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居士著,凤凰出版社,202/6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对唐僧的评价是“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只千古而无对”;鲁迅称他为“民族脊梁”,印度国父尼赫鲁将他列为历史上加大伟人之一。

玄奘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去伪经,求真经,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唐三藏,原本是对唐代所有精通经、律、论三藏经典的法师尊称。

硕德云集,高僧荟萃。硕德:指大德之人。

盛赞人讲解得好:“煌煌若丹凤鸣于九霄,沉沉如游龙吟于沧溟。”

知客:寺院中负责接待宾客的僧职。

那些有道的高僧,或清新脱俗,仙风道骨,宛若不食人间烟火;或庄严神圣,威仪三千,令人不禁肃然起敬。他想象玄奘,纵然没有光灿灿的气质,神灵灵的模样,起码也应该是浸沉古卷多年之人。

师出名门,自然见地不凡。

法师云水天涯,遍访名师。

在郑大人面前,玄奘如同流萤之火,怎可与日月比明?您老人家足迹遍天下,征程九万里……。

玄奘频频光临大庄严寺,是为了向法常、僧辨两位大德请教。他们两人解究三小二乘,行穷戒、定、慧三学,精通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学说,被誉为“上京法匠”。两们对玄奘一闻千悟、触类旁通的超常智慧大为惊奇,更为他广参博学、遍访名师的求法精神所感动,说他是世不二出的俊杰。

戒、定、慧又称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戒止恶行;定:定心一处;慧:破妄证真。是佛教的修行方法。

慧迁作为地论学派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在京师乃至全国,无人能与之比肩者。

对于佛教经典,每一个人戒、定、慧三学的修学程度不同,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就同一个人,随着自身学问的积累、修养的深厚、境界的提高、视野的开阔,也会产生新的体悟。

佛陀为什么在佛典中反复讲述群盲摸象这个简单的故事?那位国王最后所说的偈子是“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颂;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或许我们都觉得那些盲人可笑、可怜、可恨,其实,不管是在学习佛法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盲人。我们的知识是片面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就算你已经把一个方面的事物研究得十分透彻了,可是对于世界或宇宙而言,还是等同于“盲人摸象”。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少得为足,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以自己的管窥之见否定其他。

但盲人们也没错。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对的。每一个人的认知虽然有局限,但经验与知识是可以积累的。若是将所有盲人心目中的“大象”组合起来,他们也就“看见”了真正的大象。因而,修学佛法、追求解脱的路途上,我们必须谦虚、包容、不偏激、不固执己见,就能一枝一叶地掌握真理的大树,一锹一铲挖掘出隐藏的规律。

古人说,老之不死谓之贼。人的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犹如秋天的落叶,虽然没有春花盛开的灿烂,但其飘逸潇洒,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沙门: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坟典:古代典籍的通称。

诗书画,无一不精;儒佛道,无一不通。

玄奘从父亲身上受益匪浅,奠定了一生学养基础。

有着极深的文化修养,高拔时辈。

“曾子避席”的故事成了尊师重道的典故。

凡是学问,必求甚解;少有领悟,立即实行。

父新在传授玄奘学识的同时,也时常带他外出游学——古来,中国先贤十分重视山水游历。人,飘逸于丛林原野,漫游于名山大川,消遥于天地怀抱,心灵很容易进入物我两忘的空明境界,从而使得性情得以升华。

落花流水春去也,冷月秋霜共添悲。

满腹锦绣。

童行:尚未得度的年少行者。

出家人念经拜佛容易,独有风骨最是难得。

座下的人疑难蜂起,玄奘挫锐解纷,行有余力,应付自如。

消弭争论,统一旨趣。

经行:佛门特有的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法,近似于散步。

玄奘不忍踏碎那薄如蝉翼、脆若冰花的月色。

只有广游博览,才能横洞百家。

玄奘云游过多半个中国,早已习惯了草鞋为船,竹杖为马的行脚生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真实的唐僧如何应对强盗打劫,哈哈没有悟空也很牛呢!
从玄奘取经看教培业路在何方(还原真相,值得一看)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大乘还是小乘?
《西游记》取经四人组外加白龙马,谁最后的结局才是最好的?
公路电影 | 西游伏妖篇 渡的了自己,度不了众生
陕西印象之旅(八):大雁塔情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