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微课堂教你写《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一文二体成三碑”

《圣教序》碑事,在中国书法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传奇色彩。因缘在其“一文二体成三碑”。

“一文”,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亲撰的《圣教序》文。大唐贞观,是中华历史上最为光辉而伟大的时代,朝中文人雅士济济。太宗舍众高才而亲自捉刀,足见其对圣教之重视。历数历代篆、隶、草、行、楷数千上万通碑石,由当朝“一把手”亲撰碑文者,可谓凤毛麟角。

“二体”则有二解:一为《集字圣教序》的“王体”和《雁塔圣教序》的“褚体”;二为“王体”与“褚体”分别为一行一楷,此为两种“人体”加两种书体。

“三碑”,指《集字圣教序》是刻于一通碑石;而《雁塔圣教序》的文字,却分别刻于两通石碑。合计确为三碑。

《雁塔圣教序》与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代表作,书后六年褚遂良即去世,也可说是晚年留下的杰作。字体瘦劲,极富丰神,此碑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 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横画有左低右高的俯仰,竖画的向内凹呈背势,隶书似的捺脚仍然存在,却增加行书笔意,字势显得极为活泼,意古而势活。充分体现了褚遂良书法中特有的婀娜多姿、潇湘逸宕的特点。

《雁塔圣教序》的线条特征

《雁塔圣教序》分“序”和“记”。前面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李世民撰文,《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为高宗李治撰文,“序”较安和稳重,“记”用笔较恣肆。线条最突出的特征,是轻灵与跳跃感,即强调笔画的轻重变化,用孙过庭的话讲是“变起伏于锋杪”。碑中字很难找到平直的笔画。有人说他追求的是“唯美”,倒也不为过。可以想见每一笔的提按动作,笔画姿态的丰富。“横折竖”必然要有丰富的节奏变化。

另一个特征是“流动”。或者说是行书状态,即孙过庭所言“使转”赋予楷书的流动之美——情性,“使转为情性”,反之,则是“真不通草,殊非翰札”。《雁塔圣教序》虽为碑刻,但流动的用笔状态传达得非常准确,甚至牵丝连带都很清晰。可以想见其书写速度是比较快的,点画起收之间不只是“眉目传情”,以至于“勾肩搭背”了。

笔势的特点

《雁塔圣教序》尤其在笔势的应用上,在唐代楷书中属于比较丰富的。笔势的应用,会让整个字很灵动。横的变化有平、仰、覆,竖的变化有直向背。

横画

横画形态丰富多样,运笔变化多端,线条总体呈现挺劲秀美之态且具有明显的态势变化。横画主要包括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等。横画在此碑中多是稍往右上倾斜,其中长横由一波三折的特点则是先往右上方倾斜后再通过往右下方向的重顿笔压住笔画走势,使字重心平稳。

横画用笔提按明显,多呈“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细如铁丝,粗如坠石。

竖画

在褚遂良以前,楷书运笔多用“一拓直下”,而褚遂良泽改锋芒毕露为逆入藏出。他的竖画的姿态以背势为主,而其运笔则主要是以“直锋入笔,逆锋出笔,两端提按回锋,中间细而略呈弧形。”仔细观察,会发现线条内部细微的曲线变化。

撇画

雁塔圣教序中笔画多是承袭王羲之书法中潇洒姿媚、用笔舒展、节奏感强的特点,使笔画富有韵味。撇画一般在字中与捺画组合,主要起拓宽字势的作用,或左收右放或左放右收。斜撇往往通过其弧形走势使得笔画更加生动,竖撇书写纤细、灵活轻巧。

捺画

褚遂良楷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楷书中保留有浓厚的隶意,如碑中的捺画,即平捺或斜捺的写法,明显比其他笔画粗壮、伸展和夸张,并含有隶书笔意,多采用重笔长捺。前半部分较为纤细,后半部分多是粗重,或波磔方整,或用笔圆润,或短促果断,或向外延伸。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平和艺苑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精拓本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二)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唐代书法名迹(二八):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 【书法欣赏】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放大看
【书法微课堂】手把手教你写《雁塔圣教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