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首位!2022年山东海水淡化日产能将超100万吨

8月1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计划到2022年,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超过100万吨/日,按照“一区、两园、多点、群星”的空间布局发展。

山东是北方严重缺水区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6

山东作为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仅为315吨,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短缺是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说。

张建东介绍,山东作为海洋大省,破解水资源这一最大的刚性约束,海水淡化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海水淡化增加淡水供给,具有“多快好省”的特点。“多:要多少有多少;快:当年可以达产;好:海水淡化水质好,综合效益好;省:据测算,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可每年提供淡水净水5亿立方,投入产出比高,极为集约节约。”

《意见》指出,到2022年,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超过100万吨/日。《意见》确定了“一区、两园、多点、群星”的总体布局,即全省整体创建全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青岛百发、烟台海阳两个具有辐射供水功能和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产业园;在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6市沿海工业园区配套建设14个海水淡化基地,在潍坊建设2个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基地,实现水盐联产;根据需求在全省32处有居民海岛建设海水淡化站,500余艘远洋船舶配备海水淡化装置。

下一步,山东将实施沿海工业园区“增水”行动、有居民海岛“供水”行动、沿海缺水城市“补水”行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行动、科技支撑行动等五大行动。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能量回收系统

海水淡化产能居全国首位

其中60%在青岛

海水淡化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已初具规模,海水淡化工程140个,产能达120万吨/日。

山东省海洋局副局长王仁堂介绍,目前,山东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8个,产能达37.6万吨/日,占全国近1/3,居全国首位。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将加速山东省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增长点。

山东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市,在海岛建设的16处海水淡化工程,产能5165吨/日,主要用于生活用水,11处海水淡化工程用于工业园区用水,产能27.1万吨/日,1处海水淡化工程用于市政供水,产能10万吨/日。从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青岛,产能22.37万吨/日,占全省的60%;从类别来看,工业园区产能占全省的72%。

他介绍,山东规模最大的两个海水淡化工程是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和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均达到10万吨/日。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于2014年取得卫生许可证,是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许可证的海水淡化企业。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反渗透膜材料研发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

海水淡化成本与国际持平

已降至4.25元/吨

海水淡化成本如何,工业园区和沿海居民能否接受?对此,王仁堂介绍,目前,海水淡化成本构成已逐步优化到能源消耗、运行维护、折旧利息,分别占比4:4:2。

从国际看,淡化成本已降至1美元/吨以下,最低达0.53美元/吨(如以色列阿什克伦33万吨/日反渗透工程);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涌现,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从国内看,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造水成本约4-8元。从山东来看,青岛董家口10万吨/日反渗透工程投资约6亿元,吨水总成本约4.25元。

技术应用方面,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体的海水淡化产业集群已初见雏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将打造千万吨级焦化企业
2023山东高考前50名花落谁家?青岛又霸榜?
青岛两湿地入选山东最美 面积均超10万公顷
「消息」154 200!山东、江苏公布今年化工企业关闭退出目标
解读文化产业: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山东|数字文化产业
化工园的大规模整顿,对行业到底影响几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