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诊起源与辨舌心法

一、舌诊的起源与发展

舌为心之苗,辨舌可查寒热、虚实、阴阳,对于中医辨证论治至关重要。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舌诊成为研究最多,最直接、最快捷、应用最广的中医辩证手段,通过舌诊,结合问诊,可准确、快速辩证,并以此治疗。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又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舌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曾有“贞疾舌,,枽于妣庚”的记载,是为医学史上论舌的最早文献。“疾舌”,是舌体的病变,如舌溃疡,舌肿胀等。在当时,还不了解它的病因,只当作是鬼神作祟,所以要向祖先占卜,何他会不会痊愈。当然,这只能说明当时已有了舌病的记載,它同后来的舌诊还不是一回事。

中医舌诊的萌芽大约始见于西用时代,到了 战國时期巳大体上奠定了基础。西周至春秋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的进步。特别是春秋时期,学术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天文历法等已有一定进步,阴阳五行等学说亦初步形成,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在西周,国家已有医事组织,医学有了分工,还建立了病历记栽与医疗考绩等制度。 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有主管医之政令的“医师”,下 设“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科,说明了医巫巳经分家,有了专门以治病为职业的医生。当时的医生“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来认识和诊断疾病。”五色”是指“望诊”,它与“九窍之变”联系在一起,包括“察舌”在内。虽然这一时期没有专门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但从战国时代所 的《黄帝内经》来看,舌诊内容已颇丰窗,且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科学性,可以看出这种诊法在西周巳经确具萌芽了。

1、扁鹊——第一个记载舌诊的医学家

根据现有的文献査考,最早的舌诊记录应该是扁鹊留下的。扁鹊姓秦名越人,号卢医,渤海郡、(今河北任丘县)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为古代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五官、妇、儿各科,又善于运用针贬、热熨和汤液等多种医疗技术,还富有望、闻、间、切等诊断知识。由于他医学造诣精湛,司马迁就为他写了传。但《史记》所记扁鹊的医疗活动事迹,前后相距达三百多年,并非专指秦越人一人。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扁鹊为“方者宗”,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是脉学的创始人,而舌诊則在他以前巳经有了,但扁鹊在研究脉学时已掌握了舌诊的知识。司马迁说他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我们从晉代王叔和著的《脉经》卷五的《扁鹊阴阳脉法》和《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等篇,看到了最早的舌诊记录:“脉代乍至乍不至而沉,即咳,咳即上气,上气甚则肩息,肩息则口舌出血”;“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紫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瘠舌 转可治,……”。这两则记录使我们知道扁鹊是脉诊和舌诊并重的,偏枯痈人舌能转动,言语清晰的则預后良好,确是非常正确的经验总结。

2、《黄帝内经》—舌诊的基础

《黄帝内经》,记载着丰窗的舌诊内容。

1)、舌的解剖生理

《内经》中记载有关“舌”的内容有60多条,相当精确地论述了舌的解剖、生理、病理,明确指出舌的诊断意义。《灵枢》则以论舌的解剖生理为主。如 《灵枢·肠胃》,“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并指出是一个肌性器官。如《灵枢·经脉》,“膊舌者,肌肉之本也。”根部有支持舌体运动的软骨,受意识支配而能运动舌体调节声音而形成语言。如《灵枢·忧盡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它既为“心之官”,又是脾之外候,具有辨别滋味的特异理功能及祥和食物的作用,使食物在口腔里得以初步消化。如《灵枢·脉度》·“心气逦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膊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且和全身各个脏器都有“经脉”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如《灵枢· 经脉》:“手少明之别……系舌本。 ” ”肝者筋之合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明之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可见人的五脏与舌息息相通。《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 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手少阳之筋……系舌本。”《灵 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则说明六腑中的膀胱、三焦和胃等也与舌有联系。其它如胆、大肠、小肠等腑则通过其表里之脏的肝、肺、心等的经而 间接和舌发生关系。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总结性地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这就说明了舌不仅是一个有辨滋味、调音声、拌食物、助消化等的生理功能的器官,而且和机体是一个整体,为脏腑的外候。

2、舌的病理及其临床意义

《内经》的作者认为,由于五脏六腑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联系,“有诸内,必形诸外”,因而从生理上说,脏腑精气必荣于舌,从病理而言,脏腑气血的病变亦可反映于舌。故观察舌的病理变化,可以诊察内脏的病变,所谓“从外知内”。所以人体有了疾病,特别是心脾等脏器的病变,《内经》曾明确地指出要用察舌的变化来进行诊断。如《素问· 风论篇》云:“心风……诊在口,其色赤。”本条中的“口” 宇,宋陈无择和清高士宗都认为是“舌”宇,所以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把这句话改为“诊在舌”。这无疑是符合《内经》精神的。因“心开窍于舌”,热扰心营的病证,确应诊舌为重点。又《灵枢·师传》:“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舌是膊之外候,所以诊察屏舌形色变化的好坏,是判断预后良好与否的重要依据。《内经》诊舌的病理变化,包括诊察舌质、舌苔,和询问舌的味觉等三个方面。而特别重视舌质,因舌质在诊断上比舌苔的变化更为重要。《内经》诊舌质主要现察舌的形态与色泽的变异。

所谓形态,是指舌体的软便大小及活动姿态。《内经》 对舌质的形态是分“纵”、“萎”、“强”、“卷”、“短”和舌体的转动情况等来加以考察的。

舌纵是垂体纵缓不收,或伸出不缩之谓。《灵枢·寒热病》云:“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指出舌纵涎下烦悗之病,乃足少阴肾经的病变,故取肾经穴位以治疗。

舌萎是指舌质枯萎。《灵枢·经脉》云:“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则舌萎。”脾主肌肉,醉气竭绝 则不能输布水谷精镦以荣养肌肉,而致舌质枯萎。

舌体本柔和,不宜强硬。柔和为气液自滋,强硬乃筋脉失养。如《索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舌本强。”盖六淫皆从火化,在其化火之后必伤及肝阴,肝阴伤则筋脉失于濡养而舌本强硬。脾脉连于舌本,脾虚不运,則舌强而不灵活,且易受肝木乘侮,出现胃脘胀痛等症,如《灵枢·经脉》: “脾足太明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舌卷短者,则是舌强的进一步发展,非心经热极,必病及肝肾。如《灵枢·五阅五使》云:“心病者,舌卷短,觀赤。”又《素间·脉要精微论篇》云,:“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即都指心经热极而言。一则舌卷短而赤,为阳热盛极下烁肾阴之征;一则脉来搏动有力而长大, 舌卷神昏不语,为阳热亢盛耗津伤神之兆。至于《灵枢·经脉》所说“足厥明气绝則筋絶,······唇青舌卷卵缩”,和《素问·诊要经终论篇》所指出的“厥明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則舌卷卵上缩而终矣”,则是相病及肝肾之候。不论伤寒和温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均可进入厥阴,而至“舌卷卵缩”。前者往往见诸夹明伤寒,三阴传尽,精气神皆脱, 阳亡而终;后者乃温热化火,传入手足厥阴,风火嫌原,阴液灼尽而亡。闻一舌卷卵缩,伤于寒的则厥逆唇青,中于热 者則嗌干心煩,可资鉴别。

有的中风病人不仅肢体瘫痪,而且舌也会转动不灵。所以察舌转动之灵活与否,可以推测该病的轻重。如《素问· 大奇论篇》云,“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瘄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瘄,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偏枯之候,其言语淸晰,舌能灵活转动的,为轻症,所以说:“可治,三十日起”,如言语蹇涩甚或不能发音者,則舌必转动不灵,病为重候,所以虽是从症(順症)也非旦可图,必致经年累月,才能逐步恢复。至于年不满二十岁而出现这一现象,很可能是恶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所致的中风,故预后不良。

舌质的色泽,包括神色和润燥。察神色可知五脏精气之存亡;辨润燥可测机体津液的盈亏。

《内经》认为舌干口渴者,有属于生理性的,也有属于病理性的、生理性的舌干口渴,如《灵枢·五味论>云:”咸入于胃,······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病理性的舌干, 口渴多半是阳热炽盛,耗伤了津液的缘故。所以观察舌苔之润燥,可知热之盛衰。例如《素问·热论篇》云:“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十一日少明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巳,……病日已矣。”口燥舌干二渴,是邪热内炽,肺弩阴液被灼,病势方张之候,口渴止,舌干巳,則是部热衰,津液回,其病将愈之候。反之如果热邪盡极不衰,津液曰就干涸,明气竭绝,就会出现唇舌干燥如焚,舌之神气全无,形如腊肉,苔色焦黑,诚如 《灵枢·刺节真邪论》所云:“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 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 ……舌焦唇槁,腊干嗌燥。”

舌干也不完全是属于热邪伤津所致,阳虚气不化津而致 清津不能上潮者,或阴邪盛而浮火上冲者,亦有舌干口渴之假象。不过阳虚阴盛多干而不渴,即渴亦不多饮,是辨证要点。《素问·评热病论篇»说:“水者明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就是指阴邪为患,阳气上浮所致的舌干病征。

热邪侵犯心营,舌色每见红绛。《素问·风论篇》:“心风之状,……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舌),其色赤.”此乃风从火化,热扰心营,故见舌赤而掉动不灵活,言不可快。此与后世“失心风”一类病症是有原則区别的。

此外,《内经》认为,舌本痛为脾经热结。《灵枢·经脉》:“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重舌是舌的局部脓胂病变,故主张用铍针剌舌柱以泄郁积。《灵枢·终始》:“重舌,期舌柱以铍针也。”但要注意手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故《素问·刺禁论篇》特别提出“剌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之条作为警戒。心火亢盛则口糜舌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小肠与心有表里关系,所以小有热也能引起口麋之症。如《素问·气厥论篇》“膀晄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口糜是舌面及口腔起糜腐的意思。如果热邪猖獗,心火炽盛,肾水不济而造成舌本烂,而发热不止者,则属死证。《灵枢·热病》:“热病,……舌本烂,热不巳者死。”他如《灵枢·口问》:“人之自齿舌者,何气使然,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則齿舌。”这可在惊恐伤肾,肾虚肝旺,气逆痰涌,阻塞清窍,突然昏倒的痫证病人中见到。

《内经》重于察舌,而略于论苔,但不是不察舌苔。不过直接指苔色的条文确实不多,仅有两条,然而却是抓住了察苔的关键问题。

一般正常人都有薄白苔,有些人早晨或夏季较厚,色或微黄,也并不一定是病态。病邪在表,一般舌苔也不起多大变化,而在邪热入里,如温邪由卫分进入气分,或伤寒由太阳内传阳明的时候,则苔常由白转黄,所以察苔色在辨别六淫传变方面颇有价值。但应结合舌质的色泽来加以考察,辨证才能比较正确。《内经》就是抓住了这一关键,而察舌苔的。如《素问·刺热箱》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就是指表邪传里,肺胃热盛之候。再进一步可以内传心营,热盛伤津而致舌红干绛。若病势由心营而逬入足少阴肾经的时候,往往津液枯涸,会出现上面已经提到的“舌焦唇槁,腊干咽燥”的现象。“舌焦”,诸家作舌质干枯解,实际“焦”为干黑之意,指舌干苔黑。常言道“火过炭焦”,炭不是既干而又黑的吗?“腊干”则是指舌质干红如腊肉一样。舌质干红而有焦黑之苔,此乃火极似水,热甚而反见相反之色。

《内经》诊舌,还常辨舌之味觉。口苦多热,与胆的关系最为密切。如《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 是动则病口苦”;《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肝胆相为表里,肝热脚胆气必泄,故《素问·瘿论篇》说:“肝气逆则胆泄口苦。”可见苦一证,总关于胆,而不离乎热。口味甘甜则为湿浊,而与脾的关系较大,所谓稼穑作甘。脾喜燥而恶湿,湿阻则脾困,因而口泛甜昧,必须芳香化湿醒脾之品治疗。故《素问·奇病论篇》云:“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内经》 不仅是已经运用舌诊来诊断疾病,而且也已根据舌象而施治了本条既是运用舌觉来进行诊断,又据此而进行分析病因病机,预测转归变化,立法用药,实为运用舌诊的范例。

   中国第一部舌诊专著是,1341年的《敖氏伤寒金镜录》,简称《伤寒金镜录》,本书原只有十二舌苔图,杜本补增至三十六舌,并附简图,每种病理舌均记载其所主证候,并介绍这些证候的治法和方药,或辨明类似证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不仅能辨伤寒外感病的传变,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亦可从此类推。此书是现存较早的舌诊专著,以其图文并茂,故对后世影响较大。

   全书1卷,载集白苔舌、将瘟舌、中焙舌、生斑舌、红星舌、黑光舌、黑圈舌、火裂舌、虫碎舌、里黑舌、厥阴舌、死现舌、黄苔舌、黑心舌等36种验舌图。其中有24图专论舌苔,4图专论舌质,8图兼论舌苔与舌质。图中所载舌色有淡、红、青等3种;论舌面变化有红刺、红星、裂纹等;苔色有白、黄、黑、灰4种;苔质有干、滑、涩、刺、偏、全、隔瓣等描述,对主要病理舌象,基本概述全面。此书论舌,重视以舌苔、舌质的变化,探求病因,审因证治,判断预后。书中除详述了以舌审证求因之外,对验舌立法,处方遣药亦不乏阐述。本书论舌不仅绘图形象,直观清晰,且验舌求因,辨舌施治,有证有论,有法有方,论从舌出,法随舌定。

二、辨舌心法

(一)、舌质

1、红舌

红舌,均系热证,凡温热病初起,舌质深红者都是伏气温病,因为郁热在里的缘故。

a舌尖红赤起刺,系心火上炎,治宜清凉泻火。

b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者,系心火内燔,热毒熏蒸。

c、舌红中有红点者系热毒更盛。

以上二证均可于清凉泻火中加入解毒药品。

d、舌质光红柔嫩,似潮润,扪之干燥、无津者名镜面舌,系津液枯竭的现象,温病后期多见此舌。

e、舌淡红无色,干而不荣者,系心脾气血虚弱,胃津已伤,气不化津,用药不可过于寒凉,甘草汤法治之。

f、舌四边色红,中心干燥,兼黄白苔者,系上焦气分无形之邪热灼伤津液,忌早用咸寒、滋腻血分的药品,以免邪不外解。

g、红舌兼黄白苔者,系上焦气分之邪未尽,不可早用滋腻血分之药。

2、绛舌

绛,系深红,舌色由红而绛,乃热邪深入,由营分入血分,以苔之有无,色之深浅、鲜晦,质之燥润、荣枯为辨证的准则。须结合其他营分血分的症状辨证。

a、舌绛而不干燥,兼有黄白苔者

系邪入营分血分,而气分之邪未尽,津液未伤。治宜宣气透营,使邪仍由气分而解,不可单纯用凉血药,因血药滋腻,易致邪气遏伏,不能外透。

b、舌纯绛无苔,色鲜泽者

舌苔尽无,邪已人营血。治宜清营凉血。若邪入心包络则神昏内闭,治宜清心开窍,轻者用菖蒲、郁金开之,重者用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芳香开窍;若兼火痰,必致痰火内闭,更当加西黄、川贝、竹沥、竺黄之类清火豁痰。

c、舌绛,兼有粘腻,似苔非苔现象者

乃营分有热,夹秽浊之气也。治宜清泄营热,兼用芳香逐秽之品。

d、舌绛,望之若干,扪之有津者

乃津液不足,湿热熏蒸,痰浊将要蒙蔽心包。急宜化痰泄浊,清心开窍。

e、舌绛而中心干燥者

系心胃火燔,劫灼津液也。治宜清营救液。

f、舌绛而光亮如镜者

系心营被灼,胃阴亦亡也。治宜急用甘凉濡润之品大剂频服,色转红活者可救,板滞者多不救。(

g、舌绛苔少,兼脉虚气弱欲脱者

系温邪深入下焦,劫灼真阴,邪少虚多之证。治宜急用大剂咸寒救阴。兼手蠕动者,宜加潜阳之品以镇摄内风。

h、舌绛不鲜,舌质干枯而萎者

系肾阴将竭之危证。治宜急滋阴液,缓则肾阴涸极,无法挽救。

i、初起舌红绛无苔,经清营透泄治疗后,红绛渐退,苔垢渐生者,乃伏气温病,由营分血分转出气分也。

3、紫舌

紫较绛色更深,舌由绛变紫,系热势更盛之表现,但淡紫、青紫多是寒证。

a、舌紫而干燥

系热结下焦,劫灼肝肾之阴,虽兼大便秘结、齿黑、唇焦等里热证,不可攻下。治宜滋水养阴,佐以清热。

b、焦紫起刺,形如杨梅

为热邪深入血分,甚则引起痉厥之证。治宜清热凉血,兼痉厥者兼用熄风之药。伴有大便秘结者,乃大热大毒之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更衣丸,加金汁、人中黄之类大清大解。

c、舌紫而干枯、晦暗无津者

肾液已竭难治之症。

d、舌淡紫而带青滑,兼恶寒肢冷、脉微者

阳虚有寒也。治宜温运。

e、舌紫而瘀暗,扪之润泽,或兼胸胁腹部刺痛者

是胸膈素有瘀血,遇热传营血,二证互结之证。治宜清热散瘀,否则易导致如狂之变证。

(二)、舌苔

1、舌无苔

多系表证。脉诀云:舌上无苔为在表。但必须兼有表证症状,否则为正常现象。舌无苔而舌质异常也是病象。

2、白苔

a、白苔应注意苔之厚薄和燥润。

1)、薄厚:薄者病在表而势轻,厚者邪多偏里而势重。

2)、润燥:润泽者系津液尚足,干燥者系津液已伤。

3)、湿痰、秽浊:粘腻者多夹湿痰,腐垢者多兼秽浊。

4)、可下、不可下:白苔一般不可下,但白砂苔非下不可。

5)、轻重:白苔病情一般轻浅,但白霉苔病情十分险恶。

b、白苔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正常者

兼恶寒重,发热轻,口中和,小便清白等,为外感风寒的太阳病。治宜辛温解表的方法。

2)、舌苔薄白而滑者

兼头身疼重,寒热无汗,胸闷者,为湿温初起。治宜芳香化浊法。

3)、舌苔薄白欠润,舌边或舌尖色红者

兼开始微恶风寒,继则但发热不恶寒,口干,小便黄,为新感温病。治宜辛凉透解、辛凉解表等方法。

4)、舌苔薄白而干,舌边或舌尖色红者

为表未解而肺津已伤。治宜凉散之中佐以甘凉生津之品。凉散即辛凉解表之法,甘凉生津之品常用生石膏、花粉、玉竹、麦冬、知母之类。注意此时生津之品不宜过用,恐柔润滞邪。

5)、舌苔白厚而粘腻者

或兼吐浊厚涎沫,为温邪夹湿之证。治宜芳香辛散之品.如藿香正气散之类。

6)、舌苔白厚而干燥者

为胃燥气伤之证。治宜滋润药中加甘草。滋润药用生石膏、麦冬、元参、生地、知母之类,甘草取甘守津还之意。

7)、舌苔白腻而质绛者

有两:

1、湿遏热伏之证、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湿透热(系化湿法中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湿渐化热或湿遏热伏之证,如小陷胸汤),次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使胃气化而津输布,舌虽干燥(这是湿化以后的现象,与标题上的腻并不矛盾),也易转润而热随汗解。

2、营分有热兼夹痰浊,脉滑胸闷,须防浊痰蒙闭,形成神志昏迷之证。

8)、舌苔白如碱状者

系胃中有宿滞,夹秽浊郁伏之证。治宜急行开泄,以防闭结中湿,不能外达。

9)、舌苔自如粉而滑,舌质四边紫绛者

系秽浊壅盛,热邪被其郁闭,不得透达于外,时疫邪入膜原,未归胃腑,多有此苔。治宜急速透解,以防传陷。

10)、舌苔由白变黄燥或变黑色者

白而兼黄者,为入气分之征象;变黄燥者,系邪已入胃腑,宜加大黄;变黑色者,病势更甚,宜承气攻下;一日三变者,其热更剧,更宜急下。

11)、舌苔白干硬如砂皮者

名为白砂舌,由于燥热过甚,津液被灼所致。治宜急行攻下,并佐以甘凉救液之品,最忌表散。(白苔主表,一般不可攻下,但此苔非急于攻下不可,这是应该注意的。)

12)、满舌生白衣如霉,或生白点如细碎饭粒,甚者弥漫满舌及唇腭者,叫白霉舌。多见于湿毒、湿温、伏暑等证,多系胃气败的征象,预后多不良。治宜急用甘淡养胃,待胃气渐复或可挽救,如口气秽恶,汤水难咽,或糜点拭去旋生,病多危险。

3、黄苔

a、舌苔黄而兼白者

为邪在气分而卫分之邪犹未尽也,或系湿遏热伏。治宜辛凉开泄,宣透气分。不可轻投二黄苦泄之品,以免引邪入里。

b、舌苔黄而燥者

为邪已入阳明之里,热炽津伤,必大渴引饮。治宜辛凉清热,方用白虎汤之类。

c、舌苔黄厚坚敛或燥起刺,或中有裂纹者

症兼腹胀,硬痛拒按,大便秘者,系阳明热燥实之证。治宜攻下之法,以泄热救阴。方用承气汤之类,如增液承气汤。

d、舌苔黄而腻,或黄而浊,光滑不燥者

系无形之湿热熏蒸,虽兼脘痛痞胀,慎不可乱投苦泄攻下,宜从开泄为治,轻则用杏、蔻、橘等轻苦微辛之品,以宣通气滞,重则用枳实、黄连、半夏等。

e、黄苔兼黑者

为大热伤津也。

4、黑苔

舌苔黑有寒热虚实之别、。

a、黑苔枯燥裂起刺,舌质干涩苍老者

大热大毒之证,如腹硬痛拒按,脉沉数有力者,为津伤液燥,阳明腑实,治宜急下存阴,或与增液养阴之剂同用;如热邪尚未结实,腹不拒按者,宜用大剂清热之剂治之。

b、黑苔焦黑干枯者

脉虚数或细数,胸腹不胀满拒按者,系温邪日久不愈,深入下焦,津枯液竭,真阴衰微,水不制火之证。治宜急用大剂咸寒利水之剂,缓则液涸不救。此证绝对禁忌攻下!

c、黑苔,其黑色不浓或黑中灰滑而润,舌质也不红赤者兼脉微肢冷,便溏不渴等症者

乃虚寒证也。治宜温经回阳,佐以补气血之剂。王孟英云:“凡虚寒证,虽见黑苔,其舌必润而紫赤。”

d、温病初起遍舌色黑而润者

兼发热胸闷,渴喜热饮,此外无其他险恶症状者,乃胸膈素有伏痰,不必张皇。治宜凉散中佐以辛温或辛滑开泄之品。伏痰一化,黑苔自退。

e、温病后期,邪入血分,大量出血,舌质淡白无华,舌苔发黑者

乃阴伤气脱之证,其脉必微弱或虚数。治宜独参汤以益气固脱,绝不可拘泥于苔黑而恣意寒凉。

f、苔由黄转黑或黑而燥刺者

系温病大热伤津之证。

5、灰苔

舌灰苔系由白苔或黄苔转黑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舌苔,在病势程度上较黑苔稍轻,诊断方法与黑苔大体相同。

a、灰苔而润或灰腻、灰黄者

如始病即见为湿温夹食或夹停饮之证,当随兼证决定治法。

b、灰而白腻,舌色红者

兼胸闷烦渴,为伏暑或湿温,湿热交阻,热处湿中之证。治宜苦辛淡渗,行气化湿。

c、灰苔清滑者

兼四肢逆冷,下利者,乃少阴虚寒之证。治宜温阳祛寒,方用理中、四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6舌干
诊色歌、察舌辨证歌、病脉顺逆诀、败脉歌、辨证的内容与步骤
背歌诀,学舌象——真是好记又好用
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舌诊诀句+舌头看病症大全+观舌识病(舌诊图解)+临症验舌法1,2+罗大伦 舌诊辨健康
舌诊大全2:舌诊基本知识2
舌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