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志伟—“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画展作者推介


       史志伟,1977年生,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书工委理事、广东省青年书协理事兼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江门市书协理事、江门市青年书协副主席。

 


书法作品获奖


孔孟之乡汉碑行全国隶书展最高奖

全国第四届颜体书法展一等奖

“万福杯”全国书法展一等奖

雷迪森庄园奖全国书法展最高奖

“文化中国·森茂杯”2016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银奖

2016“惠尔浦杯”全国书法海选总决赛银奖

第二届“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最高奖

“米芾杯”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二等奖

“浩嘉杯”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二等奖

“象山书院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诗经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魏碑圣地全国首届魏碑书法大展三等奖

魏碑圣地全国第四届魏碑隶书大展二等奖

首届书圣书法大展三等奖

第五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大赛铜奖

首届”岭南白沙奖“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广东省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第六届”观音山杯“全国展优秀奖


 


书法作品入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

全国第四届草书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赵孟頫奖书法作品展

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

向人民汇报第二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作品展

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

第二届书圣书法大展

继往开来——河南中青年篆隶书研究展

继往开来——河南中青年行草书研究展

继往开来——河南中青年楷书研究展

第九、十届中韩书法交流展

广东省星河展第六回书法展

”正山堂杯“全国第二届茶文化楹联书法展

”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画展


 

习隶杂谈

史志伟


      东坡诗云: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法亦然,学隶书的如果只写隶书,不谙篆法不通行草,则隶书定僵化俗气。习篆可使隶有古意,行草可使笔画灵动、收放自如。以篆和行草来滋养隶书是当代写隶书的共识。

      历代书论对隶书进行了好多流派的划分,且分法不一。这些分法大都是根据个人的审美和意愿来主观划分的,有的从书风考虑,有的从形态考虑,无须详加辩论。但总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蚕头燕尾带有篆意的古隶,一种是有蚕头燕尾波挑分明的标准隶书。前者多为汉代早期的隶书如《大开通》《杨淮表》等,后者主要是东汉成熟时期的隶书碑刻如《史晨》、《曹全》、《礼器》等,广东岭南书展多偏爱带蚕头燕尾的小字隶书,我以无蚕头燕尾的大字隶书投广东展基本全部落选,但在广东省外投稿却多次获奖入展,也挺有意思。

      隶书种类繁多,有摩崖、碑刻、简牍、画像石题记等等。初学者最好从汉碑入手,掌握法度和结字法则。兼练篆书,以篆法书隶增加金石气。有一定基础后方可习简牍帛书。若一上手就写简牍帛书,虽可对形写个八成像,但线条单薄、油滑、描摹画形易于流俗。

      宋代米芾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主要是指碑刻上的字经过书丹、刻石、摹拓、印刷等几道工序后,笔法已经失真。但我认为米芾说这些主要是针对行草而言的,精到的行草墨迹经过刻石肯定失真。但隶书笔笔清楚,无炫技的细微小动作,碑刻是完全可以学的。经过千百年来风雨的洗礼,那些自然生成的斑斓石花,如同文物上的包浆,更加让碑刻有了古朴的气息。相反现些出版社用电脑技术对那些模糊的笔画还原,且去掉了那些斑斓的石花看起来反而觉得别扭,感觉恶俗。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些模糊的东西反而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蚕头燕尾是隶书典型的一个标志性笔画,但它只是形的东西,初学者认为隶书容易入门,往往认为只要会写个蚕头燕尾隶书就算入门了,其实是大错特错,那些隐而不见的蚕头燕尾是最难写的,铅华洗尽古朴唯存。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字时常说你的字有”隶意“,就是这些隐藏的古意。

      对于今人的隶书,可借鉴学习但不可刻意照搬。现在展览作品好多都是近亲繁殖,充斥了大量刘文华、张继、张建会、王增军等当代名家风格的作品,学当代名家作品容易上手,作为学习借鉴是很好的一个办法,但不能作为最终的学习目的。不光学习今人,学习古人也不能把只会临古写古作为最终目的,一定要有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个个人风格不是创的,而是养出来的。在常年的临古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性格、学养随着岁月的积累它会慢慢形成。有的人临帖功夫很深,就像一根藤可以攀附在树上爬的很高,但一离开那棵树这根藤就立不起来了。所以我们不要作只会临帖的书奴,就像那根藤只会攀附在树上。自己要做一棵小树,慢慢成长。


           


史志伟书法作品欣赏



史志伟《鸿戏酒归联》  作品尺寸 180X33cmX2



史志伟  《康有为诗一首》   作品尺寸 232X53cm



史志伟 《学宗教遵联》  作品尺寸 180X33cmX2



史志伟 《王文治论书诗》  作品尺寸 136X68cm



史志伟   临杨凝式《卢鸿堂十志图跋》



史志伟  《唐许浑诗一首》  作品尺寸  232X48cm



史志伟 《润笔和墨联》  作品尺寸180X45cmX2



史志伟《风樯龙骧联》  作品尺寸 232X53cmX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隶书不懂篆法不通行草,必定僵化俗气!
鸢飞鱼跃——史志伟临清人隶书八大家作品
《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为当代的隶书创作助力
史志伟临《乙瑛碑》
隶中神品,初学者不要学,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
蔡可魁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