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区开镰 记者探访农民种粮赚不赚钱
麦区开镰 记者探访农民种粮赚不赚钱

铁牛欢奔,金色麦田麦浪翻滚,抢收抢种,三夏大忙如火如荼。农民种粮赚不赚钱?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分头走进麦收现场,探寻答案。从本期起,《新农村》周刊将连续推出三问“三夏”系列报道。

  6月3日,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田间的热浪中洋溢着浓郁的麦香。加班加点,抢收抢种,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河南省封丘县小麦开镰了。

  今年夏粮还能增产吗?粮农还能增收吗?进一步增产增收需突破哪些制约因素?如何更好保护种粮的积极性?记者来到麦收现场实地采访。

    
  隆宫乡荆西村的韩培军是个种粮大户。这位50岁的黄河岸边汉子,开大车跑了近20年运输,积攒了些家底。小浪底工程建成后,河势变得平稳,2005年他对村里的河滩荒地动了心思:花18万元承包了15年。连续苦干两年,填坑补洼,韩培军整理出了230亩粮田,水电路配套,购买农机,总共投入了近40万元。

  滩里人豪爽,只算大账。沙地产量不及滩外耕地,韩培军的小麦今年亩产预计只有800多斤,刨除成本,麦季有近10万元收入,加上秋季小麦,今年纯收入预计能超25万元。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耕地,由于收成无保障,种粮大户往往容易流转、承包到。韩培军说,要想提高产量,需要持续投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希望国家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现在他承包的230亩荒地,不在国家耕地面积统计之列,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都没有享受。“粮食要增产,荒地等后备耕地资源应得到国家政策更多的眷顾,而不是打入另册。” 韩培军说。

  近年来,对于像韩培军这样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封丘县综合运用财政补贴、政府贴息担保、部门项目支持等手段给予倾斜支持。

  但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尽管现在有政策性保险,但理赔标准不高。因此,韩培军还有一个心愿:希望粮食作物也能上商业保险。“没有保险便没有托底的”,这也是他现在小富即安不能大展拳脚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食直补)政策有变化吗?补贴如何发放?
漫谈|2018年种粮补贴有变化,粮农都要仔细看!
2016年农业补贴大调整核心内容:多种粮,多收益!
「央广网评」严查“割青麦作饲料”!要让种粮农民有钱赚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
完善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政策的思考与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