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汗,汗症,汗证临床点滴

汗是人体自身生理一种调节机制,人体在运动或其他因素下通过皮表毛孔排出的液体。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约600~700毫升水。体温调节中枢和皮肤表皮神经调控着出汗。

汗是全身体液的一部分,质、量、时间、部位都反映人体的变化,人通过比较发现异常。异常,常联想到疾病、体质,由患者的异常感觉和医生所感知的异常表现,我们把它定义为症状,有关汗的症,叫汗症。汗症表现涉及面很广。

气候、饮食、运动、情感、疾病等都可有出汗,现代医学所称的各种心脏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结核病等都常有多汗的症状。

由症状及检查数据此得出一种或几种症证,把患者第一主诉,出汗异常的反映,第一要求解决的困苦,可诊断为汗证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证又要分型,肺卫不固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邪热郁蒸证,根据这些证型分别治之,这就是我们医生看病的一个过程。

看似病人一个出汗症状,西医真还没有好办法,大多只是声东击西,由汗症想到其他病,对其他病一通检查治疗,有时还真查不出来,治不好。

中医在这方面可有优势,是另一种思路,不注重关联病,重要的是考虑气血阴阳虚实。

要辨清气血阴阳虚实,首辨阴阳,'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气阳虚一类,阴血虚一类,都是虚证,比气虚更重一点是阳虚,气、阳虚的汗液较清冷,不粘,较多,像清水一样;比阴虚更重一点是阴虚加实热实火,汗液粘热,有气味,或黄或赤染衣。

还有一类属实证,嗜食辛辣肥甘油腻,烟酒,熬夜,情感纠结,长期内热,致热体液,点燃肝木、心火,酿成湿热,热加迫汗外出为实。

虚实时间一长,变成气阴二虚,气阴二虚时间一长把小小一个汗症变得复杂,伤及脏腑。脏腑病很多就可出现汗症。汗还受靶器官和高级神经支配。

有关汗的生理,医理许多,经典、名医大家之说集点如下,供同行参考。

济生方.诸汗门》

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又况伤风、中暑、伤湿、喜怒、惊悸、房室、虚劳、历节、肠痈、痰饮、产褥等病,皆能致之。


《医学正传.汗证》

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实而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濈濈然出,动则为盛,属阳虚,胃气之与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
《医宗必读.汗》

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在外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五节 自汗、盗汗
自汗、盗汗-PPT课件
阴虚自汗、阳虚盗汗临证浅析
自汗,盗汗方
观汗知病
多汗证中医治疗(雨汗停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