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病先防—预防重于治疗
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总结和积累如何确保人类健康、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有着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文献记载。早在先秦(公元前221~前206年)以前,中国最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至今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总结和介绍养生之道,《内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应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均适寒温,房劳有度,避绝六欲。”
(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应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调整身心状态,杜绝对名、权、利的不倦追求,达到怡情养生、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法于阴阳之大意。和于术数是指流传于世的养生之术,即吐纳,导引,行气,炼内丹、内功,养性,摄生,修命···名目繁多的功法,通过练“气”,用于强身却病,延年益寿。它既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又有强壮筋骨,健美身型,激发潜能,增长技击的功夫。
(二)饮食有节    食物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供给人体营养物质,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基本条件。合理的调剂饮食,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很重要的。生活于贫困线以下,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常致病魔缠身,呻吟求治。富贵者,终日美味佳肴,偏食膏粱厚味,患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的病死率明显提高。西方世界的医生和人民在半个世纪才认识到高糖、高脂饮食对人体的危害。可是古代中医先贤已指出“富贵者,昧养生之理,不问卫生之方;贫穷者,急养身之策,何知保身之道。”中医强调: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应该“未饥先食,未饱先止”,不能暴饮暴食,不宜过冷过热,食物种类调和,保证身体需要,搭配要合理,饮食要讲卫生···中医称为饮食养生。不遵循这些法则,轻则有损脏腑,重则增病促死。
(三)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起居是指日常生活作息、工作、学习、劳作、睡眠要有规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有些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昼劳夜息的作息方式,要求人们既要适应社会需要,也要合理地安排生活,做到起卧有时、劳逸结合。劳作要求“量力而行,莫强行之”。《内经》主张“不欲太劳,不欲太逸”。太劳而导致“久卧伤气、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太逸,终日无所事事,寂寞空虚,也会引起气滞血瘀,肌肉萎缩,身体肥胖,产生疾病。
(四)房劳有度,避绝六欲    色性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一种本能,适时婚育是年轻夫妇养生保健,有利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节制房事,切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求其心、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色情放浪导致肾虚早衰。所谓“六欲”是指“游不知疲、乐不知倦、酒不知足、色不知频、气不知满、财不知足”,图一时之快,做逆于生理之举,生命必受其累。
(五)食疗、药疗    食疗是运用食物的寒凉热温属性以平衡人体阴阳,通过饮食的调节达到康复的目的,《本草纲目》记载常用药粥62种。“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人生病不可避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就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以求早期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讲究的“顺应四时”养生法,究竟是什么?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老中医养生研究
国医大师王玉川:中医养生7论
越叹气,离衰老越近,善握七情,心态平静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