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难攻破的雄关要塞 仅失守三次 被誉“道家之源”却少有人知
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的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地处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关隘设在狭长险峻的山脉之间,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人行其中,如入函中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因这里北有吕梁山,南有伏牛山和秦岭,一旦被攻破,就可以长驱直入,秦国将无线可守,于是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内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历史上,战国七雄中的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没有一次成功,皆因函谷关的阻挡。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带领齐韩魏三国联军,一路打到函谷关下。秦国因主力在外,久拖不战,双方战事绵延三年,函谷关终被攻破,秦国只得割地求和,这也是战国时期函谷关唯一的一次失守。
公元前241年,六国合纵伐秦,秦国凭借函谷关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血流漂橹”。这一战之后,六国再无力合纵。而秦国经过世代积累,由一个边陲小国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逐一征伐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然而仅十余年之后,战火便又重新点燃。公元前208年,起义军将领周文统领百万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形同虚设的函谷关。一年后,刘邦领军绕道武关进入关中,逼降末代秦王子婴。几个月后,项羽统领大军最后一次攻破函谷关。
函谷关不仅是连通陕、豫的军事重地,还是古代中原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古往今来,这里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等大量历史故事和传说,包括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历史名人在此吟诗作赋多达100余篇。
在函谷关的众多历史故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老子在此留下《道德经》。老子,名李耳,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衰败,打算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尹喜善观天象,他看到有一团紫气自东方飘来,便在关前迎候老子,行以师礼,恳求老子为其著书。
老子于是在此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然后就骑着青牛出关了。后来这部蕴涵丰富的著作被道教奉为经典,对后世影响很大,而这个故事也是成语“紫气东来”典故的来历。
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在函谷关东城门右侧、老子著经的地方修建了太初宫,千百年来,道观香火一直长盛不衰,吸引着众多海内外道教人士前来朝圣祭祖,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函谷关读历史和思想
函谷关下寻老子
远足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千古雄关—函谷关
河南灵宝,中国历史上最早雄关要塞,有距今2500年的传世之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