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揭秘,揭开美索不达米亚神秘面纱

一座山丘,因为一位西班牙犹太教士的游记,吸引了大量考察队的目光。这座山丘在哪儿?这些人为什么来?山丘的下面有什么?谁也想不到,这座山丘之下,竟会是足以轰动欧洲的亚述古城……

1160年,一位名叫本杰明的西班牙犹太教士在摩苏尔旅行时,看到一个个巨大的山丘耸立在城市的对面,他将这一宏大而壮观的景象写在了游记之中。当然,他那时并不知道,这就是亚述古城的遗迹。

当时还没有旅游的概念,人们了解异国他乡,途径之一就是阅读游记。本杰明的游记被意大利人彼特罗·代拉·瓦勒看到,他饶有兴味地亲临此地之后,认为本杰明所言的山丘,实际上就是古巴比伦国的遗址。当然,他还有另外的收获:三种不同类型的楔形符号组成的铭文砖。他随手将砖块带回了欧洲,那时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砖块上刻画的是两河流域文明中诞生的人类文字。

楔形铭文砖的发现,引来欧洲各界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些文字代表着什么?其中,好奇心甚强的丹麦国王,为此特意派出了一支考察队,前往该地区收集和发掘这些神秘砖块。队长卡斯腾·尼布尔在古波斯首都遗址——波斯波里斯,看到了这些楔形文字石刻铭文,他并没有将这些砖挖下来装箱,而是将此描绘成图稿带回丹麦。此后,各国纷纷派出考察队,陆续来到两河流域、勘察尼尼微和巴比伦等废墟,但他们当时的考古仅在于收集文物,以及摹绘铭文。

这么多人来到山丘前面,究竟是为什么?勘察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这就是法国驻摩苏尔领事保罗·埃米勒·鲍塔,纯粹是好奇心作怪,他想弄个明白。于是,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他雇佣了当地近百人,手拿铁锹开始了荒地寻宝,随着挖掘的进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在一片山丘之下,发现了一座宏伟的王宫!

轰动欧洲的两河流域文明,这个被世人遗忘,被认为只是传说中才有的早已'死亡'的文明,从此,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发现早已'死亡'的文明

保罗·埃米勒·鲍塔的发现,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座亚述古城。他们发现,这个如同荒漠一样的地方,其地面下不为人知之处,竟然存在着足以和埃及、希腊相媲美的古代艺术品。欧洲猜测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只是之前从未面世,被世界所遗忘。于是,越来越多的猎奇者和探宝者,自1843年开始,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挖掘现场。事实上,还不能称之为考古研究,这些来自欧洲各国的考察队,雇佣当地的工人专注于挖掘废墟下的石像、浮雕板等艺术品,还有上面有神秘文字的石铭和泥板文书。幸好有这些值钱的东西,不然一锹下去,土崩沙飞,再有价值的文物也化为乌有。可以想见,如果泥砖建筑、破损的陶器被工人手中的铁锹挖起,扔在一边,那么这些文物将毁于一旦,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震惊世界的两河流域文明了。

在这场如火如荼的考古发掘中,还要感谢一位名叫亨瑞·罗林森的英国军官,他在1835年至1851年期间,陆续发表了楔形文字的音读和译文,以及246符号的音节值和语义。借助于此,人们基本上读懂了楔形文字。

在罗林森痴迷于破译的同时,大批带有铭文的雕像、浮雕和泥板文书,从两河流域进入欧洲各大博物馆,但人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上面的楔形文字到底讲述了什么。罗林森的发现,让博物馆的学者们大喜过望。但科学毕竟是严谨的,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为了证明楔形文字的释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将一篇天书般的楔形铭文拿出来,给4位当时享有盛名的研究学者邮寄过去。除兴克斯、奥波尔和塔勒博特之外,第4位就是罗林森。

当然,这是一次考验。不久之后,四个人的译文被送回到学会手中,并当场开封检验,所有人看完之后都兴奋地大喊大叫:四个人的译文基本是一致的。对照比读的结果,亚述王国的历史出现在他们眼前。在此以后,亚述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渐渐得开始在国际学术界正式建立起来了。

真正让世人惊叹的发现,来自于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他从1845年开始,一直在尼姆鲁德忙碌,并且在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宫殿里,发现了两尊狮身人面像。

随后,莱亚德将狮身人面像和宫殿墙壁上的浅浮雕小心地装在箱子里,搬上车,运往底格里斯河。在河边搬上一种依靠充气的山羊皮支撑的木筏子,把这些文物送往欧洲。直至现在,我们仍然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在看到狮身人面像后的震撼,欧洲为此疯狂了。

从此,人们开始意识到可能有更多的文物埋藏地下,更多的人前往两河流域,尤其是伊拉克及邻接国家的古代遗址中发掘,这些文物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欧洲。而当地的居民也意识到有利可图,开始脱离欧洲人的控制,大批盗挖古代遗址,并将挖到的文物卖给私人收藏者,以及欧、美、日各国博物馆。

那真是一个混乱的年代,那时的考古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野蛮的盗采和破坏。事实上,不仅发生在伊拉克,同一时期,在遥远的东方古国,一些外国考古者来到中国敦煌,仅用少量的钱,就从王道士手中获得了大量的敦煌文物。两河流域的神秘。

系统的科学考古,发生在20世纪初。当时的德国考古队由罗伯特·考德咸和瓦勒持·安德雷领衔,分别在巴比伦(1897-1917年)和阿舒尔(1903-1914年)的遗址主持了长期细致的发掘工作。德国考古队第一次采用按地层、按区域、有各种出土记录的发掘技术,在古遗址复原、地层次序和文物定期等各方面获得极大成功。也就是从这一时刻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两河流域文明的价值,不仅是各种精美文物,那些看似卖不了几个钱的破砖头,可能有同样的价值。由此,野蛮发掘逐渐消失,寻宝者也开始学习德国考古队的方法,那些铁锹飞舞、尘土飞扬、城砖四散的场景,被科学的考古方式替代。

联合考古队,也在此时期开始大量涌现。1922年,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队,联合组成考古队进入伊拉克,并在遗址上发现了苏美尔古城乌尔。他们的发现蔚为壮观:包括各种精美的金银艺术品,并且还有大量的人殉和家畜车驴殉。不过,比起后来其他考古队的发现,这些文物不算得什么。来自德国的考古学家海因瑞希,发掘了两河流域早期国家的中心乌鲁克,出土了楔形文字的原型和源头——古朴图画文字的泥板和石板。没有文字,何来文明的辉煌?这一发现也进一步确立了两河流域文明诞生的基础。

随着英、法、美、德各国考古队不断涌入两河流域遗址,早已经被遗忘的城市文明:古城马瑞、奴朱、伊辛、尼普尔、尼姆鲁德等等不断被发现。这些古城遗址,渐渐地将这些散落文明的特征,一点点如拼图拼接,最终呈现出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从此,和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以及古中国并列,一起被称之为世界五大古代文明。

伊拉克,这个古老的国家,历史曾诞生了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当各个国家的考古队在遗址上进行挖掘工作之时,伊拉克直至独立之后,才开始设立博物馆收集文物,并且,立即派出了考古队。于是,两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埃利都、古巴比伦城市哈马勒等遗址呈现在世人眼前。

但相对于伊拉克本国的考古工作,事实上两河流域的考古挖掘工作,仍然由欧洲诸国主导。也因此,大量的文物出现在伊拉克之外的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等。对于伊拉克而言,本国的文物在其他国家博物馆出现,想要研究还要去往他国。此情此景,万千无奈之外,更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情。这种心痛,中国人也曾经经历,因此,也就格外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第五大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掘过程
亚述光芒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博物馆藏品“复活”两河文明
苏美尔人之谜
【看地图说古国】007 叙利亚古国:埃勃拉
不可不知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