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药的学问

——中医父亲们都有此爱国情操

中药药性

中药很独特,就像人,

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

有的药往上升,
有的药往下降;
有的药走五脏,
有的药走四肢;
有的走上焦,
有的走中焦,
有的走下焦……都不同。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方式,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光知道一个药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方式。

西方的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向量”,比如力,有大小、有方向。中药也与此类似。大小就相当于药物的性质,而方向则意味着这味药物到人体后会怎么走、到哪里去。这就涉及升降浮沉和归经的问题。
药性,大家都很重视;但药的走向大家都不是太重视,或是一到运用的时候就忘了,这大大影响了用药的效果。

升降浮沉

不同的药走向不同。
有的药往上升,
有的药往下降;
有的药走五脏,
有的药走四肢;
有的走上焦,
有的走中焦,
有的走下焦……都不同。所以你要根据病位,根据邪气的出入来选择用药。

怎么把握药的升降浮沉呢?靠死记硬背当然不行。我们从来不要求背任何东西。过去要求背的《药性赋》、什么方歌、歌诀,我们从来没有背过。咱们要去体会。明白了它的道理,这些东西自然就记住了。不明白其中的的道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很多药,药名本身就体现了升降浮沉。比如升麻,肯定是往上升的;沉香它肯定是往下沉的。沉香就是沉香木,一般的木头都浮于水,唯独沉香木,扔到水里会下沉,用于人体它也会往下沉,它能降气。
我们必须非常注意中医里的药名、方名、穴位名称,其中都含有很多密码,可以去破解。

植物类药,我们可以看它长在植物哪个部位,以确定其性质和走向。

花叶升散,凡子必降
花和叶是升散的,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花散发出清香,它是散的;叶子上每天蒸发出大量的水分,这也是在散。用于人体也有升散的作用。抓过感冒药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方子,药味不多,药量也不大,但是抓回来却是一大包,以花和叶居多,质地都是非常轻的,因为要取它的升散之性,来发散掉我们体表的邪气。花叶升散,但也有例外,比如旋覆花,它不升不散,而是降的。

凡子必降。植物的种子,比如莱菔子、五味子、白芥子、车前子、川楝子等,种子在枝头成熟了以后,都要掉到地上,才能生根发芽,这就是在往下降。作用于人体,它也有下降的作用。还有比如桃仁、杏仁、柏子仁、酸枣仁,他们不但是种子而且还有很明显的油性,所以能润下,润肠通便。这些种子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偏温。没有温热,它哪有力量发芽呢?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蔓荆子就是往上升的,而且性凉,它质地轻,可以用于升散头面之风。

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植物的枝丫就会走人体的四肢。我们可以说,他们同气相求。比如桂枝、桑枝、紫苏旁枝,都是走四肢的。像胳膊痛,手指发麻,引经药可用桑枝,如果因为受寒较深,也可以加桂枝;如果只是因为临时受了一点寒,用紫苏旁枝和桑枝就可以了。
梗,就是植物的中间的梗子,也叫主茎。养料要通过茎从根部往上输送;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能量,输送到根部去储藏,也要通过茎。所以说,茎是能升能降的。我们经常说的紫苏梗、藿香梗,在人体内,能通气、调气,能升能降,调气就在这升降之中完成。

根分三部

根部入药要复杂一点。靠上部的根,主要往上面的植株输送养料,它偏往上走;靠下部的根须,是要往下扎的,它的性质偏往下走,治下焦的病;至于中间的那一截根,就是守中的,治中焦的病。比如当归,按上中下的部位,可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三部分,当归头上行而活血,当归身守中而养血,当归尾下行而破血。现在大家用根都不是太分明了,整个根都放在一块用了。

当然,现在用芦和用须还是有讲究的。
芦在根的最上方,是植物根和茎的交会处,比如说人参有一个参芦。芦是一心向上升的,因为根的养料在芦这里往整个植物上输送,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上升的作用,甚至能够引发呕吐。我们在用根部的药的时候,一般都把芦去掉。像人参这样比较珍贵的药材,我们舍不得扔掉它的芦,又因为它有很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留下来,遇到体质比较虚的人,上焦有邪,你想让他吐一下,又不敢用那些峻烈的催吐药,就用参芦。

根须在根的最下方,它使劲往下走,往土里钻,所以又有攻破作用。比如甘草,你要是用它来调和诸药,又不想让他过于固守中焦,就可以用甘草梢,他会往下走得快一点;再比如小便带血,小便刺痛,一般也会用甘草梢。甘草梢能走阴茎,走尿道,有清利的作用。

药物走向的其它判定方法
此外,植物的节则走人体的关节,皮则走人体体表,心则入心,络则通络,藤则上行,刺则刺破……这都需要我们格物致知,观察这个药的本身。

金石、介类药,即金属、矿物、化石、贝壳之类。这些药都很重,药只要重就会往下走,这是它们的基本走向。
还有动物药,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它跟人体血肉同气相求,对人体的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它能峻补不足,搜剔顽邪。人体有虚,用它可以很峻猛地给你补一下。比如说鹿茸,是峻补真阳的;龟板,是大补真阴的。还有鹿筋,保健品店里买的蛤蚧、鹿鞭等,都是用来峻补人体的。当你需要补的时候可以补,不需要补的时候用了反而会过犹不及。

人体有非常顽固的邪气时,一般的药攻不下来,可以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来搜剔。一块骨头,啃完了,上面还剩一些碎肉,咱们怎么啃也啃不下来,有的在缝隙里,剔也剔不下来,扔在地上,很多蚂蚁爬上去了,开始吃骨头上面的肉,很快骨头就被啃得光溜溜了,这就是虫类的搜剔功能。虫类的药也会钻到人体筋骨的缝隙里,把一些顽固的风寒湿邪,像从骨头上搜剔筋肉一样剔除,从而达到很好的祛邪的效果。

但是,咱们不要轻易用虫类的药。医者是救人的,是拯救众生生命的,不能因为救一个人而杀害更多的众生。当用则用,不必用时,就千万别滥用。这是医家必须具有的一种情怀。动不动就用虫类药,不算本事。中药也称本草,而不称本虫,其实也是在提示大家尽量用植物类的药,虫类的药不要滥用。

入气入血解

虫类药也是有入气分入血分之区别。叶天士比较善于用虫类的药,他总结说:“有血者入血,无血者入气。”有的虫子有血,有的虫子没有血。比如说一只蚂蚁,你把它拈死,就没有红色的血。当然从生物学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有血,它的血可以是其它颜色,但是它没有红色,在中医里面就叫无血,这样的虫子入药就往往走气分。知了死了以后,你把它剥开,看不到红色的,知了没有血,蛇则肯定有血。所以蝉蜕就走气分,蛇蜕就走血分。咱们自己就能看出来。

其它的药也是如此。红色的入血分,青色的以入气分为主。紫苏叶一面是红的一面是还有的叶子春天夏天是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成红的了。这说明它一定能沟通气血。或者说当它青的时候采就入气分为主,红的时候采就以入血分为主。但你不管什么时候采,因为它在红和绿之间的变化比较快,它肯定是能沟通气血的。

有规律就有例外
当然,有规矩就有特权,有规律就有例外,凡事没有绝对。
比如红花是红色的,入血分,这是规律;金银花不是红的,所以入气分,这也是规律;但金银花也入血分,这又另当别论。

再比如,三七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它肯定要入血分。三七是什么颜色?它外表是灰白色或是黄色的,里面则是墨绿色的,而且很坚硬。没听说它是红色的,但是依然走血分。

药的行走速度
药的行走也有速度。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有的药是走而不守,有的药是守而不走。

比如大黄,它在人体内走得非常快,从来不停留,就像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那样,那就叫做走而不守,从东岭关到黄河渡口,他不会占领了哪个关就守在那儿不走了,这味药下肚会迅速从上往下通,夺关斩将而出。

有的药则是守而不走,喝下去了以后走得特别慢,甚至会在在某个地方守一阵子。比如甘草。其实很多甘甜的药都喜欢守;而很多苦药,它都走得相对快一些。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黄连走得就慢。黄连、甘草都是守而不走的。尤其是小剂量的甘草,它走得尤其慢。

这些药怎么配伍呢?要相互牵引。就好比两个人,如果他们都是急性子,会互相催促着赶紧走,大黄和芒硝在一起就是这样,喝下去了马上就要大便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厚朴、枳实这两个下行的药,它们就走得更快了,这就是大承气汤。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让他们走得那么快,拉肚子拉的太厉害了,人会受不了。这时候可以配点甘草,它走得就慢了,走得慢了,它们就会在路上把涤荡污浊的工作做得更细。这就是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来牵制大黄和芒硝。大黄和芒硝要走,甘草不走,怎么办?我等你一会儿,大黄和芒硝行走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当然也不会太慢,甘草想守在这里,大黄和芒硝说“我们走了,你怎么不走啊?”甘草只好说:“你们走我也走吧。

中药用量与人群用药

中药用量

1、单味药:用量宜重,复方配伍宜轻;

2、汤药分量:比丸药分量为重。小儿或体弱酌减;

3、性质平和药:用量稍多,反映不大。如茯苓、山药等;

4、花叶质轻药:用量宜轻,如红花、薄荷等;

5、芳香走散药:用量宜轻,如木香,丁香,沉香;

6、味厚滋腻药:用量重,如熟地,肉苁蓉,园肉;

7、金石贝类药:质重而无毒性用量可较大,如龙骨,龙齿,牡蛎,石决明,石膏等;

8、毒烈性药:如大黄,三菱,青皮,不可过量,因耗伤正气,宜轻;

9、温热药:寒冷地区用量较大,如麻黄,桂枝;大辛大热药在炎热地区,用量较小;

如生白术用于益气生血;炒白术用于健脾燥湿;焦白术适用于助消化,开胃口,散症癖,炒白术用于补脾胃而止泻。重病或需要时,可用到15-30克左右。

10、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如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

如鹿角胶补阴中之阳,通督脉之血;龟板胶收孤阳之汗,安欲脱之阴;鹿角胶、龟板胶可合用,有成品龟鹿二仙胶。用量9-25克,必要时用到30-60克。须打碎先煎。

如生石膏特殊需要时,可用至90-120克。入汤剂须打碎先煎。注意治疗重病时,不可用量太小。血虚发热,胃弱,肺虚,非实热证者均忌用。

如红花味辛甘苦性温。功能活瘀血,生新血,少用活血养血,多用可破血行瘀。桃仁治瘀血,偏于局部有形、或在下腹部者。红花治瘀血,偏于全身无定处者。二者常同用,有协同作用。前人有“过用能使血行不止“的记载,故不可过用。无瘀血者及孕妇忌用。

不同人群用药

一、年岁与病情体质用药

体质分阴脏,阳脏,平脏之别,因之用药就有差别:

1、阳脏之人:阳病居多,温热之药,不可过用,寒凉之剂,不妨重用。

2、阴脏之人:阴病居多,温热之药,不妨重用,凉攻之方,不宜过剂。

3、平脏之人:患热症不宜过凉,寒症不宜过热,若用补剂亦当阴阳平补,若过热则伤阴,过寒则伤阳。

4、五岁以下:通常为成人量四分之一。

5、五岁以上:按成人量减半使用,一般药常用时,成人量为3-12克左右。

6、体弱者:药量宜轻,老人气衰,对药性耐受力弱,或药性峻烈的,易伤正气,宜低于成人量。老年体弱多脾肾同治,或补脾固肾,或温肾健脾。

二、病情轻重、上下表里用药

1、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如: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虚弱体质,禁用泄下药,免伤正气。如虚弱老年便秘,禁用大黄等泄下药。

2、病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例伤寒初起表证,麻黄,桂枝发表。羌活、桔梗之类,如太阳小肠经,膀胱,诸经病。

3、病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例黄柏牛膝;里实便秘证,大黄枳实之类攻下。

4、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逆之头痛,当用石决明,牡蛎潜降。

5、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例久泻脱肛,及妇女子宫脱垂,宜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

三、妊娠用药禁忌

1、毒性较强;2、药性较烈;3、小毒药物;4、剧性泻下;5、催吐药如瓜蒂;6、破血通经药:三掕,莪术,阿魏,干漆;7、通窍串通药:麝香,地龙,蜈蚣,穿山甲;8、孕妇慎用药:大黄,芒硝。

中药炮制、煎、服、忌口!

中国医药学,确是世界医学宝库的一枝独秀奇葩,它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科技的心血结晶。千百年来,我国中医界涌出了象扁鹊、华陀、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博青玉、徐大椿..... ....等等一大批名震中外的伟大医学家,他们堪称一代神医。然而神医们也是非常注重中药的炮制、煎服,忌口诸多具体事宜的。

中国医学界有句名言叫做: 对症下药。即是说,人们患病求医,医师们必先望、诊、听、切,先把患者的病因病症搞准,然后才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同理,病患者拿到中草药,先得弄清楚药的炮制、服法、忌口,这样才能发挥中药的神妙作用,如愿除病。否则,患者不具备这些常识,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药未见效,反留下后遗症,这就终身引为憾事了!

我们的祖先,对使用中草药是很有些讲究的,也总结了不少传世明理。 如明代李时珍这位伟大医学家就讲过'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也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我国的中草医著《金峨山房药录》也归纳几大要领说:' 按药量水,掌握火候,按方煎用,守时择扰,随需分剂,美食可俦。'

可见,我们对中医学的常识,必须有个基本概要的掌握,以其事半功倍,妙手回春。

那么,我们在使用中草药医治病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中草药的炮制煎服问题

第一个问题: 按药量水

正确使用水,是煎好中药汤剂的一大要害问题。我国古代医学家曾总结用水事宜说过:'煎药误,水不洁,油汤入锅必呕哕,呕哕之时病转增,任是名医审不决。'

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对煎熬中药选用之水,作了40 多种规定选目,其中比较常用的有泉水、井水、河水、雨水、露水、雪水等。其中雨水、露水、雪水可算作天然蒸馏水,而我们大医院里使用的人工蒸馏水,则取之于泉水、井水、河水。天然蒸馏水比之人工蒸馏水,要显得洁净一些,含矿物质少些,是比较理想的煎药之水。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又不可能随时弄到雨水、雪水,因而多用人工蒸馏水煎中药,在民间中,煎药又不那么讲究,就地取水而用之。 事实上,井水、河水、泉水,都可以取来煎药,关键是水要洁净,无杂质,无色味,尤其不被化学物质污染过。

在煎药之前,一般要先用水浸泡过各味中草药,这是因为我们常用的中草药基本上是干品,都有相当的厚度、体积,如果不预先用水浸泡,会使药材在快火中煎熬时,表面蛋白质被凝固,阻塞药材的通道孔隙,水份难以入药,而药中的有效分子不能向外扩散,从而必然影响到药效的作用。浸泡药材时间的长短,应视实情而定,民间煎药一般是以花、叶、茎为主的药,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而以根、茎,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材,则浸泡一小时至两小时。

浸泡之后的药材,应按规定配备好用水。如水多少,中医常以药物的吸水量、煎熬时间、火候及病人所需的药量有关。尽管放水越多,药性浸出的含量也越高,但我们没理由漫天乱放水,水一过多,药物的浓度必然被稀释,不能充分发挥药效,也不利于患者饮用 。我们平时采用的比例是,吸水量小点的药物是平均每克药配加10 毫升水,而吸水量大的则可以增加到一倍的水。此外,一副药往往分两日煎服之,那么,第一日煎药时可用总比例用水量的60-70 %,余下的30~40% 的用水量放到次日煎服时使用。上海药材公司对煎药用水量是作过这样规定的:凡调理、滋补之药,头煎700-900毫升,二煎为400-450 毫升;解表药,头煎为400-600 毫升,二煎为280-300 毫升;一般药,头煎500 -700 毫升,二煎为300-350 毫升。我们民间传统上,是以指为尺度计算用水量的,即将药平摊于锅内,伸食指于药面上,当水放至第二横节处时适度,而对于抗癌药这类剂量较大的,加水量常以水掩没平摊之药物,再加两碗为适度。

第二个问题:掌握火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说过:' 若发汗药,必用紧火热服;攻下药亦用紧火煎熟,下硝黄再煎,温脏;补中药,宜慢火温服。”

火是中医界制备汤剂的唯一反应条件。煎药所用的火力,分文火和武大两种类型,李时珍论及的紧火,即武火; 慢火即文火。武火的火要求火力猛,火焰大,温度上升快,水份亦蒸发迅速。文火则是火焰微弱,火力较弱,水份蒸发与温度上升比较缓慢。武火煎药,一般至烧沸后一、二次,即可趁热服用;而文火煎药,烧沸后再煎上一小时左右。

现今不少中医则提倡煎药要文火、武火结合用之 , 即 先用武火烧沸药剂,再用文火慢慢熬之,这样即可防止药液溢出。又可减少水份的蒸发,还可以充分减少挥发成分的损耗和高温引起的有效成份的破坏。笔者认为,种类药物的煎熬应视实情而定,不可统一格式,最后遵医嘱。因为各个中医都有自己的一套医疗技术,以及自己对症所下的药方,即是同治一病,各个中医所采用的药方、份量也未必相同、相似,就是同治一疾病的祖传秘方,也有甲、乙、丙、丁 多种方味,所以,笔者提倡治病煎药遵医嘱,一旦出问题,起码也有人承担责任,及时来取补救措施。

在煎药用火问题上,还要注意一个燃料的问题。 我国民间煎药常喜欢用苘杆作燃料,这是因为苘杆作燃料在烧火时,烟灰少、火力均匀,容易掌握火候,但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苘杆作燃料的,从而中医们又倡导'宜柴不宜煤'作燃料。事实上,用柴也是烟灰颇多的,倒是我们现代家庭中用的蜂窝煤、煤气等比较适宜煎药,这是因为它们烟灰少散落,火力也比较容易控制。

第三个问题:按方煎药

在一副中药方上,医师们常要注明'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兑'、'先煎代水'等字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药种类特别地丰富,它们有着各种不同的性质,有的易溶于水,有的难溶于水,有的加热易挥发,有的久煎易分解破坏,有的则加热易烧糊,烧焦等等,所山要分门别类加以区分对待。

(1) 先煎

先煎就是在同一副药中,必须首先熬的药。 比如介类、矿石类及对胃壁有刺激的药物应先煎,目的是充分煎出有效成份,或减少不良刺激。 同时这类药物质地坚硬,有效成份不易较快地煎出,故需要先煎。对于一些有毒药物,先煎可以达到去毒、解毒作用,或降低药物毒性。先煎之药,一般需煎20 分钟至30 分钟,为了去降毒性之药,则需用半小时至一小时,甚至两小时。

(2) 后下

有些药物在煎熬时挥发性较大,比如煎至15 分钟,其药性则挥发掉50% 以上,这样容易影响疗效,故后下的目的在于减少挥发性,提高药物的最大功效。

(3) 包煎

包煎就是用沙布把药物包裹起来,再与其它药物同煎。这是因为这类药物多系多毛植物、细种子、丸药、粉末等,带毛植物容易脱毛,又难除掉,服后会刺痒咽喉,引起不适及咳嗽等不良后果,而丸、末、种子等,包煎也可免除煎煮过程中的粘锅糊化、焦化问题。当然,包煎之药,不是包得越紧越好,相反,宜尽量包的宽松,以不泄漏药物为度,这样才能充分将包内之药煎发出药效。

(4) 另煎

另煎就是单独煎煮的意思。这类药物大多是比较贵重精细的药品,如人参、羚羊角等等。它们不但质地坚韧,个中有效成份较难以煎出,而且用量极小,却为价格昂贵之药品。另煎的目的是要保存它们最大的有效成份,避免或减少被同煎之药物吸收。因而对这类药另外煎煮,待服用时再取法与其它药汁混告起来服之。

(5) 冲兑

冲竞就是把比较贵重的商品,或者容易吸收药品,冲入巳煎好的药汁内共同服用。一些中医院为方便病人,常把某些药品煎成糖桨,然后让病人以此糖浆与中药冲兑而同煎之,或者与煎好之中药汁冲兑而服饮。尤其是一些中药的渣滓有一定的毒性,从而必须将药汁过滤,有的药什煎罢,还可以进一步浓缩, 以减少服用量,它们与糖浆之类冲兑,还能矫正香精味,使人的肌体易于接受之。

(6) 先煎代水。

这是因为一些分量轻、体积大的草药,需要先煎后去渣,留下药汁,再将药汁代替水:而与另一些药物煎煮,以充分发挥药效.

(7) 烊代

第四个问题:守时择优

这是服药时间要视病变部位而确定,以期其达到守时择优发挥药效的妙用。比如,病患发生于心肺、头面、乳腺、四肢、血液等部位时,服药时间宜择于饭后一、二小时为佳。而病患发生于肝、肾、胃、肠、盆腔、骨髓等部位时,服药时间宜择于饭前一小时左右为佳。而打虫药、通便药则择时为睡觉前一小时服用为佳,这是比较普遍的规律与常识,但也有特殊病情的特殊处理,如抗癌治瘤的药,由于药力较重,不论病患在哪个部位,总是需要在服药前先吃一点东西的,接着才吃药,这在就可以避免恶心、呕吐等症的发生。

第五个问题:随需分剂

中草药绝大多来自自然界,都有一定的软硬度,且成份也比较复杂,煎煮一次是难以将药物有效成份全部前出来的,因而一般每副药方剂 都要煎两次用。就是如此,药物的有效成份也仅煎熬出70 - 80 %,剩余部分均遗留在药渣中。每剂中药日服两次为常识,均分为上午、下午服用,或者下午及晚上临睡前服用。但我们同时也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而变更,以调整次数。比如滋补之药就可以煎三次,充分利用余剩的药效。对此类药,可马上作口服之用,也可以作为另一帖药的煎药用水。又如伤风感冒之药,如需要发汗,服用两汁之后不见效,则可以加煎一帖,进一步利用原剂药效。 有的病患者对吃中药有困难、有过敏,也可以把一副药煎出的头汁与二汁合并为一汁并浓缩之一次性饮服。

第六个问题:美食可俦

这主要是讲,在服药期间,尤其是服药时的前后,适量辅之食以佳肴、水果、糖果等,以期达到药物充分吸收的妙用,即古人说的'美食压之,保胃运药'是其一理。

二、服用中药的法则

(1)急服

凡有通口直饮重剂治下部之症,宜用急服。有趁热连饮之轻剂、偶剂,发汗亦用急服。

(2) 缓服

有趁热慢慢小饮以活肺病者,宜用缓服。有不用气随津自下而治咽喉病症者,亦宜用缓服法。

(3)冷服

有寒剂冷服治大热之病症者,宜用冷服。有热剂冷服治假热病者,亦用冷服。

(4) 热服

有热剂 热服治大寒病症者,宜用热服。有寒剂热服治假寒病者,亦用热服。

(5)温服

有补药温服补气补血者,宜用温服,有平药温服病不犯大寒热者,亦用温服。

(6) 空心服

有五更空心服病在肾肝,宜取其再睡一番,药入肝肾。有早起空心服,补下治下宜用空心服。 有空心服后即压以食,治肾恐妨心,治命门恐妨肺者,亦空心服。

(7) 食后服

有食后即服,病在胸膈者,宜食后服。有食远方服,病在中脘者,宜用食后服。有病在胸膈用峻下药,恐饮食方在胃口,下早致胸结者亦用食后服。

(8) 卧服

有服后正卧,病在胸膈,素有积者宜临卧服之。有服后左右侧卧,病在左右肋,使药直至病所;有服后去枕卧,病在肺及膈以上者,亦用临卧服。

凡一、二滚沸服,发散,治上病者宜。

凡百十滚沸服,温补,治中脘病者宜。

凡浓煎服,治下部病者宜。

已未午初服,于阴中引提阳气宜,补中益气汤,提疟汤皆是。

三、中草药饮食的忌口问题

中草药饮食的忌口问题,是指患者在服药时,必须禁止吃某些食物,这就是忌口。

中草药之所以能治病,这是由于药物有它的特性,井以其特性去治疗患者出现的偏盛偏衰, 即以药物之特性(或叫偏性〉去纠正人体之偏性,因而饮食物之间也有同样的偏性,各自独特的偏性,从而用药与食物之间就得注意饮食的忌口问题。

一般来讲,患者在服药期间,凡是生冷、粘腻、腥臭之类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予以 避免。同时,那些上火内热者尤其忌吃辛辣上火的食品;痰盛不宜吃肥厚油腻之物品;疮疡及皮肤痒癣则忌吃鱼虾腥味之品;虚寒身体不宜吃寒凉的果品,等等。

具体地讲,我们是常所见的疾病,饮食忌口问题如下:

(1)疟疾

忌食公鸡、鲤鱼、糯米、竹笋及鹅等腥荤食物。

(2)破伤风

宜多吃果汁、饮料,忌吃公鸡、虾、蟹、海鱼等腥荤食物;亦忌吃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如油脂、肥肉、韭菜、葱、蒜、辣椒等。

(3)肺结核

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更应该戒绝烟酒。

(4)黄疸

忌食生冷、辛辣、海腥食物,更主要的还是忌绝烟酒。

(5)食道发炎、发癌

此时要忌酒戒烟,忌吃硬固食物和辛辣香燥温热等食物。

(6)便血

忌吃葱、蒜、薤、韭菜及辣椒,煎炒干硬食物禁食。

(7)淋病

患此病者忌吃生姜、大蒜、韭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8)赤白浊

戒烟酒,忌吃葱、蒜、韭菜及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9)麻疹

忌吃脂肪油腻过多及香甘粘滞食物。

总之,要正确地使用中草药,必须事先掌握其秘诀、要领。掌握了事物的规律、特性,就能正确驾御事物,以期达到药到病祛的功效。

   临床用药

 1.辛温发汗法: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黄、桂枝、紫苏、葱白。
  2 .辛凉解衰法:用于风温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

   3 .轻宣肺气法:用于冒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黄、蝉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

    4 .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

    5 . 疏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乘。药如苍术、白芷、防风。

    6 .清气润澡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

    7 .两解太阳法: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获荃。

    8 .蠲除痹痛法: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

    9 .调和荣卫法:用于伤风。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

    10 .固表祛邪法: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黄芪、白术、防风。

    11 .清凉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

    12 .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

    13 .苦寒泻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焦山栀。

    14 .清化湿热法: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黄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

    15. 祛暑调元法:用于暑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

    16 .清瘟败毒法:用于温毒证。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玄参、马勃。

    17 .清营透斑法: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

    18 .清泄心包法: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夹湿者用神犀丹。

    19 .泻下实热法:用于肠胃热结、便闭。药如大黄、枳实、玄明粉。

    20 .清化荡积法: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黄连、青皮、槟榔。

    21 .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黄芩、焦山栀、木通。

    22 .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症。药如附子、干姜、肉桂。

    23 .甘温扶阳法: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

    24 ,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果。

    25 .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

    26 .辛滑通阳法: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篓。

    27 .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

    28 .引火归元法:用于浮阳上越,上热下寒。药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子。

    29 .平肝理气法:用于肝气横逆,胸腹胀痛。药如青皮、枳壳、金铃子、延胡索。

    30 .舒肝和络法:用于胁痛久痛入络。药如丹参、桃仁、郁金、橘络。

    31 .疏气宽中法:用于胸闷嗳气、频转矢气。药如香附、陈皮、枳壳、佛手。

    32. 降气平逆法:用于气喘实证。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


选药技巧

1.选择对病因最有效的药物 。如清肺火,黄芩最有力。泻肝火,丹皮、山栀最佳。填补肾精,首选熟地。祛寒湿,用炒苍术。利湿,用苡米、防己等。张仲景治黄疸病,用茵陈蒿汤,方中茵陈退黄最擅长。

2.病机复杂时,用药较严格

①.肝火旺兼脾胃气虚时清肝火用丹皮、山栀、黄芩,但益脾胃之气药不可燥,只能平淡,如扁豆、山药、云苓,不宜用白术、黄芪等温性药以免助肝火。

②.脾虚便溏纳减,兼肝风肢麻眩晕时用木瓜、牡蛎,既可熄风,又可止泄,两得其用。

③.肝血虚兼脾湿盛时养肝血用白芍不如制首乌,因白芍敛湿留邪。

④.肺阴虚兼脾胃气虚时可用百合、沙参,而不用麦冬、天冬,因其滋腻碍胃。肺喜润,脾喜燥,性情之不同。健脾益气可用太子参、生山药,不宜用焦白术、党参之燥性药,恐其耗阴。

⑤.胃阴虚兼肝郁气滞时舒肝理气药用佛手、香橼、生麦芽,而不用香附,青皮、柴胡,因其香窜伤阴、劫阴。中阳虚,兼肝气郁结时,用桂枝以舒肝兼温中;中焦湿热兼肝郁时,用茵陈舒肝又利湿热。

3.补气药之选择       

肺、心、脾胃气虚时,均可用人参、黄芪、炙甘草、大枣补气。肾气虚时,用熟地配仙灵脾,补水、火以化气,且可辅以巴戟天、肉苁蓉、黑杜仲、菟丝子等以助肾气。黄芪、炙甘草非补肾气之品。

4.病机不同,用药有别     
如肝气郁结引起的咳嗽、吐血、呕吐等病,舒肝不用柴胡,因柴胡主升,助气之上逆则不利,可用青皮、香橼、苏叶。肾虚不藏引起的尿血、尿糖、遗精、带下等,即使腰酸痛,亦不能用怀牛膝强壮筋骨治腰痛,只能用杜仲、桑寄生、川断等药,因气机下陷,牛膝又引之下行,故不宜。

5.阴阳四时,用药各异    

如肝郁气滞证,发生在春夏两季时,舒肝用郁金、青皮、薄荷,而不用柴胡,因春夏阳气已升,用柴胡恐升之太过,反助肝阳之上亢。秋冬季阳气潜敛而降,用柴胡舒肝不致为害。

配伍技巧

药物配伍一是为了增强疗效,相当于“臣”药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针对病机、次症而用药,相当于“佐”药的功能。还有制约主药副作用的药物,即“使”药功能。所有选用的药均不能与证有冲突,这是一条原则。下面分别讲:

1.增强疗效

清肺火时,以黄芩为主药,可配山栀、黄连。心肺肝肾阴虚时,配养胃阴药如细石斛、生山药,因“胃主经营之气。” 呕吐时,除了对因治疗的药物和胃降逆药外,配杷叶以肃肺,因“诸气者,皆属于肺。”气虚便秘,用黄芪配柴胡、荷叶升提中气。脾胃虚弱证。健脾的同时,加舒肝药如佛手、防风、小量炒白芍,因土虚木易乘。

外感咳嗽:
①属风寒引起者用桔梗配荆芥、麻黄、透邪力佳。
②属风热所致者,用桔梗配桑叶、薄荷、透邪力强。行气时,行气药配苏叶、藿香;舒肝时,柴胡配薄荷,合用以增强了行气与舒肝的作用。咽喉肿痛症,清热解毒药配丹参、赤芍活血,不至于冰伏使热难解。肾阴虚相火旺,丹皮、黄柏、知母与白茅根、车前子相伍能网开一面,导热下行,相火易去。

2.佐使作用

一是制约主药的副作用;
二是顾护脾胃;
三是防止证的转化,如由寒变热等;
四是病机的需要。
川芎茶调散,方中茶叶味苦以制约发散药使不致于升散太过以伤正。用黄芪时,防止补气壅遏气机,常配陈皮;防止黄芪助阳伤阴而配知母,此种配伍是为了制药主药之副作用。当滋养各脏之阴时,加胃动力药,如陈皮、山楂、佩兰,以防碍胃。止嗽散中紫菀与百部同用,温凉相配,使化痰药呈平性,防止痰从热化,此乃中庸之法。定喘汤之白果,补肺汤之五味子等,是处于病机之需要而使用,因咳喘日久,肺气易散。

3.产生新功效
黄芩或黄连加半夏,是清热化痰作用,主要用于痰湿化热生成的痰火。并有升降气机作用,用于治疗虚痞。
左金丸中:黄连之寒主降,吴茱萸之热主升,可调理气机之升降,恢复中焦之气的升降运动,达到治疗吞酸、吐酸目的。

制药的使用

1.保护脾胃   
胃为水谷之海,无论治哪一脏病的药物均先到胃,当某种药物有损胃气时,可通过炮制手段予以消除。如用桔梗、白芍、丹皮、栀子时,如右关脉沉细弱(脾胃虚),因这些药物寒气偏重,可用炒的炮制方法降低寒性。

2.制约药物的副作用    
如当归润肠通便,在用补中益气汤时,当归虽可养血藏气,但润肠不利,此时可用炒当归。参苓白术散以健脾,其中桔梗虽升提中气而寒凉则不宜,若用炒桔梗即无此弊端。又如,用远志安神时,服药后常感咽喉有刺激感而不舒服,这时可用炙远志以消除其副作用。

3.增强疗效    
血虚便秘需通便时,可用油当归。黄芪生用时固表气,气虚自汗用之;而当心肺脾胃气虚时,用炙黄芪以提高补气之效。

4.增加功用   
如山楂是活血化瘀药,当出血留瘀,或因瘀血引起的出血,可用山楂炭消瘀止血。山栀是清热凉血药,当用黑栀子时,就有了凉血止血效果。
金银花、玄参乃清解气分热毒药,若炒至炭状就象紫草一般,可清解血分热毒。

剂量大小的确定

这里讨论的技巧不涉及中药教材中介绍的自然用量(规定用量范围),只介绍规定范围内量大、小之变化。

1.一般规律,治疗实证时 祛邪药的用量是由大到小,因邪减少时,用量仍较大,无邪可去时,就耗伤正气。如用寒凉药清热泻火时,当热退只留下余热时,寒凉药就易伤中阳;当湿邪很少时,大量的利湿药就耗津伤阴。治疗虚证时,特别是脾胃气弱证,由于运化吸收无力,常虚不受补,若一开始用补药量大,尤其党参、黄芪、炙甘草之类,会使胃气壅塞,引起脘腹胀满。所以,脾胃气虚时,补气药一般是由小量到大量使用;脾胃不虚,他脏正气虚,可直接用大剂量补药使用。

2.药量   
某些药物,用量不同,功效有别。如柴胡3~5g是升提作用,12~18g是舒肝作用,24~30g是解表退热作用,这里是指成人用量。白芍小剂量,包括中等量时是滋阴养血平肝之效,但当用至25~30g时,就出现了较好的止血效果。大黄大量入煎剂是泄积导瘀功能,如大黄粉,每次2g冲服时,就具止血作用。

3.依药物在治疗中起的作用而定  

①对因治疗的药物量偏大。
②调理病机或起佐使作用的药物用量宜小。
③另外,当病理过程中产生的第二病因,但它又不是引起本病或现阶段的主因时,祛除第二病因药物的量也宜小。
④次要症状在治疗时用药量亦小,总之要分清主次矛盾,用量不能喧宾夺主。

4.用量大小受季节因素影响   

如风寒感冒证,发生在冬季,辛温解表药,用量宜大;发生在春夏季节,用量宜小,此乃季节使然,气温条件之不同耳。

5.当令药用量不宜大   
在“天人相应”观的指导下,在不同的季节中,常加入一味当令药,这类药起到辅助作用,不属君臣佐使用药范畴。如春季肝木当今,木生长有生机,相应耗水量大,易致肝肾精血不足,故应加白芍、地黄辅助,养血荣木,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有慢性病者。夏季暑邪当令,暑气通于心,温病学家认为:“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因此,在夏季处方用药时,可加入一味淡竹叶。秋季燥气值令,燥气通于肺,易伤肺津,“燥胜则干”,空气中水分少,易缺津而干燥,此时常加一味麦冬,滋阴生津。冬季寒气外束,阳气内藏,郁而易生热,故在冬令常加一味清热药,以清解里热,如生石膏、黄芩、生地之类。在用当令药时,有一个原则,只要当令药与当时患者的病证不相矛盾,即可使用,小量辅助,增强治疗效果。
年龄及体质强弱情况作为用量大小之依据 老年人及少年儿童,由于其正气与成年人相比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一些,用量偏小。同一年龄组,体型肥瘦、体质强弱亦有很大差异,药量自然亦应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一句话,药可以救人,若用之不当,

也可以害人。

变化药用剂量

  药用剂量之轻重,直接关系到处方的布局和方组的疗效。经常听说,有的人喜欢用轻,有些人喜欢用重,这种说法欠妥。吴又可说: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轻和重要根据疾病和方组的主辅、治疗的需要,而不是由喜恶来决定的,否则就失去了治疗意义。据观察我国南方医家用药剂量较轻,北方较重。轻的如麻黄仅敢用3分(1g,而国家药典用9g),桂枝用5分(1.5g)。曾有一名医,医案将要出版,他的学生才发现老师生前葶苈子只敢用14粒(还要用放大镜来检),未免少得太过分了。对这些喜用轻剂的医家,问其故?便答之曰:轻可去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一般指发汗解表而言,不能说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轻可祛实,来解决,所以说不具备普遍意义。

  展阅古医籍,重剂者首见《圣惠方》,生铁落用到20余斤(10kg),一次煎成,不拘时服。其次是江笔花石膏用到14斤(7kg)(《笔花医镜》)。张锡纯说,他曾见一医家治阳毒,大黄十斤,煮汤十碗,放量饮之,数日饮尽,霍然而愈。(《医学衷中参西录》)。喻嘉言治朱孔阳的痢疾,大黄也用到四两(120g);陆仲安治胡适的糖尿病,黄芪用到14两(420g),党参用到6两(180g……。重剂也有重剂的作用,精方重剂,力专任宏,往往能去邪气于正气未败之先,以免姑息养病而贻患也(刘鹤一)。临证每见病重药轻,杯水车薪,延误战机;病轻药重,药过病所,伤及真元,皆不可取。经常还见到一种处方格式,令人费解。即:4味药×10g×3行,12味药,剂量平均摊。如此制方,未能做到知己知彼,主辅结合,功力不专,自然中病不准,用之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总之用药剂量之巧,应守三因制宜的法则,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病邪轻重,标本缓急,病程始末,季节时令以及药物的特殊性能,来把握剂量,当轻就轻,当重就重广嗔重处方,以补偏救弊,各适其宜。如此才合乎辨证论治的客观规律。医学评论家日本·杜边熙氏说:汉方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剂量。诚然。

例如:

 桑叶:小剂量(10g)发汗;大剂量(2030g)止汗。

  枳实:小剂量(10g)降气;大剂量(20g)升气。

  鹿茸:小剂量有增强心肌收缩作用;大剂量反而抑制心肌的收缩。

  黄精:升高血压剂量要大(稳压汤用到3040g)。

  玉竹:强心剂量要小(1020g),过大反而引起期外收缩。

  川芎:小剂量(58g)有活瘀止血作用;大剂量(1520g)作用相反,可使子宫平滑肌麻痹,停止收缩。

  黄芪:利尿作用15g左右;10g以下无利尿作用,30g反而使尿量减少;补益作用2040g左右,但只限于配对复方(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之类),其它处方1215g足够。

  桂枝:35g有补血作用(升高血色素);10g有通阳化饮作用(常配茯苓);15g以上有温经通络作用(常配制川乌)。

  益母草:用作养血,6g左右(童子益母草最好);用作止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抗肾炎、利尿、降压、消肿、消除蛋白尿,鲜品180240g,干品50120g左右。

  三七粉:小剂量(35g)止血(云南白药);中剂量(810g)活血(三七片);大剂量(1015g)破血(扩张血管而影响凝血)。

  鸡血藤:用作补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化瘀、定痛、通经、达痹30g左右。

  附片:用作温补行经,6g左右;

  用作温阳涤饮,12g左右;用作祛寒定痛,15g左右。(注:南方有一名医用作回阳救逆100200g1日量,非一般剂量,不可轻试)。

  大黄:健胃助纳5g;凉血止血10g;清热通便1215g;逐痰降火152030g.

  石菖蒲:量轻(68g)宁心通脉(养心);量大(12g以上)反导心气(伤正)。

  用药剂量之技巧,范围甚广,还要根据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能来决定。一般花叶类剂量要轻,介石类剂量要重;芳香类剂量要轻,木实类剂量要重。上述是根据实验提示,临床观察和心得所及,仅举数例,以示一斑。

2.选用药效多兼临证处方,还得注意到适应某种特殊疾病的治疗需要,尽量精选一药多用的药物,针对主证,且顾兼证比较复杂的证候群,也就是说尽一药而取多效之法。如此命药,事半功倍,收到一举数得之效。比如:

  决明子:清肝明目,泻火通便。主治老年便秘,如果又伴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早期动脉硬化等症,应当首选,可以单味代茶,长年饮用。

  益母草:近代发现有利尿、降压、消除尿蛋白的作用。肾病综合征、肾病高血压、高血压肾病之浮肿、蛋白尿等用之最为恰当。

  黑芝麻:补益肝肾,润肺明目,纳气定喘,滑肠通便。为老年病的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肺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便秘等身患数疾之翁的佳肴良药(富含亚麻油酸,维生素E)。

  何首乌:补肾养血、安神通便。对于以上心血管疾病伴失眠便燥者,注意选用。

  黄精、白及:大补肺阴,生肌止血,安中和胃,抗痨扶正,是肺结核患者标本兼顾的良药。尤其适用于伴有慢性胃炎或久服抗痨(抗结核)药而引起药物性胃炎患者。

  平地木:强壮,抗痨,止咳化痰,宁嗽定喘。也是肺结核患者标本兼顾之良药。更适用于久用抗痨药而致肝功能损害者(民间常把紫金牛作为肺结核患者的专用保健药)。

  桑寄生:补肾、安胎、降压。用于妊高征之浮肿,产前子痫,最为理想。

  车前子:利尿通淋,化痰止嗽,为水气凌心犯肺(肺心心衰)、心包积液、渗出性胸膜炎,下药上用之多功能药物(按《笔花医镜》的用药式则为葶苈子之裨将)。

  佛耳草:和中、止咳、化痰、平喘、降压,本品疗嗽不分寒热虚实。用于老慢支、慢性胃炎、高血压多病缠身的老年病患者最为适合。

  黛蛤散:价廉、功著、效广。为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痰浓带血、咳喘不宁的佳品。

  药效多兼的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不断的发现、发展、推广应用。如能再结合药对形式的小方组处方,即可做到精方简药

3.合理化裁成方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善学善用耳。(《药鉴·跋》)。病变无常,方难执一,善于化裁古方,以切合时用,灵活加减,能扩展成许多类方,所以医家临证运用成方,应根据治疗需要,知常达变,才能变化裕如,应用自得。固守成方不变或滥改滥削有失方义者,均非可取。《寓意草》的评述家胡卣臣先生说: 成诠可袭,活法难通。能懂得孙思邈的组方之道:反、激、逆、从之妙,化裁成方;自然成竹在胸。

  (1)一方多用

  高明的临床医家,在运用成方的过程中,往往用一法以尽多法之妙,用一方以变多方之巧。朱丹溪著《格致余论》仅用一个四物汤应变加减,治疗诸病。薛己的《内科摘要》全书就突出二个方子即: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方隅著《医林绳墨》通篇仅围绕一个二陈汤出入化裁。比如:

  二陈汤

  加沙参、麦冬,治中焦停湿又兼肺阴不足者(名参麦二陈汤)。

  加木香、砂仁,治痰湿内阻,气滞脘痞者(名香砂二陈汤)。

  加吴茱萸、黄连,治湿滞中焦,肝胃不和者(名左金二陈汤)。

  加炒苍术、厚朴,治湿困脾阳,呕逆苔腻者(名平胃二陈汤,又名陈平汤)。

  加天麻、白术,治痰浊上涌,耳鸣眩晕者(名麻术二陈汤)。

  加紫菀、款冬花,治中有痰饮,喘咳难平者(名款菀二陈汤)。

  加枳壳、桔梗,治湿滞中焦,胸闷食少者(名枳桔二陈汤)。

  加白芥子、杏仁泥,治内有宿痰,外感风寒者(名六安煎)。

  加枳实、竹茹,治痰热上扰,虚烦不寐者(名温胆汤)。

  加枳实、胆南星,治痰涎壅盛,胸痞咳逆者(名导痰汤)。

  加当归、熟地,治阴血内虚,水泛成痰,咳嗽气急者(名金水六君煎)。

  加白术、五味子,治五脏受湿,咳痰身重者(《济生方》)。

  桂枝茯苓丸

  加红藤、败酱草、苡米等,治急、慢性盆腔炎。

  加红藤、败酱草、莪术等,治盆腔炎性包块。

  加丹参、益母草、水蛭胶囊等,治盆腔淤血症。

  加失笑散、白芥子、海藻、水蛭胶囊等,治盆腔粘连症。

  加地鳖虫、射干、楮实子等,治子宫肌瘤(血止期,作丸服)。

  加泽泻、瞿麦、水蛭胶囊等,治输卵管积水及盆腔囊性占位。

  加炮山甲、冬葵子、楮实子等,治前列腺肥大症(丸剂)。

  加石韦、虎杖、乌药等,治前列腺炎。

  加莪术、海藻等,治陈旧性宫外孕。

  (2)多方联用

  临证每见病情严重复杂或兼证过多的疾病,围绕主症主方,往往把几个方子联合在一起使用,组成功效协同,作用较广的大阵,以荡逐病邪或大补气血。余师愚的清温败毒饮、吴鞠通的专翕大生膏,可谓典型代表。譬如固本丸是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加胎盘、捕骨脂混合组成。本人常将百合知母汤、甘麦大枣汤、芍药甘草汤、磁朱丸等四个方子联合应用,来治疗癔病性抽搐,加菖蒲、郁金还能解决幻视幻听等症状。金铃子散、失笑散、芍药甘草汤、肝气散(原名青囊丸)联合运用,名八味拈痛汤,治各类痛证,如:肠粘连、痛经、胃肠痉挛性疼痛、肿瘤疼痛等,少数病例,用此药还能以此停用派替啶(杜冷丁)。

  不仅处方是这样,用药也可以参考。笔者常将珍珠母、生铁落、代赭石联合运用,其镇摄宁心之功显著提高;煅龙牡、鹿角霜、乌贼骨联合运用,其收摄下元,敛经止崩作用更强;金荞麦、鱼腥草、羊奶参联合运用,治疗顽固性肺部感染或肺脓肿、脓胸等,收效更快……。必须指出:重复用药,药乃有力。这是《千金要方》处理特殊病种,联合重复用药制方的独特格律,与盲目重叠堆药式处方有所不同。

  (3)简化成方

  有的古方、验方用药过多者,应当分析优选,简化升华,简化后并不影响疗效,有的还能提高疗效,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对于节约药材(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英国以前有位老太太家藏一张处方,有30多味草药组成,治疗心脏性水肿有特效,有位医家用10年功夫(18651875)的时间,从中筛选出洋地黄1味,洋地黄的研究至今尚未结束。苏合香丸是15味药组成,以后筛选为6味药制成冠心苏合丸,再筛选成2味药,名苏冰滴丸;乌梅丸原10味药组成,吾师刘惠卿先生优选压缩成乌梅、川椒2味,名椒梅汤(乌梅30g、川椒10g),胆道蛔虫症服之效捷;艾附暖宫丸由10味药组成,近贤蒲辅周先生以香附、艾叶2味作丸,功效不减;有人根据欲升先降得道理,把补中益气汤中陈皮换枳壳治疗胃下垂疗效提高了一步,之后干脆用黄芪40g、枳壳1520g2味组成,名小补中益气汤,同样能起到补气举陷之功效。《医门补要》云:法在乎活,方在乎纯,诚然。

4、掌握专方专药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临证医家既要熟谙辨证论治,又要掌握专方、专药(即专病专方,专病专药),二者不可偏废,才不失博采众方之训。《和剂局方》虽然收录很杂,然而对于保留和推荐专病专方起了很大作用,如至宝丹、苏合丸、逍遥散等均出自《和剂局方》。专病专方的运用,有借鉴古人之方,有自我建立之方。譬如本人在临证中常遇到一些无证可辨或辨证指征不太明显者,就立即拟用专病专方。红藤六妙饮治疗附件炎、化坚逐痹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方山鸡粉治疗小儿厌食症、平麦逍遥散用作肝病、肝功能恢复期的善后康复调理剂,艾附暖宫丸加胎盘治疗子宫小于正常的不孕症等,都属于专方专病。至于专药专病,应用范围更广,比如:雷丸逐钩虫、槟榔打绦虫、羊蹄治癣、漏芦通乳、射干开咽、菖蒲宣窍以及大蒜溶液治疗百日咳……,皆属于专药专病类。应用专药专病,不能太滥,有人说:我最喜欢用什么药。我认为这种说法欠于客观,应根据疾病治疗须要来决定。否则就变成:张熟地、陈柴胡、王红花、罗茯苓了。可见医家的绰号是有来历的。

  治病皆有主药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

  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

  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

  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

  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

  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

  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紧跟着。

  清心必要用黄连,连翘栀子紧跟着。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黄绿豆紧跟着。

  助脾必要用马前,虎骨猴骨紧跟着。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紧跟着。

  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黄),大枫蓖麻紧跟着,治疮必要用神灯,艾绒乳(乳香)没(没药)紧跟着。

  治疔必要用蒜灸,乌金(乌金膏,巴豆炒黑研细,用水调涂患处,以膏药贴之。)菊花(内服甘菊汤,方见卷四疔疮门)紧跟着。

  治邪必要用铜(自然铜)砂(避阳砂),良姜葛根紧跟着。

  补气必要用党参,炙芪白术紧跟着。补血必要用芎归,生地酒芍紧跟着。

  补阴必要用熟地,山药萸肉紧跟着。补火必要用肉桂,干姜附子紧跟着。

  滋阴必要用黄柏,知母丹皮紧跟着。(以上一药为君)麻黄杏仁疗寒嗽,芥子半夏紧跟着。

  款冬紫菀疗虚嗽,百合五味紧跟着。

  川乌草乌疗风痹,桂枝灵仙紧跟着。

  黑姜吴萸疗翻胃,丁香胡椒紧跟着。

  苍术麻黄疗风寒,羌活独活紧跟着。

  川贝蒌霜疗火痰,苏子菔子紧跟着。

  乌梅五倍疗虚脱,龙骨牡蛎紧跟着。

  乌贼诃子疗带下,阿胶肉果(肉豆寇)紧跟着。

  条参云苓疗阴虚,骨皮枸杞紧跟着。

  霍香杷叶疗逆气,赤石滑石紧跟着。

  芫花大戟疗水肿,牵牛防已紧跟着。

  瓜萎天冬疗结胸,川贝川朴紧跟着。

  苦参赤苓疗湿痒,蛇床白芷紧跟着。

  槐花地榆疗崩漏。荆芥秦艽紧跟着。

  前胡元参疗头风,薄荷柴胡紧跟着。

  白附天麻疗风痰,僵蚕郁金紧跟着。

  桔梗豆根疗喉风,牛子射干紧跟着。

  三七莲子疗诸血,黄芩童便紧跟着。

  黄芪(用生)防风疗自汗,枣仁麦皮紧跟着。

  芦荟胡连疗阴热,泽泻车前紧跟着。

  小茴川椒疗肾气,宿砂故纸紧跟着。

  菖蒲柏仁疗心疾,茯神远志紧跟着。

  葶苈桑皮疗肺喘,礞石朱砂紧跟着。

  石膏知母疗热渴,香薷糯米紧跟着。

  川楝茴香疗疝气,芦巴巴戟紧跟着。

  升麻柴胡疗气陷,干葛潞党紧跟着。

  扁豆薏苡疗泄泻,猪苓木通紧跟着。

  土硷红糖疗菸毒(洋烟),大黄芒硝紧跟着。(以上两药为君)此皆治病之大略,小小蒙医有捉摸。

5、巧用药对组方

  根据药物的辅、反、成、制之理,组成针对性较强两味一对的小方组,具有一定的易用性,能令人顺势就熟地根据主症;主病的治疗需要,随时加入处方中,旨在协同而增加功效,制约以防其偏胜,可以加速处方速度,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家惯用的手段。这种处方形式,称作药对对药。药对最早出自《黄帝内经》,乌贼骨与茜草根(四乌贼骨一蘆茹丸)、半夏配秫米(复杯汤)等,至今尚在应用。张机更是运用药对的大师。他在《伤寒论》中常将:桂枝与麻黄、麻黄与杏仁、杏仁与厚朴、厚朴与半夏、半夏与茯苓、茯苓与桂枝……配对应用,演变成许多名方。至于药对的专著如《雷公药对》、《徐之才药对》等可惜已亡佚。近世名医秦伯未先生非常重视药对的应用,他在《谦斋医学讲稿》中制药对81则,组合之巧,可法可师。施今墨先生以大方派称著,但很重视精练单捷的药对组合。《施今墨药对》的问世,垂惠后世,开导末学,扩大了药对的应用范围。

  医家掌握药对不在多,而在精。无论是学习前人或自己组合的药对,必须按照传统的法度和现代的认识配伍处方。细致地分析研究是否符合逻辑推理,对预计疗效要有所评估,运用谙熟,自然熟能生巧,巧能应变,随手拈来,头头是道。这便是应用药对之巧。下列药对,可作参考。

  (1)、相须配对

  山萸肉女贞子(均1215g):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作用,常加入补中益气汤服之(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丹参(1530g川芎(1215g):辛通活血,行气止痛。为心梗脑梗、颅脑外伤及其后遗症、突发性耳聋、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常用药对(自拟方)。

  骨碎补(1525g川芎(1215g):补肾活血,行气通窍。常用于突发性耳聋及其他耳鸣、耳聋(自拟方)。

  土茯苓(2030g生槐米(2030g):除湿败毒,凉血祛风。常用于血热型牛皮癣、湿疹样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加甘草名赵氏土槐饮(赵炳南)。

  生槐米连翘(均1520g):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二味药均富含芦丁 (维生素PP),有增强毛细血管韧性的作用。常用于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自拟方)。

  白僵蚕(1520g蝉衣(1215g):熄风镇静,解毒散结,具有辛凉泄热(抗过敏)作用。此药对在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有名的杨氏15方中,方方均有,其中升降散可为代表。为外感热病、口眼歪斜、肤热风疹、血燥隐疹等皮肤病常用的药对。陆九芝批评其:以僵蚕、蝉衣不担重任之品塞入经方中,贪天之功,作为已有(《世捕斋医书》),这是不公允的。本人认为杨氏论著毕竟对温热病学的发展有所贡献,杨氏15方也确有可取之处。

  平地木(2030g楮实子(1520g):活血软坚,通络消积。常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或肝病肝区胀痛有瘀者。楮实子除有补肾填精作用以外,其另一功效:消坚化结,有类似水红花子的作用。(自拟方)

石膏治感冒,乌梅止腹泻大黄化便秘,柴胡解郁闷

刘乌梅:刘鸿恩善用乌梅

清代名医刘鸿恩用乌梅治各种内科杂病,他还为乌梅写了一本《医门八法》。对于年老体弱、腹泻不止,各种药物无效时,自创了“独梅汤”。

年老腹泻独梅汤:大乌梅5个煎汤,白糖25克为引冲服。如果是老年人的五更泻,就用“独梅汤”送服“四神丸”,用乌梅帮助止住虚性的腹泻。

还推荐一个解暑酸梅汤:麦冬10克,乌梅三四个,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煎汤后加适量冰糖即可。

陈柴胡:陈平伯善用柴胡

清代名医陈平伯喜用柴胡治病闻名,他把《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变换了2000多个方子,每张方子都有柴胡。

现在药店能买到的“小柴胡颗粒”,就是“小柴胡汤”的现代剂型。可惜人们把它当成了普通感冒药。其实它只适合体质虚弱,感冒拖延五六天不见好的患者。

此外,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最适合抑郁症患者,虽没有中成药,但可自制。

解郁柴胡桂枝颗粒:小柴胡颗粒+小建中颗粒,各取一半后兑在一起冲服。

孔石膏:孔伯华善用石膏

近代名医孔伯华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以善用石膏一药,为医林所景仰。

石膏清热又不伤胃气,至今仍是中医大夫开给自己孩子的主药:用生石膏15克,大米一把,大火煮开后再煮30分钟,让孩子服用,多数高热会消除。

石膏的另一个名方“玉女煎”,治的是因胃热或阴虚导致的牙痛、齿松动,还可以除口臭,除了漱口,也可偶尔喝上几口。

石膏香口液:生石膏20克,连翘10克,藿香10克,生石膏先煎20分钟后再下后两个药,待锅开后10分钟就可关火,每天以此漱口四五次。

焦大黄:焦东海善用大黄

因善用大黄而成名的有上海名医焦东海先生。大黄苦寒,适应证明显:腑中实热,大便干,舌质红的。

大黄敷脐治便秘:共用大黄粉30克,每次取大黄粉5克,用蜂蜜或75%酒精调匀外敷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用胶布固定,持续敷10-12小时,每日换药1次。


【 用药学问】

1、肝

补肝阴:山萸、枸杞子、地黄、五味子、首乌、阿胶、沙苑蒺藜、白芍。

敛肝气:枣仁、乌梅、木瓜、龙骨。

疏肝气:柴胡、香附、木香、佛手。

破肝气:三棱、枳实、青皮。

散肝风:钩藤、桑叶、菊花、薄荷。

泻肝经湿热:龙胆草、连翘、土茯苓。

散肝热:草决明、夏枯草、野菊花、青蒿。

凉肝血:生地、赤芍、紫草、侧柏叶、白茅根、怀化、丹皮,熊胆。

破肝血:桃仁、莪术、五灵脂、血竭、鳖甲、归尾、益母草。

2、心


补心气:龙眼肉、茯神、五味子。

补心血:生地、当归、丹参、柏子仁、五味子、枣仁。

泻心热:黄连、木通、灯心、连翘、竹叶。

凉心血:犀角、生地、紫草、射干。

通心气:菖蒲、远志、安息香,随手香。

祛心寒:桂心、元胡。

镇心怯:朱砂、珍珠、代赭石。

安神:龙齿、朱茯神。

3、脾

补脾:白术、大枣、山药、党参、炙草。

健脾:白寇、肉豆蔻、砂仁。

醒脾:木香、藿香、菖蒲、红豆蔻,砂仁。

温脾:干姜、附子、益智仁、草果、胡椒。

消脾气:山楂、神曲、枳壳、陈皮。

散脾湿:防风、苍术、厚朴。

燥脾湿:白术、苍术、红豆蔻、伏龙肝、川椒、陈皮、蛇床子。

渗脾湿:茯苓、芡实、扁豆、山药。

升提中气:升麻、柴胡、煨葛根。

4、肺

补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

补肺气:人参、黄芪、山药。

降肺气:旋复花、杏仁、苏子、马兜铃、葶苈子。

敛肺气:五味子、乌梅、诃子、粟壳。

散肺寒:麻黄、紫苏、生姜、青葱、丁香。

清肺热:石膏、贝母、知母、黄芩、沙参、天冬、麦冬、地骨皮。

5、肾

滋肾阴:熟地、阿胶、龟板、女贞子、枸杞子、首乌、桑椹子、核桃肉。

温肾阳:菟丝子、巴戟、肉苁蓉、锁阳、鹿胶、狗脊、海狗肾。

补命火:附子、肉桂、仙茅、胡芦巴、淫羊霍、蛤蚧、雄蚕蛾、补骨脂。

固肾: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诃子、五味子、龙骨。

泻肾火:知母、黄柏、丹皮、生地。

泻肾湿:土茯苓、苦参、防己、木瓜。

6、三焦

补上虚:人参、黄芪、龙眼、桂心。

补中虚:白术、山药、炙草、大枣。

补下虚:附子、肉桂、地黄、枸杞子。

泻上火:连翘、黄芩、栀子、生地。

泻中火:石膏、石斛、青黛、龙胆草。

泻下火:黄柏、知亩、丹皮。

7、胆

散胆热:柴胡。

泻胆火:龙胆草、青黛、大青叶。

温胆:枣仁、山萸、半夏。

镇胆:龙骨。

8、胃

补胃:大枣、黄芪、山药、甘草。

养胃阴:扁豆、玉竹、沙参、麦冬、石斛。

升胃气:葛根、升麻。

降胃气:枳壳、半夏、陈皮、瓜篓。

温胃:良姜、益智仁、砂仁、乌药、荜拨、丁香。

清胃热:石膏、石斛、花粉、芦根、蒲公英、贯众、大黄。

泻胃湿热:扁蓄、木瓜、茵陈。

9、大肠

补大肠:淫羊霍、韭菜、诃子肉、百合。

温大肠:破故子、胡椒。

清大肠热:黄柏、知母、生地、地榆、白头翁、连翘。

开大肠热结:大黄、芒硝。

开大肠寒结:巴豆霜、硫磺、川椒。

润肠燥:当归、桃仁、胡麻、冬葵子、肉苁蓉、郁李仁、蜂蜜。

涩大肠:诃子、御米壳、赤石脂、煨肉果。

10、小肠

宽小肠气:小茴、橘核、荔枝核。

泻小肠湿热:木通、海金沙、瞿麦、苡仁、赤孚凌、防己。

11、膀胱


补膀胱气:肉桂。

温膀胱气:吴萸、乌药、茴香。

清膀胱湿热: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滑石。

【 气血病证常用药】

1、气

补气:黄芪、人参、白术、山药、鹿茸、炙草。

行气:陈皮、香附、木香、乌药、香橼皮、川楝子。

破气:枳实、青皮、陈香、厚朴、山甲。

降气:旋复花、瓜楼市、葶苈子、莱菔子、杏仁。

宽中:藿香、槟榔、大腹皮、吴玉、乌药。

敛气:龙骨、芍药、乌梅、粟壳、枣人。

固气:覆盆子、莲须、金樱子、龙骨、诃子、牡蛎。

辟恶气:雄黄、熏香、苏合香、樟脑。

镇坠:用于气浮。磁石、铁粉、代赭石、珍珠、龙齿、辰砂。

2、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补血:熟地、当归、白芍、首乌、阿胶。

活血:归尾、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五灵脂、乳香、没药。

破血:桃仁、刘寄奴、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虻虫。

凉血:犀角、生地、赤芍、白茅根、射干、侧柏叶、紫草。

止血:三七、仙鹤草、藕节、白芨、大小蓟、棕榈炭、血余炭、蒲黄炭。

【其他各证常用药】

1、咳喘

肺寒咳嗽:麻黄、苏子、生姜、紫菀、百部。

肺热咳嗽:枇杷叶、桑叶、瓜篓、贝母、黄芩、芦根。

干咳燥咳:川北、冬花、枇杷叶、麦冬、白茅根。

肺肾虚咳:紫河车、五味子、核桃。

久咳:冬瓜仁、桑椹子、丝瓜络、五味子、扁柏、百部、冬花、海浮石。

风寒气喘:麻黄、细辛、生姜。

肺热喘促:桑白皮、黄芩、石膏。

痰浊喘鸣:葶苈子、白芥子、厚朴。

水饮湿喘:白矾、皂荚、葶苈子。

气短虚喘:人身、黄芪、五味子。

2、疼痛

头痛:川芎为君,太阳经用蔓荆子、阳明经用白芷、太阴经用半夏、少阴经用细辛、厥阴经用吴萸、巅顶痛用藁本、眉棱骨痛用羌活、白芷、黄芩。

风寒头痛:羌活、白芷、川芎、细辛。

寒痛剧烈:川乌、草乌、僵蚕。

风火头痛:黄芩、石膏、蔓荆子、钩藤、白芷、菊花。

痰瘀经络头痛:南星、白附子、半夏、全虫。

血瘀经络头痛:红花、桃仁、炮山甲。

虚阳上越头痛:钩藤、菊花、白芍、枸杞子、菊花。

肝火头痛:羚羊角、龙胆草、黄芩、丹皮。

头痛经久不愈:全蝎、蜈蚣。

气滞血瘀胸痛:红花、桃仁、三七、陈香。

痰浊瘀阻胸痹痛:瓜篓、薤白、半夏。

心阳不振胸闷痛:桂枝、赣江、附子。

肝风痰涌胸闷:竹沥、枳实、半夏。

胸中痞塞:实证用厚朴、枳实;虚证用芍药、陈皮;痰热用黄连、半夏。

胃脘寒痛:草豆蔻、吴萸、良姜。

寒积腹痛:附片、香附、良姜。

气滞腹窜痛: 木香、台乌、沉香、白芍。

血瘀腹痛:蒲黄、五灵脂、川楝子、元胡。

虚寒腹痛:桂枝、芍药、干姜、大枣。

腹痛肢冷:附子。

少腹冷痛:小茴、台乌、吴萸。

下痢腹痛:芍药、甘草。

下痢里急:芒硝、大黄。

下痢后重:木香、藿香、槟榔。

肝气郁结胁痛:沙参、当归、白芍、枸杞子、川楝子。

瘀血胁痛:当归、桃仁、红花、山甲、三七。

诸气刺痛:枳壳、香附。

寒湿腰痛:干姜、苍术、桑寄生、川乌。

湿热腰痛:黄柏、苍术、牛膝、防己。

瘀血腰痛:当归、没药、桃仁、红花、土元、牛膝。

肾虚腰痛:熟地、鹿角胶、川断、杜仲、补骨脂。

3、心悸

惊悸:茯神、远志、合欢皮。

血虚心悸:当归、枣仁、远志。

痰火心悸:竹沥、天竺黄、川北、茯神。

惊悸不安:珍珠母、磁石、龟板。

虚烦失眠:枣仁、夜交藤、柏子仁、丹深。

4、呕吐

食滞呕吐:神曲、麦芽、山楂。

暑湿呕吐:藿香、佩兰、竹沥。

痰饮呕吐清涎:桂枝、茯苓、白术、厚朴。

肝气犯胃吐酸:苏梗、黄连、吴萸。

5、眩晕

肝风上亢眩晕:天麻、钩藤、牡蛎、珍珠母、石决明。

肝肾阴虚眩晕:菊花、首乌、龟板、枸杞子、熟地。

失血眩晕:阿胶、首乌、熟地、党参。

痰浊眩晕:天麻、白蒺藜、半夏、南星。

6、黄疸

黄疸热重:茵陈、金钱草、山栀、大黄。

黄疸湿重:茯苓、猪苓、苍术、川朴。

阴黄肝脾肿大:三棱、莪术、鳖甲。

阴黄病久气虚血滞:党参、黄芪、当归、丹参。

7、出血

实热吐血:炙乌贼骨、鲜生地。

实热便血:槐花、地榆炭、荆芥炭。

实热尿血:黄柏、瞿麦、白茅根。

阴虚咳血:沙参、百合、海蛤粉。

阴虚尿血:龟板。

气虚便血:赤石脂、乌梅炭。

8、其他

不思饮食:木香、藿香。

胃阴虚不思饮食:石斛、沙参、麦冬、花粉、玉竹。

心烦口渴:茯苓、天花粉、乌梅。

虚热有汗:黄芪、地骨皮、知母。

虚热无汗:丹皮、地骨皮。

阳虚形寒肢冷:附子、肉桂。

肝风手足抽动:钩藤、石决明。

利关节:土茯苓。

下骨鲠:威灵仙。

续筋:土别,川断,骨碎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顺其性养其真的药物剂量思考二
药物组成
柴胡劫肝阴?要看剂量与配伍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 二
方药配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