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竟然藏有无上武功心法!

所谓武功心法,无非“内修”和“外用”两点。而能够称得上“无上”二字的,无非是说这种心法说到了最本质、最根本点。那么,“内修”的根本法门是什么?“外用”的根本法门又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文始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通行版本: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jiàn)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文始道版本: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危;启其兑,塞其事,终身不敕。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勿遗身央,是谓袭恒。

始:道家有“元始”一词。文始道文化里,把“元”这个字称之为男性的元阳,今天应该叫男性的精子。乾卦之德为“元亨利贞”,元,就是指乾卦;而把“始”这个字称之为女性的胎元,类似于今天医学上的子宫那个概念,但好像又是卵子那个概念。其实这两个概念,在古人眼里有点儿傻傻分不清的意思。如果按照现代医学观点严格来说,既然元代表男性精子,那么这个“始”字就该代表女性卵子。

在咱们《唐僧取经念词宝卷》里宇宙生成过程是这样的,李老君代表道,是宇宙的本源,具体形象是一只雌雄同体的鸡,然后嬎了一个蛋,就是所谓的混沌体,这一点好像跟生物学的“孤雌繁殖”有些类似。然后李老君又进入这个蛋内化身盘古开天辟地。那么这个蛋,我们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女性的卵子或者说天地之“始”呢?而李老君化作那个盘古进入这个鸡蛋内来开天辟地造化亿万生灵,是不是有点儿像精子进入卵子的过程呢?

在古人眼里,元和始都不是实质的物体,而是气的存在。但到那个“胎”字,月字旁本源是个肉字,表示的是一个已经成为肉体的东西,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受精卵呢?

由这些个神话以及古人造字的会意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人类在远古就已经洞悉了生命繁衍的过程了呢?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他们是怎么看到的呢?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产生了,有了天下,那么他的母是谁呢?是这个“始”。

道,分有、无,“有”是天下存在的状态。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和一,如果非得分出个阴阳有无来的话,那么道是无、是阴,而一是有、是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这个“始”字从本源来说指的就是“道”。

但是我们站在天地生成之后的角度呢?因为“二”是天地的象形,则“三”就是“始”,阴阳和合为“三”,以此而生万物,为万物之母。也就是说,这个“始”字我们需要分层次来理解,就好像母亲曾经是女儿,女儿将来也会做母亲的道理一样。

既得:已经得到、已经掌握、已经了解。

以知:由此而知。

复守其母:再返回守候那个“母”——“始”。

殁身不殆:身体即便死亡、甚至消散,但是元神却不坏。

殁身,就是死亡,身体腐烂成残骨最终消散,就叫做“殁”。

不殆,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不殆的意思,我们先得明白“殆”是什么意思。

说到这个“殆”字,我们必须得再返回头说那个“始”字。咱们前面说的意思都是他的衍生意,“始”在的本义是顺生的胎儿,就是头向下顺产的,因为始与元相对是具有坤卦“顺”的特性的。而“殆”呢,是头向上脚向下逆生的胎儿,也指死胎或先天畸形的胎儿,总之不是健康的胎儿。农村把难产叫做“殆胎”。

母生子,道生一,道为阴始、一为阳元。若要泉水不断流,须得泉眼不干涸,就是“守母保子”、“益母养胎”。子为阳元,那么“不殆”就可以解读为“元神不坏”。

闭其门:关闭自己的思想意识。

“门”是什么意思?我们在“第十章:载营魄抱一”里讲过“天门启阖”一句。

门,即天门,就是人体头顶的“囟门”,是元神的门户,是思想意识的根源。文始道对不同修法层次的呼吸有三种称呼:踵息、胎息、囟噏。踵息,就是跪坐打通冲脉的一种呼吸,感觉是脚后跟在呼吸;胎息,就是打通带脉和任督二脉的一种呼吸,感觉是丹田在呼吸,类似于婴儿在母体中的脐带呼吸;囟噏,是最高层次的呼吸,就是用头顶的囟门来呼吸。这是文始道门认为跳出三界五行升仙“道境”后才能实现的一种呼吸状态。噏,同“翕”,本意是指鸟的翅膀收拢。“将欲翕之,必固张之。”(《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但是你即便是成就了那种“囟噏”升仙到了“道境”,其实也还不算是最高的“道”。最高的“道”其实是连这个“囟噏”也还是没有的。若从神话的角度来说,只有李老君才是这样的高度。

当然,以上都是修法层面的玄学概念,我们普通人不必去那么绕的理解,直接理解成“关闭思想意识”就行。

塞其兑:关闭与外界的一切通道,引申为不要看、不要听、不要呼吸、不要排泄等等。

兑,本义是指口的吞吐。之于房屋,那就是窗户、天窗之类附属通道,但不能指“门”那种主通道。兑,是气或食物等等之类的物质通道,他不是“门”那种“意识”通道。所以兑字,又指人体的各个孔窍——眼耳鼻舌肛门生殖器官等。

为什么要用一个“塞”字呢?这与人类早期的穴居有关。洞穴除了有门之外,还得有“兑”,就是除门之外的“通气口”,比较小。不用的时候呢,就用东西填实他,所以用的是“塞”字,因为塞字通“实”字,填实的意思。

闭和塞,都是从内往外去堵住。

有的版本写作“㙂”,其实是不了解与“兑”的区别。兑,是本源字,是指人体。而“㙂”是指房屋,尤其是泥土筑成的房屋的窗户或气孔。

终身不危:直到生命的终点,也都不会遇到危险。

终与始是一对反义词。危,古写作“

”,象形一个爬在山顶不敢动的人。其实这里的危字,直接解释成危险是欠妥当的,或许解释成“却步不前”更为恰当。不危,即不畏、不退缩。

启其兑:打开通道。

“闭其门,塞其兑”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就是太难了,几乎都做不到。那么,有没有其次的一种方法呢?有!那就是“启其兑,塞其事”,可以打开“兑”,但是必须“塞其事”。当然,既然都“启其兑”,那么自然也就会“启其门”了。因为“闭门”比“塞兑”更难。

塞其事:杜绝一切行为。

事,通俗说就是行为、做事。有句话叫做“不是事儿来找你,就是你去找事儿”,说明这个事儿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就像呼吸那样的出入。所以这里也用了一个“塞”字,说明事儿也是可以杜绝的。

那位说,老子要教导我们啥也别干吗?这个问题您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说了。老子在本章讲的是个体的修身养性,或者可以直接说就是一种修炼的方法。打坐,就得专心。一边打坐一边手脚不停,又是吃又是喝、抓抓这儿、挠挠哪儿,你说你能够安心入静吗?

在打坐的时候,你做不到停止思想的“闭门”,也做不到停止呼吸的“塞兑”,你连停止手脚乱动如果都做不到的话,你还打什么坐呢?

终身不敕:终身不劳心劳力、不受约束。

敕,古写作“勑”,从来从力。来,就是返回的意思;力,就是力气。返回力气是什么意思?就是劳累了,歇一歇。所以“勑”,引申为“劳”,劳心劳力。“劳”,就是干活,干活就有对错,做对了还好,做错了肯定会被叱责或处罚。所以“勑”,又引申,训诫、惩罚。再后来,敕字就变成了从束从攴了,打板子的那种惩罚性的约束。

见小曰明:能够看见“小”,说明你的眼睛明亮。

小,本义是指肉眼刚刚能分别得清的一个个小星星,是相对于“大”而言的。大,就是天,整个的天空。

守柔曰强:能守住你最柔弱的部分,才能证明你的强。

这才是“不败”根本法门!

练硬气功拳头能劈砖断石,那没用。没人像石头砖头那样死愣着让你劈。相反,你即便手无缚鸡之力,别人打不着你,你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再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把牙签插进肉里的力气,就很可能置对方于死地。但如果人家能够轻易击中你的薄弱处,比如后脑,你也会瞬间完蛋。

真正的“强”,是善于保护自己的“柔弱”点不被人攻击。

这句话,很多都解释成,保持柔弱就叫做强。那是没有理解“守”字的意思。

用其光,复归其明:这一句呼应“见小曰明”。要理解这一句,大家必须得明白文始道文化关于人的头顶三把火的说法,就是甲骨文里的这个“光”字。人体头顶的这个“光”你必须修法到一定程度才能看到。不是被别人看到,而是自己能看到。当然也不是眼睛看见,而是灵的看见,就是“复归”于元神的“明”。

为什么这里不是“照”其光,“射”其光,“聚”其光等等,而是要用到一个“用”字呢?“用”字为“无处见有”的意思,所谓“当其无、有器之用”。用,本义是指“桶”一样的中空容器。

当然,这么说是很玄虚的。对道门修法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理解为,聚拢光芒或者拢住眼神,小星星就会显得更明亮。

勿遗身央,是谓袭恒:这一句是照应“守柔曰强”的。不把身体最最柔弱的核心暴露给敌人,就是最最完美的自我保护。

勿,本义为鹿角丫杈之类的原始村落边界标志,后来演变成标志性的旗帜之类,总之是告诫外人,不要在往前走了,那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引申为,拒绝、排斥。

遗,漏掉。

央,通“中”。但“中”与“央”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文始道传承的说法里“央”是指活人的头,应该加强保护。而“首”是指砍下了的头,敌人的、动物的等等。而“头”呢,本义是指种子发芽的那根头儿。

央,他强调的不是中心、中线一类的概念,而是强调的是核心的概念,最最内核的概念。

所以,真正打垮一个人,不是征服他的肉体,而是征服他的灵魂。用一个政治词汇就叫做“文化侵略”。

希特勒曾经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他的文化。

啥也不说了,先上个图,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么相应的对付策略呢?就是这一句“勿遗身央”,不要丢失你最核心的东西。

从文始道人体“三把火”的理念来说,灵灯不灭任何神鬼都无奈你何。而灵灯的灭,永远都不是外因,而是你自己的放弃、胆怯、投降、退缩等等负面情绪。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可以很多天不咽最后一口气,为什么?或许他在等一个亲人,那一份坚持就是灵灯之光。

“身央”理论,简单理解成“身体中心、中线”的话,你们“身央”攻守之用就与太极拳里的“守中打中”一个道理了。

之于人体修法层面而言,“中”指的是胞中,而“央”指的是泥丸宫。这里可以说是人体的最顶端,所以“央”还有穷尽、末端的意思。

袭:重衣。就是一层层的衣服。引申为层层保护。又引申为,趁他还没有层层防护之时攻击他。

恒:本义圆月,引申为完美、完善、没有缺失和遗漏。

袭恒:拥有最最完美的层层保护的同时,也拥有最最完美的进攻。

无论武功,还是兵法,最高境界就是“袭恒”的不败之地。所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这就是“袭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功心法-《文始道德经》五十二章节
《老子》| 第五十二章 用光复明无遗殃习习常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帛书《道德经》第五十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读译《德道经·德经》第十五章(帛书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