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临摹到创作:画家傅小燕的一些思考
userphoto

2018.04.21

关注

图片丨傅小燕在西双版纳写生照片

傅小燕 笔名水雲燕,中共党员,1983年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市,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现居杭州。曾北上先后师从于著名花鸟画家李喆、郑路迅、周冰老师,后入得中国美术学院花鸟变临高研班,得到了吴静初、韩璐、田源、刘海勇、张赤、叶芃、周青、罗剑华、胡进曦、金大伟、张东华等多位花鸟大家和教授的悉心指教。感念师恩。绘画之路漫漫且修远,吾将孜孜不倦而求索。

2014.11 书法作品《不贪为宝》入选浙江理工大学第三届廉政文化节“笔韵清廉”教职工书法作品展;

2015.04 工笔作品《牡丹》入选浙江理工大学第六届读书节“翰墨流芳书画展”并被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收藏;

2016.03 作品《荷塘》入选“文德隽永·盛世丹青——第十六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作品展”;

2016.04 作品《国色天香》参加“稻香芳菲——全国花鸟画邀请展”;

2016.06 作品《清晨时光》入选第五届杭州市青年美术新秀作品展;

2016.10 作品《荷韵》参加“墨韵湘湖——百名画家画湘湖”国庆展览;

2016.10 作品《版纳所见·蝎尾风情》《荷塘清趣》参加“问道南山——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变创高研班师生作品联展”;

2017.03 作品《逐爱》入选“丹青雅韵·和风会通——第十七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作品展”

2017.03 作品《逐爱》参加“翰墨金风·同心永福——海峡两岸中国画交流展新昌巡展”;

2017.04 作品《贵妃醉酒》参加“清明祭·青藤传薪——全国花鸟名家作品网络邀请展”

2017.12 作品《荷花蜻蜓》《月季飘香》参加中国美院2016花鸟变临高研班第二届师生作品展;

2018.03 作品《紫香凝碧潭》入选“丹青英华·昌盛文运——第十八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作品展”

从临摹到创作:傅小燕的一些思考

■《桃》37×30cm(已收藏)

■《荷韵》 68×68cm (已收藏)

什么是临摹?按字面理解,临,即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指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临摹呢?临摹的意义何在?是为了得到一件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还是为了学习技法?对于商人来说结果很重要,而作为画家则应更注重过程,每临完一幅作品都应有所汲取有所成长,才不枉费了时光。

■《清晨时光》 138×68cm

■《葡萄小鸟》 60×20cm

在临摹之前,需要先观察整幅画,思考它的气息和格调,它的立意,它想表达什么思想,传递什么情感,整幅画采用了哪些技法,作者为何如此安排画面、设计布局,如果是自己来画该如何表现等等,学习作者的闪光点,将其成功的经验拿来学习借鉴,弥补自己的不足。

■《国色天香》 50×17cm

■《荷花蜻蜓》 37×37cm

所以临摹临的不是作品本身,也不局限于笔墨和技法,更重要的是绘画规律、各种关系,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和品格。如果临摹之前没有这些思考,只顾埋头死临,那么到头来可能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把自己变成了一台复印机。

■《月季飘香》 37×37cm

■《紫荆花》 37×37cm(已收藏)

临摹的过程,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用一种整体的观察方法去思考画面的关系,然后再对精彩的细节做仔细的研究和推敲,带着创作意识“重走”作者完成这幅作品的心路过程,然后总结体会。

■《猫蝶图》 45×45cm

■《梨花》 37×37m

临摹之后是变临,把其中的某部分按自己想法做适当改变,同时保持原有风格,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之后慢慢过渡到写生,把临摹中学到的尽可能地运用到写生和创作中去。

■《贵妃醉酒》 40×40cm

■《幽谷春声》 138×34cm

临摹得多了,思考得多了,运用得多了,这些技法和思想就会渐渐融入我们的生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紫香凝碧潭》 138×23c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冬芳中国画作品赏析
《大美为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章月中
艺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姚大伍
本刊特稿:以心造境——赵华双花鸟画品赏
著名花鸟画家——颜泉大写意花鸟作品选 
观禾博艺 | 马顺先——看尚辉、王平、于洋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