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从天府来:山东莱州的四川移民

导语:在胶东半岛上,不仅广泛流传着云南和小云南的移民历史记忆,也有部分地区宣称祖先来自四川,是四川移民的后裔,四川移民后裔集中分布于莱州(旧称掖县),本文就以莱州为例初步探讨一下四川移民的来历。

1.掖县当地的建村史和族谱记载

在掖县1000多个村庄中,建村时间在明代之前的寥寥无几,大多数村落是明代及其以后所建。据调查统计,掖县境内村庄明代以前所建立者有64个,明代立村者为805个,清代立村183个。这似乎可以证明掖县大部分居民是在明代时迁来的。我们再从当地的族谱来探究四川移民的历史记忆。

现代莱州市地图

该县的虎头崖镇大刘家村的《刘氏族谱》记载:“余家自明初由蜀迁莱,居掖县城西之大刘家瞳。”始祖则是从成都迁居掖县。县内望族宿氏祖先宿善甫自称来自“四川嘉定州夹江县人,国初(明初)迁于东莱郡掖县。”掖县东南隅翟氏家族在民国二十五年编修的《东莱翟氏族谱》写道:“余家本四川成都府成都县人也,于大明洪武二年奉旨迁于莱之掖邑。”西关宋氏家族的《宋氏家谱》记载:“先世居四川,明洪武二年徙居莱州府城西关,隶属西原社二甲。”

西杜家杜氏家族根据乾隆四十三年编修的《重修杜氏族谱序》记载:“掖之有杜也,自有明始。洪武初,吾始祖思成公自蜀迁莱。”杜氏家族在咸丰四年《续修族谱序》中记载:“余杜氏,洪武二年肇迁于掖。”下埠程氏家族据民国五年《东莱程氏族谱》记载,“世传原籍河南”,“南宋之季避乱于蜀”,“明洪武二年...由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硾臼程家东迁山东莱郡,卜居于城西十八里处。”东南隅林氏家族据《东莱林氏支谱》载:“东莱林氏,原籍四川成都府成都县西门里槐树底下,明永乐中,一世祖讳山奉旨迁来,遂为掖人。”柳林头程氏家族据道光十九年编修的《程氏家谱》记载:“我祖宗海于大明之初永乐时奉旨自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硾臼迁于莱郡掖北,卜居柳林头。”类似的家谱记载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移民

纵观以上族谱,可以发现几个特点,第一是这些族谱一般记载祖先来自四川成都,最常见的地点是成都铁硾臼,还有与山西洪洞、小云南相似的大槐树底下,其他族谱记载有来自奉节、德阳、酆都、绵竹、夹江等县。第二迁移的时间绝大部分在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其中洪武二年最为普遍

2.关于四川移民记载的几点困惑

这样大规模的迁徙,在明朝的官方史书上与小云南、洪洞移民一样,仍然没有任何记载。说明明朝官方并没有组织过这样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而根据族谱记载的自发移民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四川离山东胶东半岛的距离十分遥远,即使四川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饥荒和疫病,百姓长途跋涉逃往胶东半岛也几乎不可能。

在元末明初,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特别是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对四川百姓的屠杀,导致四川人口数量大大减少,一直到元朝末年都没有恢复元气,加之元末朱元璋与明玉珍的战争,本身已经没有多少人口的四川也不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向外移民的迁徙潮。

明清莱州府范围

再看这些族谱的记载,很多族谱记载家族迁移的时间是在洪武二年,但是四川被平定的时间是在洪武四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奉旨迁往胶东半岛呢。此外在莱州当地,也有部分族谱记载本身就是胶东当地土著,早在宋元时期已经是当地的望族了,如当地的于氏家族的族谱记载早在元代时“东齐于氏皆斥山望也”。武官刘氏在族谱中也记载道“来之远矣,自唐及宋号为望族”。在宣称祖先来自四川的族谱中,同样也发现了很多诸如“盖闻”“尝闻”等一系列表示不确定的语气词。

与小云南移民记忆类似,如今山东莱州地区的姓氏结构也与四川姓氏结构明显不同,当地的一些常见的姓氏如于、曲、姜在四川地区非常罕见,而四川地区一些常见的姓氏如陈、黄、周、罗等姓氏在莱州排名靠后。其次四川所使用的的西南官话与莱州的方言胶辽官话也显著不同,这也说明莱州四川移民后裔比例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族谱的附会

3.军户卫所的影响

明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建立了卫所制度。这种制度的显著特点就是军户世袭,军人可以携带家眷一起生活,平时屯田,战时打仗,寓兵于农,耕战结合。

明代卫所

胶东半岛处于海防前线,明代倭寇四处侵扰我国沿海,明朝为了平定倭寇,加强海防,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建立了大量卫所,其中莱州就设立了莱州卫。掖县作为莱州府的府治所在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在莱州卫下面设立了五个千户所。为了充实沿海卫所,明政府从云南、四川等地的卫所抽调了大量军人到胶东半岛上的卫所。这些军人被允许携家带口,政府给他们分有一定的田地和耕牛,由于军户是世袭的,所以这些军户也不能够随意离开卫所驻地。因此这些军户渐渐成为当地的常驻居民,只不过这些从云南、四川抽调而来的卫所军人,并不一定是云南、四川当地人,他们更多的是来自山东周边省份,如安徽、江苏、河南等省

4.蓑翁说

与胶东半岛上的小云南移民记忆相类似,莱州大部分氏族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和来自周边省份的卫所军户后代。因为年代久远,军户后裔并不清楚祖先来自何处,只记得从云南、四川等地的卫所迁来,因此流传祖先来自四川的移民记忆。但为何当地的很多土著也争相附会,笔者认为一方面与军户在当地的社会地位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明代中后期大批土著居民渡过渤海海峡,向辽东移民,造成当地军户比例上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祭祖时挂家谱轴子
说说莱州的来历
胶东姓氏:平度和莱州境内有不少姓“綦”的人
如今的莱州人当中,有一大半是四川移民的后代?
山东人的六省移民的后代
千年古县--莱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