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妙的物质---电流变体

2012-04-20 00:02:36|  分类: 未知科技 |  标签: |字号 订阅

我们通常看到液体变固体或固体变液体,或液体变气体或气体变液体,似乎只和温度有关。比如水吧,冷却到0℃就变成固体,即冰;加热到100℃就变成水蒸气,即气体。当然,这种变化也和压力有关,比如在青藏高原,水不到100℃就会沸腾变成蒸汽,因为那儿的气压不到一个大气压。

1947年,一个叫温斯洛的美国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把石膏、石灰和炭粉加在橄榄油中,然后加水搅成一种悬浮液,想看看这种悬浮液能不能导电。在试验中,他意外地发现,这种悬浮液没有加上电场时,可以像水或油一样自由地流动;可是一加上电场,就能立即由自由流动的液体变成固体,而且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固体的强度也在增加。当撤消电场时,它又能立即由固体变回液体。由于这种悬浮液可以用电场来控制,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叫做“电流变体”,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斯洛现象”。体变回液体。由于这种悬浮液可以用电场来控制,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叫做“电流变体”,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斯洛现象”。

因为这种悬浮液的状态可以用电场来控制,科学家把它称为电流变体。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斯洛现象”或“电流变体现象”。温斯洛还为此申请了专利。温斯洛的发现和试验引起了科学家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因为这种能用电场控制来改变物质状态的现象,有可能用来实现把高速计算机的电信号指令直接变成机械动作。

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用电流变体来制造汽车的离合器和刹车装置。汽车司机都知道,改变行车速度要换挡,这就要用离合器,而换挡至少也要秒把钟的时间,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司机踩刹车让刹车片紧紧“抱住”旋转的轮子,也至少需要1秒左右的时间,可在这1秒的时间内,就有可能车毁人亡;而如果用电流变体做离合器或刹车装置,就只需要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换挡或刹车的目的。因为只要一按电钮,电流变体就立即变成固体,起到换挡和刹车作用。为了让你明白这个原理,只要看一下电流变离合器示意图就清楚了。当不加电场时,电流变体为液体,黏度很小,等于汽车挂不上挡;当加上电场后,电流变体的黏度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能传递的力矩也增加;当电流变体变成固体时,主动轴就和滑动轮结合成一个整体,等于换上了挡,而这个过程也就千分之几秒。刹车的原理也是这样。

近几年科学界正在研究有“感觉”和有“知觉”的仿生智能材料,而电流变体正好适应这一要求,因为智能材料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其功能。比如电流变体能随施加的电压不同而改变自身的强度,因而可以充当智能材料的“肌肉”。因为一使劲(加上电压)肌肉就变硬,肌肉一放松(撤掉电压)肌肉就变软。电流变体通过开闭电场也能变硬和变软,其作用就相当于“肌肉”。

1991年,美国科学家甘迪还用电流变体研制了一种能自动加固的直升机水平旋翼叶片。当叶片在飞行中突然遇到疾风而猛烈振动有可能断裂时,叶片中事先埋入的电流变体就可变成固体,从而实现自动加固。总之,电流变体的应用有可能开辟一个新世界,因此,美国密执安大学材料冶金系的教授菲利斯科甚至预言:“电流变体有可能产生比半导体更大的革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物理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图文讲解各种离心机工作原理及应用
离心机-好搜百科
液态物理
《自然》氢水生产新策略
生物工程设备之过滤、离心与膜分离设备教学讲义-金锄头文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