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外三座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一直以来,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喜爱溢于言表。

不仅因为它绵柔的人文风情,

更多的是倾情其清丽婉约的水乡古貌。


慈湖西湖全景


千年慈城,“江南第一古县城”。

旧时的慈城,多水也多桥。

住在慈城的人家,门前是条河,房后还是条河。

出门,跨过石板桥,就可以沿河而行了。


太湖路


曾经的慈城街道,大部分都是这样半边水半边路的形态,

因此,慈城里住了多少户人家,就有多少座小桥。

慈城大一点的桥有数百座之多,

各家的桥无名,大家的桥有名。

最被人们铭记的就是“城外三座桥,城内三座桥,院内三座桥”。

今天我们来说说“城外三座桥”的故事。



在慈城,横跨慈江的河运上有三座石拱桥,东为夹田桥、西为太平桥、中间是三板桥。多年来,这三座桥在新老慈城人的心目中占据着不少的分量。


夹田桥


夹田桥,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

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比现在的高桥还要高大,是旧时慈城通往东乡裘市、洪塘及宁波、鄞县的主要道路。



作为大运河上最大的节点,夹田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上夹田桥建造牢固,结构精美,自明万历年间重造后到1967年,期间没有维修过一次,因此,它的存在在建桥历史上也有着不小的意义。


据说放大后能从桥孔中看到远处的彭山塔


夹田桥最鼎盛的时期,是它作为当时最大的客运码头

那会上海的轮船停靠在宁波码头之后,慈城及周边人想回家,只要在宁波码头附近乘坐快船到慈城客运码头就可以了。

当时,这种交通方式给慈城人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宁波老外滩上的轮船


说起夹田桥,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下面这两张照片:


(图一)拍摄于1865年


(图二)清末民初 由一位美国人拍摄


而第一张老照片的发现多亏了一个人,成都方霖先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方霖先生在英国发现了一系列老照片,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回国后,山东画报出版社首次将这些照片刊登在了《城市及周边》照片集里。

照片集中,慈城的管山亭、学前埠头两张照片被刊登在册。本世纪初,宁波出版社要编一本宁波旧照片集,在成都方霖先生处发现了许多宁波老照片,这其中就有三板桥和夹田桥的旧影。(图一)。


这两张夹田桥的旧影可谓十分珍贵。第二张由美国人在清末民初拍摄的甚至还被称为“最美夹田桥”。而这张照片是由北京老照片研究专家李炬先生前几年在美国某图书馆所发现的。

1967年,夹田桥倒塌,1968年,又在原址重建,自此更名为“工农桥”。


现在的夹田桥


沈国峰 / 摄


如今的夹田桥,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高大身影,无法通车,偶尔过人,只残留一小段破壁以慰人们的怀念...




三板桥


三板桥,原称吉庆桥,据史料记载,始建于明代。和夹田桥不同的是,这是一座三孔石板桥。是一条连接半浦和慈城的主要通道。不过因为当时桥的那头(半浦)往来行人并不多,因此在最初的时候,三板桥并没有发挥十分大的作用。


这张拍摄于1865年的三板桥旧影是保存资料里较为清晰的一张


从放大的桥洞看过去,远处的太平桥清晰可见


有桥之处便是水系发达之地,三板桥鼎盛时期便是在民国时期

当时,慈城火车站和汽车站建造于慈城南门附近,而南门离三板桥最为接近。渐渐,人流聚集,三板桥便作为了当时新的客运中心站


旧时慈城人与三板桥的合影


而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乡镇企业逢勃发展,有石阶的古桥阻碍了来来往往的汽车,所以三板桥便改建成了平桥。



几十年又过去了,三板桥老了,失去了早前的运输通行功能。为了确保行人安全,离三板桥的几十米处,一座新的大桥慈浦大桥横跨江面,以新生代昂首向前的不凡姿态承接起了老一辈的历史使命,自此三板桥成为了慈城人的历史记忆。


现在的三板桥


沈国峰 / 摄







太平桥


太平桥,据史料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和三板桥一样,它也是一座三孔石板桥。

据传,桥上每个桥柱和每块桥板上都刻有寓意吉祥的狮子、大象、暗八仙、荷花等图案。太平桥建成后,无论是跨度、高度,还是精美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夹田桥、鄞县高桥等宁波境内的同类桥梁。





太平桥的位置十分优越,北距慈城两公里,逆慈江而上,可通镇海、宁波,顺慈江而下,可直达丈亭、余姚。

又因城内河道狭窄,仅容小船使入,而太平桥又正好处在骢马桥河西出水关后与慈江的交汇口,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得太平桥成为古慈溪县城历史上重要的客货码头和转运码头。





旧时的太平桥栏杆


从那个时候开始,两岸因码头而兴盛。在当时,这一带都是店铺,其中以木材行最多,最兴盛的时候可以达到18家之多。

而后,在太平桥的西南方向,善堂(云华堂)和慈溪师范学校也存在过一段时间,直至1954年,改造成为了“太平桥粮站”。

1954年,太平桥倒塌,如今的慈江上,太平桥已改为水泥平桥,但还能发现桥墩仍是当年的原物,古迁道在河水中时隐时现,依稀能找到当年长条砌石驳岸的身影。


现在的太平桥








关于这三座桥的故事,慈城当地一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鲁班想在慈城南面的河上造一座桥,但是河面有三十来米宽,且是条打着旋涡的活水河,要在这样的河面上造桥,对于毫无经验的鲁班来说,实在太难了。

所以鲁班便想到了舅舅姜般,舅舅可是个造桥老内行,但是因为看不起鲁班,所以不愿告诉他造桥的方法。后来在善心的舅妈帮助下,鲁班偷听到了舅舅造桥的方法,用上了七七四十九天,便将一座彩虹般的石桥建成了。因为河和桥中间夹着一块田,就将它命名为“夹田桥”

舅舅一听,急了,为了和鲁班比高低,就在南门外的大河上,用了一夜的功夫,造了一座桥。因为有两个桥墩、三个桥洞,就叫做“三板桥”;又因为时间仓促,桥墩用乱石叠成,还叫做“乱叠三板桥”。

而鲁班的哥哥不甘落后啊,决定在西门外造一座三孔石桥,后因一位新娘子随意取了个名字,便叫做了“太平桥”


虽为传说,添加了许多神话色彩,但世代相传,令许多慈城人牢记了这有着传奇般色彩的“城外三座桥”的故事。



如今,这三座桥完成了历史使命,

车马不再颠簸,人群不再熙攘,

但它们仍像三位老者一般,横跨于慈江之上,

目睹着远去的光景,也守候着未来的憧憬...



-完-

(摄像 | 妙蛙种子)

(老照片来源:“古镇慈城”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6271--晚清宁波府老照片:小桥流水、城墙瓦房,你愿意生活其中吗?
晚清宁波府老照片:小桥流水、城墙瓦房,你愿意生活其中吗?
祖国风光(4595)慈城孔庙
中药去湿毒验方
浙江宁波慈城校士馆
浙江宁波:慈城古镇(寻芳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