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2019-12-09 16:10:42
朱爱华主任医师脑病3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级甲等

温胆汤的功效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除烦止呕;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引起的虚烦不寐,呕吐呃逆,惊悸,癫痫等病症。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中医认为“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如果胆被干扰,失于平和宁静,人就会内心烦乱,难以入睡眠,夜间多梦,胆怯,容易受到惊吓。温胆汤具有清利胆气的功效,使胆恢复平静,进而能治疗虚烦不眠(即内心烦乱,难以入睡),睡时多梦,胆怯易惊,惊悸不宁。胆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呕吐,打嗝频作。温胆汤可理气和胃,止呕,故可治疗该症状。痰浊上蒙清窍,发为癫痫。温胆汤可理气化痰,通过清胆,化痰浊,治疗痰蒙清窍之癫痫。温胆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胆郁痰扰引起的诸多疾病,常见的有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赵晓峰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三级甲等

语音内容

温胆汤,中医方剂名。是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等制成的中药方剂。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

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出现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等中医症状和脉象时可以考虑应用温胆汤。

温胆汤
  • 中医药方方剂

  •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郑世江

    详情

温胆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

  • 中文名
    温胆汤



  • 功用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 主治
    胆郁痰扰证




  • 分类
    祛痰剂-燥湿化痰




  • 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歌诀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用量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g,陈皮90g,甘草(炙)30g,茯苓45g。

用法

上锉为散。每服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

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方义

本方证多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备;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如是则复其宁谧,诸症自愈。

运用

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附注

附方

十味温胆汤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g,白茯苓(去皮)45g,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各30g,北五味子、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g,粉草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12g,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不以时服。

功用

益气养血,化痰宁心。

主治

心胆虚怯,痰浊内扰证。触事易惊,惊悸不眠,夜多恶梦,短气自汗,耳鸣目眩,四肢浮肿,饮食无味,胸中烦闷,坐卧不安,舌淡苔腻,脉沉缓。

出处

《世医得效方》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十味温胆汤即由本方减去竹茹,加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人参、熟地、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而成,适用于心胆虚怯,痰浊内扰,神志不宁诸症。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9:“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0:“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2.方论选录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少阳、阳明药也。橘、半、生姜之辛温,以之导痰止呕,即以之温胆;枳实破滞;茯苓渗湿;甘草和中;竹茹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肺金即所以平肝木也。如是则不寒不燥而胆常温矣。”[1]
[2] [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晕眼花,心烦失眠做噩梦?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祛烦恼
温胆汤
温胆汤的配方是什么
温胆汤汇粹
胆随胃降与温胆汤应用的体会
温胆汤临床用得很广泛,善治无形之痰,是精神疾患的代表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