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鉴赏十二讲(二)《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高度地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 蜀 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先写景,后写人。诗人幽幽思古,感慨万千,遥念诸葛亮可歌可泣的一生,为他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深谋远虑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 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结合起来。他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他写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他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因而咏史诗更显得情韵丰蕴、意义深远,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赏析
[高考备考] 古诗词鉴赏专题(一)
谈古代诗词分类鉴赏方法(三)
还原历史真相:那些年骗过我们的名人典故你知道多少?
《三国演义》与史实的124个差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