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坡书画真性情
书画真性情
(2012-11-07 15:24:28)
标签:苏轼知州文同寒食帖竹子分类:人文
苏东坡不光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难得,有很多人去要,当时有一位武官想收藏苏轼的书法作品,但他不认识苏轼,他就找了另一位文官韩宗儒,韩宗儒跟东坡是世交,这个武官就找到韩宗儒,要用羊肉换东坡的书法,唐宋时代,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羊肉,韩宗儒就给苏轼写信,苏轼每回一封信韩宗儒就得到好多羊肉,后来这个事让黄庭坚知道了就告诉了苏轼,苏轼对这样的事并不放在心上,但是韩宗儒还是写信,有几天苏轼比较忙,就没来的及回信,于是韩宗儒就派仆人去找苏轼,苏轼饱蘸浓墨,正要写信,忽然想起黄庭坚的话,就对仆人说,你回去吧,本官今天不杀羊了。
苏轼写字是很随意的,兴之所至,下笔就书,他的书法展现的是真性情。苏轼的书法作品有很多精品,比如《前赤壁赋》,其中最出名的是《寒食帖》。《寒食帖》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黄州的第三年写的两首寒食诗,这两首诗在苏轼的诗作中不算名气特别大,但他写下来之后,诗因书法而出名,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就是《寒食帖》。笔锋所到之处,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完全由自己的性情而来,不拘章法,错落有致,既在法度之中,又在法度之外。黄庭坚对《寒食帖》的评价也非常的高。
苏轼的绘画也有特点,擅长竹子、枯木和怪石,他有一幅《枯木怪石图》,他的绘画主要表达个人情感,不遵循章法,他的画整体是豪放的,传递的是一种气息,重点展现的是他内心的章法。
苏轼关于绘画有独到的见解,他的画不是第一流的,但是他对于画的见解却是一流的,他认为,绘画首先要写真,要传神,要有整体感,要成竹在胸。
苏轼画竹子是跟他的表兄文同学的,文同擅长画竹子,是职业画家,他的作品今天在故宫里还能看到,文同做过湖州知州,所以他被称为“文湖州竹派”,成竹在胸这个成语就是苏轼从他表哥画竹子这件事情上得来的,苏轼后来有一篇文章专门回忆文同,他说文同画竹子画的太好了,很多士大夫文人都请他画竹子,文同很清高,不愿意画,就说去徐州找苏轼画,我的画法都让苏轼继承了,你们都去找他吧。在给苏轼的信里边,文同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苏轼给他回信,说你要画这么长的竹子那得二百五十匹绢,你看来不是像画竹子,是想要这些绢。文同说我那能画那么长的竹子,我要有这些绢我就衣食无忧,告老还乡了。苏轼给他写信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当时文同在洋州(今陕西洋县)做知州,洋州有一个山谷,叫筼筜(YUN DANG)谷,里头有很多竹子,他经常去那里玩,烧竹笋吃。苏轼知道以后就给他写了一首诗《筼筜谷》,诗云: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箨龙”就是对竹笋一种雅致的称呼,收到这首诗的时候,文同正在和他的夫人烧竹笋,看到苏轼写的信,他把嘴里的饭就喷到了这封信上,笑了起来。苏轼在这篇怀念文同的文章里说,文同会画竹子,我看他的竹子是成竹在胸,只有成竹在胸,才能把竹子画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5  书画真性情
艺术大片:伟大啊,这根笑了千年的竹子
【转】口无遮拦、爱民如子却丢官的郑板桥
历代名家论苏轼书画文献(一)
这俩表兄弟是湖州竹派的始祖!看看他们画的竹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