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洪厚甜课徒稿-《董美人墓志》的学习(下)


读者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提问书法学习相关的问题,获赞最多的将在下期由洪厚甜老师亲自为您解答。


上期书友问题解答

有凤来仪
洪老师:您好! 您的教学举一反三,很灵活。故想请教老师,只会临,不会创。该如何迈过这个门槛?

其实你提这个问题,它是一个大家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临帖和创作的问题。我们大家现在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说临帖是一套,要把临帖学到的这些东西运用到我们创作当中去,还要有个转换。所以我们经常在社会上听到从临到创的转换。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解,我们学习书法,学习古人书法,学习褚遂良,我就按照褚遂良的这一套技术系统、技术规律,运用规律和审美取向来写,观千剑而后识器,你知道王羲之这一套技术体系是在什么状态下的一种运用,你也知道颜真卿是怎么运用的,你也知道米芾,也知道历史上很多很多大师的运用,难道你还从里面感悟不出,做为书法创作和运用技巧的共性和个性生成的理由吗?!这些个性、共性里边它相互生发、相互支撑、互为互动,你按照这个去创作,你必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哪里还要去学转换呢?!今天学到今天用,明天学到明天用。

洪厚甜


我们继续学习隋《董美人墓志》。对《董美人墓志》点画的表达,我们还是要注意,在点画表达地技术运用上它有很多北碑的意蕴在里面,我们看它点画外轮廓的方切,点画起笔处棱角的分明,点画里面方的意趣都是北碑里面传承下来的。但是它又和北碑不完全一样,北碑在写的时候笔压得很死,它增加了提的意思,这实际上也是在向唐楷的发展方向发展。


我们在领会欧阳询的楷书里面所蕴含的北魏的这些笔意,实际上都和《董美人墓志》这种笔法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对点画进行书写的时候,用笔要坚持肯定、爽利,不能犹豫。线条一绵,《董美人墓志》的神采、风韵全无,一定是要形态肯定、用笔爽利。所以说对《董美人墓志》的整体表达一定是要在对它的字形,点画形态相当熟悉以后的一种非常从容自信的表现。


大家注意,所有的横在这儿有斜度,它都是有一个大约三十度以内的倾斜,在“美”字里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就连两个点的角度都特别地夸张,因为要给下面三横的斜度留空间,如果没有这个空间,就会给人感觉局促。横的斜度大家要注意,它是由上往下取势,然后再斜着上去,这样的书写有一个起伏,欲上先下,线条才有弹性,如果我们很僵硬的斜着三横,它就没有这种姿态了,这个是势态上的把握大家一定要注意,露锋入笔在《董美人墓志》里面是常态。


横画


《董美人墓志》的钩也是很简洁的,它跟欧体的有相近的地方,基本上是一个正三角,斜钩也是正三角,又有力又短促,含蓄到位、形态肯定。竖弯钩大家要注意这个弯,不要简单地把它写平了,它一定带有弧度的,写的平就是欧体的或者是褚遂良的。


竖钩


竖弯钩


捺画大家注意,它有这种提笔幅度比较大的捺,这种势态在唐楷里面是常态,但是在北碑里面几乎是很少见到,那么《董美人墓志》里面,它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动作,让这种线条的起伏加大。实际上它也是在龙门造像里面也有这种比较特殊的处理,它把这种势态吸收转化。在写这种提按,就是粗细感觉变化很大的捺画的时候,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毛笔的方向,毛笔变向就变粗,避免一味地按,利用毛笔的自然属性完成它的书写,写的时候大家注意,捺的上面的边界线曲的幅度不要太大,它的起伏都在下边。




“昔”字是把上面的空间拉大,就衬出了下面的紧,其实下面本来也写得很宽博,但是给人感觉就紧了。“新”左边紧,右边把竖往外挪移。“悲”字本来上面也算写得宽博,但是它在左下边的空间一变化,就显得紧了。“故”把字内的空间增加了,字外紧了,跟“悲”正好相反,有松必有紧。特别有力量的一个“今”。这个“故”的松紧跟上一个相比,又是一种变化。《董美人墓志》的横普遍都是取左向右,也就是说左低右高的势态,在“有”里面做了一个特殊的形态,非常平的处理,甚至让人感觉产生的势态是往左上到右下的,然后又靠这个“月”来补救,正好对它的势态是一种支撑。这些都是调剂它通篇的气韵,这些伸缩变化都是构成它里面鲜活的艺术风貌的非常重要的元素。


《董美人墓志》


“去”字这一竖呈弧线的状态,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处理,不是常态,但是它为了让这个字从一个静态变成具有动势的造形,它用了对竖的弧线处理,这也是不多见的,是《董美人墓志》所特有的。有了这种错动,当它构成篇章,又是那么整体和谐,你觉得这种特征在里面一点不突兀,不像我们看有些个性化的碑帖,飞动的格外飞动,一下就跳出来了,《董美人墓志》没有,每一个动势对比它都在空间里面处理得那么和谐,再加之《董美人墓志》在整体篇章上的虚实,排列的整,上虚下实,整个碑里面它是右上角整个实过来,左边和左下角留了一大片空白,它第一行右边有一段白跟左边的白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错动的实跟两个错动的虚的一个大的呼应关系。《董美人墓志》的技法、笔法、结构和篇章都是我们在楷书学习研究中应该深入研究学习的,它会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楷书的艺术规律提供非常重要的滋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家垂涎已久的楷书,被称赞“倾国倾城”,将唐楷远远甩在身后
隋文帝19岁娇妻墓志出土,通篇清雅出尘,无一点俗气
隋朝小楷刻石《董美人墓志》
隋朝第一小楷,美了上千年!
承上启下的隋朝书法
隋文帝写给19岁娇妻的书法,在陕西出土,在书法界被誉为“隋朝楷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