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派诗意水墨新锐——宋晓赟山水画艺术鉴赏
userphoto

2019.11.19

关注

​ 宋晓赟,浙江杭州⼈。国家高级美术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市场联盟艺术委员;中国文化部⽂化遗产国画院画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南书画院副秘书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叶浅予研究会副会长;钱塘书画社常务理事;浙江省⻘年国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北⾼峰书画院副院长;武林书画院副秘书⻓。

出有《宋晓赟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江南书画名家·宋晓赟》,北京⼯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书画经典·宋晓赟》,北京⼈⺠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书画经典·宋晓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江南国画名家·宋晓赟》,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高等院校教学范本·宋晓赟作品选》等,举办个⼈人展联展百余次,作品多次发表于报刊、杂志,并被联合国、各⼤大美术馆、机构等注册收藏。

一元之境245cmx125cm

(人之初生,万物皆以童真之心会之。犹如画面之白净之路,看山便是山,看水便是水。然,红尘中之诱惑,似真似幻,如画中树之纵横,尤繁亦迷。巨山正如种种非所愿然不可违,或弃之又惜也。便观山非山,观水非水。内心实之道,则隔之断之,虚无艰辛。然,心之门终藏于心,留纯净之间。做人,作画,亦是如此。丹青绘事,以画者之眼观之,以哲人之道思之,以匠者之巧作之,以学养之心诗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僧娑洛 68x136cm 2013

(梵语,轮回之意也。其意,谓之众生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无始终。此作,虽以山水之形式,来写轮回之意。画中一枯树,或为杆或为根,杆从下至上,逐之枯竭,犹如人之一生,由少至暮,行善者,入修罗道,驶入罗汉之门,便是画中右上之远山,出离生死,超脱轮回,入于涅槃。再往上便是虚无之天际,意为天道,乃众神之仙位,遥不可及,似真似幻,俯览众苍生,故画中成虚无处。然,芸芸众生皆凡人,须无尽之修也,顺水而流,或瀑、或泉、累计修行,轮入三恶之道。图中之路,便是修行之路,虽崎岖坎坷,仍以光明指路,不断修行。树根意为畜之道,为返仙间而备之,故生命蓬勃、顽强。一轮过后,终得来世为人。人之一生,来之实为不易,非虚度而为之。)

失落的文明

(世界文明曾经之璀璨,诸多古文明,盛极一时。然历经岁月之变迁,有些古文明已经消失殆尽,只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有些文明留下了令人敬仰的宏伟建筑,但其语言、文字、风俗文化已然断承。虽有些古文明仍延传至今,但由于不断地演变,或流失、消亡。其真正的文化精髓也早已支离破碎。于是,写此作,以表心境,斯图取之。各类不同文明之建筑为主体,石、水穿插而构成整幅山水画面,无飞鸟、无舟船、无人畜,使整个画面显示庄重之氛围,重墨以示文化底蕴之厚重,让人产生对曾经人类伟大文明的敬仰之心,使人肃穆,又在惋惜的同时深刻反思。如今,文化又重归巅峰之举,应去糟粕,取精华,在物质之外更应注重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国与家同理。)

屋前屋后68X68cm 纸本设色

(可谓屋前,亦或屋后,所谓理想之屋,林中小径,直通远方,若有一湖,则更佳矣。闲时,独坐于此,赏景品茶,享一方之静,此乃诗意之生活也。余赏景犹喜雪景,室之内外冷暖之别,受得旷野之寒,方晓屋中之暖,更显家温馨也。)

儿时记忆

(犹记儿时所住之处,岁为老式旧洋房。然,极为精致。如今才知,此旧居洋楼乃民国时期浙江省首任省长夏超之官邸。吾幼年便生于斯长于此。遇雨天,便喜欢趴于窗台,听雨声,望远处。眼前景色在雨中模糊而又依稀可见,正如儿时般记忆。)

佛在路上 45X45cm

(人之心底,须存信仰。信仰乃精神之支柱。信仰非形式之为,其存于人之内心,斯乃『佛在路上,庙在心中』之意也。)

一叶扁舟

(一诗,一画,一叶孤舟。

复有,一抹夕阳,一支撑杆,一曲渔歌,一世人间,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凡影落人间。)

(见想见的人,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画想画的画,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躁,趁还年轻。

寂然

(易,无私也,无为也者。任运自然,不关心虑,是无私也。任运自动,不须营造,是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寂,意为静。然,意为释。静与释为内心之修养,不浮躁,不为诱惑有所动,并非无所作为之意,以现道家无为之精神所在。无为,乃道家之核心理念,谓之一人正而化天下,有所为,有所不为,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性,因人之心,以不变应万变,方可静其心,修其身。)

修仙

(红尘凡人,居于地界,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情欲交织。问世道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也!所谓修仙,实乃提升自我,改造自我之过程。应具有大毅力,大志愿、大勇气方可。)

名家点评:

文/宋柏松

(江南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山水画家)

吾儿晓赟,自幼聪慧,周岁抓周手嬉毛笔,可谓天定。稍长,授其一而返三也。无奈,性顽,一天打渔晒网九昼。然,孩提时,瞎猫拖死鼠,仅以一网之作,在全国少儿书画展上获奖,受斯之励,其趣更甚,铺纸作画一发而不可收,翻书查册,遍临宋、元、明、清之墨迹,可谓顺来风。少年时,晓赟有幸得中国美术学院博导卓鹤君教授点拨,后又得导师张伟平教授之严授,上太行、赴新疆、下雁荡……深得外师之造。近来所作之山水,苍润、古朴,浑厚、大气,作品常入选市、省、全国性美展亦有获奖,堪称丹青之后起也。

月夜天光 170cmX146cm

文/张伟平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山水画家)

宋晓赟多年受熏于家庭的中国画氛围,入中国美术学院读研后更重视从经典中吸取营养,并勤于观察体悟自然之变幻。由此,画风逐渐趋于沉稳,有江南秀丽灵变之清韵。其多年熏习而成的扎实基础,一定在他今后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会起决定性作用。

暮雨潇烟

文/孔仲起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山水画家)

功力在于学养,动之以艺;艺术源于生活,晓之以理。拥有丰富的学养,对周围事物保住敏锐的洞察力,留住天真的心态,使艺术才思永葆活跃的生命力。

戈壁所感

文/吴山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人物画家)

在《宋晓赟画集》出版之时,我的评价是,宋晓赟的山水画艺术是一种子承父业的成功例子,从家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江南山水特质,形成自己扎实、厚重的创作风格。我看晓赞入选内蒙全国展的作品,各个方面都很到位,笔墨、构图进入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是在家学这个高平台上提升的缘果,同龄人很难在这么年轻的年龄段进入这样的境界和笔墨功力。这也和晓赞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硕士期间,张伟平教授认真、严格的教学态度是分不开的。

晓赟天赋好,又有自己的想法,加上今后的努力,前途不可量也。

水天一色

文/李毂摩

(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

铸古镕今

宋晓赟贤侄画集从传统中独出新意,为新一代水墨创新页。

班服路易斯湖

文/郑竹三

(中国作家协会员,浙江文史馆馆员,著名美术理沦家)

晓赟仁棣之山水以笔墨为载体,写传统的现代,乃是依“外师造化”为指归,得“心师造化”为图象,成新时代之“西为体、中为用”的风貌。故晓赟仁棣是一位颇有成就的青年中国山水画家。可信晓赟的成功,是浙江文化大省文化自觉并文化自信的一维象征与骄傲。

立冬

文/张松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山水画家)

宋晓赟是80后出生的新一辈青年山水画家队伍中的一位佼佼者。从他创作的山水画作品中,可以品出其不仅注重研究,继承传统的笔墨精神,更能感受到他作品中的时代精神。他正逐步形成了属丁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境界。

丽水风光

美好

朦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雪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耿涛国画山水作品展(山东展区)
耿涛|《新时代·新经典》2020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
以绘载道 以画化人——李杰山水画赏析
纵情丹青 挥洒诗意——著名书画家蔡云飞先生作品赏析
著名画家周建国 山水作品欣赏
中国美院教授和他的37位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