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品详情
这是一个烧制陶器的小场景。我们常说陶瓷陶瓷,陶与瓷是有区别的,第一是烧造原料不同,陶用的是黏土,只要有黏度的土都可以烧成陶器。而瓷器一定是瓷土烧成,最好的瓷土是景德镇的高岭土。第二是烧结温度不同,一般陶器都是1000度以下,除了唐三彩在1100度左右,瓷器要在1200度以上。清乾隆八年(1743年),时任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以左图右文的形式编成著名的《陶冶图说》(由宫廷画家孙祜、周鲲、等绘图,书法家戴临书写)是中国古文献中第一本完整记录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专著,青花的制瓷工艺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今有《景德镇古代制瓷图说》,以青花圆器为例,简单介绍一下瓷器的制作。因工序繁多,篇幅冗长,只能节选重要工艺解说。瓷器的制作首先是“瓷石开采”,然后将“瓷石粉碎”,制作成“不dǔn子”,不dǔn子,就是像砖一样的方块,备用。接着是“瓷土采取”,这个瓷土是高岭土,与瓷石配用,即“二元配方”。然后“试照配料”,是通过小泥料的试烧来调整二元配方的比例。接着“泥料淘洗”和“泥料炼制”,是把胎泥过滤后,陈腐一段时间再进行反复拍打、踩踏。再进行“码头揉泥”,这是利用河岸码头边的青石板,在上面反复揉压,使胎泥中的水分更加均匀并排出气泡。下面就该“圆器拉坯”了,这个工序大家都比较熟悉。然后再“圆器印坯”,印坯俗称“拍死人头”,是为了将拉坯出的圆器与模子贴合、定型。“圆器修模”是修整印坯的模子,“利坯挖足”是修坯和挖修圆器的足底。这时坯体表面布满细孔,并附着坯粉和大量灰尘,如果直接施釉就会造成麻点、针孔和剥釉的现象,所以要“坯胎补水”,就是吹去浮尘、杂质,用特制的补水笔蘸清水刷磨。接着要“晾坯晒坯”,是为了让坯体内外自然干燥,避免在烧造时开裂或变形。下面要“采取青料”了,这要去山地去挖矿料,然后“拣选青料”,要分出等级和不同的用途,还要“青料乳研”。因为青料如果粗糙颗粒大,会造成画面出毛刺,发色不鲜艳等问题,所以要用乳钵把青料研细,很多老弱病残就专做这一道工序。说到这,还没完成烧瓷工序的一半呢。接下来进行“青花绘制”,就是用清水调成黑墨汁似的青花钴料,在瓷胎上绘画图案。接着就要“炼灰配釉”了。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工序,炼灰是将石灰石烧成生石灰,经堆放粉化成为熟石灰。然后在平整的地面上铺放狼萁柴(凤尾草),在它上面撒熟石灰,再铺狼萁柴,再撒熟石灰,反复、叠加为一方堆,再点火煨烧成灰,把残灰拌匀。将这些混合物再铺狼萁柴堆烧三次。配釉是在釉果中加入釉灰,配成石灰釉。釉果的主要成分是绢云母、石英、长石等,占80-93%;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英、钾、钠,占7-20%。分别加水化浆,配成同等浓度,再以制瓷需要按比例混合。釉果用量增大,玻璃釉的透明度加大。所谓十盆泥、一盆灰即指十盆釉果浆和同稠度的一盆釉灰混合的釉料浆。清代初期,景德镇习惯称上等瓷器的釉为12盆,即釉果浆12盆和同稠度的釉灰浆1盆。这些工序说起来简单,真干起来还有很多技巧呢。釉制好了,下一工序就是“蘸釉荡釉”、“浇釉吹釉”,要根据器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上釉的方式。上好釉的坯体要“成坯装匣”,匣钵是防火泥烧制的,唐代即由明火叠烧改用匣钵装烧,解决了生坯叠装时的负重问题,增加了产量,还能隔阻灰尘。装好匣钵,就开始“镇窑满窑”了,即把匣钵堆放进窑炉,然后用砖砌封窑门,留一投柴口后,就可以点火“投柴烧炼”了。后面烧成后,到市场销售还有一大堆流程和劳动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序图
刚刚,瓷博会开幕了!景德镇千年修行终于练成七十二变!
景德镇制瓷工艺72道工序
制作青花瓷的工具和工艺流程
【瓷制作】青花瓷(二)
高仿瓷是怎样炼成的(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