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报告称北京小升初近半学位暗箱操作
在北京,目前根据就近入学原则,按户籍和居住地将学生分别划定具体的学区,学区内的小学生都可以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片区内中学学位的电脑派位,决定具体进入哪个中学。然而,在电脑派位的同时,小学生也可以通过“推优(小学向中学推选获得符合要求的“三好学生”等资格的学生)”“点招(中学自行考试招生)”“特长生(学校按各自需求招录具有某些专业特长的学生)”“共建生(中学特招共建单位的生源)”“条子生(通过非正规关系招录的学生)”等途径获得学位。

  根据研究院对2012年北京市“小升初”情况的实地监测,东城、西城、海淀和朝阳四区的18所重点中学及19所重点小学中,仅有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在校门口的公示栏中张贴了六年级学生划片派位结果和学校教育收费公示。而根据研究院对灯市口小学的公示结果进行的数据统计,其中电脑派位生占毕业生的比例不足50%,这说明有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电脑派位以外的途径获得学位。同时,调研结果还显示,电脑派位的学生中,进入重点中学者寥寥,绝大部分进入了普通中学。

  灯市口小学的数据显示,共有12所中学参加了灯市口小学的电脑派位,其中仅有一所市重点中学,4所区重点中学,其他均为普通中学。灯市口小学2012年参加划片派位的134名毕业生中,仅1名被录取至市重点中学,83.6%的学生被派位至普通中学。

  研究院课题组认为此项结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北京家长在升学上采取其他方式的直接原因。“为什么家长都通过推优和点招各种方式入学,因为电脑派位是无奈的选择,对平民的孩子是最差的选择。”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题组成员郭君说。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会为学位分配的不公平推波助澜。

  事实上,2010年,北京市小升初即规定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都必须承担划片就近入学的任务,取消重点学校不接受电脑派位生的“特权”,并且强调“名校招收的派位生必须平均分班,不能单独编班”。但是,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研究,近几年北京市各区并未公开这一比例。而据研究院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通过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东城区约为44%、西城区约为33%、海淀约为40%,均不足半数。

  除此之外,学校的划片信息也成了谜。《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而研究院此次的调查发现,北京市17个区县中仅西城区于2012年5月在官方网站公示了“2012年小升初派位划片表”。有的教委负责人反映,划片信息不宜提前公布,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公示两周。

  虽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区县教委要通过网上公示等形式加强信息公开,但这一规定基本未得到执行。上述报告指出,目前仅有6个区县较为按照要求,在网上公示了当年的入学工作方案,但不仅各教委未对小升初录取结果进行公开,东城、西城、海淀和朝阳四区的18所重点中学和19所重点小学,无一在其网站上对当年小升初的招生录取结果进行公示。此外,在实地监测过程中,上述学校中仅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在校门口的公示栏中张贴了六年级学生划片派位结果和学校教育收费公示。

  研究院还对相关单位递交了信息公开申请。截至2012年11月12日,被递交信息公开申请的单位包括北京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17个区县教委和招生考试中心信息公开办公室及34所中小学等70家,其中仅有13个单位做出回复,而对于“电脑派位结果”和“中学录取结果”两项,没有教委予以公开。

  此调查结果不仅反映了目前北京市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公开现状,也与家长的回馈相一致。

  据研究院于今年5月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家长获得“小升初”信息最主要的三条渠道依次为非官方论坛、家长交流以及培训机构;仅有1.9%的家长认为官方网站获得的信息很有帮助,29.1%的家长认为官方网站获得的信息没有帮助。

  2010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制度机制,建立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确定公开的,要明确信息的名称、生成日期、公开受众等;确定不予公开的,要说明理由;难以确定是否公开的,要及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定。”

  《意见》所提出的要求,显然任重而道远。“从我们今天了解的情况来看,在涉及这么多家庭的小升初过程当中,政府和学校信息披露是非常不完善的。不是一般的不完善,应该说基本处于不及格的状态。”杨东平说。

  不少国家和地区对教育的信息公开具备完整的操作规范。以香港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实现教育公平,香港政府逐渐修改与完善“小升初”的政策规定。一方面,香港政府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缩小学校间差距,发展政府资助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入学机制上,采用公开透明的学位分配机制和招生准则,使家长能够根据子女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学校。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副主任方光伟认为,香港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即制定了透明的入学程序和规则。“如果你的门槛清清楚楚,我为什么没有进去,我为什么进去了,明明白白的,家长就不会有意见了。而现在是不知道怎么进去,不知道哪条路可以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发布调查报告的同时,亦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公开倡议》,建议北京市政府应公开讨论并细化信息公开的办法;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问责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小升初过程透明化。

  “从信息公开来入手,在教育资源还存在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这可以极大地缓解公众对于平等的要求。”杨东平说。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项问卷调查,五成以上的家长希望政府公示初中划片信息、当年招生计划、录取结果,以及招收“片内生”和“择校生”的比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铜陵就近入学没有“择校”烦恼
大连初中对口小学详单及学区房均价出炉、初中学籍变动和学区认证,家长赶紧来看!
成都家长关于提升十七中和三中现教育水平的建议
2019武汉小学对口小区(完整版)
小升初新政能缓解“择校热”吗?
2018年桂林市区小升初方案出炉!这两所公办中学恢复初中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