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而高血糖不过是多种代谢紊乱中的明显标志之一。

编辑摘要

糖尿病皮肤病变 - 概述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而高血糖不过是多种代谢紊乱中的明显标志之一。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 血管病变: 多数糖尿病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微血管病和组织局部缺血。许多学者对全身小血管,特别是视网膜和肾脏的小血管的研究表明,微血管的严重程度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长短及临床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这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的作用。
(2) 生化反应: 皮表的生化变化对皮肤易发生多种感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人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上的细菌数并不比正常人高,相反,有些细菌还明显减少,因而认为糖尿病患者易受细菌感染主要由于菌群平衡失调,而不是组织中糖分增加之故。 
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皮肤病变表现 :
(1) 糖尿病的皮肤感染:
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比非糖尿病者为多。其中 20%为败血症性皮损。
② 皮肤癣菌感染:较常见,特别是有严重神经血管并发症者易被真菌感染。
③ 念珠菌感染: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口、甲皱、生殖器念珠菌感染较多而严重。念珠菌性口角炎是糖尿病儿童的典型并发症。念珠菌性龟头炎和外阴炎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
(2) 糖尿病性皮病: 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皮肤损害。发生在小腿前部,开始为圆形或椭圆形暗红色,扁平丘疹,直径1cm或略小些。非对称分布,呈疏散或聚集分布。本病也可发于别处,进展缓慢,最后遗留小的、色素性凹陷性疤痕,常伴有糖尿病性微血管病。本病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3)黄皮肤: 这是糖尿病性胡萝卜素血症。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有胡萝卜素血症,而胡萝卜素沉着可使掌跖和面部皮肤发黄,而巩膜不黄染。减少食物中的胡萝卜素的摄入量,皮肤的色素可慢慢消退。
(4)糖尿病性大疱: 有特征性,但少见。无任何先兆,水疱突然发于四肢末端,以足,趾最多。水疱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壁薄,透明,内含澄清液体。一般3~6周不治自愈,不留疤痕,极少复发。 
糖尿病的皮肤损害有:
糖尿病的皮肤损害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皮损、继发性糖尿病皮损、特发性糖尿病皮损三组症群。
(1) 原发性糖尿病皮肤损害。原发性皮肤损害包括:

① 糖代谢紊乱所致的透明细胞汗管瘤。

② 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的糖尿病性黄色瘤、其他黄色瘤。

③ 结缔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糖尿病性浮肿性硬化病、淀粉样变性苔癣、粘液水肿性苔癣。

④ 血管病变所致的糖尿病性坏疽,糖尿病性类脂性渐进性坏死,泛发性丘疹性环状肉芽肿,胫骨前部色素斑,糖尿病性水泡,糖尿病性颜面潮红。

⑤ 末梢神经障碍所致的糖尿病性无汗症。

⑥ 皮肤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的阴道炎、口角炎、甲癣;皮肤化脓感染的疖、痈、毛囊炎、汗腺炎、带状疱疹。

⑦ 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皮肤炎症、皮肤瘙痒症。
(2) 继发性糖尿病皮肤损害。继发性糖尿病皮肤损害包括:

① 胰腺病变的青铜色糖尿病、胰高血糖素瘤。

② 肝脏病变引起的迟发性皮肤吡喀紫质。

③ 脑垂体病变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柯兴氏综合征。

④ 肾上腺皮质病变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

⑤ 药物引起的类固醇性糖尿病。
(3) 特发性糖尿病,指糖尿病和特征性皮肤表现,是原因不明系统性疾患的一部分,如良性黑棘皮症、沃奈综合征、类脂质蛋白沉积病、硬皮病、出血性多发性特发性肉瘤(卡浦西肉瘤) 、肥胖多毛额骨肥厚综合征等。
(4) 治疗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皮肤损害。如注射胰岛素引起的皮下脂肪萎缩、磺脲类降血糖药引起的荨麻疹或泛发性轻度红斑等。

糖尿病皮肤病变 - 病变信号

(1)红色面孔:有人调查150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面色较红。

(2)皮肤疱疹:酷似灼伤性水疱,壁薄,内含透明浆液,疱周无红晕,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边缘。单个或多个出现,数周内自愈,但可反复出现。

(3)颈部毛囊炎: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的炎症,触痛,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小疖子或蜂窝织炎。脓液排除后可愈合,但常此起彼伏,反复发生。

(4)瘙痒难忍:部分糖尿病人可发生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妇女患者以阴部瘙痒更多见。

(5)感觉异常:四肢皮肤麻木,常有灼热感、蚁走感,行走时有踏棉垫感。有的人手足及四肢剧烈疼痛,穿衣裤、盖被时可加重疼痛。

(6)出汗反常:多汗(多见上肢和躯干)或少汗(多见下肢),甚至有的患者大汗淋漓。

(7)足部坏疽:患者足部疼痛,温觉消失,干燥易裂,发生溃疡,创口化脓、坏死、愈合困难,甚至发生足穿孔症。

(8)黄色瘤:四肢屈侧、臀、颈、膝等处皮肤可见到成群突发的黄橙色小结节或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有瘙痒的感觉。
出现上列信号时,要怀疑患了糖尿病,请及时就诊。

糖尿病皮肤病变 - 治疗

糖尿病合并黄色瘤中医治疗

黄色瘤是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上出现橘黄色或黄红色的丘疹和小结节。黄色瘤分为原发代谢性和继发性两类。发疹性黄色瘤属于后者,常继发于未能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所致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约为糖尿病患者的0.1%,以青年、男性多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依靠胰岛素激活的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不能将甘油三酯转变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磷酸,造成血清甘油三酯堆积。同时由于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利用,作为能源动员了贮藏的脂肪,使血清脂质增多,沉积于皮肤而发病。传统医学文献中无类似病名。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食肥甘,脾胃运化失常,生湿化痰,痰湿蕴结于肌肤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疹急,成批出现,皮损为成群的0.5~1cm大小橙黄色或黄红色的坚实性丘疹和小结节,典型的丘疹周围有红晕,好发于肘膝伸侧、臂部、背部,也可见于颜面、手足背,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控制糖尿病,或高血脂症消除后,皮损可以消退,遗留色素沉着。糖尿病恶化时可再发生。
(1) 中医辨证治疗
【证型】痰湿蕴结
【主症】皮肤有成群发生的黄色丘疹和小结节,伴乏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腹胀,舌体胖有齿痕,苔白微腻,脉弦。
【治则】除湿健脾 化痰散结
【方药】五苓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味: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5g,白术10g ,桂枝6g,苏子10g,炒莱菔子10g,白芥子6g,生山楂15g,丹参20g。
(2) 食疗
食疗方有以下几种:
山楂饮:生山楂10枚水煎,一日数次代茶饮。山楂功能消食化积,散瘀行滞,尤能消油腻肉积,降低血脂。
冬瓜汤:冬瓜200g,切块加水煮熟,加入少量香油及盐等调味。经常食用能去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水分,也适用于糖尿病人充饥。
鲜黄瓜:鲜黄瓜洗净生食,或入菜作汤。鲜黄瓜含有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并能促进肠蠕动,加速体内多余脂肪的排泄。
(3)自我调护
慎饮食,忌甜食及油腻食品,控制主食量,多吃新鲜蔬菜及豆制品等;适度活动,不可过劳;减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对本病有益。 

糖尿病胡萝卜素血症中医治疗

糖尿病患者胡萝卜素血症可高达6%~10%。现代医学认为胡萝卜素为一种脂色素,由皮质腺分泌后被皮肤角质层吸收,使皮肤呈现黄色。糖尿病患者进食蔬菜过多,同时机体代谢能力降低,胡萝卜素向维生素A转化障碍,过量的胡萝卜素沉积在皮肤而发病。近来又有人认为本病可能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有关。中医辨证认为黄色主湿,有热、寒、虚之分。若色泽鲜明如橘子色多属湿热;色黄暗滞无光泽多属寒湿;若萎黄或淡黄多属内伤脾胃,体质虚弱。本病以湿热多见。湿与热相合,蕴结体内,热不能外越,湿不能下泄,湿热郁蒸而发黄。临床表现为皮质腺分泌多的部位,和皮肤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呈黄色或橘黄色,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全身皮肤发黄,但巩膜不黄染。
1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湿热郁蒸
【主症】面黄如橘子色,手足心亦黄,或全身发黄,烦热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30g,栀子10g,大黄5g,黄柏10g,茯苓15g,生苡仁15g,泽泻10g,生地10g,花粉15g。
2、自我调护
忌食胡萝卜、番茄、黄花菜、菠菜、南瓜等含胡萝卜素高的食物;忌酒、忌肥甘食品,控制体重。 

糖尿病性硬肿病中医治疗

硬肿病以皮肤硬化、非凹陷性肿胀为特征。非糖尿病性硬肿病常发生在感染以后,多为链球菌感染,经数月或1~2年内可自然消退。糖尿病性硬肿病则病变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几乎无自愈倾向。据国外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硬肿病的发生率约为5%,多见于成年肥胖、病程长、病情较重、有血管病变及高脂血症者,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类似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 冷流肿”、“冷肿”。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腠理不密,卫外失固,风寒湿邪乘隙侵入,与气血相搏,以致营卫失和,经络痹阻而发病。病程迁延日久,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寒湿凝滞不化,阻滞肌肤而硬肿难消。其临床表现为起病于颈肩后部,逐渐波及面、颈前、胸背及臂。病变处皮肤僵硬、肿胀,压之不凹陷,似木板样或软骨样,表面光滑,境界不清。皮损处无炎症,无色素改变,毛发不脱落,感觉无异常。患者常自诉面胀、颈厚、凝肩、头部转动受限。舌肿胀可致吞咽困难。
(1) 中医辨证论治
① 风湿痹阻
【主症】颈肩背等处皮肤僵硬,肿胀发亮,捏之不起,压而不陷,关节痛,身体倦怠,舌质淡红,苔白,脉沉。
【治则】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羌活10g,独活10g,藁本10g ,防风10g,川芎10g,蔓荆子10g,黄芪10g,桂枝10g,赤白芍各10g。
② 阳虚寒凝
【主症】病程日久,皮肤硬肿蔓延,皮色不变,肢体活动不利,如绳所缚,畏寒腰冷,表情淡漠,舌质淡苔白,脉沉。
【治则】温阳散寒、通络消肿 。
【方药】阳和汤加减:炙麻黄6g,熟地12g,制附子10g,鹿角胶(烊化)10g ,桂枝10g,当归12g,丹参15g,泽兰10g,仙茅10g,防己10g,威灵仙10g。
(2) 外治法
外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伸筋草洗方:伸筋草30g,透骨草15,祁艾30g,刘寄奴15g,桑枝30g,官桂15g,苏木10g,穿山甲15g,草红花10g。将上药碾碎,装纱布袋内,蒸后热敷患处,或煎汤浸泡患处。1次20分钟,1日2次。注意勿烫伤皮肤。
熨法:熨风散药末适量,用赤皮葱连须250g,捣烂后与药末和匀,以醋拌炒极热,布包熨患处,稍冷即换。1次20分钟,1日2次。
(3) 食疗
食疗方有以下几种:
红花酒:红花30g浸入黄酒250mL中放置1周,每晚饮用25mL。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散寒。
当归羊肉汤:当归9g,仙茅18g,菟丝子15g,布包,与切碎的羊肉60g同煮至肉烂,去布包加调味品食之,1日1次,7天为1疗程。功效温肾散寒、养血补虚。
五品粥:生苡米50g,赤小豆50g,大芸豆30g,白扁豆30g,高粱米40g,加水煮烂成粥,每日早晚各食1小碗。功效健脾利湿消肿。
黄豆芽:黄豆芽炒食或作汤。含丰富的植物蛋白、亚麻油酸、维生素B族、维生素E。有利湿消肿、润肌活血之功效。
(4) 自我调护
避风寒,注意保暖;适度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中医治疗

胫前色素斑是糖尿病具有特征性的皮肤病变。据国内304例糖尿病统计,胫前色素斑在皮肤病变中占第1位,达14.4%,国外统计糖尿病患者约15%~50%发生本病。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病情轻,病程长及有神经病变者更易发生。由于这种损害无自觉症状,常被忽视。还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皮肤外观正常,但在组织病理学上已有改变。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病是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皮肤慢性营养障碍的基础上,由轻微外伤所致的修复反应。糖尿病患者下肢循环障碍较上肢明显,且易受外伤,故病变多见于胫前。中医辨证为局部气血失和,凝滞不通,肌肤失养而致。患者常诉于虫咬、烫伤或碰撞后发病,也可无任何诱因。病变见于胫骨前,偶见于前臂。初起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暗红色丘疹、顶平,边界清楚,约0.5~1.2 cm大小,少数可伴小水疱、紫斑。约1周左右病变中心出现痂皮,剥脱后可见浅表糜烂。约经12~18个月后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表皮萎缩伴色素沉着斑。皮损可单发或成群,有时呈线状排列。无自觉症状,不随血糖变动而变化。
(1)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气血失和
【主症】小腿伸侧褐色斑片,表皮光滑菲薄,或虫咬、轻度外伤后结痂,恢复缓慢。
【治则】活血通络 益气生肌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 g,地龙10g,鸡血藤15g,桂枝10g,黄芪30g。
(2) 外治
红花20g,白酒100mL,浸泡半月,取汁涂搽并按摩患处,每日2次。
(3) 自我调护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及虫咬;经常活动下肢,避免长时间站立不动,配合局部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中医治疗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糖尿病较特异的皮肤病变。临床上以胫前出现大片硬皮病样斑块为特征。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伴发本病者约0.3%~0.6%,而本病患者中2/3~3/4的人患有糖尿病。约15%的病例起病早于糖尿病,25%二者同时出现,其余发生在糖尿病之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中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因糖蛋白在小血管壁沉积,逐渐引起血管闭塞,组织缺血,导致胶原变性坏死而发病。有人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在受侵皮损的小血管壁有IgM、IgA、C3和纤维蛋白原沉积,这表明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络脉瘀阻。
皮损80%发生于小腿胫前,也可见于身体其他部位,大都是双侧性,往往在轻微外伤后发病。初起皮损为局限性暗红色隆起的丘疹或结节,压之不退色,表面被覆鳞屑,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不规则形的硬化斑块,黄褐色,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皮损中央萎缩凹陷,外周有紫红色细晕。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可发生溃烂,形成穿凿性溃疡。皮损常呈渐进性发展,亦可长期静止或结疤痊愈。
(1)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气血瘀滞
【主症】小腿胫前有硬化斑块,黄褐色或暗红色,可伴口干多饮,肢麻乏力,小便频数等,舌质暗红苔白,脉沉。
【治则】活血化瘀、兼益气阴 。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10g,茯苓10g,丹参30g,当归10g,赤芍10 g,丹皮10g,鸡血藤15g,桃仁10g,黄精10g,玄参15g,莪术10g。
(2) 外治法
硬斑处外敷香桂活血膏或紫色消肿膏,溃破处外敷生肌玉红膏,每日换药1次。
薄敷药膏后,再以TDP(神灯)照射患处疗效更佳。1次照15分钟,1日1次。
(3) 食疗
食疗方有如下几种:
红花酒:见硬肿病。
丹参酒:丹参30g泡入黄酒250mL中,每日振摇1次,7日后可服用。饭前服10mL,1日2次。功效活血化瘀通脉。
桃仁粥:桃仁10g,粳米50g,先将桃仁去皮尖,研烂取汁,和粳米一同煮粥,早晚分食之,功效活血化瘀。
(4) 自我调护
注意保护患处皮肤,避免外伤;小腿血液流通缓慢,易静脉瘀滞,影响皮损恢复,可每晚温水泡洗双足及小腿,辅以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手法以不损伤皮肤为度。 

糖尿病环状肉芽肿中医治疗

环状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皮肤病。临床以排列成环状的丘疹性损害为特征,分局限型和播散型两种。本病与糖尿病的关系较为密切,有人发现有环状肉芽肿而其他方面正常的病人,做类固醇压力试验显示有糖耐量异常。据国外统计,局限型中23%的人糖代谢异常,播散型中糖代谢异常者为77%。临床表现为:局限型皮损好发于手足背及耳壳。初起为小而硬的丘疹,淡红色或正常肤色,逐渐向外扩展,融合成环状损害,中心平伏,边缘隆起,由小丘疹排列组成。无自觉症状。
播散型起病急,泛发全身,为米粒大小的丘疹,伴隐约可见的环形损害。糖尿病控制后皮损可逐渐好转。
(1)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湿瘀互结
【主症】手足背、耳壳或全身出现环状排列的丘疹,淡红色或皮色,触之坚实,不痛不痒,舌苔薄腻。
【治则】化湿活血软坚
【方药】二术膏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苍术10g,白术10g,桃仁10g,红花10g ,川芎10g,赤芍10g,莪术10g,泽兰10g,玄参15g,连翘10g。
(2) 外治
香桂活血膏贴患处。
(3) 自我调养
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本病与昆虫叮咬、紫外线照射似有一定关系,应注意避免虫咬、防止曝晒。

糖尿病性颜面潮红中医治疗

颜面潮红为糖尿病的一个特殊皮肤表现,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组织缺氧,血管张力减少,皮肤微血管持续扩张所致。中医认为是津精亏损,虚火内生而致。其临床表现:面部尤其是面颊、腮及下颌部皮肤持续性发红,呈玫瑰红色,但局部不发热,可有毛细血管扩张,有时累及手足和虹膜,糖尿病控制后症状减轻。年幼的糖尿病患者颜面及手足部皮肤有弥漫性浅红斑,也归于本病。
(1) 中医辨证治疗
【证型】虚火上炎
【主症】面红持续不退,伴目赤、头晕耳鸣,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生地30g,丹皮12g,茯苓10 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泽泻10g,牛膝10g,白茅根15g。
(2) 外治
小蓟30g、生槐花30g煎汤,放凉后湿敷面部。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3) 食疗
食疗方有以下几种:
生地茅根粥:鲜生地30g,鲜茅根30g,煎汤去渣取汁,另将小米100g熬粥至7成熟,兑入药汁,再熬至熟,早晚分食之,能清热凉血消斑。
藕节粥:鲜藕节100g煎汤去渣取汁,加入粳米100g熬粥,早晚分食之。鲜藕节含丰富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
(4) 自我调护
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于激动;同时用热水、凉水交替洗脸,以锻炼皮肤毛细血管的弹性。 

糖尿病性大疱病中医治疗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以糖尿病伴发灼伤样水疱或大疱为特征的一种特异性皮肤病变,近年来国内杂志多有报导。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一般有较长的糖尿病史,多在3年以上,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有明显的神经及微血管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伴发水疱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皮肤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营养障碍、糖尿病性肾病引起阳离子平衡紊乱等,致使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而形成水疱。中医认为,水疱属湿,无炎症性水疱属脾湿。本病多因脾气虚弱,运化无权,体内水湿不化,蕴阻肌肤而成疱。若伴阴虚,津液亏损,则疱液粘稠而量少。其临床表现为:水疱突然发生,好发于受压迫部位,如足趾、足踵,也可见于胫前、手及前臂。水疱大小不一,0.5~1cm左右,形似烫伤,疱壁菲薄,张力高,内含清浆,周围无炎症性红晕,可单发或多发,无任何自觉症状。表皮内水疱约两至数周痊愈,不留痕迹;表皮下水疱约2~3月痊愈,留有轻度萎缩性疤痕和色素沉着,偶见血疱或形成溃疡,常反复发生。
(1) 中医辨证论治
【证型】脾虚湿蕴
【主症】皮肤突发水疱,透明而无红晕,伴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肢麻浮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濡缓
【治则】健脾除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g,苍术10g,茯苓15g,泽泻15g,滑石10 g,厚朴10g,生黄芪15g,苡仁15g,桂枝15g,鸡血藤15g。
(2) 外治
用消毒针头穿破疱壁,放出疱液,青黛散水调外敷。
(3) 食疗
食疗方有如下几种:
山药粥:山药50g,生黄芪(布包)12g,苡仁20g,赤小豆20g,莲子12g,红枣10g,同煮至豆烂,去黄芪,加粳米50g煮成粥。早晚各食1小碗。功效健脾利湿,益气补虚。
五品粥:见硬肿病。
玉米须冬瓜汤:玉米须15g(布包),冬瓜100g,加水煎汤,去玉米须,调味食之。功效利湿消肿。
(4) 自我调护
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发生水疱后,不要撕掉疱壁,以免继发感染。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所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若仅仅感觉皮肤瘙痒,而无任何原发性皮肤损害,称为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有全身性和局限性之分,后者多发生于肛门、女阴、阴囊等部位。

皮肤瘙痒症在糖尿病中很常见,据统计发生率为7%~43%,其中全身性及局限性瘙痒各占一半。临床上因顽固性皮肤瘙痒而查出糖尿病者并不少见。全身性皮肤瘙痒中医称为“风瘙痒”、“痒风”,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称“血风疮”,局限性皮肤瘙痒称“阴痒”、“肛门作痒”。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很多,有内因也有外因。

糖尿病患者因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状态,出汗减少,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此外神经性反射、尿毒症等亦可引起瘙痒。局部瘙痒多因尿糖刺激、真菌感染所致。皮肤瘙痒患者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如冷热变化、衣服摩擦、接触化纤皮毛织物、饮酒食辣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中医文献中关于痒的论述很多。《内经》中即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清《外科证治全书》指出,“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并提出了病机及治疗禁忌为“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忘投风药。”该书还有阴痒、肛门作痒等局限性瘙痒症的记载,认为“阴痒,三虫在肠胃,因脏虚蚀阴,微则痒,甚则痛……”此症亦有肝脾亏损,湿热下注而痒者。
总之,中医认为全身性皮肤瘙痒多因肝旺血虚所致,肝旺则风从内生,血虚则肌肤失养,风胜血燥,风动作痒。外阴、肛门瘙痒多因肝脾亏损,湿热下注,蕴阻肌肤,不得疏泄而作痒。
本病表现阵发性皮肤瘙痒,昼轻夜重,初起仅限于身体某处,搔抓后扩展至全身,常抓至皮破血流、感觉疼痛方休。饮酒之后,情绪变化,被褥温暖,衣物摩擦及热水烫洗等可促使瘙痒发作。由于反复搔抓,皮肤上常见条状抓痕、血痂,可继发湿疹、皮炎,日久皮肤肥厚、色素沉着。糖尿病皮肤瘙痒者还可见皮肤干燥脱屑。女阴瘙痒主要发生在大小阴唇,因不断搔抓,阴唇部常见皮肤肥厚及浸渍,阴蒂及阴道粘膜可有红肿、糜烂。肛门瘙痒因经常搔抓,肛门皱襞肥厚,可有放射状皲裂、浸渍、湿疹化或苔癣样变。
(1) 中医辨证论治
① 血虚肝旺
【主症】皮肤干燥,瘙痒无度,夜间为甚,抓痕血痂遍布,心烦急躁,夜寐不安,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治则】养血润燥 平肝熄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地12g,白蒺藜20 g,何首乌10g,丹皮10g,皂刺10g,钩藤10g。
② 湿热下注
【主症】外阴肛门潮湿瘙痒,或下肢皮肤瘙痒,抓破渗液结痂,遇热痒重,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则】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生地10g,当归 10g,车前子15g,泽泻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
(2) 外治
皮肤干燥瘙痒,搽大枫子油、润肌膏。皮肤潮湿瘙痒,搽薄荷三黄洗剂。若抓破皮肤,渗液结痂,外敷青黛膏。外阴肛门瘙痒洗方:地肤子30g,蛇床子30g,苦参30g,丹参20g,艾叶20g,煎汤熏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1次;全身瘙痒洗方:蚕砂200g,或褚桃叶200~250g,煎汤去渣入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3)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有以下几种:
针刺: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耳针:取肺、肾上腺、皮质下、神门、三阴交。
穴位注射疗法:取双血海、曲池,用盐酸苯海拉明50mg/mL、维生素B1 50mg/2mL、注射用水5mL,每穴注药2mL。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外阴、肛门瘙痒取长强穴注射。
(4) 自我调护
瘙痒是一种自觉症状,其发作及轻重程度均同患者的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一般白天工作学习紧张,常忘记了瘙痒,而夜晚休息时则瘙痒加重。因此患者自我调护尤为重要。
丰富业余生活,积极从事各种有趣的活动,以分散对皮肤瘙痒的注意力。
切忌搔抓。搔抓可使瘙痒蔓延,一旦抓起来很难遏制。若身体某处瘙痒发作,可涂搽止痒药物,或轻轻拍打痒处来止痒。
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要用热水烫洗。烫洗只解当时之痒,对皮肤则是一种不良刺激,烫洗后往往瘙痒加剧。特别是皮肤干燥者,应适当延长洗澡间隔时间,少用或不用肥皂,洗澡后涂搽润肤之品。贴身穿纯棉织品,避免化纤、皮毛的刺激。
注意保持外阴肛门部的清洁干燥。 

糖尿病合并皮肤真菌感染中医治疗

这是一组由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相当高,据统计在未被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真菌感染率高达40%~57%。而且对于抗真菌药物的疗效较非糖尿病患者差,不易治愈,且常易复发。皮肤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念珠菌病,此外手足癣、股癣、甲癣也常发生。
(1) 皮肤念珠菌病
本病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多见于肥胖的婴幼儿和妇女,以及经常浸于水浆中的工作者,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也常发生,并可出现泛发性念珠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因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类似于中医文献中不同的病名。如糜烂红斑类似于“汗淅疮”,外阴阴道炎似于“阴痒”,甲沟炎类似于“代指”。
① 辨证论治
【证型】湿热毒盛
【主症】皮损广泛,潮湿糜烂,浸渍发白,瘙痒剧烈,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燥湿解毒
【方药】导赤散合二妙散加味:生地10g,竹叶6g,木通10g,苍术10g,黄柏10g,苦参10g,赤茯苓15g,白鲜皮15g,公英15g,生甘草3g。
② 外治
常用的外洗方:苦参30g,蛇床子30g,公英30g,黄柏30g,地肤子20g,枯矾20g ,煎汤放凉待用。
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湿敷、浸泡、坐浴、洗浴等方法,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有脓疱者,应先挑破脓疱再洗。
外洗后红斑浸渍处,用青黛散或枯矾粉外扑,有糜烂处,将青黛膏薄涂于纱布上,贴敷患处。
③ 食疗
经常食用新鲜西红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美颜润肤,同时番茄素对于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④ 自我调护
保持皮肤皱折部位的清洁干燥。夏季洗澡后,可在皱折部位扑爽身粉;避免长期水湿浸渍手足,用水后及时擦干双手,特别注意擦干指缝;不要撕甲周皮肤上的肉刺,以免造成损伤,继发真菌感染;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
(2) 手足癣
手足癣是手足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足癣的发生率高于手癣,在我国南方潮湿温暖地区尤其高发,故俗称“香港脚”。在经常穿胶鞋的工种中,发病率可达80%,手癣常由足癣传染而来。糖尿病患者手、足癣,特别是足癣发病率很高,因足癣引起的皮肤脱屑和小裂隙,又成为细菌的入口,可继发丹毒、淋巴管炎及化脓性感染。因此积极治疗手足癣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手足癣在中医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中医称手癣为“鹅掌风”,称足癣为“脚湿气”、“臭田螺”、 “脚丫痒烂”等。
① 西医治疗:根据皮损的特点选药。
水疱型:5%水杨酸酒精、克霉唑药水外涂,早、晚各1次。
糜烂浸渍型:无渗液者用足粉(水杨酸5g,单纯扑粉加到100g)。渗液多或继发感染者,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1%雷夫诺尔液湿敷,待干燥后再用1%克霉唑霜外涂。
鳞屑角化型:新脚气灵软膏、5%水杨酸软膏、达克宁等涂搽,1日2次。
② 中医治疗:以外治为主。如皮损糜烂渗出较重,或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痛疼,湿烂流脓,需内外合治。外治法:水疱型以复方土槿皮酊、鹅掌风癣药水外涂,早、晚各1次。
趾间浸渍发白者,用青黛散或枯矾粉扑撒趾间。糜烂渗出者,用外洗方:苦参30g,黄柏20g,青木香30g,土槿皮30g,枯矾15g煎汤,放至室温,浸泡双足,1次20分钟,1日2次。搽干后,将青黛膏薄涂于纱布条上,夹在趾间或敷于患处。若继发感染加公英30g。脱屑型以雄黄膏、风油膏涂搽患处,早、晚各1次。角化型以用醋泡方:苍耳子30g,土槿皮 30g,青木香30g,皂角30g,大枫子30g,红花15g,加米醋1500mL,放置3~5天,取汁浸泡患处,1次0.5小时,1日1次。并用雄黄膏、风油膏外搽。
③ 自我调护: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足汗多者不宜穿胶鞋、塑料鞋,经常洗晒鞋垫、袜子;不与别人共用洗脚盆、毛巾、拖鞋;有足癣者,不要用手搔脚,洗脚后应立即洗手,以免传染到手上;手部有破伤要及时治疗,冬季手部皮肤干燥,可搽润肤油,防止有裂口,给真菌入侵造成机会;坚持治疗涂药,不要见效就停,这样容易复发,应坚持用药至症状消失后2~4周。
(3) 甲癣
甲癣是因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引起,多继发于手足癣,亦可同时出现,致病菌与手足癣相同。中医称此病为灰指(趾)甲、油灰指甲、鹅爪风。
①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措施有:30%冰醋酸外涂,每日1次,持续3~6个月以上。涂药前先贴剥甲硬膏、甲净片,并将病甲刮薄,使药液易渗入甲下。涂药时要保护好周围皮肤; 10%冰醋酸液浸泡有病甲的指趾,1日1次,1次10分钟,持续3~6个月以上;单个甲癣可拔甲,拔甲后继续外涂抗真菌药物,以防复发。
② 中医治疗:以外治为主,无需内治。鲜白凤仙花1把,加明矾少许,捣成糊状,堆涂于病甲上,用塑料纸或腊纸封包,每日换1次,用至健甲长出;用棉花醮复方土槿皮酊或鹅掌风癣药水浸泡病甲,1次10分钟,1日2次;黑色拔膏棍加热软化,贴敷病甲,保持7~ 10天取下,用钝刀削刮已软化的角质,然后继续贴敷,如此反复,直至健甲长出。
③ 自我调护:甲癣的治疗贵在坚持,新甲长出取代病甲需3~6个月,此期间应连续用药,以防新生的指(趾)甲重新感染;要同时治疗手、足癣,否则易复发[1][2][3]

 

糖尿病皮肤病变 -  糖尿病的皮肤损害有哪些? 

  糖尿病的皮肤损害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皮损、继发性糖尿病皮损、特发性糖尿病皮损三组症群。
(1)原发性糖尿病皮肤损害。
  原发性皮肤损害包括:①糖代谢紊乱所致的透明细胞汗管瘤。 ②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的糖尿病性黄色瘤、其他黄色瘤。③结缔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糖尿病性浮肿性硬化病、淀粉样变性苔癣、粘液水肿性苔癣。④血管病变所致的糖尿病性坏疽,糖尿病性类脂性渐进性坏死,泛发性丘疹性环状肉芽肿,胫骨前部色素斑,糖尿病性水泡,糖尿病性颜面潮红。⑤末梢神经障碍所致的糖尿病性无汗症。⑥皮肤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的阴道炎、口角炎、甲癣;皮肤化脓感染的疖、痈、毛囊炎、汗腺炎、带状疱疹。⑦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皮肤炎症、皮肤瘙痒症。
(2)继发性糖尿病皮肤损害。
  继发性糖尿病皮肤损害包括:①胰腺病变的青铜色糖尿病、胰高血糖素瘤。②肝脏病变引起的迟发性皮肤吡喀紫质。③脑垂体病变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柯兴氏综合征。④肾上腺皮质病变引起的柯兴氏综合症。⑤药物引起的类固醇性糖尿病。
(3)特发性糖尿病
  指糖尿病和特征性皮肤表现,是原因不明系统性疾患的一部分,如良性黑棘皮症、沃奈综合症、类脂质蛋白沉积病、硬皮病、出血性多发性特发性肉瘤(卡浦西肉瘤) 、肥胖多毛额骨肥厚综合征等。
(4)治疗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皮肤损害。
  如注射胰岛素引起的皮下脂肪萎缩、磺脲类降血糖药引起的荨麻疹或泛发性轻度红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皮肤病变5
形形色色的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诊治
换个角度看问题——皮肤过敏,中医怎么看
糖尿病常见六种皮肤病变
瘙痒性皮肤病
12类常见皮肤病分辨口诀!发病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