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书为乐:宋代欧阳修、苏东坡、米芾另类书法审美观

欧阳修“学书为乐”说与整个宋代文人追求自娱自乐的文化思潮可谓同声相应,先后相随。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中的“人生一乐”说,原是记录宋代诗人苏舜钦之言,欧阳修又加以发挥。

欧阳修

苏轼在《石苍舒醉墨堂》诗中,也转述石苍舒之语云:“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至乐”、“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篇名,“至乐”又与欧阳修《学书静中至乐说》一文相关。

苏轼-寒食诗帖

欧阳修咏“醉翁亭”,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句;石苍舒建“醉墨堂”,得“如饮美酒销百忧”之乐;而苏轼的诗又通过巧妙的用典、譬喻,把宋人所感到的翰墨之至乐描述得情趣横生。

苏轼《记与君谟论书》还说:“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米芾《书史》更是痛快淋漓地写道:“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米芾书法

米芾把书艺创作当作不问工拙的一种“游戏”,一种与绘画“墨戏”相同的“游戏”,通过挥毫泼墨,宣泄情感,以求得一种自我满足。米芾的“墨戏”说,要比席勒的“游戏说”早700年左右。

苏舜钦画像《苏舜钦集》

由上述可知,苏舜钦、欧阳修、蔡襄、苏轼、石苍舒、米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书为乐”的思想,它们汇成一种时代风尚,而欧阳修的理论,正是这种美学风尚的代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四大家都有谁?苏轼成就最高
宋代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蔡襄 行书《安道帖》
儒雅有致:蔡襄书法《持书帖》高清赏析
(原创)后人对宋代书法四大家喜好排列
浅析:宋四家中谁最得魏晋真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