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典故
题记:
直到民国时期,多数留下名姓的中国人,他们的名字,都是有来历,有典故,有讲究的。例如,‘作人’之名,似乎再普通不过,却原来“我的姓名出典在《诗经》里。”(周作人《风雨谈》)
只有这几十年,整个社会日益粗鄙化,人们对传统、典籍缺乏最起码的了解与敬意,这才遍地‘国’‘强’‘芳’‘红’。
甚至,今日的许多人会把对(历史及小说中的)古人名字的探研,视为可笑。
此时此事,真真可哀亦复可笑。

《碧血剑》
穆人清——或出《诗经·烝民》“穆如清风”句?
‘人’‘如’,一音之转。
夏雪宜——“夏”与“雪”是不“宜”的,于此居然曰“宜”,有两种可能:
(一)象征此人的矛盾性格,烈火与寒冰萃于一身。
(二)夏雪宜的父母姊妹哥哥全家被害惨死,其冤屈太过深重,足以感天动地,使六月飞寒雪。
又:夏雪宜与温仪之间的情份,很有些汉乐府《上邪》的味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夏雨雪”与‘夏雪宜’,很相宜。
何红药——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表达的是一份无处寄托的情愫。
‘红药’即是‘芍药(花)’。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洧》是所谓‘桑间濮上’之音,而‘芍药’,不消说,是男女套磁酬答的信物。
‘何红药’或可解作:“何人赠我芍药?”,或‘芍药赠与何人?’
总之,都是一份单相思,在绝望中心仍不死。
温青青、任盈盈、殷素素——《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类似的汉乐府诗,还有数首,不一一举出了。
温方达兄弟——我对《碧血剑》不是很喜欢,只读过两遍,对温氏兄弟的名字,也不甚在意。
顷读林佐翰为杨兴安《金庸小说十谈》所作《序言》,方始恍然,此事相当好玩,乃攘窃于后:
“黄霑兄请客晚宴,金庸先生赴约,倪匡兄也在座……我对金庸先生说我是他的标准仰慕者,他的小说每部我都重看细看。倪匡闻言,便扶醉过来考我对金庸小说的认识。他问我记否《碧血剑》中‘石梁五老’的名字,我幸醉中还有三分醒,说出温氏五老的名字是温方达、温方义、温方山、温方施、温方悟。在我回答的时候,金庸先生只是微笑不语,倪匡却笑弯了肚皮。倪匡跟着解释何以温氏五老取此名字,原来他和金庸先生都是宁波人(此处有误,金庸海宁不宁波—刘注),而‘达’‘义’‘山’‘施’‘悟’在宁波话便是‘大’‘二’‘三’‘四’‘五’的谐音。斯时我还醒起在金华遭金蛇郎君所杀的还有温方禄。‘禄’是谐‘六’音。”
参照这个,则‘胡逸之’谐音‘狐一只’的可能性,大增。
温南扬——叫‘南扬’的人,很多。其中一位‘南扬’先生,在金庸生命中留下很深的印记,见于《卅三剑客图。虬髯客》一文:
“高中一年级那年……曾写过一篇《虬髯客传的考证和欣赏》……其时教高中三年级国文的老师钱南扬先生是研究元曲的名家,居然对此文颇为赞扬,小孩子学写文章得老师赞好,自然深以为喜。”



《连城诀》
素心剑——《连城诀》,原名《素心剑》。
‘素心’二字,应是出自陶渊明“闻多素心人,相与数晨夕”句。
后世诗文中,‘素心’二字,多与菊花相关,则‘素心剑’的书名,正与小说第三回《人淡如菊》的回目相对应。
《菜根谭》上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丁典狄云二人皆当得此语。
凌霜华——就是“凌霜花”,似指菊花。
〈连城诀〉第三回回目,即是《人淡如菊》。典出司空图《诗品·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又,与现代女作家凌叔华的名字也有几分相似。
花铁干(附楚留香、胡铁花)——这三字有‘铁树开花’的执着与无望。
古龙《楚留香》中有一位‘胡铁花’,两人名字很像。
胡适先生晚年回到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的父亲胡传在清末曾任台东直隶州知州。胡传自号“铁花”,1953年台东县为他立碑:“州官胡公铁花纪念碑”。
这些,台湾作家古龙不会不知道吧?
再说一下楚留香,他在书中被人称作‘香帅’。清末重臣张之洞以两江总督职兼领南洋大臣,管理南方武备,因此也是‘大帅’,张之洞号‘香涛’,属下咸称其‘香帅’。
古龙对清史似乎没什么研究,但他和高阳很熟,既是文友,更是酒友,高阳小说中的‘香帅’二字可是经常出现。
附记:《庄子·至乐》“《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当为清末重臣张之洞名讳之所由来。张氏,号‘香涛’。其间‘涛’字,对应‘洞庭’。盖一‘洞’难兴‘涛’,洞庭方起浪也——虽然2000年前庄子所言‘洞庭’未必即指洞庭湖。
‘之’字似为他们家族排行所用字,张之洞有堂兄,名:张之万。
梅念笙——此名甚好,寥寥三字,而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之神韵,虽则‘梅’花不是‘杏花’,‘笙’也不同于‘笛’。


《侠客行》
石破天————李贺诗“石破天惊逗秋雨”。
这三个字令我想到的是盘古开辟天地时榛莽遍野的‘鸿蒙’‘混沌’状态。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莫非石破天便是那天真未凿时的“混沌”?
杨炼《诺日朗》:“天地开创了,鸟儿啼叫着。一切,仅仅是启示。”
‘威德先生’白自在——‘雪山派’掌门人白自在先生,像任我行在‘日月神教’、丁春秋在‘星宿派’、洪安通在‘神龙教’一样,独断独行,自我膨胀,不容许组织内的任何成员违逆自己作为老大的意志。
如果让这四人作选择,他们更喜欢那屁颠屁颠地为统治者抬轿之‘法家’思想罢?
《管子·任法》:“明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主之所处者四: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此四位者,主之所处也。”
操此生杀富贫贵贱‘六柄’,处此文武威德‘四位’,如‘威德先生’这种人,便会感到无限‘自在’?
“气寒西北”白万剑——出自龚自珍“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的诗句。
金庸对龚定庵似乎情有独钟,他为《天龙八部》第35回写的回目是:“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此句脱胎于龚定庵《洞仙歌》词:“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史小翠与阿绣——《聊斋志异》第9卷第4篇小说是《阿绣》,接着第5篇,题为《小翠》。两篇文字独立成章,情节互不相干。
当两者分别作为孙女、祖母的名字又同时出现在金庸《侠客行》中,事情就颇堪玩味了。
金庸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了自己的渊厚。人们往往只注目于曹雪芹、施耐庵对金庸的影响,其实《聊斋》之影响也绝非浅鲜。
借用两个名字,或许并不重要,我们试想:金庸笔下有“妖女”一种类型人物,她们与蒲留仙刻画的那些可爱的女鬼、女妖、狐仙形象是否全无亲缘关系?
第一个将金庸与大仲马并论的学者,似为夏济安先生,时为1960年。而夏济安先生认为:“中国小说中只有《红楼梦》和《聊斋》是描写女人心理最成功的。”
“三”与“四”——《侠客行》中有两对兄弟,皆以“三”“四”为名。
一为师兄弟,化名张三、李四;一为亲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张三、李四是最为普通,毫无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种“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不三、不四则是最不寻常,光芒万丈的名字,亏金庸想得出来。
天虚道长——这位‘上清观’掌门人的道号,应是出自道家典籍《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
谢烟客——谢灵运幼时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因名为客儿,世称“谢客”。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明代画家王时敏,号烟客。
‘辽东鹤’范一飞——此号此名,与《笑傲》中‘施令威’的名字,皆应出自丁令威‘辽东化鹤’的传说。
《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封万里——封万里,号“风火神龙”。
‘封’‘风’音同。
如此,‘封万里’,即是‘风万里’。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或者,《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成玄英疏:‘扶摇’,旋风也。)之语,似更能见出‘风火神龙’之风采。
石中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 水怀珠则川媚”。
长乐帮——汉代有‘长乐宫’,始建于汉高祖之世。
后世出土的‘汉瓦’之上,多见‘长乐未央’字样。
隋末窦建德起事,自号‘长乐王’。
贝海石——贝壳,海中石。
‘嫁不掉的美女’——“石清缓缓道:‘梅姑娘,我不知道,你样样比我闵师妹强,不但比她强,比我也强。我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花城版《侠客行》610页)
对石清的这种心态,金庸在《用香水写的小说——序林燕妮的‘爱情小说’》一文中,解析更细:
“在尖端的工商业大都市中,男男女女在爱情上也摆脱不了工商界的价值观念。那些‘嫁不掉的美女’所以嫁不掉,不是因为她们的条件不够好,而是条件太好了,男人们娶不起,好比三颗一百克拉大钻石,在玻璃柜里散发璀璨华美的光芒,普通人连多看一眼也不敢,更不用说去问问价钱了。小说中许多美女的惆怅,都是因男女间的条件配不拢而产生,这是现代化的的‘门当户对’,很不罗曼蒂克,但很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龙用一个字起了三个好名字,经典无法超越,三人的大名无人不知
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什么叫做知识渊博!
金庸 . 大侠的名字,原来是来自这些典故...
金庸小说名字很黄吗?
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字都出自哪里?
金庸小说中最霸气的六大名字居然都来自同一部小说,个个霸气十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