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旁观者的奇妙冒险: 平台战争
userphoto

2005.10.31

关注

« 斯金格能否拯救索尼 | 回到主页面

October 30, 2005

平台战争

自从美国人民选了一个混蛋总统,他的混蛋逻辑就开始在美国渗透:比如,星战前传III里Anakin跟Obiwon说,你要不跟我一头,要不就是我的敌人。再比如,最近微软跟RealNetwork和解,又跟Yahoo结盟,这行为的逻辑就是:我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自打2003年RealNetworks以反托拉斯的名义起诉,这事一直没谱。可到了10月中,双方突然达成庭外和解,微软先给对方4.06亿美元,未来18个月陆续再给3.01亿。随后还有一系列合作,比如MSN的网站可以连接Real Rhapsody的音乐,Real的软件里加入微软的搜索条之类的。

一向死硬,一向不照顾小玩家情绪的微软,为什么和RealNetwork进行这么密切的合作?

全天下都知道了:它要先针对最主要的两个对手,苹果和Google,上下其手。

说到这里,毫无新意可言,不过之前看过的Paul Thurrott整理的一段微软内部员工会议的录音,倒是可以顺着这个话题下去,说点别的。大概意思是,微软为了减少官僚化,进行了公司内部改组,然后公司内召开啃谈会,盖首富、鲍高音,以及其他公司高层,坐一起为员工排疑解难,Paul老大则专门整理了其中一段关于怎么看待苹果的对话

有趣的一点是,谈到两家公司的不同,微软鼎鼎大名的Jim Allchin说:

Fundamentally, they have a different philosophy than what we do. We‘re a platforms company. We believe in helping other people and building the ecosystem.

然后负责XBox为主的Robbie Bach唱和说:

They‘re not helping build things for the music companies; they‘re not helping build things for retailers. They‘re doing things that are only good for Apple.

就是说,微软是个平台公司,而苹果是个自利的公司,前者考虑的更多的是怎么营造生态系统。

这些说法,的确是有其根源的。不是说苹果多封闭,而是说微软多开放。这两年,似乎一说开放,就是linux,就是firefox,就是openSQL,但正如国内的微软员工John Xu先生说的:微软虽然很少开放源代码,但是在开放产品功能,吸引第三方扩充微软平台方面,却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些特色——没错,这是Windows能成为操作系统的霸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我想说的,也不是谁开放,谁封闭的问题,而是:10多年,自从微软崛起,大家一直在抢操作系统这个平台:苹果、IBM、Novell甚至Netscape直到Linux所做的,都是在OS这问题上跟微软叫板。但现在,平台有很多了,除了OS,还有网络门户,还有数字传媒发行平台,还有电子商务,甚至商业软件的操作系统。原来一个生态环境,现在已经变成多个了。

最近最热闹的事情之一,就是AOL这么一个没落贵族,被MSN,Google和Yahoo三家争夺。

Economist对这事儿的评价很经典:因为三家赛跑,MSN最弱,所以它需要其他力量。而Google呢,每年要从AOL那里挣大量广告费,MSN要是把AOL买了,Google的损失就直接体现出来。Yahoo则更是为了避免自己的被动,至少要把价格哄抬上去。他们争的是什么?是那些default user:自动登陆的,不会使用Google寻找其他页面的,甚至不会用后退键的。

同样,苹果现在做的事儿,也是微软、Yahoo们觊觎的,还不止是iTunes那点收入,而是如果未来iTunes成了数字电视节目的发行平台,怎么办?

BusinessWeek著名的科技与你专栏的大佬Stephen H. Wildstrom刚写了一篇Video iPod, I Love you,里面有一段说:

You can watch iTunes video on your PC or Mac. And with an optional $19 cable, you can connect the iPod to a TV and watch on a big screen. The iTunes video is 320x240 pixels, about a quarter of the information in a DVD-quality image. When I connected the iPod to 19- and 27-in. standard TVs, the picture looked about as good as a broadcast. It was grainy and fuzzy on a 32-in. high-definition liquid-crystal display -- but that‘s just for now. Over time, as network connections get faster and studios grow comfortable with the idea of high-quality downloads, high-resolution versions will become available.

现在用20分钟下载的,在最新iPod那个320x240像素的屏幕上放的电视剧,如果放到27寸的高清液晶显示器上,效果跟电视上差不多。未来网络进步了,内容丰富了,iTunes可怕不可怕?

从这个程度上,微软说的那些话是对的:大家已经不再是软件对软件的PK了,现在比的,是谁能最快搭建起一个稳固的生态环境,帮别人挣最多的钱,也让自己挣更多的钱。从这个层面上说,web 2.0,可只是其中的一个战场呢!

PS:那些指责苹果没有生态环境的老大们,给你们一点颜色:P


由 张亮 发表于 October 30, 2005 08:47 AM

评论

中間有一段是亂碼亞。

至於數字電視節目的發行平臺,關鍵的我倒覺得並不是你是用iTunes還是鬼知道什麽其它東西,最終這些平臺都應該互相能串起來。iPod也好,電視機也好,都是device而已,要賣的還是content。CBS digital media正在著手策劃八分鐘一集的mini-CSI節目,"These episodes would be self-contained and exist as standard videos to be played on CBS.com or various mobile platforms."將來的數字電視發行平臺之爭,也許更多是content之爭,這跟現在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之爭也差不多,最後就應該是你用9寸也能看,30寸也能看,手機也能看,pod也能看。HDTV本身也不是什麽高新技術了,到時候你用什麽東西看還有多重要?關鍵還是說你要看的是什麽吧。

underland 发表于 October 30, 2005 07:04 PM

好文,手动TB http://www.ushared.com/2005/10/30/89/#more-89

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引用您的日志,请您与我们联系,打扰

发表于 October 30, 2005 07:20 PM

瞄君:

倒没有特别的想法希望或不希望被引用,说实话,只是一直没搞明白trackback这东西是干吗的,您能稍微解释一下吗?

由 vagabond 发表于 October 30, 2005 09:20 PM

我记得NYT说,google在AOL的广告费,9成以上AOL自收了,google就拿了几千万。所以MSN打击的,不能是google的收入,而是一个大的窗口。

由 talich 发表于 October 31, 2005 12:47 AM

上周参加“Intel”信息技术峰会,Intel也在做平台,当然此平台非彼平台。

keven 发表于 October 31, 2005 09:17 AM

发表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Google把苹果纳入后宫
贾敬华:将被颠覆的iTunes音乐下载模式
IDG评05年IT十大新闻热点 保守企业大清洗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没必要关注iphone5
客厅里的苹果
没了国王的小王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