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正华
            


  

陕西医学名家

  董正华,男,1955年8月生,陕西省西乡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历任陕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现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党总支副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仲景分会委员。
  1979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留校在伤寒金匮教研室工作。1980年参加本院青年教师师资班学习。1981年考取陕西中医学院伤寒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1985年1月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校在伤寒教研室从事《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学》、《中医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及中医内科的临床工作。1987年~1998年任伤寒教研室主任,1999年~2001年2月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2001年~2004年6月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2006年6月~至今,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党总支副书记。2003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仲景分会委员。自1998年确定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来,招收七届硕士研究生14名,已经毕业五届8名,皆获得医学硕士学位;现有在读研究生6名。
  在长期从事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吃透原文精神,揭示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方法。强调古为今用,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及现代研究成果,将古典医籍讲活、讲透。同时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虚心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注意教学相长,授人以渔,传授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钻研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曾多次被评为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获得02年学院教案展评贰等奖,03年度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04年“观摩教学比赛”一等奖,04~05学年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05年度优秀教师。
  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临床及管理工作中,治学严谨,勤于思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深入地探讨中医学术理论,积极探求中医学的教学规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篇;编写出版《伤寒论研究文摘献要》、《杂病指南》、《 伤寒论方证辨析与新用》、《 金匮方歌括释解》、《金匮要略通解》、《白话通解黄帝内经》、《白话全译本草纲目》、《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伤寒论讲义》、《 医宗必读校注》、《伤寒论思维与辨析》等学术专著及教材共十四部。
  参与“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医辨证分型”、“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
  “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 获1999年陕西中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医辨证分型”、“《杂病指南》”、“《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 》”先后获得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05年度《伤寒论讲义》获得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材一等奖。
  附:
  一、发表论文目录
  1.钾离子测痛仪在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地方病杂志 1983,4: 235
  2.癌症防治的新进展(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5,3:49
  3.促使癌细胞成熟转变的药物(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1:54
  4.利用与经络有关的癌检查法(CCM)对癌的早期诊断(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2:51
  5.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布鲁氏杆菌病239例疗效观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7,4:1(执笔)
  6. 重温《大医精诚》,继承发扬孙思邈的高尚医德
  孙思邈医德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1989,33
  7. 麻杏甘石汤应属清热剂 陕西中医函授 1989,5: 15
  8.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陕西中医函授 1989, 6: 3
  9. 《千金方》在中医眼科的成就 孙思邈研究 1990,创刊号: 39
  10. 《伤寒论》厥阴篇 质疑两则 陕西中医函授 1991, 3: 9
  11.孙思邈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学杂志 1991,1: 41
  12. 论《伤寒例》的学术价值 陕西中医 1992, 1:42
  13.《伤寒论》疑难症候辨析方法浅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2, 1: 19
  14. 《伤寒论》397法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 2: 1
  15.《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2, 3:175
  16. 对《伤寒论》教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西北地区首届张仲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
  17. 《伤寒论》四逆散方证质疑陕西中医 1993,1: 44
  18. 《伤寒论》之连轺非连翘辨 医古文知识 1993, 1 :40
  19. 《伤寒论》脉阴阳含义浅析 医古文知识 1993, 3 : 22
  20.《伤寒论》治病求本观初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 2: 1
  21.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的认识 陕西中医函授1993, 6: 40
  22. 《伤寒论》去滓再煎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5, 2: 12
  23. 《伤寒论》辨证分析方法浅谈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1: 4
  24.从经方谈方剂的相反相成配伍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6,3:10
  25.《伤寒论》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增刊:46
  26.《伤寒论》寒热对偶方证辨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6, 6: 5
  27.时相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2: 5
  28.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陕西中医函授1997;1:8
  29.《伤寒论》学习方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7,3:43
  30.反馈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 6
  31.伤寒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医药教育研究 1998,2:11 32.从经方 谈汤剂的煎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8, 3: 68
  33.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 31
  34.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辩陕西中医函授 1999, 2: 6 35. 关于我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及学科建设的设想
  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研讨会论文 2000, 1
  36. 张锡纯对《伤寒论》的研究特点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0, 6: 7
  37. 《伤寒论》教学中应加强能力的培养 全国张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0, 11
  38.《伤寒论》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 1: 5
  39.《伤寒论》教学贯彻创新意识的探索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2: 30
  40. 掌握《伤寒论》方剂的技巧陕西中医函授 2001, 3: 5
  41.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2, 3: 1
  42.从血不利则为水谈CRF的证与治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3, 3: 1
  43.对《伤寒论》阴阳易之探讨《 张仲景学术研究》 学苑出版社 2003, 26~30
  44.中药的肾毒性及对策 现代中医药 2004,4:61;5:
  45.《伤寒论》特殊辨证方法探析 第十二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1;2004年
  46.动态辩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2: 58
  47.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 陕西中医 2005, 4: 313
  48.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1: 24
  49.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陕西中医 2005, 6:552
  50.《伤寒论》特殊辨证思维方法探析 陕西中医 2005, 6:592
  51.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陕西中医 2005, 7: 726
  52.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5, 9: 825
  53、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5:21
  5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断模式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6: 7
  55.对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探索》陕西科技出版社2005,12月60-65
  56.灌胃灌肠针刺法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05,11: 1252
  57.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三忌”、“四诊”与“五勤”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6, 3: 11
  58.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血浆ET影响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 2006, 6: 757
  59.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4: 40
  60.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DN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8):1399
  二. 出版专著目录
  1. 《伤寒论研究文摘献要》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88年4月 编 者
  2. 《孕产妇实用保健400问》 三秦出版社 1993年11月
  编 者
  3. 《 伤寒论方证新解 》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年1月 编 委
  4. 《杂病指南》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7年6月 副 主 编
  5. 《 伤寒论方证辨析与新用》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7年8月 副 主 编
  6. 《 传统医学养生保健学 》 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 编者
  7. 《 白话全译本草纲目》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8年10月 副 主 编
  8. 《 金匮方歌括释解》三秦出版社 1998年 主 编
  9. 《白话通解黄帝内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年10月 副 主 编
  10 .《金匮要略通解》三秦出版社 2001年9月 主 编
  11.《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年1 0月 主 编
  12. 《伤寒论讲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6月 副 主 编
  13.《 医宗必读校注》 三秦出版社 2005年1月
  14.《伤寒论思维与辨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3月 编 委
  三.科研获奖情况
  1.《 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获1989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
  2. 慢性布病中医辨证分型 获1989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3.《杂病指南》获1999年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4.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获1999年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1999年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伤寒论讲义》获得陕西中医学院05年度优秀教材一等奖
  四、科研课题情况
  1.参与“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国北方病办公室课题 1979年~1986年
  2.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课题2000SM37 2001~2004年 第2位
  3.通络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陕西省中管局课题 2004~2006年 第1位

北大教授

  董正华 男,1950年生,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

        简历

1968-1978 郑州国营第一棉纺织厂 工人
1978-1982 北京大学历史系 学生
1982-1985 郑州大学政治系 教师
1985-1992 北京大学历史系 研究生
1992.7.--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

      主要成果

学科专长:
世界近现代史

研究方向:
亚洲近现代史、现代化与发展理论

主要著作:
《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与罗荣渠合编)北大出版社1996年出版
《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罗荣渠教授纪念文集》(与林被甸合编),北大出版社1997年出版
《透视东亚“奇迹”》(董正华、赵自勇、庄礼伟、牛可合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世界文明史.第三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疾病辨证方法探讨
王绪前
张景明[陕西中医学院副教授]
王三虎教授 我的经方我的梦(第三讲)
张景明 陕西中医学院副教授
刘渡舟一一中医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