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玩市场尤其地摊上多为赝品
        初涉藏界的新朋友,在收藏瓷器方面应慎之又慎,就目前而言,古玩市场尤其是地摊上的东西多为赝品。鉴别真伪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练就“火眼金睛”。
  各个朝代生产的瓷器,从其造型、颜色、花纹装饰及工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凡是一朝所烧制的瓷器的样式皆如一人所创,颜色皆同一窑所烧,款识皆如一人所书,图案装饰皆如同一风格。如拿出两个朝代的实物样品进行比较,即可看出各朝的风格和特点。
  仿三国、西晋、南北朝青瓷
  仿青瓷,冷看起来很像真品,但细看其施釉和胎质结合不够紧密。仿品不采用支烧法。仿品器物,拿起来手感轻,不如真品手头重。胎质密度差,不够坚硬。
  仿隋唐五代白瓷
  隋瓷特点是胎土细腻、洁白,胎土坚硬,釉润白色带一点乳白色。仿品胎骨过于洁白。仿品釉光较亮。仿品多数仿邢窑和定窑瓷器。
  仿宋元时期名窑瓷器
  仿品粗糙,颜色不正,釉泡较多,釉质粗,如仿钧窑的彩斑不像,施釉较薄。汝窑釉料多凝于器物上部,其形状类似腊泪痕的堆脂。仿品胎质较细,不够坚硬。哥瓷釉面有网状开片,俗称“金丝铁线”。仿品虽能仿制开片,但仿制不出“金丝铁线”的效果。
  仿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
  仿永乐时期的甜白和青花。仿宣德时期的青花和祭红。仿成化时期的黄釉器。
  明代瓷器特征是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庄重,胎体也较民国时期厚重。
  永乐、宣德瓷器的里子很规矩,俗称“净里”,仿品则无此种效果。
  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口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到嘉靖、隆庆、万历及明末各朝,胎体接痕显露,民窑器物尤甚。仿品器物一般无接痕。
  明代瓷器底足露胎处,多有火石红斑。到清代已逐渐消失,到民国时期瓷器底足大多数挂釉,砂底的很少,仿火石红斑不像真品那样明显。细致观察即可看出破绽。
  明代瓷器釉质肥厚、滋润,大件器物底部多为不挂釉砂底。仿品多为挂釉底。仿青花瓷器,因为用料不同,出现不了凝重、古雅、绚丽鲜艳的效果。圆器中的口沿,有锋利感,而仿品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明代绘画题材,写意的多,画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头部较大,不合比例,头部约占人体三分之一。画龙比较窄瘦,龙咀较长,一般都称为猪咀龙。仿品往往不注意上述特点。
  仿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
  由于时代不同,用的青花料也不同,因此,民国时期的仿制品,表现青花层次不像,显得死板、呆滞,没有青翠、艳丽之感。
  康熙青花瓷器,绘画层次较多。仿品层次少。
  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瓷器,口沿有“灯草口”。仿品在釉色上不如真品柔和协调。
  康熙五彩中黑彩上面有一层亮釉。仿品黑彩不黑有些发乌不亮。图案装饰也不如康熙制品。
  仿雍正粉彩、珐琅彩瓷器
  雍正时期,瓷器造型,隽秀典雅,小巧玲珑,器型比例适度协调,有“曲线美”的特点。仿品则达不到上述效果。
  雍正粉彩柔和而不艳,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雍正以后各朝代都有仿制,但民国时期的仿品,施铅粉较多,彩料浓厚,就像涂上一层油漆一样,表现非常死板,分不出层次,立体感不强。
  雍正时珐琅彩(俗称古月轩),胎质细腻、洁白,彩色艳丽华美,层次清晰,类似西方油画的立体效果,表现极为生动形象。清末民初,竞相仿制,有的仿品甚至比真品还要精细,署“古月轩”款的器物和鼻烟壶等,多系仿品。
  雍正时开始出现窑变红釉,是由红和蓝交织在一起,多数是蓝多于红。仿品则红与黑交织在一起。
  仿乾隆青花、古铜彩瓷器
  乾隆时期,瓷器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不及雍正时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以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尚能恪守乾隆旧制外,余者各朝皆为依次递减,到民国时期就是每况愈下了。
  乾隆时青花瓷器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蓝居多,色调沉着,纹饰清晰。仿品由于用料不同,青花的颜色不够纯正。
  古铜彩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来模仿古代青铜上红、绿、蓝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创新的,也是它成就之一。
  以后也有所仿制,民国时期所仿制的古铜彩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色泽等方面,都有相像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
  乾隆时制瓷工艺水平极高,一般仿品都达不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乾隆时瓷器装饰图案,时代感较强,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风严谨、细腻。仿品一般都表现不出它的风格。
  民国时期,对乾隆以后各朝瓷器也有仿制,但数量不算太多,当时以仿制清前三代瓷器为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该怎样鉴赏民国瓷器?
民国仿古瓷器的鉴定要点
聊聊学习收藏的切入点
不可不看的一点瓷器鉴赏知识
富二代,败家子,恃才傲物,成就大藏家张宗宪的瓷器收藏世界!
宣统瓷器收藏迎来好时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