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方:甘肃临洮马衔山玉矿调查

  齐家文化玉器最早见于清宫旧藏,清末吴大澂的《古玉图考》中也有著录,可见这类玉器很早就有发现、收藏和著录。目前考古资料显示,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后。在此之前,学术界公认的齐家文化主要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其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然而,随着考古学界进一步的发掘,在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内,尤其青海、甘肃内,出土有数量繁多、质量极为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大约统计其器类在30种以上。从目前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料分析,大多是透闪石软玉,莫氏硬度在6—6.5,来源多系就地取材,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玉,也有少数是新疆和田玉。本地玉料的矿源地一直是玉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012年5月28日至6月1日,笔者与玉文化爱好者张鹏、杨雪峰、姜延亭、乔健、马建平等一行6人组成科考队,对甘肃临洮马衔山玉矿以及周边村落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考察了临洮、广和、康乐三县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玉器,以及当地民间玉器收藏家的藏品,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出来,与业界人士共飨。

 

  图1、马衔山玉矿行政位置图

 

  图2、马衔山玉矿地理位置图

  马衔山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峡口镇,玉矿(又称玉石山)位于峡口镇政府北约9公里处,南西距茨泉子萤石矿点3.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4o17′,北纬35o39′6″。(图1、2)峡口镇这个地方每年夏秋时节山洪有黄绿色玉石冲到地面上来,当地百姓常常在河道上捡拾大小不一的玉料。峡口镇附近的主河流是大碧河,从马衔山有两支支流分为上王家沟和漆家沟,这两支支流汇集到大碧河。大碧河和两支支流是经常出现玉石的主要河流。(图3-7)

 

  图3、马衔山玉矿周边地形图

 

  图4、大碧河支流王家沟

 

  图5、沿王家沟进行调查

 

  图6、在王家沟捡拾到的玉料

 

  图7、王家沟河流切割地层剖面

  据《临洮县志》(1986-2005年,临洮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记载:县境矿藏受地层、断裂构造火成岩控制,重点分布在东北部及马衔山一带,至2005年探明的金属矿有铁、铜、金、钨等4种,非金属矿有方解石、萤石、滑石、大理石、石英砂、白云岩、辉绿岩、角闪石、玉石、石灰岩等10种。非金属矿有方解石,分布在马衔山南坡的蒋家山、鹞子岭及改河仙人洞,矿石质量佳,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矿体露出地表,宜于开采;萤石分布在马衔山南麓的泉儿湾→漫坪洼一带,矿化带长36公里,宽100-500米,CaF2含量高,储量在50万吨以上,可供开采;滑石分布在马衔山西北焰子山至何家山一带,矿石质量以黑嘴处为优,其余各地质量较差;大理石分布在马衔山一带,以上梁银洞沟、上营军马场和杨家后沟矿点石质为优,适宜作高级建筑材料和工艺美术品原料、石英砂分布在改河卜拉头沟和连儿湾山沟,以卜拉头沟石英砂为优,白云岩分布在与榆中县接壤的小湖滩,储量约1740万吨至1亿吨;辉绿岩分布在中铺镇五户大嘴村;角闪石分布在上梁松林沟;玉石分布在峡口镇玉石山。(图8、9)

 

  图8、马衔山玉矿远眺

 

  图9、马衔山玉矿近景

  据《甘肃省临洮县马衔山一带萤石等非金属矿产初步普查地质报告》(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队,1986年10月)介绍,该点处于小石马花岗岩岩体外接触带。即前震旦系马衔山群第一组条带状黑云二长混合岩的破碎带中,岩层产状115o∠50o,剖面方向30o,由南而北岩性。玉矿为浅绿灰色透辉透闪石岩,南界覆盖。北界产状230o∠57o。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矿物成份:透闪石80%,透辉石大于15%,绿帘石、黝帘石小于5%,微量脉石英、方解石。透闪石呈粒径为0.08-1.15毫米的近等轴粒状变晶体,透辉石粒径为0.1-0.3毫米,少数为0.03-小于0.1毫米及大于0.3-1.8毫米。石英脉沿裂隙分布,矿物成份分布不均匀,有的为绿帘透辉石岩,在岩石中尚见微斜长石的小残块。岩石裂隙发育,不致密,不够玉石级。在岩石中偶见几厘米直径大小的团块很像青玉。看来青玉可能在此岩石中赋存。出露宽度9.4,长度大于10米。(图10-13)

 

  图10、马衔山玉矿脉之一

 

  图11、马衔山玉矿脉之二

 

  图12、马衔山玉矿脉之三(夹杂黑色斑点)

 

  图13、玉矿上剥落的玉料

  经过对当地村民的调查得知,在清朝同治年间这一区域曾有官方采过玉石,这是最早采玉的记录。建国后,这一地域也有一些采玉的经历,但产出玉料很少。1984年,当地又采了近百吨岩石,但是遗憾的是未找出一块玉石。当地老百姓还在玉石山上发现有石器、骨器,偶尔发现古玉,近两三年都被当地古董贩子收走。还发现了古人加工玉器的小作坊,及剩下的边角料,老切面的马衔山玉料。有一个名叫刘义的采玉人谈到,他采玉十多年,每年的夏天、秋天时节时常下大暴雨,山洪暴发时,就会有韭黄色的玉石冲出河床,有时还会发现韭黄色籽料,主要是出现在上王家沟和漆家沟及大碧河内,平时都是当地百姓上山采挖,数量不多。随着玉石山上玉石的发现增多,三年前有个老板,准备在玉石山开采玉石,所有的设备,包括厂房、大型的机械都开到玉石山,然而开挖没多长时间,就被当地老百姓赶走。

 

  图14、博物馆藏玉璧

 

  图15、博物馆藏玉璧

 

  图16、博物馆藏玉琮

 

  图17、博物馆藏玉琮

 

  图18、博物馆藏玉斧

  通过对临洮、康乐及广河县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玉器的观察,可以肯定一部分玉器原料来自马衔山玉矿。(图14-18)马衔山附近地区的民间玉器收藏中,也有很多马衔山玉料及其玉器。(图19-28)而在甘肃东部地区也发现了一些马衔山玉料的齐家文化玉器。(图29-31)

 

  图19、当地私人收藏的玉料之一

 

  图20、当地私人收藏的玉料之二

 

  图21、当地私人收藏的玉料之三

 

  图22、当地私人收藏的玉料之四

 

  图23、马衔山玉料制作的玉佩

 

  图24、当地私人收藏的齐家文化玉璧

 

  图25、当地私人收藏的齐家文化玉璧

 

  图26、当地私人收藏的齐家文化玉璧和玉璜

 

  图27、当地私人收藏的齐家文化带有加工痕迹的玉料之一

 

  图28、当地私人收藏的齐家文化带有加工痕迹的玉料之二

  马衔山玉石山玉矿考察成果综述:

  第一,马衔山玉矿玉料成分为透闪石,含量最高为80%,属于古人心目中的“真玉”。颜色主要为黄绿或灰绿色,大部分呈不透明,质量最佳者为韭黄色、透明度较高的玉料。

  第二,马衔山玉料形状分山料和水料,然而块度都不大,现代工艺价值较低,从目前的现状看,不排除远古时代曾大规模开采,以致现代玉矿资源枯竭。

  第三,通过对马衔山周边地区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界史前玉器的调查,其玉料存在着一致性,可以肯定该地点的玉料是齐家文化玉器原料来源之一。由于马衔山玉矿地处齐家文化范围的腹地,在古代可能被大量开采。

  第四,类似马衔山玉料的齐家文化玉器,在甘肃东部地区也有发现,说明在距今4000年的玉石之路上不仅仅输送的是和田玉,也包括了甘肃地区出产的玉料。

 

  图29、带有马衔山玉料特征的齐家文化玉璧(甘肃天水师赵村出土,选自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5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图30、带有马衔山玉料特征的齐家文化三联璜玉璧(甘肃天水师赵村出土,选自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5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图31、带有马衔山玉料特征的齐家文化玉琮(甘肃天水师赵村出土,选自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5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甘肃省齐家文化,玉料考证
甘肃玉的宝石学性质与鉴定方法——王建泉
【学术观点】丁哲:玉出“二马岗”,古道复真颜——甘肃闪石玉与“玉石之路”
收藏收藏,这种玉料,直接颠覆了我近10年来对高古玉材的认知!
【丁哲说玉】“甘肃玉”之我见
和玉大叔带你去甘肃的和田玉产地看一看,千年玉矿长啥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