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第二部医理篇 第七集 绝妙的辨证(中)
    【提要】精妙的阴阳辩证,是《黄帝内经》的灵魂。对立,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黄帝内经》的辨证思想,绝不仅仅是写在纸上供人们谈论的纯粹思辨理论,重要的是它在(中医)临床中的运用。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才能真正地,从而也(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正确、精妙和伟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科评议组成员,鲁兆麟教授说:“中医学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的阴阳。首先是阴阳在一的基础上谈阴阳,所以说,其要一也。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里头,它包含着对立双方的互根。就是你可以助我,我可以帮助你;你可以生我,我可以养你。可以什么呢?又是对立。你是向上,我是向下;你是向下,我是向上。消长,你多了我就少,你少了我就多。就是阴虚阳就盛,阳虚阴就盛。这是对立。还有转化,叫物极必反。热极可以生寒,寒极可以生热。”

《黄帝内经·灵枢》指出:“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语出《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全文见附录)这是临床上经常出现的复杂情况。说的是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对立面转化。寒生热,热生寒,就是这种转化的结果。其另一层含义是:当阴或阳一方的变化,积累到达极限的时候,就必然出现或产生对里面的特征。“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种变化尤其值得医家关注。

(字幕:寒极生热)

(字幕:齐秉慧医案)

萧善人的儿子萧岱瑞,16岁。读书勤奋,但是患有阴虚发热的病。齐医生给予补中益气的中药数剂,到了晚上,病人身热如火,摸上去烫手,到天亮热才渐渐退去。萧善人匆匆来到齐医生的家中,请求复诊,并详细地述说了儿子的症状。齐医生一笑,说:“不必复诊,如果你还相信我,相信我的药方,你就给他继续服一剂药,到了晚上病情一定安稳下来。明天晚上再服一剂就痊愈了。”说完,齐医生仍以原来的药方给他。萧善人哀求道:“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发烧几个晚上了,我和他同睡,摸着都烫手,我心里如刀割一般,还望先生赐一个妙方,你的钥匙补中益气的,没有退热的作用。怎么还能用原来的方子呢?况且,小儿本来就先天不足,这样对待他,恐怕不合适吧。”齐医生耐心地解释说:“贵公子的病是因过寒而产生的热,不能再用寒凉的药。请你放心,我已经辨清贵公子病的阴阳所在,断不会有误。这个方子治愈了不少病人,不用再怀疑了。”萧善人这才信服了,依方施药。儿子的病果然像齐医生说的那样,第三天就好了。

刘炳凡先生曾经说过,由于风寒郁(结)而产生热的病症,应以“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治疗总则。就是说,病人身体像炭火一样烫,用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与一见发热就投以寒凉的药,使病人邪郁而不解,其相差何止千里!

(字幕:素圃医案)

胡子任住在王东木的兄长家。二月上旬,胡子任在船上受了寒,王兄略懂一些医道,即以桂枝、姜、附等药治疗。胡某服药后症状暂时减轻。胡某因为没有发烧头痛,便毫不在意,仍然酒肉都来,饮食没有节制,这样使得原来的病邪没有除去。半个月过去了,一天吃饭的时候,他忽然站不起来了,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只得卧床不起。渐渐地神志不清,舌黑而且干。请医生来看,该医生不明白寒邪已深入病人体内,同时,胃中食满,认为舌干等症,是由于原先服用过热药所致,又看到病人身上有红影,便认作是斑狂。该医生开始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石膏、升麻、黄连等凉药,无效。接着又加犀角、大黄等更凉的药,如此三天,病人的病情更加严重。最后医生无奈地表示,辨别不出是什么病,无能为力。家里只得另请郑重光医生。郑医生赶来后,一看,指出,病人这是水极似火,寒极似热,阴寒在下到达极限,逼阳在上,假热也。由于前面的医生误诊误治,给病人服用了大量的凉药,更加剧了病情,现在已经病入膏肓,不可医治了。对此,李济仁教授说,如果前面的医生能详尽地辨别脉象,应该能识别寒热的假象,正确治疗。但他却不辨阴阳,寒热不分,乱用苦寒的药,终于使病人死去,实在应该引以为戒。

(字幕:热极生寒)

(字幕:周慎斋医案)

一位妇女,六月份突然昏迷不醒,遍体俱冷,无汗,摸不着脉,三天不醒,但呼吸并未停止。众医生给予诊治,开出许多药。但妇人昏迷不能吃药。四天后,请名医周慎斋前来救治。周医生诊脉时,妇人仍然无脉。周医生思考,人一两天无脉必死,但这个妇人却三天不死,这种情况是脉伏不动,热极似寒。便叫人取来布匹,用水浸湿,然后盖在病人身上,片刻,病人身上开始发热,不久便苏醒过来。病人说口渴,接着喝下冷水五六豌,还说渴,又喝了一碗,全身出大汗。周医生这时开出补中益气加黄柏,十剂药,病人服用后痊愈。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建华教授说:“(这个)表里也好,寒热也好,虚实也好,都可以用阴阳去概括它。就是说,属表的、属热的、属实的,把它归为阳;属里的、属寒的、属虚的,把它归为阴。这样就可以用阴阳去把握总的病变的方向。热的这一类的病变,有它的特点,寒,它的病变也有它的特点,我们叫做寒症和热症。寒症和热症可以相互变化,相互转化。”

这是一件令人气愤,有令人惋惜的医案。

(字幕:王孟英医案)

许少卿的夫人,是已故陈启东医生的女儿。夏初时患外感,出现大渴大汗,面红足冷,彻夜不眠等症状。何新之医生给予清解的药,但疗效不明显。于是邀请王孟英医生,王医生诊后说,病虽属温证,但向来阴亏,平时思考过多,心阳气外散。开出药,并将捣烂的生附子贴在涌泉穴上。许夫人才服了一剂药,其亲戚又推荐胡医生前来诊治。胡医生来后对王孟英大加非议,否定了王医生的药方。又重新煎药给病人喝。奇怪的是许夫人怎么也喝不下胡某的药,许少卿只得改用王孟英的药,妇人渐渐病愈。王孟英考虑病人阴亏,不易很快恢复。于是又开出一剂药进行调理。到了秋天,许夫人康复。不料后来许夫人又感病邪,发作像疟疾。王孟英投以清解的药,病人好转。胡医生听说此事后,便到许某的亲戚那里说三道四,甚至说,如果再服王孟英的药,许夫人必死。站在胡医生一旁的汤医生也附和着,极力贬低王孟英。这样,许某便请汤医生来治。汤医生开了一些温热的药,如威灵仙、桂枝、半夏等。许夫人怀疑这些瑶台燥烈,汤某指天发誓,天花乱坠地胡侃一通,迷惑了许氏夫妇,转而服用汤医生的药。结果许夫人病情加重,卧床不起。等到许夫人坚决拒服汤医生的药时。已经服下了二十剂。许少卿再次邀请何新之医生商量,求何医生再请王孟英。王医生不计前嫌,赶到许家的时候,发现许夫人已到了不可救药的晚期。由于汤医生等人不辨阴阳,不察寒热,误诊误治,终于导致了益处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浙江名中医馆)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浙江名中医馆馆长,何任教授说:“我还找了这几个资料,就是关于《内经》方面的,对临床上的一些疑难症。为什么我不叫疑难症,叫久治难治病案探讨。为什么叫久治难治,我不叫疑难病症呢?(因为)它原来这些病都不是疑难病,(它)原来这些病都是常见病。比如头昏,眩晕,这(都)是很常见的病。但是它老是不好,老是搞不好,到现在给它搞好了,所以我叫它《久治难治》,我没有讲疑难病。有人说,你为什么题目叫《久治难治》?(我说)因为它是常见病,多发病。可是它就是没有好的,为什么给它治好了?就是他没有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给他处理,来诊断。中医的方法给诊断好,肯定就(能治)好了。一个老太婆,八十四岁了,她老是头昏,很多医院都看过,也查不出什么病来,美尼尔氏,耳朵也做过很多的检查,充水都搞过,什么都没有查出来。我看她病历上吃过什么药呢,天麻钩藤汤、温胆汤等等,都吃过了,天麻白术汤,都吃过了。为什么不好呢?找到了原因。我问了她情况之后呢,她喜欢吃煎炒油炸的东西,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她的血压有波动,舌苔很黄,小便也很少,大便也很干结,容易发火,容易恼火。我看这不是虚症,这是实症。虚实分析,她是实症。完全是肝胆火太旺了,我给她用了龙胆泻肝汤,他们一般不敢用,她是八十四岁的老太婆了,用泻肝汤(怎么行呢)。我就给她用龙胆泻肝汤,用下去,一贴就好了,吃了一贴(药)就好了。你说这个病什么(地方)难治呢?(这)不是疑难症。为什么这么普通的病症没有治好呢?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他没有用好,方式不很好。天麻钩藤汤,对她这个病也可以用的,有天麻,有白术,有什么都可以,但是她的肝胆上火他没有掌握。所以(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字幕:张璐玉医案)

太史张某人,自我感觉心脏跳动的很厉害。张璐玉诊其脉,属阴火內伏之象。病人告诉张医生,去年冬天,思虑操劳过度,加上担心出差错,焦虑不安,常常处在恐惧、惊悸、心神不宁的状态。高官贵人家的医生们以大剂量的人参、桂枝、附子等要给病人服用,到了年底,并请稍稍安稳,不料开春的时候又复发,并且比原来更为严重。医生们仍以人身、附子等进补,想稳固精气,但却毫无疗效。张太史终于萎靡不振,衰弱,稍微思考什么,心脏就像被拽拉一样疼痛不已。痛连至背部脊骨对心处,有时牵引两胁,有时又引发头疼。奇怪的是,经常梦中写文章,半夜醒来,居然可以成篇地记下来。直到天朦朦亮,才精疲力竭昏昏沉沉地睡去。张璐玉认为,太史刚开始属阳气虚脱,由于医生们辛温峻补太过,导致阳暴亢反而耗损了阴。阳过盛则阴衰。目前是个转折关头,急需挽救太史的真阴,因为太史的阴气已接近断绝的边缘了。张医生开出了滋阴的药方,病人服用后,痊愈。

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门诊部——国医堂。走廊上一面接一面的锦旗,无声地颂扬着这里的中医专家们的妙手仁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裴永清先生说:“她的老家是在南方,在蚌埠,给她的外孙女去转学,转到重点中学,准备考大学。回家就是去托关系,找到谁呢?找到她小学的校长。然后通过她的小学校长出面,80多岁了,找到这个学校的校长去给她办,给她外孙女办好了。(办好)以后呢,她外孙女的母亲又不同意去了。所以老太太就很生气,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你联系好了,你又不去了。老太太一气之下就开始发烧,发烧就不退,当时就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来又到市级医院去治疗,(那么)她这个病啊,查呀,诊断,最后烧也不退,奖金烧了有一年多。在其它医院给定了什么支原体感染,什么慢性的,什么诊断,抗生素点滴,这个素那个素点了好多,烧都不退。老太太就失去了治疗信心了。也做了骨穿了,脑脊液也抽了,最后怀疑是癌瘤。各方面都茶碗,最后都找不到任何原因。这老太太就很失望,所以她就准备买了机票,到加拿大去看她的女儿,就准备回来一了此生了,老太太很悲观。所以到门诊(的时候)就跟我说了,她说,我这个病是什么情况,所以我很悲观。我的身体,也烧了一年多了,体力也不行了,我准备这次回到加拿大,办完签证,准备去加拿大看看女儿,回来我就等死了。这是老太太的原话。到我们中医门诊,城建医院。她说,裴大夫,当然是别人介绍去的,说你给我看看吧。中医怎么看(呢)?中医就一句话,叫做观其脉症,知范何应,随症治之。我就给她看了,观其脉症,知范何应(呢)?(她)舌苔腻腻的,厚厚的,舌体胖胖的,大大的。一派湿和热。中医就不讲什么细菌,什么微生物、寄生虫、病毒,中医不讲这个。中医就讲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痰啊、淤啊。(那么)我一看,你是湿热,再一问,望闻问切,这四诊一合参,好,老太太渴的厉害,那看着病,兜里还揣着水壶。她说,我离不开水。湿热,白虎苍竹汤,就这么八味药,加味,加了一个葛根,加了一个柴胡,就是苍竹白虎汤加了几味,一共才八味药,三服,十七块钱,开完之后,我跟老太太说,我说你就吃三服,好也来,不好你也来调一下。老太太就回去了。老太太回去以后,三服(药)吃玩了,第二次去的时候,老早就坐在那儿等着我,她的亲戚领着来的。他就跟我说,裴大夫你可神了。我当时我就想,不是我神,是中药神。她说吃完我第一服药的时候,后半夜就不渴了。(吃完)第二服药,烧就下来了,正常了,最高温度不超过三十七度了。老太太吃完三服药以后,烧退了,十七块钱(治好了)一年多的病。(原来)高烧就是不退,花了几万块钱。”

 

附录:《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的全文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澀,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yao,陷下)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yi)饮也;尺肤热甚,脉盛燥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

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现者寒热。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者,妊子。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大便赤办,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音jie)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是这样看病的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扁鹊六不治及古代医家十不治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扁鹊六不治及古代医家十不治
阴阳三法部诊疗
名医扁鹊行医有“六不治”与后人的“十不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