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交流】详谈单粒子在双缝实验中的自我干涉(附演示视频)

【交流】详谈单粒子在双缝实验中的自我干涉(附演示视频)

作者: zhaoshenxx (站内联系TA)    发布: 2011-03-03
杨氏双缝实验自来就是人类探求物质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一个重要窗口,每次改进都曾带给人启迪和欣喜的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实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神奇,尤其是后来单个发射电子通过双缝的实验,其结果更是令人乍舌!粒子居然是自己和自己干涉的!
这几天看到一些我们论坛的朋友的争论(不乏一些名宿),觉得大家对这个实验细节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这个实验在世界比较高端的实验室,每天都可以重复的进行的,只是在中国好像还不太容易做。以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过程的模拟视频,其中实验过程都是从真实实验中抽象出来的,其中传统双峰实验的过程相信大家都了解了,主要看单个电子干涉的那部分,出自影片《兔子洞里到底是什么》,希望大家看看,先有个感性的认识。
//v.youku.com/v_show/id_XNDI2MTc4MzY=.html
接下来笔者会对其中的一些细节逐一解释,预计分这几个方面:
1发射单粒子的光源以及双缝,在实际中存在与否,是什么样子;
2单粒子从发射到双缝再到屏上的细节;
3关于观察者的观察竟然影响离子运动,以及影响条纹出现的解读;
笔者会尽可能知无不言,但是见识可能还是比较浅薄的,希望大家多交流,多指教。
1实验的实现:
让一个一个粒子通过双缝的实验已经做出来,不单单电子/光子/还有中子等,这些粒子一个个通过双缝的实验称为"积累",因为干涉条纹是在一段时间后显现的,实验物理学家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这一点。
最早实现单个发射的是电子,下面这个实验是近期的,hitachi2002做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其中的电子发射源不难实现,但是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的波长仅为1点几A,所以双缝选择还是比较不易的,是通过一些晶体的层间距实现的。将实验特点总结如下:
1,肉眼可以看到:屏幕一次只能收到一个电子 。
2,发射源与屏幕距离1米,电子速度是12000公里/秒,可以说电子发出到接收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两个电子同时通过双缝,那么即使电子速度有细微差异,到达屏幕时间稍有差别,我们是绝对看不出来的。换言之,我们应该可以同时看到两个电子落到屏幕上。
3,屏幕上有干涉条纹。
这里有个重点要强调,所谓单个电子的发射是以屏的接收为依据的,即无论每次发射能否保证仅发射一个电子,但是在发射间隔时间内,保证最多屏上只能接收到一个电子(或者收不到),这样就保证了通过双缝的电子都是单独通过双缝的(否则发射间隔内,会在屏上有多于一个电子的能量被检测)。
A.zeilingger等人实现了中子干涉图像的积累,殿村等人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电子干涉图像的积累,这里就不详述了。后来feynman进一步分析,如果用光照一下某一个狭缝以便判断电子是否从这个狭缝经过,则干涉条纹就不会产生,也就是光子窥探,视频中那个长长睫毛的眼睛。有关这方面内容暂时留到在后面讨论。
而单个发射光子的双缝实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Aspect研究组实现。试验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方法是通过激光双光子共振激发Ca原子束,再配和一系列检测“光的统计性质”的仪器,确保干涉装置同时只存在一个光子。当然实验也验证了一个光子自己和自己的干涉现象。
2实验中的细节:
首先有一点我们是要清楚的,可控光源发出的光都是一束,而非一条固定的直线,在我们发射多个粒子的时候是一束,单个发射时也是一束(而非这一束中确定的一条直线)。这一束光线必有一个自由范围的(指角度),它必将覆盖两个狭缝,这个是整个实验的前提。举个例子即使我们用激光,出现的也不是完全平行的光,都是渐开的(虽然很不明显),当到达双缝所在平面时,它扩张的面积已经非常大,而我们知道双缝的大小和距离都是根据粒子波长定的,我们选择的粒子(电子等)的波长都那么小,这个覆盖是很容易达到的。于是这个粒子就有可能从双缝中的任意一条飞过,亦或是撞到双缝所在的壁上没有通过(事实上这种可能更大),就每次发射的粒子来讲,可能到不了最后的屏上,但只要通过的都会被积累,时间久了,就出现了干涉条纹。
     强调一点,单个粒子之所以有通过“双缝”的可能,来源于粒子源的特性,即在粒子发射的刹那,光子被赋予了向的不确定性。
     这里最难理解的还是光源发出的单个粒子的光线(姑且称之为光线),在发射后到缝所在平面这段时间方向居然还是一个范围而非确定的向(直到你企图对它的轨迹进行观测),即在传播中保持着初始时的向不确定性,这并不与“光的直线传播”矛盾,因为在每个可能向上光还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我们对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验证也和这种假设毫无矛盾,这其实是对“光的直线传播”说法的扩展,即“光可以沿不只一条直线传播”。
     至此笔者只是在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和常规分析,因为笔者的初衷以这个实验过程为依据,来开启量子力学的学习,为了符合更多新朋友的认知顺序,暂时不引入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对实验细节进行分析解释。(对于熟知量子力学只是得读者可能显得啰嗦了)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句话的理解:“光子既有可能通过缝P1又有可能通过缝P2”,这句话大家应该都能接受,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句话到底是表示“光子同时通过了P1和P2”还是“在那一瞬间只通过了P1、P2之一”?作为波似乎通过波面上的“P1和P2”更合理,可作为粒子似乎通过“之一”更合理。但此时我们只有一个光子,这一个实体如何再分?似乎“之一”的解释更适合,可是屏上的结果却是“P1和P2”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似乎有点矛盾!(知道波粒二象性的朋友可能会说这是粒子波粒二象性啊,但要知道这只是你给这一奇怪现象冠了一个名字,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现象引发的矛盾)下面我们回到这一段开头的那句话“既有可能通过P1又有可能通过P2”,这句话其实还差一个条件,就是这个可能性能否被感知和预判。
  宏观世界里我们生活中也有随机的现象,但是要知道这些随机的事件都是可以预判的(只要你掌握足够的信息),哪怕是掷骰子你只需对它的受力做准确的分析也是可以对他的随机结果做预判的,真正的随机现象实际我们很少见到,想以人工的方式模拟一个纯粹的完全随即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说明这种完全的随机(指永远不能预判,与我们测量能力无关的随机)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正如我们很难把一个非光速粒子加速到光速,但是光速运动的粒子在自然界是可以找到的。如果我们承认这种完全不可预判的随机现象存在,即设“P1P2之一”这个“之一”永远不能被测量确定或预判,那么当我说:“同时通过完全不能确定的两缝之一”等价于“同时通过两缝”的时候。你将永远不能验证这句话真伪,因为当你尝试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一定会破坏“完全不可确定的随机”这个概念,于是这两个概念居然真的是等价的!这里有一点绕,大家琢磨一下。
至此光子到达双缝前的事情就都说完了,做一个一句话的概括就是“这一个光子同时到达了双缝P1P2”,那么接下来的衍射干涉过程将显得十分顺理成章,和传统的杨氏双缝实验很类似,不同的是从双缝衍射出的波并非能量的光波,而是同一个光子通过不同路径尚未确定的可能性。而屏上的结果是光子确实实现了“自己和自己的干涉”,即使是仅仅一次的发射,这个聪明的光子依然会落在双缝条纹所准许的那些点上,宛如分别发射的光子在事先已经商量好了一般!
  这里有一个关于信号传输的问题要说,大家都知道最大的传播速度是光速,按理任何信号的传播都不能超过光速。为了解释单个光子“这种先知先觉”的现象,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有人提出光子可能在每一个细小的运动之前发出了某种信号,对自己将要走的路径上的各种情况做了一个完整的扫描,根据结果决定最终的路径,然后再进行运动,但这里我们要注意,光子自己的运行速度就是光速,它发出并接受的信号一定是超光速才能实现预判,信号的传播速度实际要超距(即无限大),这已经违背了光速最大原理。不过仍有人坚持说:超光速的不是含有真实能量的光子,只是光子的一种信息,是可以超距作用的,说到这种地步,其实又出现了不可验证真伪的说法,即每一瞬时都发出并更新的信息,并且扫描的是全部的世界,包括我们测量的过程也会被不经过时间的扫描在内,所以我们没法设计检验这种说法的实验。这种说法一定让大家觉得更加荒谬!不过概括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准许非能量的粒子已超光速运动”;而概率说提出“准许非能量的波动充满空间”,这两者其实还真是异曲同工!一个挑战了光速最大原理,一个挑战了物质在空间的存在形式!而两者的假设都含有不可证伪的因素!当然,最后量子力学更多选择了后者,并在后来的实验中发展的很好!
3测量的影响
  我们承认完全随机的不可预判性,结果导致了一颗光子同时通过两个缝,这样听起来荒诞离奇的结果。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开始质疑,你凭什么把“单个光子通过双缝的现象”归到完全不可测的随机类型中呢?粒子通过双缝中的哪一条又不是真正难测的事儿,于是许多人设计出了自己的试验,企图窥视光子究竟在那条缝通过!
   最早是Feynman提出的对单个电子双缝实验的光子窥探,但是要知道电子(或中子)和光子的作用比较微弱,不易检测。这个提议后来由Pritchard在MIT用原子干涉仪实现了这个实验,他们用共振光照射干涉仪中的原子,发现如果光子能够提供散射它的原子在干涉仪中的“哪一条路径”的信息,原子的波动性将被毁灭。
这里为了便于描述,笔者把这个实验做一些抽象和改变,使它更符合双缝实验的模型。其实很简单,只是把粒子源改为发射单个原子,而其他实验条件与原双缝实验没有定性的改变,不过在双缝处,设置一种发射光子的检验装置,每当光子和飞过原子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光子将会被散射,我们通过检验光子的散射角度,即可判断原子从哪里飞过。这就相当于视频中那个长长睫毛的眼睛:)
     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的探测到了原子从双缝中的一条(比如说P1)通过,但是,正如视频中描述的那样,一段时间后,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不见了!当我们拿走光子的检验装置重做这个实验时,屏上又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里要强调一点,其实视频中在此处有一个小错误,被窥测的实验,最后在屏上明暗条纹消失,形成的是连续的光幕,而不是视频中说的两条“弹痕”!(可类比后边Englert和H.Walther的实验结果)
   光子窥探暂时只被实用于原子,而对电子,中子,光子为粒子源的双缝实验窥探都未被真正实践过(可能是笔者查阅资料的能力有限,没能查到。读者朋友要是见过类似试验资料,如能提供或指出,不胜感谢)。确实,光子为粒子源时,我们想用光子窥探或任何其他方法对光子通过那一条缝进行观测,在技术上都是很难的。不过这已经不重要,因为这个概念的核心矛盾已经被在更高的层面上证明,所以这些实验的实现与否,已经不会影响到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看一眼”就能影响实验结果!这个现象要让经典物理学家们疯掉了!抓狂之余,人们开始仔细来考察“看”是如何作用的?到底是“看的过程”还是“看的结果”引发了粒子某种性质的变化?“看的过程”可以这样定义:某一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对某一对象进行观察。而“看的结果”就是获得了被观察对象的某种信息。这里我们再提炼一下:“看的过程”中“主体”和“被观察对象”都是确定的了,主要是“观察方式”的选择,而“看的结果”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观察对象的“信息被泄露”。“观察”和“信息外漏”到底哪一个才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rol:?
   到这里可能有一些读者会有些糊涂:“观察”和“信息泄露”不是等价的么?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下:这两个概念不仅不是等价的,而且彼此都不能推出对方,即彼此是非充分且非必要条件。详细点说:“观察”不一定“得到信息”,“信息泄露”也不一定非要通过“观察”的方式。
   举个例子:刚才的试验中,如果两条原子路径相差小于我们用来窥探的光子波长的一半,这时虽然光子仍然会被散射,但却不会提供原子路径的信息,这时就是“观察了但没有得到信息”,在Pritchard实验中实际上验证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此时屏上仍然会出现明暗条纹。波动性居然被保留了下来!
   可见,仅以“测的过程是否发生”不能作为“结果改变与否”的判据,这时聪明的读者也许会说,说不定:只有有效的测量,才伴随能量的交换、引发对象性质的变化,从而使实验结果变化。最初物理学家海森伯也是这样想的,他通过一个设想实验: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论证了量测的行为必然引发结果的不准确性,并且给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不等式关系。详细的论证过程在此不再详述,因为许多书上都能找到。这也就是论证了“有效的测量行为可以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这时大家可能长出了一口气,看来是“有效的观察行为”使结果改变。但实际上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观察”和“信息外漏”是非充分非必要条件。我们还没有验证“无需观察就得到信息”的条件下,结果会不会发生变化。也许你会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存在么?好,让我们来看下面一个实验。
Englert和H.Walther基于量子光学微脉泽,一个长寿命激发态的原子,通过高品质微脉泽腔时,会发射光子而退激到更低的状态上。于是有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特点在于:作为粒子源的激发态原子,单个原子发射后被激光激发(注:激发的过程是全部路径上的原子,不能提供哪条路径的信息,因此不是测量过程),此后原子就不再接受任何能量,也不需要任何测量,他会自发的在某一空腔内退激,并发射光子,然后继续飞向缝,最后落在屏上;同时发出的光子被我们检验到在哪一个腔内出现。图中屏上的光强分布曲线分别对应:不设置隔离空腔和设置隔离空腔时的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在没有任何测量主体(人)和测量行为的情况下,完成了“路径信息的获取”。可见“观察行为”并非“结果改变”的必要条件,“信息泄露”可能才是更直接的原因。同时,把原子发出时的能量和到达缝平面时的能量相比较,发现前后能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粒子“给出信息”,状态即随之改变,可见粒子的“信息”已经独立于能量之外(后来我们给这种信息赋予了物理意义,是空间出现的概率),成为其不可忽视的本质属性之一!
   再回到第三部分的开头,现在我们已经验证了:“单个粒子通过哪条缝”是完全不确定不可预判的随机。我们在不改变离子状态的前提下一定无法预判它到底选择了那条缝,因为预判就要得到信息,而信息外漏就影响了粒子的状态。所以在不准许“信息外漏”的前提下,“同时通过完全不能确定的两缝之一”等价于“同时通过两缝”。
   用一句话对“单粒子双缝实验”的神奇做一下概括:单粒子的存在状态与信息有关,粒子以信息的形式分裂为二,同时穿过双缝,自我干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释实验的现象。
    单粒子的双缝实验:有力的支持了“任何物质都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双重属性”,而波动性不再是“集体行为”,即使精确到一个个体,波动性依然存在,只不过存在的形式已不是纯能量的波动,而是以一种“信息(或者说概率)”的形式。“同一主体同一时间,可存在于不同位置”的神奇之处,使爱因斯坦也不禁惊叫:“我不相信,上帝也会掷骰子”,然而事实证明它是正确的。
      波粒二象性的存在,使原本看上去完美而平静的经典物理体系发生动摇,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使原本只能是沉闷、机械的世界泛起了灵性的涟漪。
收藏,慢慢看
你想看,就是发射光子到电子上,就有了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有相互作用就有能量交换,不同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与电子交换结果就是电子能量有不同的减少,所以电子电子变成没有干涉是应该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3 10:57:03:
这一束光线必有一个自由范围的(指角度),它必将覆盖两个狭缝,这个是整个实验的前提。
这里最难理解的还是光源发出的单个粒子的光线(姑且称之为光线),在发射后到缝所在平面这段时间方向居然还是一个范围而非确定的向,这并不与“光的直线传播”矛盾,因为在每个可能向上光还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我们对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验证也和这种假设毫无矛盾,这其实是对“光的直线传播”说法的扩展,即“光可以沿不只一条直线传播”。
...
用一个光子代表偌大立体角内的若干"光线"?
这不是别人是否可以理解的问题,而是楼主对量子力学的误解和误用。
一个光子不确定通过那条缝
正确无误
只是您的解释让我迷茫了一阵子
很好的资源
在下昨天还不能理解您描述的光束绕过双缝以前的事情
只是选择的对象和系统不对
也就是说没有在完备的时空中讨论问题
今天问题已经解决
【交流】关于光的双逢干涉的疑问
感谢讨论者:天仙老人, zhaoshenxx, andrew1019,GrasaVampiro, 211985:mad:, lpszk, xdecat, 来自天狼
好帖子就是好帖子
不管我个人是否接受楼主的观点
刚才忘记评价资源了
不好意思
五星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3 10:57:03:
杨氏双缝实验自来就是人类探求物质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一个重要窗口,每次改进都曾带给人启迪和欣喜的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实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神奇,尤其是后来单个发射电子通过双缝的实验,其结果更是令 ...
可控光源发出的光都是一束,而非一条固定的直线,在我们发射多个粒子的时候是一束,单个发射时也是一束(而非这一束中确定的一条直线)。这一束光线必有一个自由范围的(指角度),它必将覆盖两个狭缝,这个是整个实验的前提。举个例子即使我们用激光,出现的也不是完全平行的光,都是渐开的(虽然很不明显),当到达双缝所在平面时,它扩张的面积已经非常大
貌似有点意思,
支持!!
不错,收藏慢慢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愚公8538 at 2011-03-03 15:07:01:
你想看,就是发射光子到电子上,就有了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有相互作用就有能量交换,不同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与电子交换结果就是电子能量有不同的减少,所以电子电子变成没有干涉是应该的。
终于有时间回帖和继续写了。
呵呵,你说的意思是:测量了就伴随能量的变化。你的猜测不仅和我的当时想的一样,还和许多古典物理大师暗合呢,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我后面还会详细的谈。
Originally posted by 211985:mad: at 2011-03-03 17:31:50:
用一个光子代表偌大立体角内的若干"光线"?
这不是别人是否可以理解的问题,而是楼主对量子力学的误解和误用。
一个光子不确定通过那条缝
正确无误
只是您的解释让我迷茫了一阵子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4 18:57:22:
α)接下来我们不妨假设:光源发出光子的一瞬间,这一个光子的方向就被确定为一条固定直线,并且这个光子通过了双缝到达了屏,则它一定经过了双缝P1和P2中的一个,不妨假设为P1。那么这时,这个光子一定不通过P2,也就是说此时(光子发出的一刹那,到通过P1的这段时间),我们用一个挡板(尺寸当然很小很小)挡住P2,并不影响这个实验的进行。换句话说,档与不挡P2,实验是等价的,即与缝极窄的单缝实验是等价的的,所以屏上最后出现的是几乎连续的一片(或亮纹极宽的条纹),这与真实实验结果屏上出现的均匀的双缝干涉条纹是矛盾的。所以假设不成立。   ...
β)这时再来看看笔者原来的说法“单个粒子的光线(姑且称之为光线),在发射后到缝所在平面这段时间方向是一个范围而非确定的向”,向的不确定性必然在接下来的时间导致位置的不确定,从而出现在空间的概率性分布。这与概率波的描述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
您的努力让我感动
但是
α)我不同意这个反证的过程
β)这是您对概率的错误理解
Originally posted by 211985:mad: at 2011-03-04 19:58:01:
您的努力让我感动
但是我不同意这个反证的过程
这是证明过程,不是同意不同意的事,只有成立或不成立之说,所以很容易讨论。只要你给出证明过程中那一步是错的,那就就可以说证明不成立了,反之,证明就是成立的,所以你要给出哪一步是错的。
这证明过程就是自己的一个想法,不是没有出错的可能,希望大家指出!
同时请教概率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一直没清楚楼上置疑的到底是什么?我想问一下:你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有异议呢:
一个光子是:同时既通过了缝P1又通过了P2,还是只通过了P1、P2之中的一个?
想听一下你的答案!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4 20:18:07:
这是证明过程,不是同意不同意的事,只有成立或不成立之说,所以很容易讨论。只要你给出证明过程中那一步是错的,那就就可以说证明不成立了,反之,证明就是成立的,所以你要给出哪一步是错的。
这证明过程就 ...
先声明
我不反对"光子自相干"
α)我不同意这个反证的过程
当第一个光子被发射之后
它的命运可以被确定
沿着直线走
如果它射向缝1
最终落到屏上
在这个过程的同时
您随时可以挡住缝2
只要不同时挡住缝1就行
:tuzi22:
事情不是这么就完了
:tuzi20:
第二个光子被发射了
它可以沿着另一条直线走
但是不允许您挡住它
它是可以射向缝2的
快把您的障碍物拿走
否则就影响它到缝2了
那就不是双缝干涉喽
:tuzi2:
反正当发射向缝1和缝2的光子
都不许您挡着
这才合理
:tuzi1:
至于那些过不了双缝的光子
您别把它们放过去就行
:tuzi7:
若干光子过去了
统计计数的结果
是双缝干涉的条纹
假设正确
:tuzi30:
Originally posted by 211985:mad: at 2011-03-04 20:49:32:
先声明
我不反对"光子自相干"
α)我不同意这个反证的过程
当第一个光子被发射之后
它的命运可以被确定
沿着直线走
如果它射向缝1
最终落到屏上
在这个过程的同时
您随时可以挡 ...
这里不对:当第一个光子被发射之后
如果它射向缝1
它的命运可以被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挡住缝2(你也同意了)
光子沿着直线走
最终落到屏上。
这时注意了,我问你,这个光子落在了哪?绝不是双缝干涉条纹所准许的那些地方,而是单缝条纹准许的地方,这两个条纹是有很大差别的!换句话说,双缝干涉条纹的一些暗纹处,这个光子出现的概率可能很大。(注意,双缝干涉条纹可不是两个单缝干涉条纹的叠加!)
我开始理解你置疑的问题了,正如我所猜的你在“同时通过双缝和同事只通过双缝之一”的问题上果然没弄清楚,你可以明确的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么?
从你“。。。反正当发射向缝1和缝2的光子,都不许您挡着这才合理。。。”这句可以看出,你依然认为“光子在发出的一刹那方向就已经固定了”,其实路径真的确定的时候,就像视频中被那个眼睛看到了一样,光子将失去波动性!后边的干涉将无从谈起!这方面内容作者在后面还会讲到。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4 21:05:54:
这里不对:当第一个光子被发射之后
如果它射向缝1
它的命运可以被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挡住缝2(你也同意了)
光子沿着直线走
最终落到屏上。
这时注意了,我问你,这个光子落在了哪?绝不是双缝干涉条纹所 ...
其实挡板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道具
这是您的意思
我没细想
不过
在一个光子到达某缝之前
最好把它收起来
免得再生其它事端
因为
对该光子而言
双缝前面的事情已经结束
双缝后面对光子来说
是另一个世界
那里形成的是典型的相干场
是属于若干相干光子的时空
自然是按双缝干涉的分布
去它该去的地方
Originally posted by 211985:mad: at 2011-03-04 21:23:48:
其实挡板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道具
这是您的意思
我没细想
不过
在一个光子到达某缝之前
最好把它收起来
免得再生其它事端
因为
对该光子而言
双缝前面的事情已经结束
双缝后面对光子来说
是另一个世界 ...
可有可无?这是我证明的核心啊!可见你没有仔细看我的证明过程。
你的原话“不过
在一个光子到达某缝之前
最好把它收起来”你既然承认“在发出的刹那(至到达缝平面前),光子方向已经确定了”也就是承认了“我是可以使用挡板的,并且不影响后续试验”,这两句话前者必然推出后者,怎么可以把挡板随意的收起来!因为此时光的概率已经集中在这一条直线上的点上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4 21:33:26:
可有可无?这是我证明的核心啊!可见你没有仔细看我的证明过程。
你的原话“不过
在一个光子到达某缝之前
最好把它收起来”你既然承认“在发出的刹那(至到达缝平面前),光子方向已经确定了”也就是承认了 ...
β)这时再来看看笔者原来的说法“单个粒子的光线(姑且称之为光线),在发射后到缝所在平面这段时间方向是一个范围而非确定的向”,向的不确定性必然在接下来的时间导致位置的不确定,从而出现在空间的概率性分布。这与概率波的描述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β)这是您对概率的错误理解
态函数不是否定光直线传播的理由
不确定性确实存在
我在波恩(Born)和沃尔夫(Woff)的<光学原理(第7版)>中已找到答案
但并不是您说的那样----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tuzi28:
我是学化学的
只是觉得物理好玩儿
您可以忽略我的存在
您的"老顽童"头像太可爱了
所以和您玩了很长时间
毕竟我可能使您耽搁主题撰写的进度
罪过啊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4 21:05:54:
这里不对:当第一个光子被发射之后
如果它射向缝1
它的命运可以被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挡住缝2(你也同意了)
光子沿着直线走
最终落到屏上。
这时注意了,我问你,这个光子落在了哪?绝不是双缝干涉条纹所 ...
很想知道lz对光窥测电子,使电子的相干性消失的原因。请详细些,期待着。:tiger29::tiger37:
Originally posted by 211985:mad: at 2011-03-04 23:54:38:
β)这是您对概率的错误理解
态函数不是否定光直线传播的理由
不确定性确实存在
我在波恩(Born)和沃尔夫(Woff)的<光学原理(第7版)>中已找到答案
但并不是您说的那样---- ...
第一我从未否定光的直线传播;
第二你一直未明确的指出我对概率的理解错误在哪,正确的应该如何,其实我认为如果你能清楚的表达,你会发现我所谓的错误和你所谓的正确本质上是相通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也许量子力学本身在阐述上就是仁者见仁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以自己接受的方式将这个真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只要你找到了答案,那么就是知识的进步,一切讨论也变得有意义了!
呵呵,我可喜欢老顽童这个人物啦!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oshenxx at 2011-03-05 08:15:06:
第一我从未否定光的直线传播;
第二你一直未明确的指出我对概率的理解错误在哪,正确的应该如何,其实我认为如果你能清楚的表达,你会发现我所谓的错误和你所谓的正确本质上是相通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也许量 ...
看在您陪我玩了这么长时间的分儿上
告诉您一件事情
下面一段是您写的,还记得吧!
这时再来看看笔者原来的说法“单个粒子的光线(姑且称之为光线),在发射后到缝所在平面这段时间方向是一个范围而非确定的向”,向的不确定性必然在接下来的时间导致位置的不确定,从而出现在空间的概率性分布。这与概率波的描述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根据被标成紫色的的部分,可以"污蔑"您,既不懂光学,也不懂量子力学,起码不是光学专业或量子力学专业的.很冤啊!
当然,英雄莫问出处!
开玩笑了!
:tuzi27:
相关推荐
光学
淘贴专辑
我要一束平行光
zkm2008 发表于2013-12-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波粒二象性:大量粒子才有波动性?不,单个粒子也有波动性!
双缝实验到底说明了什么?很重要吗?为什么?
深度长文:如何理解量子世界的波粒二象性?万物都是波?
细思极恐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连物理学家都感到后背发凉?
颠覆世界的电子双缝试验,是否真的存在造物主,在干涉我们的人生
一个普通的物理实验到底诡异在哪儿,能让那么多人着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