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踏飞燕”:铜奔马踏错四十多年的燕子


(摘要)'马踏飞燕'是国内最著名的文物之一,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形象被定位中国旅游的标志而蜚声中外。那么,“马踏飞燕”踏的是不是燕子呢?

马踏飞“燕”

Content

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是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这座墓穴的主人是东汉时期镇守“塞上江南”张掖的一名姓张长官和他的太太的。这座墓穴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陪葬品两百余件。铸造极为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佣多达99件。


而在陪葬马仪仗队的最前列,就是这匹铜奔马,它微微地偏向一侧的头高昂着,前面头顶的鬃毛和后面的马尾一致向后方飘飞,浑圆的躯体呈流线型,四肢动感强烈,三蹄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俗称飞燕),全身的着力点都集中在飞行的龙雀背上,形成了一种极富感染力腾飞之势。这一艺术形象不仅构思奇特、造型优美,而且完全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完美地塑造了运动速度与整体平衡相统一的行空天马与飞雀。马踏飞燕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使之蕴含着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堪称青铜艺术的极品,充分表现了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铸造技艺。

铜奔马刚刚出土后并没引起重视,直到1971年,郭沫若随同柬埔寨亲王一行拜访兰州。偶然看到这匹铜奔马,当即大为赞叹,突然联想到李白诗句《天马歌》中的一句“回头笑紫燕”,就把铜奔马命名为“马踏飞燕”。随后经过许多名家赞赏后,铜奔马的声名也越来越大。


而“马踏飞燕”踏的“飞鸟”居然无人考究。后来经过鸟类专家考证,认为这只鸟类并非燕子,而应该是“游隼”。游隼自古就被人们熟知,它最为常见、飞行又快、体型也最符合“马踏飞燕”标准。因此应该改为“马超龙雀”或“马踏龙雀”。

尽管最后被确定的正名为“马超龙雀”,但是“马踏飞燕”的名字却更加富有亲切感和浪漫气息。因此“马踏飞燕”这一名字在民间沿用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踏飞燕”应叫“马超龙雀”
文物 | 中国永久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文物(三十七)——铜奔马
每日鉴赏|铜奔马(汉)
天马[七绝]
收藏殿堂 | 浅聊战汉青铜器杰出的艺术造形——马踏飞燕
铜奔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