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亿有多大》说课设计

《一亿有多大》说课设计

沈希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海的京茂大厦吗?(CAI)它是我国最高的大厦,有92层。“假如果拿1亿张面额为100元的人民币(CAI),一张一张摞起来和它相比,谁高呢?”说实话,当时我听到这个问题,也愣住了,心里没底啊!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数学教育的对数感培养的一种缺失,由此看来,加强学生的数感刻不容缓。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一亿有多大》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合作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重点难点:

从不同角度感受1亿有多大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活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三、 说教学过程:

现代活动教学认为: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并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基于这些认识,我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在课的一开始,我创设了“棋盘上的米粒”这个故事故事情境引入了新课

(CAI)印度有一位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并将它送给了国王,国王决定重赏他。

“说吧,你要什么我都能满足你”

“陛下,请您在棋盘上摆米粒,第一格摆1粒大米,第二格2粒,第三格4粒……每格的米粒都是前面一格的2倍,我只要第28格上的米粒就够了。”

“哈哈,你去拿给他吧”管粮食的大臣算一算,大约有1亿粒大米!“我该怎么给呢?”这个有趣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的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活动二:活动探索,初步感知

“怎样才能得到1亿粒大米的重量呢?”……灵感产生于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自由的交流,问题迎刃而解(CAI) “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去推算1亿粒大米的重量”在交流中学生得出了不同的推算方法,有的采用倍比法推算,“100粒大米约重2.5克,那1000粒大米就是25克,10000粒大米就是250克……1亿粒大米就是250万克”有的利用表格,看得更清楚,还有的用归一法“1亿中有100万个100粒,使用计算机用2.5乘以1000000得250万克” ……

在学生得出一亿粒大米多重之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10千克大米,引导学生通过与10千克一袋的大米作比较,与身边熟悉的事物比较,让学生直接感受“一亿有多大”。学生在以上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也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活动三:深入探究,发展数感

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学应当尊重第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里老师让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各种有关1亿的问题,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思维也越来越活跃,思路越来越开阔:“一亿滴水有多重?数一亿个本子需要多长时间?一亿根头发有多少?……”

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领取所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组展开各自的研究。“有的同学拿着滴管在试管中滴水;有的同学拿着卷尺在量一步的长短;有的埋着头在数一页书上的文字。”

在活动中,学生亲历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讨论方案——操作研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重视将自己得出的结论转化成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感受。(CAI) “一亿个安相当于2016本语文书,得要两个咱们学校这么多的人把语文书合起来才够一亿个字: 1亿步相当于学校200米跑道要跑20万圈……”

这个环节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在他们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获得成功;在交流丰富了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

活动四:拓展应用,深入认识

这个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一亿的感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CAI有学生说:“在这之前只知道一亿很多很大,究竟是多少呢?不是很清楚,现在我知道了一亿是那么大,那么多。”也有学生说:“如果每一个人浪费一滴水,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还有学生说:“没想到每人节约一点点,聚起来就这么大,平是应该从节约一粒米做起。……

活动激发学生多角度体会现实中的大数,从多角度思维,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 说反思:

《1亿有多大》这个活动本身只是一个载体,而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所提升的协作、综合应用、评价、观察、分析等数学能力是老师用讲授法远远不能达到的。感谢新课程改革,通过本课教学,引发我对数学教学的更多反思:活动课怎样将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合?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师更应关注的是什么,这些问题今后仍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库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浅探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