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圆泸定桥

朱义海

 

戊戌年正月初,一家人没有去走亲访友。由我决定到四川省泸定县城去瞻仰红军长征途中22位革命勇士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儿子开车从他工作的石棉县城出发,沿着大渡河岸的公路逆水而上。

一路自南向北朝着目的地泸定县城而去,途中景象是我们的车在路上跑,人在山中游。百余公里的公路一半路程是进隧道过大桥,留下的印象是隧道接着大桥,大桥连着隧道。我用手机不完全地记下了大渡河上姿态各异的一些桥名,大渡河大桥、王家沟大桥、两叉河大桥、得妥大桥、花石包大桥、奎武大桥、安家沟大桥、长沙坝大桥、扯索坝大桥、康巴大桥、城南大桥、海螺沟大桥、洛进沟大桥、泸定大桥。还有桥因车太快,没有记下名子。至于穿过的隧道更没有记下名子。

最记得是泸定县城大渡河上那“一桥飞架东西”的泸定桥。因为是专门去瞻仰22位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立下伟大壮举,可以说是我为圆几十年的一个梦而去的。五十年前,在小学课本里就读了《飞夺泸定桥》一课。那时,语老师生动而形象地讲述红军勇士个个犹如神兵天将,飞奔而来消灭了重兵把守大桥的敌人,一举夺下泸定桥,让红军大部顺利通过泸定桥,惊人的伟大壮举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里,从那时起,就梦想有朝一日必须到泸定桥去看一看,瞻仰红军勇士们伟大而惊人的举动!

后来上初中,读了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那“大渡桥横铁素寒”的真情实况,更激励我必须去圆梦。四十多年,心中的夙愿没法实现,而今天终于实现了!

泸定县县城是个晶莹通透、精致亮丽的小县城。我们到县城后,老伴、孙女和我在儿子、儿媳妇的引导下,先到城南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用三个多小时按顺序仔仔细细观览了红军在长征中一件件革命史迹。儿子用照相机,我用手机拍了一百多张照片。照片有红军领导人研究战术的塑像、办公桌、凳子、椅子、文件,布告、印章、马灯;有红军长征中用过的枪炮子弹、步、手枪;有红军穿过的衣服、草鞋、打草鞋的耙子、蓑衣;有背、挑粮食的背篓、打杵、扁担、布袋;有生活用的锅、盆、碗、筷、瓢;还有泸定桥上铁链的扣子;有伟人、书法家关于红军长征的诗词、书画。

中午时分,我们一家在县城南大渡河桥头的一家餐馆里简单用餐后,午后一点走到城北大渡河东泸定桥的另一端桥头,准备从桥东头到桥西头去。桥东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泸定桥”名三个繁体大字,立有御碑在两边桥头上。随即,儿子拿着我与她母亲的身份证到售票处买了票,因为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可凭身份证票价减去一半的优惠。

大渡河自北向南,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河水湍急,绿水白浪,滚滚向前。泸定桥在大渡河上是建造最早、最长的桥梁,长101.67,宽2.7,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桥体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并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铁索作大桥的底链,上面全是铺设的厚木板作为桥面,一边二根,共四根铁索作为大桥两侧的扶手,共用了12164个铁环相扣紧连,支撑着桥身,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为清朝康熙44(公元1705)动工兴建,康熙45(公元1706)竣工。人踏上整个大桥的桥面就犹如在水上泛起的轻舟,起伏荡漾,若要向桥下望,河水翻滚,白浪涛涛,眼眩目晕,不免心里发怵,难于站立。

我完全是壮着胆子,眼晴一直向着前方,不敢向下看,更没有去关心、照护老伴,在桥身无限晃晃荡荡中从东头走到了西头。七岁的孙女瑀涵完全不敢上桥,她妈妈抱着她过桥仍是哭着喊怕,勉勉强强从东头走到了西头。此刻,害怕的情境使我想到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时那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拿掉了,勇士们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在还击中攀爬9根铁索冲过去的,而我们在铺有木板,安全设施极好的条件下还感到害怕极了,想一想红军长征中是多么地艰难和艰辛。

沪定桥西岸有噶达庙。相传修桥时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好多方法都没成功。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劳累过度不幸死去。后来,当地人修建起庙以纪念修桥的噶达英雄。

传说终是传说。据说当时能工巧匠们在修建泸定桥时,共商牵链渡江,最后采用索渡原理,用粗竹索系于两岸,在每根竹索上穿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才拉到了对岸。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巨大智慧和聪明才干。

下午4点,夕阳西下,我们坐乘儿媳妇开的车,沿大渡河右岸边的公路顺水而下,回到了石棉县城。我心里一直很激动,与儿子说:“我们都是党员,看共产党是多么英明、伟大。从建党以来,创造了无数了不起的伟大壮举,红军长征是在革命最为关键的时刻,用大智大勇走出的一条胜利之路。”心中不断体会着“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深刻意义,不断回味着“苦不苦,想一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一看革命老前辈”经典名言的真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渡河铁索桥
西藏旅行日记之二奔向泸定桥
古代没起重机,古人是如何把40吨铁索搭建在大渡河上,建成泸定桥的?
铁索桥
泸定桥导游词
踏访泸定桥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