙待的时间

会比证上的年限更久





现在,他的太太还在助学项目上

同时在康复医院开办了

一个聋哑儿童图书馆

“我每周来一次

偶尔喊那些资助的孩子上来

一起画画、做游戏

现在在湖南我们资助了五十位左右孩子”




老板跟店里的员工相处的很和谐

他的太太说:

“虽然我们没有自己的孩子

但还是很开心

我们有五十四个孩子

十个在面包店

那就六十四个,我们太幸福了”


面包店收银的姐姐也是吴太太

所在的其中一家康复中心的义工

平凡的人都做着不平凡的事





吴先生和他爱人打算在长沙一直生活下去

每当别人说起他们的伟大时候

他们都会笑笑说

“有好事就该做

不管是大是小”

爱无国界,他们的交流无声

但是却动人心弦




- END -



成为守护者把它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对德国夫妇不远万里来长沙,只为开一家面包店?
昨天长沙的这对德国夫妇又火了,他们温暖了中国的这个冬天!
这对德国夫妇放弃高薪,来中国15年挽救了500多个孩子,国人看到全感动了···
这对德国夫妇,感动了千万中国人!
德国夫妇放弃高薪,来中国开了家面包店,竟挽救了500多个孩子
德国夫妇放弃高薪,来中国开了家面包店,竟挽救了500多个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