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性工笔一张伟民花鸟画展回顾
userphoto

2018.04.16

关注


▲《春之潜流》  180cm×112cm  

绢本设色


精彩评论


吳山明艺评


题可以更改,背景艺术创造有史以来都是在不断汲取融合中发展的。怎么去借鉴、融恰因人而异。伟民是在中西体系夹缝中的成功拓展者。闯出了一条无缝对接的个人路子,其成果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伟民长期重视写生,极真诚去叩拜自然,经常长时间迷恋在自然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的所有的佳作都得益于自然的启迪,尤其那些大醒大朦,大结大化,清晰与混沌相间的画面,尽管实际都是精心经营的结果,但画面让人感觉到的却是更多的是原生态的鲜活之感。  


并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精微聚焦朦胧的状态,从这方面,可看出张伟民个人风格思变中的实验是成功的。伟民非常善于驾驭已掌握的知识与技巧,将西式的水彩画技巧巧妙地溶入传统笔墨法之中,使西式水彩所形成彩痕或墨彩痕演进成能体现传统精神的中国式笔墨之语言,西方元素大量的运用,透出的却是传统气息,焕发出特殊斑斓之美。


扎实地传统绘画基础即对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审美追求使伟民有了创新的新优势,既思路宽阔,又具备集中去突破一些课题的实力,伟民已是一位中西兼容上真正的成功者。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很新颖而仍属传统框架内具有伟民特殊个性的花鸟画风格。


伟民的画是一份难得的好看又可口的艺术大餐,画面气正而丰盈,浪漫而亲切。                                                                                                       

吴山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愽士生导师)







《池面好丰神》 158cm×66cm  

纸本设色


精彩评论


毛建波:诗性工笔

——写给张伟民北京画院美术馆个展



以诗入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国家绘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特色内核。诗性既不是选择一首古诗加以简单的笔墨诠释,也并非只是在画面空白处题诗。诗性是画家面对自然事物情动于中、胸中郁积情感的勃发,是画家思想乃至灵魂深处精神的外溢,是画家的自觉追求,是化“景语”为“情语”的转换。诚如伟民兄喃喃自语的“每天的创作,恰是一次心灵的跋涉;诗化的植物与创作者的心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志向与理想状态,呈现的是生命的体验。”“对我来说,以写生的方式将自然、将自然审美对象的感受及生活的体悟用笔墨的方式表述起来,体现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华彩的表达,是生命的扩展,艺术的再现,是生命本质向社会文化方式转换的开始。”


诗性工笔的创作,涵容了伟民兄数十载的探索。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写生观察,唯美梦幻的意境谋划,实入虚出的绘画语言,工笔意写的“营造法式”,大块的墨色渲染,挺健的细笔勾勒,共同形成他的作品的诗性。只有“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方能“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清人恽南田语)。在伟民兄《风月无边》《万木霜天》《春之潜流》《乱红飞过秋千去》《清质澄晖》等诸多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花开的声音,听到了霜叶的律动,触摸到心灵的跳动,感受到了生命温柔的灌溉。



《合鸣在远》  75cm×110cm  

绢本设色

评论文章


赵耀鹏艺评:

“我认为张伟民他之于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大概可以类比于何家英之于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张伟民的画,多数从写生中来。他的写生能力,可能是我见过的花鸟画家里最出众的,我觉得放诸历史,他大概可以和历史上以写生最擅名的赵昌、林良相媲美,在画面的控制、势的处理上,甚至还有过之。他的画,又兼具工匠精神和诗人的浪漫,层层渲染展现出来的意境,优美静谧,充满诗的情怀。有几件巨幅的工笔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呕心沥血和身心投入,令人心生敬畏,仰之弥高。

 

张伟民对传统工笔画的脉络发展和继承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将自己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高格调的审美趣味融入创作之中,墨法、水法、渲染用色与他坚实自由的用笔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借助光影以及画面的构成关系等自由的创作手段,将自己细腻的情感在工写之间表达的含蓄隽永,他的画面含蓄典雅、气韵生动,充满诗意和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在浙派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中独具一格,并且他专注和辛勤探索、格物致知的精神值得现代人敬仰和学习。”




▲《月出惊山鸟》 60cm×110cm 

绢本设色

评论文章


王凯艺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绝对的政治主题创作被解放,间接影响了当代中国绘画的两种趋势:其一是外在形式上的绝对割裂;其二是审美意识上的觉醒。就艺术自身发展规律而言,后者较前者更具意义,而作为一名长期浸染于传统艺术创作的工笔画家,张伟民无疑是于这一趋势下进行不懈探索并取得相当成绩的佼佼者,其所主张的审美观念中,空寂萧瑟、清雅婉约、宁静淡泊,隐含着诗人般的忧郁与感伤,无不体现出人文意义的深度,更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当代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的同时,谱写了工笔画史的新篇章


作为一名典型的杭州人,张伟民生于斯长于斯,几十年的耳濡目染、风雨见证,杭州之于他是一种情节。湖上清幽,一派宁谧,其间无限风光更是他的精神寄托所在。


早在1984年,张伟民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清质澄晖》发表在当时的《富春江画报》上。作为他就读浙江美术学院本科期间的毕业创作,这一时期,他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艺术主张,并尝试拉开个体创作与地域风格的距离,彰显时代审美趋向。《清质澄晖》通过严谨扎实的造型和技法运用,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体验阐释意境,传达出一种无边的优雅静谧。《清质澄晖》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张伟民的作品立意于诗,取之与情,生发为境。魏晋南北朝绘画贵神而略形,不重雕琢物象,反追气韵风神,开中国古典绘画之风,而生发为朝绘画贵神而略形,不重雕琢物象,反追气韵风神,开中国古典绘画之风,而张伟民的审美旨趣与魏晋人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异曲同工,纵观其作品,无不可见诗意浓郁蕴含其中,这种幽幽诗情,正是缘于其对传统绘画审美观念深入骨髓的浸润和滋养。


张伟民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在继承传统工笔艺术经典、把握时代文脉的同时,巧妙结合了两宋院体画的雅致和文人画的追求,强调写生对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的重要意义,将外在生命律动和内心精神追求,浑然天成为其独特的审美情志。


昔楚襄王与宋玉同游于云梦之台②,眺望高唐之观,君臣之间一问一答,文学家口中所吐,沉辞怫悦,浮藻联翩,无中生有,见微知著,美景妙境娓娓道来,令人神往,今日之画家盖当如斯。




《小径四时花》65×45cm

精彩内容15

陈青洋评说张伟民的画,八九不离“诗意”。这几乎成了“共识”。


所谓“诗意”,就是“景语”成“情语”;“情语”成“景语”。所谓的“情景交融”是也。

《中国画画刊》2015年第4期,推出新栏目“创作实况”。首发锁定张伟民。因为,他的思路和文字表达十分符合栏目的设定理念——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发之后,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作者,后无来者。


张伟民的文字来了,不少。1期10个版面放不下,大大超出了。照例应该删减。但,他的文字与他的画一样,皆是“情语”,让人不忍下手。


于是,《中国画画刊》分了两期连载,共20个版面。有读者说;“意犹未尽。”

张伟民说画,都是“诗”,引的是诗,说的话也是“诗”。


他的题目是:《听花开的声音——创作与欣赏是以一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生命》。

 他说关于创作是: “我们要学着听花开的声音”。

 他说自己的画《万木霜天》是:“艺术是牺牲自我的超越”。

 他说自己的画《春之潜流 》是:“以生命换取精神”。

 他说自己的画《与花同月》是:“在花的面前,我是个知足的人”。

 他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是一首自己的诗:

 诗性——追了就没有诗意,

 唯体内那身体的自然淌出来的那股气息‘诗心’且‘诗性’。

 创作尚使我的画怀着青春的梦想,

 墙上的画是时间的见证,

 摘下了,恰如剥落的时光。

 张伟民说:“人文情怀,诗意,生命的价值——这是我的追求。”


 张伟民,在“诗”——也是文,“结束”的时候,“画”,开始了。这就应了南宋邓椿《画继》中说的:“画者,文之极也” 。                  


                                                                                                          — 张伟民的画与文                                                                                                                        



《万木霜天》  195cm×220cm  

纸本设色


张伟民的工笔花鸟画是诗的世界,他以画面的幽静、恬淡和唯美,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深深的依恋和淡淡的感伤。


他追寻自然和生命的原真,崇尚水的清纯无色,显示了浪漫典雅之美。他的作品抒发了个人的意念、情怀、思想和精神。透过着意经营的花鸟形象,有意无意间传达着时代的气息,讲述自己对客观现实的理解,玩味着由个人经历和修养凝练而成的情调和趣味。


        ——摘自《诗意的栖居》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秋入莲塘》 140×140cm

纸本设色


张伟民在绘画创作中,更主动地强调了工笔画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写意”手法的运用。特别强调了现代精神与现代感觉的渗透,主动将一种思考当成了精神尺度来衡量工笔画创作。将“思维”与“想象”作为自己的绘画性格,通过情景、趣味、理义、法度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力争找到并表达其中散文诗般的联系。这些在他的不少反复琢磨的题材与作品中都有精妙的表现。

 

             ——摘自《伟民画序》

                   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仲夏之梦》  75cm×48cm  

绢本设色


中国画有史以来是在不断汲取融合中发展的。怎么去借鉴,能否成功,因人而异。伟民是在中西体系夹缝中的成功拓展者。闯出了一条无缝对接的个人路子,其成果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伟民非常善于驾驭已掌握的知识与技巧,将西式的水彩画技巧巧妙地溶入传统笔墨法之中,使西式水彩所形成彩痕或墨彩痕演进成能体现传统精神的中国式笔墨之语言,西方元素大量的运用,透出的却是传统气息,焕发出特殊斑斓之美。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很新颖而仍属传统框架内具有伟民特殊个性的花鸟画风格。

 

——吴山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春涧》 145cm×195cm  

纸本设色


看张伟民的画,让人不禁想起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钞序》中谈到读诗三境:“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娇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此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坂,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此三境者,一境静,观景也;二境动,畅神也;三境复归于静,悟神也。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栏风摆柄柄香。张伟民的画不用华丽的赞美,不为虚浮的荣耀,但那一片秋风下的荷塘,那轻柔朦胧的月光……极润极淡地贴着众生浮躁的心。张伟民就是这样站在他的画面背后,把他心境中最纯美的那片绿地展现在繁华的浮世下,与你作心灵的对话。正是他作品漫溢而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把他同山水画科的卢禹舜、人物画科的何家英放在一起,组建成当代工笔画家的境界开拓、语言创造上最具创造力的“三驾马车”。

 

               ——摘自《关于张伟民工笔画的随笔》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倩影》71cm×55cm 

纸本设色


伟民老师,文雅、智慧、细腻具南方特有的文人气质,同时,内心果敢、坚韧、直率充满北方汉子的刚毅性格!他的花鸟画,上逐唐宋笔意,传承中国千年的绘画传统;抒发当代情怀,从不拘泥于已有的绘画程式,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对客观事物的感悟,顺应自然,技随心变,法随心生。画面生动而不乏严谨,浪漫之中尽显哲理,明快之中不失古意,感伤之中充满坚毅!以观静心,以心写性,以性传情,以情造境,以境感人,极富诗意和创新精神!


在清新、典雅和浪漫之中,陈述着他对自然和当今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思考,对生命本真的领悟和无限的渴望与追求!

 

          ——金沙(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朝朝暮暮》113×121cm

绢本设色


当世画者甚多,善表达心路者甚少,而伟民兄多年来坚持以文本的方式展示思维的脉络,常有理性的思考。艺术的怀春,绘事的进途,致使他的人生变得更深厚而凝炼,且又可为同道分享。


伟民先生的花鸟画创作或工或写,清丽且多彩,秀逸却深沉,这些丰富的信息毫不矛盾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身向传统,心往当代,以开放的思考方式,行坚守传统文化底线的中国画实践。一如他本人留给我的印象:敏锐、柔韧、自如。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



《廖江秋色》(局部)


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前夕,张伟民去北京香山体验生活。是时,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这个景象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多年后,张伟民将这一意象的画面诉诸于笔端,创作出—件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这就是在画界颇受好评的《乱红飞过秋千去》。作品采用平面性构图,仿佛在燃烧的层层叠叠红叶扑面而来,激情荡漾;张伟民用金边钩线,加强动势,时而奔放激越,时而低吟浅唱,一如天籁,极具节奏的美感。此幅作品题目为“乱红”。好一个“乱”字!乱得张扬,乱得恣意……

 

——摘自邵大箴《诗意的栖居 —— 读张伟民花鸟画》



《浮香》 47cm×60cm 

纸本设色


深秋那飘动没有了春的轻浮

是经世的成熟与鲜活

返朴归真的醉态

或丰饶或散淡、或飘逸或虬曲

都是生命的逍遥

即便今夜霜风再起

却已永远地留在了心田、


——张伟民    



《乱红飞过秋千去》  195cm×173cm  

纸本设色


我是一个对季节十分敏感的人:春的蓬勃与张扬,夏的沉静与热烈,秋风的悲鸣与洒脱,冬天的孕育与期待。视觉的、内心的、艺术的、与我来讲是一致的。


——张伟民



《冷泉》


《霜风暗引芙蕖香》此画是极重要的尝试。当年创作则是继《乱红飞过秋千去》后个人技法的深入,是个性风格在技术难度上最强的画作之一,其难在需很敏锐的感觉,需极理性的把控。


——张伟民



《秋水》80×110cm 

绢本设色



听风伴雨,秋气通爽,一日守在家中,逐一梳理久积琐事,一边打理去京的准备。间隙,偶读东坡题跋,实在为传统中的优秀文字与古人卓越的才能所折服。


——张伟民



《清质澄辉》480×210cm

绢本设色


秋风乍起,秋韵正当时,枫红、橘黄,层林尽染。

自残余的夜色到曙光逐渐照射到远处高楼的顶端,那么光明!尽管晴好的天气日日相见,却每次让我忘情,让我感动—这永恒的阳光,永恒的大自然,遇此明媚、遇山河壮丽、遇每一颗树木都让我叹息、为之感动,从内心欣赏生生不息。人世变迁都无碍于日起日落,无碍于盛衰四季,这不让你敬畏吗?、


——张伟民



《积雨初霁》110×80cm 

纸本设色


《万木霜天》所呈现的意境是拂晓前的秋风秋色,秋的冥想,人生入秋后的心绪缕缕,是清心涤虑后的感悟。


“帘外一钩眉月,望河汉点点繁星将息,纤云冉冉渡山岳。”万木已霜天,且将谢幕的人生。且待后生来者。


——张伟民



《闲秋》 170cm×60cm  纸本设色


玉壶冰心:

晓霞凝脂,与花同月……凋落了的不能返程的青春就芬芳在这些画页上了。生命的青春化作了绘画的艺术,丹青伴我生命的历程,承载着一幅幅作品的是生命、青春、美丽幻影,是悲鸣、期盼、重生的侧影。


——张伟民



▲《蝶影》


黄昏记:

听风伴雨,秋气通爽,一日守在家中,逐一梳理久积琐事,一边打理去京的准备。间隙,偶读东坡题跋,实在为传统中的优秀文字与古人卓越的才能所折服。


中国文化太伟大了,而且愈久弥坚,其内置的稳定性,其外延的拓展性与兼容性,其基础的深厚性,其辐射的广泛性,其精神与思辨的哲理性,以及自我的修复性,这决定了其存在千年仍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与借鉴力。一切推倒重来,藐视历史的态都将行之不远。


此次承担“西湖荷花”创作题材,如何表现“荷”、“西湖荷花”,并从中体现出现代人对荷花审美的最求;体现中国画艺术当代的状态,这种尝试是创作后面的深层意义。


从自然物象转向艺术形象的转化子中,以“人文化天工”是奠定转换的起点;能否自觉地将花鸟形色的感受转化为笔墨语汇,是作为我首先要考虑的,这也是中国画艺术活动的着落点,是人文化天工将生命现象向艺术审美方向转换的基础。若表达《风月无边》那种潇洒超脱的带有中国文人的那么点浪漫情调,显然,传统意义上的双勾填彩、慎细甚微的工笔画程式能否充分体现此境界是个问题。


——张伟民



▲《明月呈高秋》


艺术实现心灵的自由:

创作与欣赏是以一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生命。


在花面前,我是个知足的人。

在花中,我读到了凡人的气息,那人之为人的情愫,被我读懂,在那里,我内心的意志 舒展,使我激扬,又人生笃定,身心安然。

 

——张伟民



▲《蓼花芙蕖写生



芙蓉塘外有轻雷

(吴建明/文)

                  

对于大多数画家而言,面对一张洁白宣纸时的心情是极为忐忑的,因为这里是一切的开始,在这里可以有所有美好的愿景,甚至梦想。但是这种状态很短暂,短暂到画家一厢情愿地希望将这种状态无限地放慢,他们深深地知道,只有处于这种初始状态,才是最安全的,最无可挑剔的。因为没有开始,它拥有婴儿状的无邪和淡然,它可以接受任何东西,它可以不为任何最终的结果负责。正因如此,一位画家不论处于何种阶段,他对作品的期望一定超过作品本身的,这就是所谓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吧。因此,一张宣纸所要承载的东西,从某种层面上说,恐怕远非几组线条,几大色块那么简单,它将更多承担一位画家释放的压力和一位画家对于绘画的情怀。


因为对结果有较高的期望,所以画家每下一笔,每施一色,均极为谨慎,不敢有一丝懈怠,由于步步为营,经营太过,最终发现经营愈过离期望愈远,此或用力过于用心所致。而工笔画创作,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更为突出。虽然当下工笔画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但问题不少,用力过于用心的问题尤其严重。工笔画是一门对形依赖性较强的画种,它对表达的对象需要很大程度的塑造和刻画,这不仅需要画家的功夫,也需要画家的工夫,所以它的创作过程相对更为漫长一些,对绘画情感的保持更为持久一些。绘画无论工、写,其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情感释放的过程,情感释放的窗口和时间往往情至兴至、情消兴尽,很难保持一个常态化的态势,所以相对写意画而言,工笔画似乎更难体现画家的激情和率性,工笔画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来谈“诗意”和“诗性”,似乎有点奢望了。



▲《创作写生稿(芙蓉)


也正因为此,我每每拜读张伟民老师的工笔画作品时,有一份莫名的激动,这份激动源于我读到了画面中那轻纱般的诗意,这一份激动,也让我深深感觉到距离的存在和跨越的难度。今有幸走近知止堂,得耳提面命,亲聆教诲,但这一份距离感依然挥之不去。当我读到张老师的《芙蓉塘外有轻雷》和《乱红飞过秋千去》时,很难想象轻雷翻动时的惆怅和乱红渐消时的寂寞是如何在纸面上轻轻滑过;当我读到张老师的《晓霞凝脂》和《与花同月》时,几次被梦幻般的意境所诱惑,实在分不清这朵朵莲花是渡己还是渡人;当我读到张老师的《春之潜流》和《仲夏之梦》时,似乎感知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可为、不可为间的微妙关系,是否都将随着春的潜流从夏流到秋、秋流到冬。还有《白露为霜》《随花逍遥》《适我烟霞想》等等作品,单凭这些作品名字,已足够品味多时了。我读到张老师的更多作品时,愈能体会到画面所呈现出来平和、恬淡并带着一丝丝忧伤气息的魅力来。在花的面前,人也许宁愿变得更脆弱一些,这一份忧伤乃至脆弱,其实就是作者的人文情怀,这种不经意的形态其实是生命的另一种解读,通过画笔娓娓道来,所以读张老师每一幅作品,都能体会到温和而不失自我的气质来。综观张老师的作品,前期侧重渲染近期更爱挥写,无论尺幅之作还是丈匹之构,能举重如轻,挥写自如。渲染、泼彩、积水、皴擦,皆无定法,在何处用何法,心到手应,处处表现得恰到好处。虽取法不一,用情却一以贯之,这种貌似无心的用心,恐非常人能及。这在以技术和宏篇巨构为上的绘画语境中,张老师的作品宛如一股清流,沁人心脾,备受人关注和推崇。



▲《姑苏速写


对于一张洁白的宣纸,它从始到终都没有改变,只是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情感后,结果才截然不同。大多数人在用力与用心的窗口徘徊的时候,张老师的作品其实已经给我们很好的提示,只是我们对于这种温和的提示没有体会到罢了。前一段时间回杭州,我到知止堂看望老师,同时将近作示于老师,希望得到指教,以解心结。张老师看完近作,没有点评,只是随意说了一句:画画为了什么?是种葡萄还是酿酒?我初闻此语,一时没反应过来,稍后细品,猛然一惊,真“一语惊醒梦中人”。画画为了什么?我相信会有多种答案,但众多答案中一定有其一致性,无论收葡萄还是酿酒,均需先培苗、浇水、施肥、修剪,这些付出是必然的、一致的,但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即便同样的付出,只能“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或“取乎其下,则无所得”。我相信画家知道世上的葡萄能酿美酒,一定不会止步于葡萄棚下,只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往往被眼前的东西蒙蔽,满足于触手可及的东西,久之,目光所及不过区区,如何知道千里之外的风景。我认为,葡萄转化为美酒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重生的过程,只有勇气、才情兼备,方能上升到精神层面,因为美酒虽来自于葡萄,但已再也不属于葡萄了。这个华丽的转身,不知要经历多少的磨难,方能修得正果。我一想到此,虽为一时的所悟而欣喜,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困惑,因为心、手如一方能酿得玉浆,此既赖人事更凭造化。

                                                                                                                                           杭城七月的午后,似火一般,这时远处传来了低沉的雷声,声音虽然不大,但闻到雷声往往会联想到雨后的那份清凉,不禁为之一振。此时再回想张老师那件《芙蓉塘外有轻雷》作品来,那随风翻动的荷叶、那穿插于荷叶间的蓼花和略见飘零的芙蓉,还有那只受惊的白鹭。巧妙的构图,用线、用色的多变性,加上得当的虚实处理,画面一时变得极富节奏感,犹如一连串跳动的音符伴着风声的大小而起落。在那充满诗意的浪漫情境中,我仿佛感知到了白鹭身上的温度、听到了芙蓉绽放的声音,甚至闻到芙蓉塘外飘来的酒香味来……


(吴建明/文)





张伟民,1955年生于杭州。浙江画院画家,浙江画院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常务理事,杭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与画家张伟民



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致辞



从左向右: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萧玉田,画家张伟民,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



剪彩仪式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张伟民(左)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中心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中)



张伟民接受媒体采访



张伟民与著名画家姜宝林



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柳国平致辞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何家英(左)与张伟民在展览现场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何家英致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的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跋涉
读懂了这简雅淡逸,就领略了半部中国绘画史的精妙
方政和:远望当归 近观花开
一首意蕴隽永的诗--林永潮工笔花鸟画
绘画之延续,时代之精神
徐宏清工笔绘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