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传统笔墨问题为何争讼不断?

中国画的笔墨问题历来争讼不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精神为体,笔墨技巧为用。从这个观念出发,笔墨没有独立自足性,是精神、境界为笔墨提供了精神基础。

也就是说,中国画的笔墨所具有的文化根源断然不能忽视,用传统的笔墨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借古开今,不仅有着诸多成功的历史经验,也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值得选择的道路。

毕宝祥国画山水艺术作品:武夷山

审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有变者,有不变者。不变者是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文心文脉;变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所拥有的时代精神和新的认识。

立足文心以及核心问题上的独特见识,无疑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并不断发展自身的核心文化要素。师法古人而不拘泥、顺应时代而重传承,方能实现“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深度统一,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有序传承与借古开今的自觉自律,从而推动中国画不断向前发展。

李明心国画山水艺术作品:秋霞孤帆图(局部)

空间观念和笔墨问题同样是中国画的本质要素。“以大观小”是中国式的独特的空间思维智慧,由《周易》而来的这种“观”的思维方式,是中国画特有的“游观”智慧的体现。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

传统山水时空是用笔墨组合的、主观化的时空,但笔墨的提炼和主观化的表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容易模式化。

这种时空的虚拟性和模式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画从现实时空中吸纳、丰富艺术形象的种种通途,中国画在向现代的转型中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刘朴山水艺术作品:后山欲雨

中国山水画博大精深,传统笔墨并不仅仅是斧劈皴、披麻皴等表面的各种笔墨形式,也是千年文化意识、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

古人有很多精彩而又深刻的好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对古人笔墨技法学习和借鉴,是要让中国画的笔墨意识、笔墨精神深入骨髓。

画家对艺术要有自己的理解,任其笔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实在法无定法中自有法在。通过对自然的体察、对传统的学习,提高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就会逐渐懂得什么正格?什么是偏门?什么样的精神内涵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崇尚的大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基本知识
翰墨薪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兴堂
《田应福山水画集序》
实力派画家崔强花鸟画作品欣赏!
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画家曾靖国画葡萄紫藤梅花牡丹写意花鸟画|艺术
中国画的笔墨是不可以分开的#国画 #艺术 #抖出我的艺术 #传统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