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性痛经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对于很多女性朋友而言,每个月的那几天或多或少会经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花容失色,如同梦魇,痛不欲生,这就是痛经,尤以青年女性更为多见[1-5]。

痛经是指女性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症状,情况严重者还会发生剧痛昏厥,是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常见妇科疾病。临床上西医妇科学将痛经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也可以称之为功能性痛经;另一类是继发性痛经,它是由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女性痛经的发生率不断增长,女性的痛经大多为原发性痛经,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年女性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给很多青年女性的工作和生活上带来了极大困扰。

原发性痛经的西医治疗以口服西药为主,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维生素类药物、β- 受体激动药、钙离子通道阻滞药、避孕药等,但这些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和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等的不良反应较重。中医药治疗本病从辨证论治入手,以达治病求本之效,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毒副作用小,疗效佳,具有较大优势。

中医学理论认为,痛经的发生常常是由于外感六淫、情志失调、起居不慎、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失畅,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致“不荣则痛”。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本病病因虽多,但不外乎虚实两端。实者为气血运行失畅,瘀滞阻于冲任、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其中寒凝、湿热、气滞等因素均可导致此病机的变化。虚者为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导致虚证病机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目前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方面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及有效方剂,在痛经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通过剂型改革,研制出多种疗效可靠、服用方便、利于携带的冲剂、胶囊等新剂型,这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新趋势,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使用中成药治疗痛经,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分型,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中医妇科学将其主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淤阻证、气血虚弱证和肝肾亏虚证,以下将分别介绍如何根据证型合理选择使用中成药。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治疗法则:理气行滞,祛瘀止痛。

常用中成药:(1)调经丸: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凝滞,胞宫寒冷,症见少腹冷痛,喜暖喜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夹有血块等。温开水送服,1次1丸,1日2次。孕妇忌服。(2)元胡止痛片: 具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口服,1次4~6片,1日3次,或遵医嘱。对本药品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3)益母丸: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错后、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痛减,产后恶露不净。口服,1次1丸,1日2次。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4)舒尔经颗粒:具有活血疏肝,止痛调经之功效。主治痛经。症见月经将至前边觉性情急躁,胸乳胀痛或乳房有快,小腹两侧或一侧胀痛,经初行不畅,色黯或有血块。开水冲服,1次10 g,1日3次,经前3日开始至月经行后2日止。孕妇禁用。

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疗法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常用中成药:(1)温经丸:具有养血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妇女血寒,经期腹痛,腰膝无力,湿寒白带,血色暗淡,子宫虚冷。口服,1次1丸,1日2次。(2)少腹逐瘀丸:具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症见行经后错、行经小腹冷痛、经血紫暗、有血块、产后小腹疼痛喜热、拒按。温开水送服。1次1丸,1日2~3次。孕妇忌服。

湿热淤阻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常用中成药:(1)当归芍药颗粒:具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血虚、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口服。1次3 g,1日3次。经前3天开始服药,连服10天,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2)潮安胶囊: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口服。1次3~5粒,1日3次。

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和中止痛。

常用中成药:(1)妇女养血丸:补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虚血亏,受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身体虚弱,气短烦倦,午后身烧。温开水送服,1次1丸,1日2次。(2)参茸白凤丸:益气补血,调经。用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口服。1次1丸,1日1次。感冒发热者忌服。(3)八宝坤顺丸:具有养血调经功效。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腰腿酸痛,足跗浮肿。口服。1次1丸,1日2次。

肝肾亏虚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疗法则: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常用中成药:(1)安坤赞育丸: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用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症见月经量少、或淋漓不净、月经错后、神疲乏力、腰腿痠软、白带量多。口服。1次1丸,1日2次。(2)复方乌鸡口服液:补气血,益肝肾。主治妇女病:气血两虚或肝肾两虚的月经量少、后错;脾虚或肾虚带下。症见:面色白光白、五心烦热、腰酸膝软。口服,1次10 ml(1支),1日2次,月经不调者于月经干净以后服用,12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带下病者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1个月。

随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发展,各种剂型的中成药不断上市,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服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治疗痛经的中成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应用中成药治疗痛经时,必须根据痛经的程度及性质、发生的时间、部位以及患者的全身症状和身体情况,辨其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选药。如此,才能药到病除。

用中成药治疗女性痛经,对提高原发性痛经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维护女性身心健康意义重大。选择药物时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不可盲目服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同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经期避免过度劳累,还要防止受寒。如果仍不见疼痛症状缓解,则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孙玉阳,纪宏宇,陈博,等.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7,20( 1) : 144-147.

[2] 杜慧玲. 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体质、证型分布及相关性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2017.

[3] 何黎,胡远樟,温川飙.中医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6):120-124.

[4] 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

[5] 李鸿博. 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D ]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郭雷伟 湖北省中医院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临床的合理使用与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经的病因、证型及中成药使用
痛经,推荐8种常用中成药
月经病的中成药治疗赵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2017年元旦节,爱心分享女性痛经外治实用良方!
调经助孕的8个宝,王牌中成药,备孕收藏! 调经助孕...
治疗月经不调 痛经的中成药,很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