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灵枢针灸》简介(一)


《灵枢针灸》精装本 内容简介 《灵枢》,又称《针经》、《九针》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其在针灸上的绝对权威地位为历代针家所公认。 自《灵枢》问世以来,著名注经家前有杨尚善、王冰后有张介宾、马莳、张志聪。近代尤其是近几年出版了许多《灵枢》注本。这些著述为研究《灵枢》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灵枢》文义深奥,诸家批注不一,以致初学者无从着手,望“书”兴叹。临床上更不知如何应用。两千年来对《灵枢》的研究一直徘徊在纯理论的范围,针灸临床上几乎看不到《灵枢》针灸理论的真正实行。 《灵枢针灸》首次从临床应用角度,将《灵枢》与《素问》中的相关针灸论述重新编排,从如何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经脉办证到经脉病变的治疗方案,从经脉与输穴的关系到输穴的主治,从输穴的功能到输穴的选用配伍,从刺法的应用到不同病变的针刺深浅,从出针时机到针后的“气至”“得气”,从针刺补泻手法到如何客观地观察补泻结果,从针刺禁忌到误针的危害等等。使初学者在循序渐进地进入《灵枢》针刺理论精髓的同时,亦能清楚地了解如何将这些理论具体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逐步领略《灵枢》中登峰造极的针灸境界,从而对针灸这门古老医术产生真正的信心和热爱。 同时,《灵枢针灸》亦是首次跨越了两千年针灸历史,对《灵枢》之后历代针灸名著以及现代各种针灸理论,以《灵枢》为依据,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讨论。如《难经》中的奇经八脉、补母泻子理论、《脉经》中的输募穴理论、《针灸甲乙经》中的郗穴理论、《千金要方》中的奇穴理论、《针经指南》中的八脉交会穴理论、《子午流注针经》中的子午流注针法、《云歧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中的迎随补泻理论、《神应经》中平补平泻理论,以及近代出现的头针、耳针、电针疗法等等。藉此可以清楚地看见以过两千年来,针灸是如何逐步地偏离了《灵枢》。代之以各种的搀杂与混淆,以致针道没落。 


《灵枢针灸》为求准确地阐述《灵枢》思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灵枢》进行了认真、严谨的考证。 第一,在分析原文时,主要依据原文的上下文,全篇中心思想,并结合其它篇章的相关论述,尽量以经解经,即以《灵枢》解释《灵枢》。例如,关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气至而有效”的解释,乃是根据《小针解第三》中,“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同时,根据《终始篇第九》中的论述进一步加以说明。“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 第二在参考、取舍历代著名《灵枢》注经家的见解时,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例如:关于《灵枢本输第二》中“阴井木、阳井金”的解释?则是采用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的注解。 第三,在过去的五年中,对《灵枢》中的针灸理论,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病例验证。限于篇幅,本书重在阐述《灵枢》理论?故未包括临床具体病例。 针灸的希望在于《灵枢》,《灵枢针灸》是打开《灵枢》宝藏的钥匙。它将带你真正地认识针灸,热爱针灸,并对针灸产生真正的信心。                



 序言              针灸的希望在《灵枢》 我们做针灸临床与教学中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真正地认识针灸,却是从读到《灵枢》开始。我们喜欢针灸。然而,年复一年,内心深处工作所带来的挫折感远大于快乐。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尝试过各种不同的针刺方法,如传统体针、头针、耳针、电针、激光针等。治疗过数以万计的病人,也尝试应用过古代和近代著名针家的不同临床经验穴或奇穴。但是,由于针灸疗效完全凭病人针后主观感觉。所以,对针后疗效无法进行有价值的总结。这不仅使临床上对不同疗法的疗效难以进行比较,而且,即使是同一疗法的疗效评估,也缺乏可信度。因此,大量的临床实践并没有带来更多临床上的自信。每次治疗时,仍然不能确定那一种刺法或那组输穴更为有效。临床上没有一个原则指导刺法及输穴的选择,也没有一个针后客观评估疗效的方法。 作为针灸师,我们常常面临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针灸治疗中应用阴阳平衡的理论吗?在临床辨证中应用经络理论吗?如何能记住每个输穴的所有主治?三百六十五个输穴临床上都用到吗?临床治疗应用补泻手法吗?不同病变应用不同针刺技术吗?到底有多少中医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用到?”事实上,虽然学校教授了许多中医理论,但针灸临床上却只应用了其中极少一部份。显然,在教学与临床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代沟。 如果针灸如西医一样,是一门科学的、严谨的医学疗法。上述问题就不应存在。带着这些疑问,五年前我们开始了对针灸的研究。不同于以往总是学习新的针刺疗法或新的输穴。这次我们一本一本地研读了各个时代所有的针灸古籍,从近代至古代,走进巨大而又混乱的二千年针灸历史,试图找出真正的针灸,我们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研经时间。 


当翻开最早的针灸经典-灵枢,我们立即被吸引住了。尽管有文字艰涩难懂的困难,但是,疑留在心中多年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我们无法抑制地一遍又一遍地研读,并借助历代《灵枢》注家著作。终于,在临床及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均有了简单而清楚的答案。 起初,我们感到震惊,难以置信。以《灵枢》来看,今天的针灸无论是教学还是临床都完全迷失了方向,而同样的针灸临床及教学竟延续了二千年。 对此,我们深感困扰。不过我们相信,如果《灵枢》中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临床上一定可以得到证明。所以,我们开始应用《灵枢》理论在临床上观察、诊断。治疗病人结果是肯定的。几乎每一个病案都让我们惊喜,一次又一次地将我们带入《灵枢》中登峰造极的针灸境界。我们的心充满了欢笑与欣奋?我们可以大声说,如果你认识《灵枢》,就知道针灸是真正科学、严谨的医疗方法。 《灵枢针灸》一书是我们这些年研经和临床实践的结晶,无论您是临床针灸医生还是针灸教师学生,《灵枢针灸》不仅使您重新认识针灸,而且,将帮助您临床上真正地实践《灵枢》理论,开创全新的针灸生涯。 针灸的希望在《灵枢》!! 此文乃中医交流网整理,转贴请注明出处


《灵枢针灸》  论电针疗法 电针,为近代针灸临床的产物。其疗法是在针刺输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电针疗法号称是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是现代科技与古老针灸的结合,临床上治疗中风、疼痛等疾病时,较单纯的手法更佳。电针疗法现已成为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针刺疗法,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电针疗法临床应用时,也有中医的辨证取穴,甚至还强调先要针下“得气”,再与电针相连,这些表面看起来似乎与一般针灸无异。但是,若是以《内经》中的针刺理论检验,则不难发现电针疗法与传统的针刺毫无关联。 首先,电针所说的针下“得气”,即非《内经》中的“得气”,也非“气至”,只是病人在针刺后酸麻胀痛的感觉。 《灵枢终始第九》中论述的“得气”,实际上乃是临床上正确针刺过程的概括与反映,其中包括针刺前检查病人的形气、脉象、针刺禁忌、医生针刺时的态度和方式、针刺补泻等。而“气至”则是补泻完成后的阴阳平衡状态?即“补泻气调”。 其次?假定针刺后病人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为针至“气穴”。那么?根据《灵枢经脉第十》“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脏腑经脉病变治疗原则?下一步则是应当在输穴上进行补或泻。电针只有波形和电流强度的变化,如何补泻? 有些针灸医生试图以电针刺激轻重区分补泻。例如?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但是,这种说法即无理论依据,更无临床研究证明。 而且,临床上应用电针疗法,在输穴通电后,一般留针15至30分钟。《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清楚地说明了针刺补泻完成后,应当立即出针。否则,必有“虚虚实实”之弊。电针留针正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的典型代表。 所以,电针虽有针刺输穴,却不知补泻,此即《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粗守形”,而电针针刺后的留针,不知补泻时机,则是“粗守关”。 电针疗法不符合中医针刺理论,是显而易见的。电针在针刺输穴时,不可能做针刺补泻,却极可能乱气乱经。电针疗法在临床上的盛行?正是今日针刺理论荒芜的反映。现今许多针刺临床的研究,均是使用电针,其结果不难得知。 此文乃中医交流网整理,转贴请注明出


《灵枢针灸》    奇穴 本节题要:论述奇穴的起源及变迁。 奇穴,是指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的输穴。因其声称临床有奇效,故称“奇穴”,又称“经外奇穴”。现今针灸教科书将奇穴列为输穴的三大类别之一?即经穴、奇穴、阿是穴。 《灵枢刺节真邪论第七十五》中虽然有“奇输”之名,但是,同一篇中即说明此“奇输”乃是经穴。如文中“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黄帝曰:刺节言彻衣,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歧伯曰:取之于其天府、大杼、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这里的天府、大杼、中膂及“补足手太阴”,均为经穴无疑。换言之,《灵枢刺节真邪论第七十五》中的“奇输”只是经输的另一种表述而已,而不是经穴之外的另外一组输穴。 奇穴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书中共记载了一百八十七个奇穴及其主治。例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伤寒发黄第五中:“舌下穴,侠舌两边,针,治黄疸等病。侠承浆穴,去承浆两边各一寸,治马黄急疫等病。”其后历代,经外奇穴逐渐增多,到了中国大陆文革时期,奇穴更是呈出不穷,如安眠穴、华陀侠脊穴、胆囊穴等。并且有了介绍奇穴的专书,如近代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董氏奇穴针灸学》等。奇穴的数目已大大超过了经穴。现在每日仍有新的奇穴出现,以致无法统计到底共有多少个经外奇穴。 关于经外奇穴,现在针灸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认为,经外奇穴是《内经》之后的针灸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而摸索出来的一组具有显著疗效的新穴。奇穴是对经穴的补充,有利于针灸疗法的运用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理论,另一派则认为,奇穴的无止境增加,人身处处是穴,实际上是无经无穴论,不但不利于针灸疗法的应用与发展,只能使针灸学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从现今针灸教科书来看,显然,倾向于前一种观点。 奇穴到底是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理论与临床,还是不利于针灸疗法的发展?使针灸学名存实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对奇穴作一分析。 首先,关于奇穴的位置。奇穴有些分布在经脉循行在线,有些不是。但是,奇穴的功能及应用均与经脉无关。例如:印堂穴,在两眉头联机的中点,位于督脉经循行上。《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督脉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但是,印堂穴的临床主治为头痛、头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显然,印堂穴的临床应用与督脉经的病变无关。换言之,奇穴的位置实际上与经脉无关。 其次,关于奇穴的应用。奇穴的应用完全是依据奇穴的主治。例如,印堂穴的临床主治为头痛、头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所以,临床上如见上述症状,即可用印堂穴。有些针灸医生临床上使用奇穴时与经穴配伍应用,有些则单独使用。现今临床单独使用奇穴的越来越多,并有“一穴治百病”“百病一穴治”之说。这里很清楚,奇穴的应用只要对症即可。 最后,关于奇穴的针刺手法。所有奇穴的针灸书籍里,这部份均无论述。换言之,针刺奇穴无需任何针刺技术。 以上关于奇穴的论述,说明什么呢?说明奇穴是对经穴的补充,有利于针灸疗法的运用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理论和临床?恰恰相反,奇穴理论不仅与针灸理论与临床应用格格不入。而且,违背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首先,奇穴理论否定了输穴和经脉关系的输穴理论。经脉转输气血,内养脏腑,外濡筋骨,将人体内外联系成一个生机的整体。而输穴则是经脉的“脉气所发”,即经脉气血输注于体表之处,“脉气所发”的输穴合计三百六十五个。换言之,这些输穴为经脉在体表的代表。如果说奇穴不属于经脉,即非经脉“脉气所发”。那么,奇穴中之气血出自何处? 抑或如某些奇穴针灸医生所论,奇穴亦为“脉气所发”,只是《内经》时代针灸医生对输穴的认识有限,未能发现所有输穴,因为,有些奇穴就位于经脉循行在线。 暂且不论这种推测是否低估了古人,再来看奇穴的主治。《内经》中输穴为“脉气所发”,不仅阐明输穴与经脉的关系,更说明了输穴的功能及应用,即输穴的功能与其“脉气所发”的经脉有关。例如,长强穴为督脉“脉气所发”。所以,长强穴可以用于督脉的病变,即“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而在督脉循行上的奇穴印堂,其临床主治如头痛、头晕等,却与督脉经的病变无关。换言之,奇穴印堂虽有在督脉经循行上之名,却无治疗督脉病变之实。而其它不在经脉循行上的奇穴,主治亦是与经脉病变无关。这种经脉与输穴分离的奇穴主治论,否定了输穴的经脉理论。 其次,关于奇穴的临床应用。如上所述,奇穴的应用完全是依据奇穴的主治,即对症选穴。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输穴的选择必须取决于临床的辨证。如哮喘一证,若是肺气不足,则应从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经取穴,若是肝火犯肺,则应从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取穴。但是,临床上用奇穴定喘治疗哮喘?则不管辨证如何。这种临床上对症而不是对证(辨证而得)的输穴应用,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最后,关于奇穴的针刺方法。《灵枢经脉第十》“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里清楚地指出,临床上根据办证确定相应的输穴后,还需要在输穴施以正确的针刺技术,才能达到调整阴阳,治疗经脉脏腑病变的目的。但是,针灸奇穴无须任何补泻。因为,奇穴的应用是依据主治,而不是辨证。如用安眠治疗失眠症,或言留针,或言平补平泻。 所以,奇穴即非是经穴的补充,更不是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理论。奇穴理论使针灸变得简单易行,任何人只要知道奇穴的位置以及主治病证,无须任何中医理论,皆可用之。 现今针灸临床上追求快捷方式?速效的风气,使奇穴盛行。如果说金元时期,大量经验穴的出现是临床上针灸理论的倒退。那么,与仍属经穴的经验穴相比,奇穴的出现,则是临床上针灸理论的死亡。 此文乃中医交流网整理,转贴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灵枢!
“竖横针刺法”中传统针灸理论解析(续完)-针推专家钱德金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一)
电针疗法的源与流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