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课堂成为“说理”的地方
罗鸣亮,福建省教研员,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主持的“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数学教师》封面人物,出版专著《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

看了上海悦远罗鸣亮老师的课+报告《让课堂成为学生“说理”的地方》,课和报告真精彩。
      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
     24=20+(       )
     2485=2480+(       )
     24=2×10+4=2×(9+1)+4=2×9+(2)+(4)                                
    2485=2×1000+4×100+8×10+5 =2×(999+1)+4×(99+1)+8×(9+1)+5 =2×999+4×99 +8×9+(        )+(        )+(       )
    划线部分都是3的倍数,剩下部分正好是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以人教版你知道吗?栏目为题材设计的本课。本质上,3的倍数特征与2、5的倍数特征的判断依据是相同的,都是整除的定理。但是相比较而言,3的倍数特征背后的道理不容易解释,困难主要集中在位值的转换上。
      以324例,324=(3×99+3)+(2×9+2)+4=(3×99+2×9)+(3+2+4),以百位上的3为例,原来表示的位值是300,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时,是把它当作3来看的,这个位值转换增加了学习难度。
      罗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以图示直观和举例说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归纳论证。举的例子从12到22,再从42到142,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一般性的数学结论,最终完成“论证”的过程。
      师:(板书abc)怎么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同桌之间先小声地说一说。
      生: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先算a除以3等于多少,看它余下来多少,再算b除以3等于多少,看它余下来多少,最后算c除以3等于多少 ,看它余下来多少。
      生:这里的a表示的是a个百,三个三个地分余下来的就是a,b表示的就是b个十,三个三个分,余下来b,c个一先不分,把a+b+c的结果再三个三个分,就可以知道abc是不是3的倍数了。
      得出这个结论是重要的,它实现了从经验归纳到逻辑推理的“华丽转身”,从“个”扩展到“类”,把之前的举例说明提升为结论论证。
      罗老师教学的这一课,与其说是探索知识背后的秘密,不如说是数学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数学是最讲道理的,数学文化的内核就是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那种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数学道理太抽象,小学数学不需要讲太多道理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数学课上不讲道理,数学精神丢了,思想没了,方法少了,那么,我们教的就不是数学,而是知识而已。
  罗老师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这节经典课,以淘气的一道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展开了讨论。


  学生之间争辩的基础在于疑问,罗老师首先让学生们试做了459乘7,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三位数乘一位数只需要一步即可。罗老师让学生对比淘气的竖式,哪位学生愿意说说你的想法,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
教学片段:
学生A:我认为是对的,因为七九六十三,他直接写在十位上了,五七三十五,他写在了下一行,并且对的数位也正确,四七二十八,二是千位所以他写的数位也对,最后加在一起是正确的。
学生B:我认为不对,因为我们可以一步计算,一步计算会简单点。
学生A:他这样算也是对的,只是写成了两步。
学生B:他这样太麻烦了。
学生A:他把个位、百位乘7的结果写到第一步上,把十位相乘的结果写到第二步上,加在一起就是正确得数。
学生B:他这样可以简单一点。
学生C:我认为错,数学书没有分成2步计算的,都是1步计算,所以错了。
学生D:我认为对,他是先计算409乘7再算50乘7,然后相加。
学生C:你放那里,老师会批改对吗?
学生D:409×7+50×7和459×7是一个意思。
学生E:同样的算式只是分成两步计算为什么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
学生C:你翻翻书,书上哪里有这样的话。
学生E:也许这就是我们平常写的竖式的前身呢?
学生C:我认为错,因为我在书中没有这样见过。
学生F:你怕老师判错,你可以解释给老师听。
学生C:我们现在都是要简洁、能简洁的要简洁,但这个是复杂的。
学生E:你想简洁,但淘气这样也是对的啊。
师对学生C:现在你不考虑简洁的问题,淘气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学生C:对的。
师:这个2863表示的是?
学生C:表示409乘7。
师:这个350表示的是?
学生C:表示50乘7。
经过这样的辩论之后,此刻罗帅问:现在大家认为淘气正确的请举手,与上课开始结果截然相反,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从孩子们刚开始对淘气计算的疑问,到辩论中,算理越来越明晰,这时罗帅又问:聪明的小朋友,看淘气的做法和你的做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同桌相互说一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常规的计算方法和淘气的计算方法做对比,把道理越讲越清,孩子们也进入了真正的学习。
罗老师又给出了新的思考:终于有人肯定了淘气的做法,淘气觉得所有的算式用他的算法都会简便一些,你赞同吗?能不能举出自己的例子?
教学片段:
学生A:不赞同,比如333×3,这个算式可以直接计算甚至是口算,用淘气的做法反而麻烦了。
学生B:不赞同,比如999×7,把999看成1000,先用1000×7= 7000,再拿7000-7会比淘气的做法更简单。
学生C:不赞同,比如999×9,把999看成1000,先用1000×9= 9000,再拿9000-9也比淘气的做法简单。
在这样的思考并举例中,学生真正理解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且把三年级甚至四年级的运算定律都能串在一起,让一个个知识的珍珠在说理的课堂上连成了串,也给孩子们心里种了一颗思考的种子。
罗老师的课之所以精彩,我想是源自于老师的深度思考、来自于课堂中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与“说理”的平台,来自于老师的善等,成就了学生有广度、有深度的辨析、质疑与修正。
史宁中教授说:希望小学数学课堂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都有道理、有需求、能解决问题;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由猜想、发现和发展;每一个表达都由学生思考、整合后自然呈现。
作为学习参与者的教师,要努力做到“精问”“善等”“少言”。
探究的问题不宜太多,每节课围绕教学准确提炼出“核心问题”。有一定张力的“核心问题”,能使学生的学习聚焦于“核心问题”,主动探究、自由表达、合作交流、尝试说理,推进学习层层深入。
细碎且浅显,甚至无需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的问题,让学生缺失了深度探索的过程,缺失了解决完整问题的能力,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
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快节奏的课堂使学生习惯性地接受学习,慢慢丧失自主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思考的渴求。单向输入的学习导致学生的修改思维不复存在。所以,教师要善等。
“善等”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己安排,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矛盾——让学生自己解决,道理——让学生自己追寻,真知——让学生自己洞见。
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学生能自己想的,让他们自己去想;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让他们自己去说。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教师过多的话语干扰,教师的“少言”成就学生有广度、有深度的辨析、质疑、补充、修正,成就学生的自信表达、有理对话,成就知识的明晰与丰满。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溯本追源让学生通过“讲道理”去体会数学知识的本质,用已知的认识和经验来研究、解决未知的、模糊的知识,促使学生真正地把握知识、驾驭知识,从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说理”的地方。
以下是图片截屏

参考资料:《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明师之道,楚建娇工作室,沧海弦月,悦远课程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错误往往是创造的开始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许卫兵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课堂是师生的活舞台
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