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网络遗产继承问题


漫谈络遗产继承问题

问题导入

4月10日,微博话题#如果突然离世网络遗产怎么办#在短短几分钟内成为热搜榜第一,网友对该问题的关注度可见一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网络遗产继承”的问题。


案例争鸣

其实“网络遗产”问题由来已久,现实生活中也频繁发生网络遗产的继承纠纷。

案例一:

2011年,王女士的丈夫徐先生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徐先生的 QQ 邮箱里存有大量两人从恋爱到结婚期间的信件、照片。悲痛之余,王女士想要整理这些信件和照片,寄托哀思,同时她也想保留这个 QQ 号码。但王女士不知道自己丈夫的 QQ 密码,只好向腾讯公司求助。在与腾讯公司的交涉中,王女士却得到这样的答复: 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协议规定,QQ 号码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只拥有号码使用权。王女士无法继承 QQ 号码及 QQ 邮箱中的资料。

案例二:

2011年7月18日, 一个年轻的淘宝女卖家小艾被曝因连日通宵熬夜, 在睡梦中猝死家中, 年仅24岁。在杭州经营女装网店的女店主小艾过世后, 她的网店已经无法打开。有媒体报道称, 女店主的亲属希望继承这家苦心经营了两年多时间的淘宝网店, 但按照淘宝相关规定, 网店不允许转移给别人, 如何继承这家网店就成了难题。在她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后, 她苦心经营两年的皇冠店被冻结。

相关分析

网络遗产的概念

网络遗产(即互联网遗产、数字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包括账号、密码、图文、音视频、虚拟货币、网上店铺、游戏装备等。

网络遗产的类型

根据权利属性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

1、个人信息类:即网络用户在网络上所拥有的个人账号、密码等信息;

2、虚拟财产类:自然人在网络上经原始创作所产生的相关作品,如微博、照片、音频、网络日志、视频等数字资源作品,以及网络域名、电子书、数据库使用权等;

3、数字化财产:即虚拟财产交易使用到的虚拟货币,是以网络银行中的货币为代表的,如各种支付平台、余额宝、网络购物以及与现实货币可以进行兑换的虚拟货币,例如Q币、游戏币、比特币等。

网络遗产的特点

1、虚拟性  网络遗产本质上是一组存储于服务器上的数字记录。

2、私密性  网络财产在不知道财产所有人账号及密码情况下,外人是无法获取的。

3、占有主体的双重性  网站或网络运营商搭建服务平台,网络用户在平台上设立特定账号,然后加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网络遗产是网络运营商和用户共同创造完成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运营商预先提供的网络服务协议来加以规定的。

4、现实关联性  网络遗产是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体现,具有从虚拟物转化为现实物的可能性。

网络遗产继承的必要性

1、网络遗产蕴含的经济价值决定其具有可继承性。网络遗产中的数字化财产等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例如案例二中的网店。

2、网络遗产蕴含的精神价值证明其具有可继承性。例如逝者生前在网络上发表的日志,照片等寄托了特殊的情感,亲属可借此缅怀哀思。

网络遗产继承的困境

 1、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虽然《继承法》第三条第七款规定了 “其他合法财产”,但其指代的过于笼统,更多也是暗指现实生活中的有形财产,网络遗产的相关法律仍处于空白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2、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身份确认

现实中存在用户在网站平台上填写的信息与其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导致难以证明网络遗产归其所有。而相关当事人在没有知悉网络遗产账户和密码情况下要求行使继承权, 网络运营商如果贸然提供网络遗产, 则可能会侵犯死者或他人的隐私。

3、 网络运营商的态度迥异

由于我国目前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尚存在较大争议, 网络运营商对其看法也不一,规则尚未统一。

网络托管公司

2009年,南京开设了一家电子公司专门——承接网络遗产·该业务刚推行一个多月,就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名网友的关注。

私人市场发展出的网络遗产托管业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死亡时虚拟财产处理的复杂问题 ,委托保管的合同方式为虚拟财产的账号和密码提供了保存空间 ,通过延续账号和密码为虚拟财产的 继承提供了可能性 。

但这种新兴的私人市场模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虚拟财产继承问题,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1、虚拟财产保存服务不能适应密码本身以及数量变换的特性 。网络的发展让个人可能同时拥有众多的账号以及密码,同时从网络安全角度考虑 ,重要的密码应该定期进行更换 ,托管公司难以提供精确的保存账单。

2、虚拟财产保存服务本身的安全隐患也为服务带来潜在危险。集中地将列明网络用户账号或文件的清单进行存放,信息泄露的风险升高。

3、网络服务协议的注销条款架空了网络遗产托管业务的作用。根据目前众多网络服务商的协议内容 ,服务商一旦得知用户死亡便会在一段期间内注销其网络账号。

4、网络遗产托管的运作方式对用户继承人获取账号及密码造成阻碍。网络遗产托管业务通过账号注册 、密码登陆的方式运作 ,用户死亡后 ,如其继承人并不知虚拟财产保存服务的账号及密码 ,仍然不能获取在存储空间上保存的账号和密码 。


(图源网络)

他山之石

那让我们来看看国外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

英国:11%受访者将密码写入遗嘱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家名为Rackspace的网络公司合作,对2000名英国成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1/4的人在网上有价值不低于200英镑的财产,这些财产的形式可能是视频、音乐、电子书和照片等。近1/3的调查对象认为,200英镑这一数额足够大,应由亲人继承;11%的调查对象已经把密码写入遗嘱。

美国:为“数字遗产”立法

2010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通过了一项法律,为网络遗产正名,保护网络遗产归属,将网络财产也纳入遗嘱执行范围中。2014年8月,美国特拉华州众议院通过了《数字访问与数字账号委托访问法》,法律规定:家庭成员、遗嘱执行人以及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有权控制被继承人个人的数字账户或社交媒体账户。这些数字遗产包括被继承人的邮箱、Facebook和Twitter账号等。新立法对于这些虚拟资产的保护非常类似于实物资产。

芬兰:“数字遗产”可继承

芬兰电信管制机构FICORA公布了一项法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其近亲可以继承其数字遗产。FICORA称,电信运营商有权向继承人披露管理“数字遗产”所需的相关识别数据,以及用户名、密码等。

花呗问题

(图源网络)

这张“表情包”的梗源于“你想把我笑死好继承我的财产”,后网友因“没有财产,只有蚂蚁花呗的额度”进行二次改造,这其中隐含着对“财产”一词的扩大化理解。那么蚂蚁花呗”能继承吗?

“蚂蚁花呗”是什么

“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蚂蚁花呗”的额度计算

“蚂蚁花呗”根据消费者的网购情况、支付习惯、信用风险等综合考虑。通过大数据运算,结合风控模型,授予用户500-50000不等额的消费额度。

1、“蚂蚁花呗”是一种信贷产品,那它就可能是债务,也可能是额度。若为债务,那在继承财产的同时就要继承债务而额度其实是通过一系列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对人的信誉值的一种体现,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所以额度和信誉是不可以继承的。

2、对于花呗、借呗的欠款,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如果继承人继承遗产,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是有还款义务的。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没有还款的义务。这笔欠款就要做坏账核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三十三条 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小编有言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民群众对于个人的网络遗产的继承愈加关注,对于建立网络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的期望愈加迫切,立法机关应该尽快厘清模糊地带、完善《继承法》以回应人民大众的呼声。同时互联网的用户应该养成备份和储存个人的账号密码等重要的网络信息的习惯,为后代继承网络遗产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法典施行后,遗产继承将发生这些变化!
人没了钱还在 财产怎么办?
“孤寡老人去世留8万存款,侄女有密码取款被拒,银行:归国家”:合法吗?
【转继承】案例解析转继承(2)
2019继承法规定:这4种人将失去遗产继承权!是否包括你?
写遗嘱把遗产给孙子,最后孙子一分钱也没拿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