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里长街文献路—莆田新闻网
五里长街文献路
【发布日期:2009-12-15】【来源:湄洲日报
?

  能让人想起莆田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这一美称的,我想每一个莆田人都会说到有五里长街之称的文献路。文献路位于市中心,四通八达,热闹繁华,历史古建筑林立,如古谯楼、文峰宫等等,它作为莆田古城历史的缩影,具有极高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追溯一千多年前,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宋太宗皇帝颁诏移兴化军(原址为古游洋)治于莆田县,随后的一系列城市建设工程便开始了,修军城,起古谯楼,建文庙等。当时基建范围仅在以古谯门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一小块棋盘。经过莆田人民一百三十多年连续开发,到宋宣和三年(1121年),莆田城池已经初具规模。据记载:当时城高一丈五尺,周长七里八十三步,引北涧水为护城河,并建五个城门、东门名为“望海”、西门为“肃清”,南门为“望仙”,北门为“望京”,东北门为“宁真”。此时,东岩山、雷山、凤山环抱莆田,以三足鼎立之气势,为初具规模的古城增添了江南古城的风姿。
  文献路中最有文化历史底蕴,还是位于该路中段的古谯楼,它作为莆田人心中兴化府的象征,是福建仅存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历史上古谯楼几经焚毁,宋绍兴六年(1136年)因火灾焚毁,知军刘登重建,并置更鼓刻漏于其上,故称鼓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因倭寇骚乱,又被焚毁。至隆庆五年(1571年)才重建,分守阴武卿书匾“壶兰雄镇”。现存古谯楼建筑物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建,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的。邑人陈池养有《咏古谯楼》诗赞曰:“岑楼作镇仰巍峨,百里莆阳竟若何!郑百渠开原野沃,崔卢族聚古家多。青山有日回佳气,绿水中年障巨波。此会登临聊极目,终无长啸发高歌。”当时以文峰街、古谯楼、十字街以及明代兴建的四个古朴石牌坊形成古城风韵,使莆阳荔城充满神秘的历史色彩。可惜在文革浩劫中,四大牌坊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留下历史巨大遗憾!古谯楼作为历史见证,记载着古城沧桑的巨变。
  莆田人民具有吃苦耐劳,坚韧朴实的性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五里长街的开发和建设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最有魄力的是,拆掉文峰街,打通文献路,使文献路直通凤凰山公园广场,沿着文献街建有许多大厦。茶馆酒楼林立争艳,超市店铺南北货物丰盈,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现代化气息的街市。

  文献路步行街路段,只许人走,不许车行。在这一条新建的大街上,每一座高楼都装扮得格外鲜艳,每一家商号布置格外亮丽,每到傍晚初上,古典的路灯和五颜六色的广告灯饰一起点亮,整条步行街就变成灯的高山、灯的海洋。
  城市改革的足音在五里长街四处可闻。如今文献路两侧高楼耸立,超市林列,商品如流,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每至节日佳节,元宵放灯,妈祖游街,八仙妆阁,长街彩灯,车鼓锣队以及如潮如涌的人海凝聚成一曲热烈奔腾的旋律,这些汇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五里长街,这五里彩廊,虽有古朴的组缀,但更多的是新时代的绰约风采,时代的改革强音。
  五里长廊的文献路,美在这里流淌着。  (黄知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走莆田文献路,千年鼓楼古谯楼仍旧亮丽!曾经步行街已变珠宝街
《莆田窗》(四十三) 兴 化 古 城 啥 模 样 ?
迷踪拳散手之闪击法
探索鼓楼路的“前世今生”,你见过历史上的鼓楼吗?
莆田宋朝千年古街大改造!深度航拍从“宋城”到“兴化古城”
老莆田人都走过的,这10条古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