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8、茶禅相通是一味
茶禅相通是一味(2010-08-23 10:56:02)
转载
_闻香茶人_新浪博客

关于茶和佛教的关系有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说是印度佛教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播佛教,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行苦练,常常被睡魔困扰,难免要打瞌睡。有一次,一气之下,达摩把眼皮割了下来掷在地上,这时奇迹出现了,眼皮落地竟然长出一棵树来,众弟子惊奇之余,摘下一些树叶煎尝,顿时精神百倍,睡意全消,眼皮再也不打架了,据说,这就是

中国茶道与佛教禅宗的有很深的渊缘关系,有茶禅一味之说。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繁育,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体系。唐代中期,佛教发生一次改革,出现一个宗派,即禅宗。是从印度的禅那这个词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思想修静虑,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如佛教中所说的参禅打坐之类。

第一次将联在一起的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录》,书中说:南人好茶北京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向仿效,遂成风俗,说的是僧人坐禅不能睡觉,也不能按时吃饭,但可以饮茶,因茶能提神,有助于坐禅修行,因而与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茶对于坐禅的这种作用,古人常以单道开坐禅饮茶苏作为例证:东晋时昭德寺僧人单道开,坐禅修禅,昼夜不卧,寒暑不畏,诵经40余万言,曾辟谷七年,但他离不开茶,为战胜睡魔和饥饿,他就饮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制的饮料。传说,单道开活了一百多岁才死去。

佛门多佳茶,也把茶与禅联系在一起。唐代湖州的山桑寺、儒师寺;凤亭山的飞云寺、曲水寺;钱塘的天竺寺、灵隐寺;临安的径山寺都出产名茶。天下 佛门名茶还有很多,如普陀寺的佛茶、惠明寺的惠明茶、感通寺的感通茶,西湖龙井寺的龙井茶,特别是我国佛教祖庭天台山的云雾茶等,都使禅与茶密不可分。

同时,佛教禅宗也创造了中国茶道的精神意境。茶禅一味说的就是禅宗精神与茶道相通。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有即无,教人心胸豁达,摒除私欲,而茶能使人心静,不烦不乱,节利私欲,也相互适应。所以,僧人不仅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使坐禅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禅宗在茶中也溶进了清静思想,力图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得到精神的开释。禅宗还主张顿悟大觉大悟,这些与茶道十分一致,在饮茶中更易作到。饮茶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理和茶道自然结合到了一起。

唐代末年,百丈山和尚怀海,采用大小乘戒律,创立了禅律,后人称为百丈清规,使中国茶道更成为禅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茶一味悟佛境
“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禅茶:僧人与茶佛气自生
茶趣之茶与佛教
爱茶者说(四章)
河南登封少林寺(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