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管理模式 释放管理红利
  编者按: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国家局副局长李克明在去年行业企管会上强调,有效解决当前行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广度、深度,将“管理创一流”活动引向深入。“管理创一流”,不仅要勤于管理、善于管理,同时更要精于管理、严于管理,从而使现代管理在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软实力、保持企业生机与活力中发挥出更大的能量。那么到底怎样管理?请看本期话题“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 释放管理红利 
 作者: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李泽华 来源:《中国烟草》2013年第9期 总第499期 第12页 2013-05-01

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如何实现“卷烟上水平”,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紧紧围绕服务和效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管理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向管理要效益为行业继续前行提供了科学路径。

过去几年中,山西烟草始终高度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将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作为核心,按照全员流程化、过程痕迹化、手段信息化、模式统筹化的管理理念,管理工作一年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有效保障了山西烟草的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2013年,随着中央政策的调整、舆论压力的增大、消费习惯向理性消费的回归,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效益增长的空间日益收窄,这意味着过去依靠“政策红利”、“市场红利”的外延式发展时代已渐渐远去,只有依靠“管理红利”,促进规范,提高效率,才是新形势下山西烟草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法宝,也是实现“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按照国家局“管理创一流”的工作要求,以“制度+科技+责任”为工作思路,通过一年打牢基础,三年争创一流,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一体联动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的“136”工程,“制度建立——流程固化——持续改进”的管理工作不断螺旋式上升,为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进一步夯实管理根基。

汲取“正能量”  创新文件管理模式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快餐企业麦当劳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上海烟草之所以能走在行业前列,都是依靠其标准化管理。为此,我们开展了省局机关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导入标准化理念对质量管理体系与全员流程化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了全省标准化体系文件,使省、市、县三级职能定位更加明确,即省局(公司)注重全局性规范管理和战略策划能力,市局(公司)注重战略执行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县局(营销部)注重发挥与市场、零售客户、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的先导作用。

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随着新环境、新工作不断补充、完善,并形成标准才能保持生命力。为此,全省系统先后建立了统一的文件动态评审等机制,通过及时对标准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了流程框架、管理层面制度、执行层面制度的一体化文件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台账、查找变化、标准转化、纳入体系的文件动态更新模式,实现了全员岗位职责化、履行职责标准化、实效业绩考核化,营造了人人有职责、事事有流程、处处有标准、公转有轨道、自转有痕迹、检查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管理有目标的管理氛围。

建好“导航仪” 创新目标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能为企业实现终极目标指引正确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过去质量目标管理与对标管理是各自为政,难以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管理的协同效应更是无从谈起。作为烟草商业企业,我们认为只有为国家、客户、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围绕提升客户这个中心,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形成统一的目标,对标管理则是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查找短板实现改进提升。因此我们将质量目标与对标有效融合,一方面将对标发现的问题作为体系“纠正与预防”的输入,另一方面将对标指标的改进作为体系持续改进的输出,通过与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制定了省、市、县三级企业、部门、岗位三层目标体系,指引各部门、岗位正确分解目标,合理调配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并不断发挥目标导航仪的作用完善目标实现过程,进而形成统一的目标管理PDCA模式。通过建立涵盖营销、物流、专卖、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对标体系以及季度标杆选树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专业对标、标杆选树、课题研究、改进完善的对标管理模式。

建好“纠偏仪” 创新日常运维和持续改进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当前烟草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我诊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方法,能够将工作从错误的方向纠正到正确的自转轨道中。为此,全省系统把体系持续改进方法与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建立了全省体系日常运行督导机制,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周记录、月抽查、年检查的体系日常运行维护模式,确保工作不偏离轨道。同时,建立了定期审核、交叉检查、企业年会等机制,及时发现企业管理的不合格项,通过原因分析与整改,不断纠正工作偏差,形成了全省统一的检查(审核)、改进、提升的持续改进模式。

带好“生力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适用的管理方法、高效的管理工具、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实现“管理红利”不可或缺的三个保障。全省系统建立了领导带头运用体系的“垂范”机制、多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机制以及内审员培养机制。通过各级领导积极推行“依岗位分工、按流程分责,照标准做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由经验化方式向标准化、固化的质量管理方式转型,有效发挥领导者作为企业管理的“领路者”和“规划师”的作用。通过强化全员培训,使全员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改变过去标准不明、工作随意、痕迹化意识不强的工作习惯,推动员工向严格按照标准履责的转变。通过开展“内训员”授课,依托信息系统建立内审员档案,抽调骨干人员带队开展行业审核,形成全省统一的档案管理、人才选拔、重点培养、带队审核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解决审核工作过度依赖“外援”的问题。

建好“助推器” 统一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化是实现企业高效运转的有效助推手段。正如国家局副局长李克明提出的那样,“管理优化是要靠信息化来实现,现在管理如果没有信息化,不运用信息化是不可能达到先进水平的,也不可能实现创新。”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贪大求全,开发了全省统一的体系信息化系统,重在发挥信息化对信息顺畅传递、工作效率提升及对管理模式固化的作用,将基层人员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系统对日常工作痕迹的“记录仪”作用、对流程固化的“稳定器”作用、对持续改进的“循环机”作用、对人员素质提升的“催化剂”作用,逐步统一了全省体系信息化管理模式。

山西烟草 供图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重要的是务实和坚持。山西烟草将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管理创一流”工作,按照国家局“五个持续”的要求,继续以坚持完善管理模式为重点,突出机制的有效性、可执行性,促使基础管理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迈进,为“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的实现贡献更多的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烟草行业如何开展对标管理
浅析精益管理在烟草企业中的应用
推进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信息化
132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对行业“三大课题”的思考
[潮思] 企业绩效管理的四大误区及解决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