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磷矿资源
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磷系肥料,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国防等工业部门。磷矿石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磷矿资源成因年代久远,成矿条件极其复杂,因而磷矿的再生性几乎不可能。磷矿资源一经开发利用,磷素随着各下游加工产品的消费领域分散到自然界中,不可再循环利用,许多国家已经将磷矿资源列为战略资源。磷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但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磷资源在全世界非常有限,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按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因此从全世界磷资源的地理分布、人口集中度、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对磷资源的需求情况看,磷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磷矿为资源类产品,出于保护本国资源的需要,各国都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初始产品磷矿石出口。磷化工产业对磷矿的需求较大,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供需趋紧。
全球每年约新增人口7500 万,这部分人口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必然带来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增长,尤其是随着中国,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兴起,国民对食品的消费比重不断提高,食品中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提升明显,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提升,必然带动上游化肥的需求。磷肥作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肥料之一,必将随着化肥需求增长而增长。由于农作物的三大肥的施用存在合理的比例,因此随着整个化肥的增长将促进磷肥的增长。 2010 年,欧洲大陆遭受历史少见的炎热天气,干旱导致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国家与欧盟多国出现农产区产量下降,减产幅度预计将达到30%,其中以俄罗斯最为严重,俄罗斯已经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国际谷物理事会 8 月发布报告,因东欧和中亚地区小麦受灾减产,2010/2011 年度全球谷物预期产量为17.53 亿吨,供应缺口上升至2100 万吨。灾害导致全球农产品产量下降必将刺激化肥投入。我国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灾害袭击多个粮食主产区,中央政府已经要求落实专项资金补助农资供应,重点是加大化肥的补助力度,实现对农作物的增肥促早熟防病虫目标。2010三季度国际磷肥价格上涨直接带来国内磷化工行业盈利整体提高。国内磷肥淡季出口大增,减缓了国内供给压力;国内热法磷酸优势体现,黄磷价格持续上涨,食品级磷酸出口增加。预计2011-2013 年全球磷肥行业仍将保持较高开工率,国内磷化工行业景气将持续。
磷化工公司:
1.1 澄星股份(600078):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虽然在云南宣威、弥勒两地拥有磷矿可采储量1.3亿吨,澄星股份并未尽全力开采,合计自给率仅30%,但是并未影响公司生产稳定性和相关产品毛利率。
1.2 兴发集团(600141):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磷化工企业之一,目前拥有1.3亿吨磷矿石储量,磷矿石年产能为150万吨,公司磷矿自给率不足50%。10万千瓦发电能力,公司供电自给率达到50%,充足的磷矿资源和磷电矿一体化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最大竞争优势。
1.3 ST马龙(600792):2000万吨磷矿资源。
1.4 六国化工:目前拥有可开采磷矿石超过2000万吨。
1.5 湖北宜化(000422):公司拥有约1 亿吨磷矿石资源储量,能满足磷肥生产需要。
1.6 云天化(600096):云天化集团是拥有稀缺资源最丰富的化工公司,其已取得采矿权证的磷矿资源为5-6 亿吨,长期储量超过15 亿吨;下属子公司中寮矿业在老挝拥有8.5 亿吨钾盐资源;集团及上市公司拥有9 亿吨煤矿资源。
重点上市公司:                                                              六国化工(600470):
公司主要从事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磷酸二铵,高浓度复合肥,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磷肥生产企业,目前公司总计拥有112万吨磷肥产能。公司采取"驻点直销"营销模式,基本覆盖了全部国内市场。公司正大力推进一体化战略,力求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盈利能力。向上游拓展矿产资源,建设合成氨装置解决原料瓶颈;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规划实施湿法净化磷酸和精细磷酸盐项目。目前公司产业链延伸将步入收获期,宿松磷矿达产后年产32%品味磷精矿(P2O5)38.25 万吨,5万吨/年工业级湿法磷酸净化和3万吨/年工业磷酸一铵项目预计年内建成;28万吨合成氨项目2012 年将建成;与四川大学共同建立电池级磷酸盐生产技术研发中心,磷酸铁锂项目处中试验阶段。公司以化肥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磷化工等下游产业为目标;将逐步实现三大原材料(磷矿、硫酸、合成氨)完全自给,化肥业务盈利能力达到同行业较高水平;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将给公司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预计2010---2012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对应市盈率在32倍左右。六国化工与四川大学签署了《磷酸铁、磷酸铁锂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开发合同》。四川大学负责研究开发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生产工艺,为六国化工解决利用此工艺实施工业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工艺技术在生产装置中的连续、稳定、达标生产,并提供产品工艺技术方案和生产线的设计方案。双方计划共同建立电池级磷酸盐生产技术研发中心。六国化工提供360万元项目研究经费,四川大学接受委托完成。双方此次拟订的初步合作履约时间为2年。
六国化工此次与四川大学的合作项目,技术带头人正是国内磷化工领域的泰斗级人物--长期研究磷酸、磷复肥、磷化工及环境工程的钟本和教授。近年来,由钟本和领军的四川大学科研团队在湿法磷酸净化路线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生产正极材料的企业比较多,但以钴酸锂、锰酸锂居多,磷酸铁锂价格低廉,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循环功能优越,是新一代锂电池的理想材料,未来将成为我国正极材料的主导产品,在动力电池和备用电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锂电池产业链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最高的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能占到锂电池成本40%以上。
大股东拟增持:2010年8月披露,控股股东宜化集团于2010年5月25日开始增持本公司股份的计划已经完成。2010年8月18日至8月19日,宜化集团分别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买入的方式,增持本公司股份114.2万股,均价18.25元/股。本次增持后,宜化集团持有本公司股份8901.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41%。
内蒙古宜化:收购内蒙古海吉氯碱整体资产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乌海市拥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电力等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收购海吉氯碱整体资产有助于公司增强在盐化工方面的竞争力,并能利用乌海当地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氯碱化工,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内蒙古宜化拟投资自建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3.95亿元,建设周期为一年。该项目通过离子膜烧碱联产物氯气和氢气来制取氯化氢,利用当地的电石资源制取乙炔原料,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4、磷化工公司:兴发集团(600141)、澄星股份(600078)、ST马龙(600792)、湖北宜化(000422)、
                   云天化(600096)等
    5、尿素氮肥公司:002217 联合化工、002170 芭田股份、600470 六国化工、600423 柳化股份、
                     000950 建峰化工、000830 鲁西化工、600227 赤天化、  002470 金正大、
                     600096 云天化、002109 兴化股份、  000731 四川美丰、600230 沧州大化、
                     000059 辽通化工、600426 华鲁恒升、000422 湖北宜化、600123 兰花科创、
                     002274 华昌化工、002113 天润发展、000953 *ST河化、 000912 泸 天 化、
                     000155 川化股份、600229 青岛碱业、600228 昌九生化、600179 *ST黑化等
    重点公司点评:
    1、澄星股份(600078):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随着宣威磷电和弥勒磷电二个

原料基地的全面投产,大大提高了公司黄磷原料的自给率,不仅完善了公司磷化工产业链,提高了公司的抗风

险能力,而且充分分享了矿电磷一体化规模效应带来的收益。公司具有超过1.2亿吨磷矿石储量的资源优势;公

司生产用电有保障(自发电能满足公司黄磷生产50%以上)且成本低;公司具有精细磷化工技术优势,未来食品级磷

酸和电子级磷酸可能大幅提升公司业绩。
    2、云天化(600096):公司主营业务为化肥、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尿素、硝

铵、复合肥、季戊四醇、聚甲醛、甲酸钠。公司子公司金新化工6亿吨煤矿所属权;锂电隔膜项目,1500万m2生

产线明年年中或稍迟有望投产,并计划15年前实现2亿m2产能,获得1/3的国内市场分额。预计大规模扩产后有

望维持10-15元/ m2的价格和50%左右毛利。目前,公司正在规划太阳能电池背膜、新型电池封装等领域。集团

公司拥有年1000万吨磷矿石,500万吨磷肥的生产能力,最终注入确定性较高。
    3、华鲁恒升(600426):公司主要从事尿素、甲醇、甲醛、三甲胺及DMF的生产和销售,其中,化肥行业收

入占主营收入的47.47%,化工行业占47.86%。公司是全球最大的DMF生产企业,DMF产能23万吨,也是我国煤头

尿素企业龙头之一,公司核心优势是拥有稳健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司尿素产能达到150万吨,

2010年公司尿素产品多元化及节能技术改造、氨合成能量系统优化、10万吨/醋酐一期等项目将建成投产,产

销量增长将是公司收入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



                    
中国股市为何熊霸天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授 张锐

与全球股市艳阳高照的图景完全相反,2010年的中国股市以高达14.31%的跌幅惨淡收官,全年蒸发财富17720亿元,A股成了表现最为差劲的市场。笔者认为,将中国股市如此的惨局归结为国际“热钱”所为或者是欧债危机波等外部原因,很难让人信服。检讨国内股市应当将焦点更多地对准自身。

思维观念的偏差

从20年前沪深A股的呱呱坠地,到如今拥有2000余家上市公司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中国股市无论在资本规模还是运行质量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自我超越,不过,相对于股市的成长速度和成熟程度而言,观念的更新与变革步伐似乎格外沉重与缓慢。而这恰恰是中国股市过去10年跑输所有新兴市场并且屡次垫底的深层原因。股市是一种典型的投融资场所,这几乎是路人皆知的原理。但是,具体到管理层,这种基本的认识却很难到位。在需要中国股市承受和支付巨大的变革成本和经济转换成本时,股市在一些管理人士眼中就是一个十足的融资场所,至于另一重要功能——投资则被明显忽略。特别是当融资成为一种部门追求政绩的手段和工具时,股市的投资功能必然会被束之高阁。股市的涨跌尽管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社会舆论对涨跌结果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令人深思。当A股稍稍出现持续上涨行情时,国内关于股市“泡沫”的讨伐此起彼伏,甚至频频出现利空消息,直刺A股“泡沫”;而当A股连续下挫时,市场则很少听到扶持与救助的正面声音。这种怕“热”而不怕“冷”的态度,让中国投资者始终处于焦燥、惶恐与不安之中。

政策收缩的痉挛

尽管中国股市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但时至今日其“政策市”的本质却没有得到多少改变。2010年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投向股市的第一枚“空头”炸弹。尽管高企的房价最终并没有得到多少撼动,但股市却成为房市调控的 “祭品”,因为,在房市调控政策的密集火力之下,A股中的地产板块成为持续下跌的“重灾区”,与此相联系的银行股也反复遭劫。由于地产与银行板块在A股市场的特有权重,伴随着这两股力量的塌陷,其他品种很难“独善其身”。

实际上,就在A股市场因为房地产调控而惊魂未定之时,货币信贷政策的转向已不期而至。除了不断地发行央行票据进行频繁的流动性回购之外,央行还在过去一年中六次高频率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先后两次提高金融机构基准利率。信贷政策的日益收紧必然倒逼产业资本从股市的急速撤离,而加息周期的开启势必强化和放大投资者的政策长期利空心态,于是出现了“羊群效应”作用下资金一波又一波逃离股市的现象。

应当承认,管理层宏观政策的调控目标并非对准股市,甚至根本也没想误伤本已风雨飘摇的资本市场,但是,在可以预见相关政策可能对股市形成负面冲击或者已经造成股市不正常的跌落时,我们并没有看到出台任何相关的对冲与减压政策。

巨量“抽血”的重压

有人指出,中国股市已经完全丧失了映衬经济生态“晴雨表”的基本功能,而驱动股市与宏观经济发生强烈偏离的最凶猛力量则来自毫无节制地从资本市场“圈钱”和“抽血”。

超量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以看做中国股市2010年唯一“成功”的标本。资料显示,2010年共有349家公司通过IPO融资近 5000亿元,约占全球IPO总量的1/3,中国名副其实地跃升为世界IPO第一大国。这一令全球所有国家望尘莫及的IPO饕餮盛宴,代表的是中国企业急于“圈钱”的冲动,折射的是管理层急功近利的政绩心态。的确,掌握着市场绝对话语权的管理层未来也可以完全无视市场规律而继续猛踩IPO的“油门”,也可以继续怂恿和默认上市公司贪婪的再融资需求,但这种饮鸩止渴和竭泽而渔的政策导向最终伤及的是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信赖与信心,以及随之而来的股民对资本市场的无情抛弃。

“三高”顽疾的发酵与侵蚀

作为中国股市的顽疾——“三高”(高发行价格、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额)症状在2010年重又发飙起来。资料显示,2010年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创出了59.22倍的历史新高,其中11家公司发行市盈率超过100倍,10家公司发行价格在70元以上。“三高”的极度盛行驱动了上市公司高管减持欲望的猛烈发酵和行为扭曲。资料表明,2010年上市的348只新股中,持股市值上亿元的个人股东高达824个,相当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4个亿万富翁产生。为了将这些并不靠谱的纸面财富变成真实的黄金白银,许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企业的高管纷纷选择离职套现。可悲的是,在人头攒动的套现高管群中,有不少还是企业的创业元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创业者都缺乏信任和信心的企业又怎么能让投资者具有安全感,而最终的残酷结果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只能用脚投票,而这种痛苦的割肉出局带来的是创业板的遍地哀鸿以及A股市值的剧烈萎缩。

当然,在市场强大的压力下,《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让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风潮得到暂时的平息,但这种“后知后觉”的政策规制方式,能挽救创业板一地鸡毛的局面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稀缺性堪比稀土!磷矿价格上涨,这些矿企受益了!
矿-----煤、石油、磷、非金属矿资源
未来五年有望翻10倍的4大化工龙头 第四名.湖北宜化 总市值:165亿 湖北宜化 成立于1977年,...
磷矿石价格大涨 或成下一个“稀土”(附股)
磷矿日益稀缺或成下一个稀土 9家公司最值得关注
磷化工有望成为下一个盐湖提锂,九大潜力股,值得收藏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