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学采访总结

我组去采访,一开始,老师要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什么什么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
     教学光盘播放点信息传输的流程如下:
    1. “
光盘开发者电视学生,这种形式是教学光盘播放点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一种方式。学生作为受播者通过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接受由光盘开发者专门开发的以光盘形式储存的教育信息。其功能包括:第一,部分地代替教师给学生授课,光盘教学播放点配备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偏远山区的小学,那里教师的数量短缺,教学能力普遍较低,而且教学任务重,大多采取复式教学的形式,教学质量很难保障。应用这种方式可以部分地代替教师对学生上课,使学生接受著名教师的教学,与城市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接受平等的教育。第二,辅助教师上课,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电视具有极强的视觉、听觉表现力,能使传统的单一、单调的课堂变得多样化、趣味化,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个教师一学期的局面。再加上电视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运动时空表现特性,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现事物及其运动发展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信息的传播和呈现效果,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方式传播的信息权威、可靠,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首先信息传播是一个单向的开环传输过程,学生不能交互式地参与其中,因此他们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情感的投入也较少。其次缺乏共同经验,由于光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城市著名教师的课堂实录,他们的教学对象是城市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知识背景、认知方式都与农村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使得光盘教学中的有些教学信息不太符合农村学生已有知识范围。

   2. “教师←→学生,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双向信息传播过程。其优点是:教师可以及时地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地调整教学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有利于教师在保证传播效果的前提下控制教学的进程;学生的情感投入较大,学生始终能感受到教师存在,他们会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

   由此可见,教学光盘播放点中应用的这两种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而且它们的优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因此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即将光盘的教学、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卫星教学收视点
   
该模式下的信息传输流程如下:
   
目前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点的一些学校没有将计算机与电视连接起来,计算机只用来接受、存储、管理IP网上下载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只能供教师观看,无法用于课堂。电视则仅仅用来播放光盘,这样的利用方式对实际教学的作用无异于教学光盘播放点。IP资源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相反,有些学校则将计算机与电视通过转换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易的多功能教室,计算机作为控制台,电视作为屏幕和音响,将IP网上下载的资源通过电视直接呈现给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探讨的就是基于后者这样一种应用方式。

   1. “IP资源卫星宽带本地计算机电视学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将IP宽带上的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电视这一视、音频表现功能极强的媒体直接传播给学生。一方面,使IP宽带网上的优质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共享和利用。另一方面,电视的媒体特性能提高教学信息的呈现效果,其不足之处是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学习者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去收看,而不能交互控制。
     2. “IP
资源卫星宽带计算机电视教师,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传输名师在线空中课堂等教育节目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以往农村教师由于信息闭塞,课程量大,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与学理论了解很少。通过该模式提供的卫星接收系统,教师不出门,就可以观摩城市优秀教师的讲课,从中体会和领悟到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这是对农村教师经济而有效的培训方式,既解决了由于资金、时间的短缺而不能参加培训的问题,又符合成人的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新思想、新方式的注入必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冲击和革新作用。
    3. “
教师←→计算机电视学生,教师将自己利用计算机自主开发或编制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中通过电视展现给学生,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只有本校教师能熟练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编制学习资源,并将其恰当地用于实际教学,才能实现学习资源的本土化,也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因此,在卫星收视教学点所配备的有限设备下,利用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又发挥了课堂教学的长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应用方式。

三、计算机网络教室

   该模式下的信息传输流程如下:

   1. “学习者←→Internet←→校园网←→学习者,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方式。由不受地域限制的学习者结成学习伙伴,就双方都感兴趣的主题自发地开展协作学习。网络既是通信工具,用来传输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与沟通的信息,又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供学习者检索和利用。整个过程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充当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因此,可以培养学习者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也可以增加团队意识。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点可以利用这一方式就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校园网与本校同学或通过Internet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同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网上寻找同伴开展学习。

   2. “Internet资源←→Internet←→校园网←→学习者,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于媒体学习的方式。这里的媒体就是网络,也可以说是基于网络的探究型学习。其特点是 :学习者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根据自己需要或学习任务,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确定学习内容,拟定学习目标,整个过程由学习者控制;交互活动多是←→之间的交互,即学习者借助网络提供的交互性强的信息资源,以及帮助学习者认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软件开展学习活动。该方式能够实现建构主义学习,即学习者利用网络提供的智能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样的软件资源,实现对所学习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这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者信息素养和意志力的要求较高,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实现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充满着种种的诱惑,这就要求学习者能够正确地识别信息,并且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否则将产生身处信息的海洋却忍受信息饥渴的后果,甚至是误入歧途。因此利用这种方式学习时,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地引导、有效地监督。

   3. “教师←→Internet←→校园网←→学习者,这中信息传播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有三种形式:以网络为信息传输工具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讲授型教学活动。学校可以将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搬到网上,实现全校学生甚至更大范围的学校学生的共享,而且又不受时间的限制,方便了学习者学习;开展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便利地向教师提交作业,请教问题;教师可以将自己设计、开发、整理的学习资源传到网络上,供学习者使用。

   4. “教师←→学生,前三种方式都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开展了自主探究型、交流协作型的教学方式和全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革新。但对于一些事实性知识是不适合去建构的,是不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发现,这只需我们了解、知道并记住,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教师——学生这种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系统、有效地传授知识。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教室下信息技术环境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方式,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此外,每种传播方式都有其明显的特征,它们适合不同类别知识教学和不同目标的学习活动。

  三模式的提出,解决了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配备硬件设备的问题,但具体怎么将他们与实际的教学相结合,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1.你们是怎么保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质量的?

   具体的来说,国家一直都想让远程教学的质量进行普查,但是没有一个合理,准确的量规,其实就是没有这样一个标尺。所以说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当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很好很新更前沿的学习资源,但是,有些很好的学习资源还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用上,那么比较偏远的地方就不能使用,这也是一个弊端,不能实现在学习上人人平等的想法。

 

2.那这种远程学习可以到达随时随地的学习吗?

      虽然我们现在能够到达100%的覆盖率,但是我们却到不到随时上网,看到有些国家,在餐厅,在校园,在地铁都可以打开电脑就可以联网,但是在我们国家正在准备实施无线上网,我国有些城市已经可以在某些地方(飞机场等等)可以无线上网,但是到新疆。。。。。

 

3.我们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2002年开展的,是李嘉诚基金会提供的帮助展开的“农村教育”。主要有:(1)农村校点,(2)乡里中心校;(3)乡中学。我们昌吉一共有29个收看直播的精品课程。而且,打部分都是属于被动接受资源而不能进行交互。

 

4.你们对远程教室有什么要求?

      1)有一定得计算机水平。

      2)懂得如何教学。

       (3) 要会远程教育教与学再度整合。

    

 

 

 

 

 

     
第三组

 

访

 

 

组员:夏晓轩  0625812011

                                     杨 茉   0625812012

                                     马 鹰   0625812019

                                     包建宏  0625812021

                                     姚丹丹  062581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究学习的课堂应用
教案
有效教学讲座六之十一(第七章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
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 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整合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参考论文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